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旅游

寒冬下的航空业,“自救”之路有多难?

2020-07-24 13:01:27

“到底买哪个航空公司的随心飞划算呢?近日,随着东航、华航、海航等国内航空公司相继推出各种诱惑力十足的“随心飞”后,关于航空业自救的声音不绝于耳。

自救背后是全球航空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寒冬”,作为受疫情影响最重要的行业,它受到的冲击,严重程度被认为远甚于“9.11”、2003年的非典与2008年的金融危机。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近日发布报告称,2020年,全球航空公司将亏损843亿美元,净利润率下降20.1%,收入预计只有4190亿美元。报告还预计,到2021年航空公司的客座率将保持在75%以下。

受此不利影响,航空股大幅下跌,数据显示,下跌已经接近25%。航空股大幅下滑使不少投资者遭受损失,美国知名投资人,有“股神”之称的沃伦·巴菲特损失大约30亿美元。

也是在国内疫情逐渐被控制的情况下,国内航空公司开启自救之路,但这条路并没有想象中容易。

“随心飞”不“随心”

“送2880元免税店代金券”“不限次数搭乘12家航司海南国内航线”……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新政策刚落地一周,海航顺势推出了“海航随心飞 欢聚自贸港”产品,又送代金券又不限次数坐飞机,对于因为疫情“憋坏”的用户来说,这样的“羊毛”不薅白不薅。

7月6日,海航第一批随心产品发售,由于用户抢购过于火爆,其APP一度陷入瘫痪,由此还引发用户不满。


实际上这并不是航空公司第一次推出“随心飞”。早在6月份,东航第一个“吃螃蟹”推出过“周末随心飞”,并引发不小的反响,这之后华航、海航等陆续加入“随心飞”的队伍。

用户对此也颇为买账,自愿成为航空公司的“韭菜”。东航“周末随心飞”从6月18日售卖至6月30日,共卖出超过10万套,涉及金额高达3个亿。而海航的一万套随心飞产品也在上线后不多时就被抢购一空,涉及金额达3000多万,这笔钱对陷入现金流危机的海航来说无异于沙漠里的一口水。

只是航空公司“割韭菜”割的并不顺利。本以为“薅羊毛”的用户才发现,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真要薅羊毛,反而需要自己先放血。

比如海航随心飞产品还赠送2899元的免税代金券,这对于购物爱好者有很强的吸引力。但这个代金券的使用门槛不低,买5000元以上的手表只能用175元代金券,买1000元化妆品只能用100元代金券。

其还有相关条款显示:“该产品不支持改期、签转、升舱等,如果兑换机票因故不能如期出行,需至少提前48小时申请退票”。这也就意味着主动权根本不在用户自己手里。

目前来看,“随心飞”产品并不可能如名字般呈现的那般“随心”,因此不少用户在研究好细则后,选择了退款。 “我把‘随心飞’退了,实在耗不起。”

疫情之下,航空业遭受巨大损失,航空公司采取各种市场营销措施“自救”,是对市场低迷的一种刺激手段,对提前获得市场的营收、提前回笼资金很有好处,只是自救之路不易。

艰难自救路

飞机停在机坪上晒太阳,你能听到钱融化的声音。行业里这个比喻,生动描述出了飞机停场对于航空公司的损失,不飞意味着直接亏损。

航空公司受到疫情的冲击有多大?波音裁员10%,波音订单交付方面,第一季度商用飞机交付量为50架,去年同期为149架。其中,737系列飞机交付5架,去年同期为89架。

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最新预测,2020年全球航空业损失将达到3140亿美元,同比下降55%,将有超过2500万人面临失业,大批航空公司面临破产。

民航资源网统计,全球已有9家航司已经破产或申请了破产保护,这其中包括英国老牌支线航司Flybe、美国的Compass、TransStates、瑞典支线航司Braathens等。

中国作为最先爆发疫情的国家,航空业更是遭受重创。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1月27日至2月12日,中国航司的客运总量为1021万人次,较去年春运同期大幅下降了70%,平均客座率不足45%。

仅在退票方面,截至2月10日,国内外航空公司共办理免费退票1900多万张,涉及票面总金额超过200亿元。在中国最赚钱的京沪航线布局上,2019年1月初,每天有近50班飞机从北京飞往上海,上座率超过80%。

而在2月4日,疫情进入白热化时,根据航旅纵横数据显示,京沪航线只有4班飞机降落上海。这一天,中国民航全天运送旅客28万人,同比降幅达86%。

国际航线方面也损失严重,来自OAG方面最新数据显示,因为疫情原因,往来中国的国际航线中已有三分之二的航班被取消。

这其中情况最为不好的是海航。受疫情影响,海航及其子航司几乎砍掉了所有国际航线且恢复时间仍是未知数,至少在3月28日以前,其国际航线均处于瘫痪状态,这对于负债累累的海航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据海航方面债券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海航集团亏损35.2亿元,虽然其持续进行资产处置,但2019年上半年的资产负债率不降反升,仍有超过7000亿元债务待偿。

