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旅游

申城记忆 | 上海建筑业的新生

2020-08-18 13:01:30

原创 朱洁士 上海城建档案


数万工匠营造业

雄师转型兵变匠

支援全国孵化众

申城建设多奇功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近代上海建筑业大发展的时期。据统计,1919年到1937年间,仅10层以上的大楼就有30多栋,如沙逊大厦、百老汇大厦、国际饭店等。相应的,建筑业也蓬勃发展,至1937年全市各类营造厂近千家,从业人员约10万人。1937年日寇侵华后,建筑业逐渐萧条,但即使这样,至1949年上半年仍有超过4万多从业人员。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为恢复重建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党和政府采取组建国营建筑企业、改造私营企业、整合社会建筑资源等措施,迅速使上海建筑业得到新生,为上海和全国大规模的建设事业提供了一大批有生力量。

组建国营建筑企业

1949年11月,上海市军管会成立国营华东建筑工程公司;1951年5月,成立国营上海市营造建筑工程公司。1952年,解放军第99师、104师改编的建筑第五师、第六师2万多人整体转业到以华东建筑工程公司、上海市营造建筑工程公司等单位为基础成立的华东军政委员会建筑工业部(曾先后改名为华东军政委员会建筑工程部、建筑工程局)。

解放军转业到地方的交接单

为适应上海恢复经济和城市建设的需要,1953年年初,经中央人民政府同意,又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建筑工程局,使上海建设有了一支专门的力量。在这期间,华东建工局大量队伍支援外省市重点工程建设,1958年国家建工部决定华东建工局和上海市建工局合并,成立新的上海市建筑工程局。从这以后,上海市建筑工程局的建筑队伍走到了上海城市建设的中央舞台,成为上海城市建设的主力军。

随着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展开,上海国营建筑企业或整建制、或成批技术人员支援各地建设。尤其是华东建工局的所属企业陆续前往东北、华北、西北、中南等地,参与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洛阳拖拉机厂、新疆八一纺织厂等一批重大工程的建设。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先后有4万多名建筑职工迁往各地。翻开一些中央建筑企业和地方建筑企业的历史,都能看到上海建筑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身影。因此,把上海国营建筑企业称为中国建筑企业重要“孵化器”是一点不为过的。

改造私营营造厂

上海解放初期,由于建筑业的复苏,私营营造厂有了一定的发展,据1950年11月统计,经登记的各类建筑企业共1933户,1951年又有所增加。如何加强对私营营造企业的管理,引导其参加上海的建设事业,成为政府一项重要任务。

吸收私营营造厂参加国营工作是组建国营建筑企业的重要措施。到1953年9月,全市同意吸收甲、乙、丙三级营造企业共602家,建筑技术人员4300多人,分别分配到华东建工局、第一机械工业部、华东建筑公司、上海市建工局。

之后,在全社会公私合营的浪潮中,建筑行业的公私合营工作也稳步推进。1956年1月12日,在天蟾舞台召开私营建筑业代表大会,上海市建工局罗白桦局长作动员报告,宣布成立私营营造业合营筹备委员会和私营建筑工程工业合营筹备委员会。按照先挂牌,后进行清产核资、人事安排、经济改组的原则,逐步推开公私合营工作。3800多家私营营造厂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裁并改组,逐步组建上海市第一营造工程公司、上海市第二营造工程公司、上海市卫生工程公司、上海市竹建工程公司、上海市油漆工程公司、上海市凿井工程公司、联合工厂等。这些企业有的归入市建工局,有的划归市、区房修系统,成为各自系统的骨干企业。随着国家的发展,1958年后这些企业逐步转制为国营企业或集体所有制企业,到1966年,建筑系统既有的公私合营和集体企业完成了向国营企业的转变。

为新上海建设大显身手

解放初的上海百废待兴,工厂要恢复生产,市政设施要修复,人民生活要改善,上海建筑企业既承担着艰巨的建设任务,也有了施展实力的舞台。解放后的头8年,上海建筑企业共完成工业交通建设投资9.28亿元,其中用于老厂房改造占78.7%,用于新建的占21.2%。

解放初期,为改善劳动人民居住条件,市政府决定建造一批工人居住区。1951年在上海西北角开工建造48栋、167个单元,共3.2万平方米的曹杨新村,住宅有公用厨房和卫生间。以后又不断扩大建设规模。开始由市营建工程公司负责施工,后华东建工局和上海市建工局参与施工。


曹杨新村今貌

1952年8月,市政府又决定在上海的沪东、沪西等地建造后被称为“二万户”的住宅。华东建工局专门成立工房工程处,一年左右就完成了任务。1959年,为配合闵行工业基地建设,上海市建工局的队伍在550米长、44米宽的一号路(今江川路)两旁展开了一场会战,只用六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我国第一个有商业、有住宅、总建筑面积达14万平方米的街区。“闵行一条街”创造了上海规划、设计、施工不少新纪录, 直到1988年还在上海住宅小区评比中获得金奖。与此同时,在上海北面建造了相同规模和功能的张庙一条街,至今还被一些建筑业的老人传为佳话。


闵行一条街旧影

中苏友好大厦(今上海展览中心)的建成又是上海建筑企业为这座城市树立的一座丰碑。该工程是由华东工业建筑设计院和苏联建筑师合作设计。为建造该建筑,上海市建工局和华东建工局联合组成上海中苏友好大厦建筑工程公司负责施工。1954年5月开工后,建设者精心组织,交叉施工,采用高层移动脚手架和悬空脚手架等新技术,使工期大大缩短;从各地招来的能工巧匠各显绝招,使设计师图纸上俄式建筑豪华、精致的特点淋漓尽致的得到展现。面对如何把十几吨重的五角星吊装到110米的高空的难题,建设者在没有巨型起重设备的情况下“土法上马”,他们预先做好22节、55.8米的高塔,采用起重工具逐节提升焊接,将钢塔由地面升到屋顶,再用一套安装架和固定尖塔方向用的轨道将这颗巨大的五角星送至预定的位置。这项总建筑面积5.89万平方米的工程于1955年3月竣工,成为上海的重要地标之一。


中苏建设者们在中苏友好大厦前合影

上世纪五十年代,上海提出要由消费型城市变为生产型城市,规划了闵行、吴淞、吴泾、桃浦、彭浦、嘉定等机电、钢铁、化工、汽车等基地。这些工业区建设的重任又落到上海建筑企业身上。吴淞地区的上钢一厂和五厂是完成全国钢产量的关键工程。市建工局组织精干力量开展大会战,工人们夜以继日,24小时连轴干,一个个新纪录被刷新、被突破。上钢一厂转炉车间扩建工程从开工到投产,只用了2个月出头。1.2万平方米的上钢五厂电炉车间三个月就竣工。在其他地区,吴泾电厂2.5万千瓦热电站5个月即告竣工,上海重型机器厂万吨水压机车间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几大工业基地的建成,为上海形成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打下坚实基础,上海建筑企业功不可没。

经过70多年,上海的建筑企业已走出计划经济的束缚,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搏击壮大,技术实力、创新能力与当年相比都已日新月异,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并在国家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继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

时光如烟

建筑百年

文章选自《上海城建档案》。

版权归上海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所有。

原标题:《申城记忆 | 上海建筑业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