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旅游

探秘雁门关外的广武城,曾经无比辉煌,如今被历史淹没满目疮痍

2024-02-21 16:40:03

这是一段低矮颓废的石墙,站在它面前,它没有给予我视觉上的震撼,周围茂密的野草和高大的树木没有烘托出它的伟岸,反而喧宾夺主地暗淡着它的存在。

我要说眼前的石墙并不是普通的石墙,它是一段遗存下来的山西与内蒙古交界的广武长城。

此时,它默默地留守在这荒郊野外,它在守望着什么?是守望遗失的时空,还是守望一种信念?是守望心中的疆土,还是守望早被收容了的战火?

我看到的是沉默,却感受到了它的伟岸和壮怀激烈。它和广武城、雁门关组成了一个庞大的防御体系,而广武城就是雁门关防御体系的第一道防线,历来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必定“首攻广武,后图雁门”的策略。

广武城,又名山阴城,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境内,被分别称为“旧广武”和“新广武”。

新广武城位于明雁门关所在的东陉北口,虽然是明代修建的,但地基却是用的战国时代的遗址,算是重建;

旧广武城位于唐宋雁门关所在的西陉古道北口,宋辽时期修建的,实际上要比新城始建晚了1000多年。

所以这两座古城,当地有一个奇怪的民谚,叫做“新城不新,旧城不旧”。

历史上,发生在广武城的血战不计其数,名将卫青、李广、杨业等都在此留下了浓墨重彩的英雄故事;广武城外还有庞大的汉墓群,不过,坟墓的主人至今仍然是个巨大的谜,有人说是埋葬阵亡将士的乱冢,也有人说是传说中的“谎粮堆”……

出“九塞尊崇第一关”的雁门关,就来到了旧广武城。

旧广武城是目前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宋辽古城之一,城中目前生活着大约200来户人家,而且大多都姓李,他们自称是汉代“飞将军”李广的后代。

他们说,为什么叫广武城?就是因为他们的先祖李广在此屯兵,后人取“广”字和“武”字,给此城命名。

村民的说法不是没有依据的,因为在汉朝的时候,经常与匈奴在这一区域发生战争。根据史料记载,汉景帝三年,广武设立阴馆县,用于屯兵备战,统帅正是“飞将军”李广。

之后又有卫青、霍去病等大将从广武出发大破匈奴;王昭君、蔡文姬等“和平使者”也是从这里出塞的。

这里的人对李广有着特殊的崇敬,几乎家家户户都把李广供奉为神明,而且当他们介绍李广的时候,明显能感受到他们的自豪感。

从汉代以来,广武城一直是军事战略要地,宋辽两国曾在广武城附近设置国界线,宋朝大将杨业多次领军在此征战,杨业的儿子杨延昭(杨六郎)与辽军大战广武城,都立下赫赫战功。杨家将的故事家喻户晓,被世代传颂。

明筑新城,着名的兵部尚书于谦曾率军在此抗击瓦剌,一直到“隆庆议和”,明朝和蒙古部族才结束了长达几十年的战争状态,广武城也由屯兵据点向商旅驿站转变,变得异常繁华。

城墙上,一棵三四百年的老榆树穿过垛口悬在城墙边上格外显眼。穿过幽深的城门洞,城内街道整齐,有百年前的老屋,也有新盖的瓦房,路上还见到有老农赶着羊群出城门。

古城的西墙边有楼梯可以登上古城墙,俯瞰古城,一条三四米宽的石子路东西横穿整个古城,建筑布局基本保留原制,形成了四街八巷的格局。因为年久失修,曾经的烽火台、部分民居破败倒塌,荒草蔓生,但古城古老的韵味犹存。

城墙东、南、西三面设城门,为了当时防御需要,不设置北门,成为一座独特的“三门城”。

目前古城有文物保护建筑20余处,据旧广武小学附近的一位老人介绍:学校是在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殿庙地基上建起来的,学校内还有两株900多年的古柏树,树叶葱郁茂盛,在雌树的枝杈处,有形似蹲卧式的狮子头,形象逼真,堪称一奇。

从古城出来向东走三五分钟,便来到了汉墓广场。

远望这些土坟堆大多都有十来米高,状若丘陵,星罗棋布,范围绵延好几公里,颇为壮观。回望这片土地,多少次狼烟四起,沙场点兵,战鼓雷鸣,又有多少人血洒疆场,马革裹尸。

高大的门楼气势磅礴,威武的汉武大帝雕塑位于广场正中,司马迁、张良、班固、魏青、霍去病等大臣的雕塑分别位列广场两侧。

汉墓博物馆主要展示汉代文物,并配有汉代墓葬制度文字介绍。穿过博物馆就来到了广武汉墓群。

广武汉墓群占地面积32平方公里,共有封土堆298座,最高封土十多米,最低的也有三米多,其规模最大,数量之多,居全国之首。

通过考古挖掘,古墓中出土了陶壶、陶罐、以及五铢钱等等物品,经过考证,确认为汉代器物,而在古墓内,最常见的就是汉代的砖瓦……最终,这片墓群被定位为汉墓群。

但这些汉墓群是否是古代士兵的埋骨之处,一直争议不断。有一种说法,这些土堆叫作乱冢。因为历史上广武地区经常发生战争,大量士兵死亡,无法马革裹尸还,只能就地匆匆掩埋,长此以往,这些土坟堆也慢慢地变多变大。