航空公司Q1财报也是惨不忍睹,数据显示,南方航空、中国国航和东方航空分别亏损52.62亿元、48.05亿元和39.33亿元,三大航一季度共亏损140亿元——三个月内亏掉了去年全年的利润。其他航司的日子也不好过,海南航空一季度亏损62.95亿,吉祥航空、春秋航空和华夏航空分别亏损4.91亿元、2.27亿元和9710.84万元。

航空股也出现大幅下跌,国内A股几只航空股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吉祥航空跌37%,中国国航跌30%,东方航空跌28%,南方航空跌28%,春秋航空跌24%,海航控股跌13%。

不自救,孰能救?无奈之下,国内各大航空公司纷纷开启了自救之路。

机票价格上做文章是最常用的方式。除了最近瞩目的“随心飞”,实际上,早在2月底3月初,白菜价机票就推出过不少,两位数的机票比比皆是。比如2月28日从深圳飞重庆的行程机票0.2折只需31元,甚至比一顿外卖还便宜,再加上50元机建+燃油附加费,下单还减10元,一共只花了71元。

不少航空公司还发展副业来自救。南航的食品公司开始承接企业团餐,四川航空做起火锅外卖,拥有生鲜电商「鹭鲜生」的厦门航空更是把吃穿用度都配齐了,公众号活成了带货号。


航空公司甚至让自家空姐空少变身主播,在线直播卖货。今年618期间,有10多家航空公司在线上平台开播,除了飞猪外,抖音、快手以及微信等平台都成为它们的直播阵地。

在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为了减轻航空业负担,政府也出台了不少政策来支持行业发展。2月6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公告,免征航空公司应缴纳的民航发展基金。

2月29日,海航被海南省政府联合工作组接管,加之自贸区的优势,这也是其推出“自贸区随心飞”的底气。

3月4日,财政部、民航局发布《关于民航运输企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资金支持政策的通知》。通知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对中外航空运输企业中央财政安排资金予以支持。

6月9日,国泰航空抛出了一个涉及390 亿港元的资本重组计划,包括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行优先股,向现有股东配发供股股份以及拿到过渡性贷款等,以其通过重组“自救”。

对于航空公司来说,在面对疫情带来的冲击和行业挑战主动求变,是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需求的表现,也是实现自救之路的最好方法。

不过,有分析认为,全球航空业需要数年时间才能从这场危机中复苏,现在可能还不是航空业最糟糕的时刻,全球航空业至少要到2023年,甚至2025年才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行业复苏有望吗?

首先来说,航空公司的自救还是有效果的。

以东航为例,推出“周末随心飞”套餐后的首2个周末。6月27日-28日,东航“随心飞”产品首个使用周末,第一波尝鲜旅客兑换产生了超过6.5万张机票;在刚刚过去的周末(7月4日-5日),又有近9万人次使用该产品。

热门进出港城市,上海和成都的机场起降架次也在上述2个周末呈现上升态势,其中7月5日上海虹桥机场和成都双流机场起降架次均恢复到去年同期约9成的水平。


另外,随着国内疫情好转,部分城市已恢复国际航线。

6月4日,民航局在其官网发布通知,对国际客运航班数量进行调整。其中指出,自2020年6月8日起,所有未列入“第5期”航班计划的外国航空公司,可在该公司经营许可范围内,选择1个具备接收能力的口岸城市,每周运营1班国际客运航线航班。

这就意味着,在“五个一”条件下,所有外航可以一周在一个城市增加一班客运航班。比如在东航、上航发布的7月航班计划中,每周可执行国际航线21条,比上月增加两条航线,国航7月增加到每周可执行国际航线共计24条。

6月15日,美联航以及达美航空已经获得上海市疫情防控保障能力确认函,所申请的中美航班获得批复,每周各运营两班;同日,美国运输部表示,将放宽中国航空公司的赴美航班数量,每周将允许4架航班执飞往返美国的航线。

同时,德国汉莎航空、法国航空、英国维珍航空、俄罗斯航空等海外航司也正在努力恢复到上海等国内城市的航线运行。这一切都意味着因为疫情等事件而中断运行的国际航线正在恢复中。

但对于国内航空业来说,仍需要保持紧绷状态。就目前来看,全球疫情仍然充满不确定性,自救与复苏仍是当前国内航空业的主基调。但在此之前,降低亏损,抢占用户是必须要做的,毕竟2020年,活着就是胜利。

一个利好消息是,第三方民航服务测评机构CAPSE发布的7月旅客出行意愿指数,7月旅游出行意愿增加显着,环比6月份提升39%。

对于用户来说,不管哪家航空再推出“随心飞”,希望做到真正的“随心”,只有这样的自救,才能拯救自己,拯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