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旅游

甘肃白银市有一个窑洞村庄,有银库弹药库甚至还有枪口,非常神奇

2024-02-17 16:40:12

在城市待久了,便有另一种声音敲击我即将沉睡的灵魂。我坦然而不安分的心迫使我出去走走,不为目的,只在乎迎接那过程中的点滴......

车子行驶在乌玛高速上,视野渐渐开阔,心情也慢慢轻松许多,看着车窗外的风景,体会到瞬间流逝的平凡草木之美。

甘肃,可以领略到西部大漠的干旱荒凉;可以体会到雪域高原的“高冷”;可以体验到犹如江南水乡般的湿润。

去年在甘肃旅行的时候,前往白银市景泰县的黄河石林景区。

发现在一片悬崖内有一个村庄,红色砂岩石壁上古老的窑洞分层排列,上面还有很多洞口,非常神奇。

这个村庄叫西番窑,地处黄土高原及祁连山东延余脉向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位于甘肃景泰县中泉镇,是三合村的一个自然村,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对于西番窑地名的来历,一直有两种说法,至今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不过现在更倾向于源自唐广德年间。

一、根据清乾隆五十三年张氏族谱记载,张氏两人“江若、雨若俱葬西番窑”,这是西番窑最早的文字记录,距今288年。根据他们的族谱分析,张氏于康熙三十年由榆中迁徙至西番窑,那时石崖上就有可以住人的石窑数孔,说明在清朝之前就已经有仙民在此居住了。

二、据《景泰县志》"大事记"云:"唐广德二年(公元764年),现景泰地域属于吐蕃。宣宗大中三年(公元849年)复为唐所有。"

查询唐代历史记录,广德元年(公元763年)秋,七月吐蕃入大震关,尽取河西、陇右之地,一度入长安。逼唐就范,订"清水之盟",将黄河以北贺兰山区作闲田,以南从六盘山、陇山,沿岷江、大渡河南抵磨些诸蛮(云南丽江)划线,以西尽属吐蕃,靖平地区入围其中。

吐蕃历来为军事部落建制,部族民兵,亦兵亦民,亦牧亦战,战事打到哪里,哪里就是繁衍生息之地。

西北师大教授刘再聪先生《关于迭烈逊渡口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言道:迭烈逊周围地区留下不少与藏语及吐蕃有关的地名……在迭烈逊渡河,西行约25公里有一地名曰西番窑。该地有废弃窑洞上下数层,从整个外形看,颇似军事堡垒,有可能为驻兵之地。

这个描述正好和现在的西番窑不谋而合。深入了解,西番那时就是蕃。"番"即"蕃"、"藩",又是古代汉族对外族的称呼。

根据我国的历史记载,只有唐广德(公元763年)以后,吐蕃占领此地,并在这里生活,繁衍生息,将近90年。他们虽为游牧民族,但也需要住宿,于是凿石窑而崖居,也是顺理而为。因此西番窑地名与石窑源于唐广德(公元763年)之后吐蕃占据此地之时,更为合适。

窑洞建在一片红色砂岩悬崖里面,内有上百个溶洞,据说曾经居住着几百人,现在却空空如也,人都去哪里了呢?

放眼望去,西番窑依山体而建,东西长约三百米,在高约二十米的石崖上布满了大大小小不同形状的石洞,总共有112孔洞穴,洞内面积约3430平方米,其中人能进出的有13孔,最大的洞内面积达600平方米。 

据带我们参观的当地村民张生文大叔介绍,这是他们的先辈挖出来的,他小时候还在里面住过,冬暖夏凉,贮物不腐,是极为难得的居所。里面的布局和现在楼房结构一模一样,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三层小洋楼,当时的先辈很聪明,而且很有超前意识。

我问张大叔:“现在怎么就不住人了呢?”

张大叔告诉我:“时间久了以后,遇到下雨等情况,就会有窑洞塌方,而且采光不好,又不通水电,生活不方便,所以我们大家就搬出去了,在外面建了房子。”

打着手电,我们跟着张大叔走进窑洞内部,入口处非常窄,仅容一人通过,只见这些窑洞全部用金属器具精心凿刻而成。

里面一共有三层,地下一层地上两层,里面很大,大窑套着小窑,洞洞相连,卧室、厨房、客厅、餐厅、储藏间、厕所、甚至骡马牲畜的饲养间等等一应俱全。

我们穿行在一个个或高或低、或宽或窄、忽上忽下的石洞,好像一座迷宫,这里还有地下钱柜、弹药库、枪口等等,还处处暗藏机关,或建有密室,或设有陷阱,通道曲折,如果不熟悉的人突然闯入,估计一时半会儿都出不来,甚至很可能就掉进陷阱里了。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防御设施呢?