但是,当地人不认可这个说法,他们说这些土堆其实就是着名的“谎粮堆”,是杨家将为了蒙蔽辽人,在这里建造的假粮堆。杨六郎巧用“谎粮堆”智勇退辽军的传说,说的就是这个。查阅资料,我发现在《山阴县志》的地图上,这块地方就标注着“谎粮堆”。

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疑问越来越多,因为在“汉制”里,对坟墓的规格有着严格的规定,坟墓主人的身份地位是和封土高度成正比的。然而,我们发现广武汉墓群很多封土高度都超过了十多米,这一规格基本上就是将军级别的坟墓,但是通过已经挖掘的13座汉墓,发现的陪葬品基本可以确实是普通的百姓坟墓,而不是阵亡将士的坟墓。

那么,这些坟墓到底是谁的?如果都是普通百姓,那么,千年来那些阵亡将士又在何方?太多的谜题,只能等以后发掘了。

离开旧广武城,车子绕着城墙走,见城东侧瓮城遗址,眼前景物苍凉,一切还是几百年前的样子。

新广武城,距离旧广武城约2公里,就是雁门关旁的“新广武村”。

相传在明朝末年,明朝大将曹变蛟率其部下,正是凭借新广武城的城高壕深,和数倍于己的清兵血战7天,终于将清兵打回归化城(今呼和浩特)。

而现在的新广武城却早已被拆得七零八落,甚至连基石都被挖去不少,仅剩下一些夯土残垣,眼前的景象却让人倍感遗憾。

走进新广武,老房子已经不多见了,刚开始我觉得就是一个普通的村庄,村子很干净,路边零星土地上还种着一些农作物。村中有几位老人正在闲聊,当我问起新广武城的遗迹时,他们非常感慨,唏嘘不已。

新广武城内原有24座庙宇,年长的老人说庙内墙上有许多壁画,他们小时候都见过。日本侵华期间,有日本兵驻扎在新广武城,强制拆除庙宇,取木材烧火,所有庙宇都损毁了,目前就只剩下入口的那一个小庙残垣了。

走过大北关城楼,底下的城门洞口有修缮过的痕迹,门扇已经不见了,城门洞地上的青黑色石块倒是圆滑得很,应该是古代留下来的。城楼有三扇门,都锁着,中间门的上方有石匾,风化的已经看不见字形了,原先刻有“三晋雄关”四个大字。

村子东边山坡上有个比较完整的敌楼,这也是新广武城东第一座近乎于完整的砖楼。此楼主体呈梯形,为东西向两通道格局,北墙上有三个拱形窗,东西墙皆是一门一窗,西边箭窗正对着新广武村,北边箭窗望出去是广阔的田野。东南角有楼梯可上到楼顶,可以俯瞰整个新广武村、广武长城以及长城内外的景色。

这一看就理解了对新广武城的描述:“新广武城直接扼守勾注山之咽喉,与广武长城相连,是雁门关防线的主要防御阵地”。

原来的新广武城石条做基,通体包砖,是固若金汤的城池,可惜经过几百年风雨肆虐以及人为的破坏,已看不出“中城状如簸箕,南瓮城形似斗状”的形貌。

敌楼西侧有个门,原本通城墙,沿山坡下去连着东关城楼。据老人讲述,1937年夏天,一场无情大水把新广武城冲毁,老龙湾内的三关庙,慈禧太后曾住过的来盛店和上百间民房无一幸存,具有560多年历史的广武隘城毁于一旦。所以现在修复后的这个敌楼东西两侧都没有城墙相连了。

不过,老人说好在长城保存还算完好,好歹是守住了新广武城“最后的遮羞布”。

史料记载,整个广武长城,全长大概有20公里,大致东起雁门关,西到宁武旧城,关于它的战略重要性,从地理学名着《两镇三关志》中就能读到:“广武当朔州、马邑大川之冲,忻代崞峙渚郡县之要,凡敌由大同左右卫而入,势当首犯。”

广武长城于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大规模重修包砖,属内长城,是中国明代长城的代表作。

在这里,不仅能目睹逶迤于群山峻岭之中的长城雄姿,还能领略到中华民族创造历史的大智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