据说西番窑早先在窑外,还修筑有一座城堡,而且景泰处于甘肃与内蒙、宁夏交界处,经常受到外族入侵,因此为了护卫这里的百姓,才设计了这样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窑洞城堡。

张大叔还告诉我们一个情况,据说1955年发生了一场洪水,脑泉沙河洪峰高三丈余,沿岸普遍受灾,尤其是三合,洪水从堡子西端冲开一个口子,奔涌而入,再加上红石崖壁上的水直冲而下,把整个堡子都灌满了,洪水在堡内猛进猛涨,所有的东西都被冲走了,好在人们都上了石窑洞,躲过了这场灾难。

哪怕今天,当地人讲起西番窑,无不充满感激之情,毕竟为西番窑人的生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为阻挡洪涝灾害、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守护者”。  

西番窑的神奇,不仅仅在于它的功能和构造,还在于它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沉淀。

很早以前,由于西番窑周边水草丰美,便于牛羊放牧,这里就有人类活动。

丝绸之路自汉代开始,在白银的景泰、靖远、平川等地的高山峡谷中穿行,留下了诸多遗址,其中经过西番窑的就是一条重要的通道。

西番窑作为丝绸古道上的一个驿站,无数商客来往于此,给西番窑带来了商机,促进了西番窑的经济文化的发展,为东西方货物的流通和文明的交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不仅如此,西番窑还有一段辉煌永恒的红色记忆。

当地老人说,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为执行宁夏战役计划,红四方面军一部奉中央命令,西渡黄河进入景泰县境内,行至尾泉与马匪遭遇,经过一场战斗后,指挥机关和医疗队就在西番窑休整了一个月,学校被部队作为营地,医疗队住进了窑洞。

由于当地群众一直受马家军的反动宣传和威胁恐吓,当红军入村的时候,大多数村民由于害怕纷纷逃进山中躲避红军,指挥部了解情况后,命令部队帮助老百姓打扫卫生,命令医疗队就地给当地百姓治病送药。

当时红军的宣传部长刘瑞龙同志亲自上门挨家挨户给老百姓做工作,书写标语,宣传革命道理,让当地百姓放下戒心,经过宣传动员,外逃的村民都回来了,还帮助部队筹粮、做饭、纳鞋,整个山村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

这个偏僻的小山村,上演了一幕幕军民鱼水情,虽然红军在西番窑停留时间不长,但在西番窑播撒下了革命火种,也留下了永恒辉煌的一页。

张大叔还告诉我们,除了津津乐道的红色文化,我们西番窑还素有文化盛地和文墨之乡的美誉。

丝绸古道给当地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同时也带来了外在文化,也让西番窑人向往走出山村。特别在明末清初时期,此地的文化达到一个高点,西番窑曾、张二姓不惜巨资,重金聘请私塾老师为本族人讲学。在清朝时期,就先后培养了张兰、张蕙两个廪生秀才,以及曾葆英、张汝智两个贡生,清末及民国时期,此地的名人文士就更多了。

据说西番窑小学建校百余年来,培养出厅级干部7人,县级40多人,乡科级100多人,博士、教授3人,硕士20余人,还有很多工商界人士。

为什么西番窑这么小的地方,会人才辈出?我觉得是因为当地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尊师重教的光荣传统。

在张大叔家的窑洞里,我意外看到了一块木刻的对联,上联写:“品重圭璋克俭克勤垂遗训”,下联写:“艺精和缓仁心仁术济群生”。

张大叔告诉我们:这对联是当时时任宁夏省政府参议,陇上文化名人陈国钧先生敬题并书的,是赠送给我爷爷张耀彩老中医的,为了褒奖他的医德医术。原来还有一块匾额,写着“仁心仁术”,可惜在文革中被破坏,已经消失了。

我觉得这也是当时对西番窑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和良好村风村貌的一种肯定。

这里的人友善、厚道,就如我们认识的张大叔,虽然只有一面之缘,但他热情好客,免费带着我们参观,还给我们介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我们在上海都无法遇到的。

随着时间流逝岁月变迁,西番窑洞已无人居住,也慢慢被人遗忘,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地方,直到2014年有文物工作者发现了这个在史料上都找不到的神秘窑洞村庄,被国家七部委联合命名为“中国传统村落”,从此沉睡千年的西番窑历史古迹被唤醒,它的内涵底蕴也随着时间越发显得丰富和醇美。

如果你对历史文物文化感兴趣,那么可以前往黄河石林景区的时候,到西番窑转转,去看看那里的文化和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