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旅游

鸟眼看山山也奇!

2020-02-19 12:01:32

艰苦强攻清新第一峰乌树头,鸟瞰广东最壮美山脊线! 


2019-10-22 08:36

乌树头,海拔1126米,位于清新区龙颈镇石坎和浸潭交界处,这座山峰异常低调隐秘。很多人都不知道,它曾经是驴友心中,也是地图标识的清新第一高峰。


乌树头位于罗壳山脉东段。罗壳山脉呈东西走向,主峰罗壳山海拔1339米,位于肇庆市广宁县境内。罗壳山脉一直向东延伸至清新区龙颈、沙河和浸潭镇内,在石坎管理区北部形成完美的半弧形,清新区境内仅有的千米峰,全部隐藏于此。其中乌树头海拔1126米,耙齿形海拔1081米,平坑顶海拔1181米(清新政府公布为清新第一峰,但地图未见标识,有待驴友进一步考证)。

(下图为罗壳山脉东段航拍全景图,无人机高度约910米,拍摄位置为龙颈镇石坎管理区龙潭电站,六片拼接而成,请将手机横屏欣赏)


罗壳山脉东段群峰连绵不断,山脊相连,隐藏着广东最完美最憾人心魄的山脊线,从石坎管理区范屋村开始徒步,沿着亚婆髻、桅杆顶、浪康顶、平坑顶、乌树头、耙齿形、大杂顶一直穿越至望军山,山脊徒步线路长达40公里,很适合高阶驴友三天重装徒步穿越。其徒步强度和风景指数,类似于国内知名的秦岭鳌太线,在广东境内绝无仅有。

(下图为乌树头上空俯瞰罗壳山脉,拍摄机位海拔约1300米)


为了揭开罗壳山脉东段千米峰的神秘面纱,2019年10月19日早上7点,《发现清远》团队一行四人毅然踏上了前往石坎的旅程。石坎距离清远市区约70公里,有广东“瓷乡”美誉,原为清新县下辖的一个镇,2004年5月合并于龙颈镇。


在石坎和沙河之间,有一座着名山峰叫望军山,也有人称之为天塘山。山上建有陈凤台墓。陈凤台是南宋进士,官至谏议大夫,抗元英雄,为岭南众多陈氏族人公认的祖先。为此,陈姓后人捐资修建了两车道水泥公路上山,便于前往望军山拜祭陈凤台墓。只是很少有人知道,望军山也是罗壳山脉东段一座山峰。


罗壳山脉东段横亘在在石坎管理区北部,相对高差达到1000米。它把石坎围成了一个美丽的山间盆地。在交通不便的年代,石坎易守难攻,特别适合建造革命根据地。


穿过石坎管理区,经过南星村、佛市村,我们直奔峡谷深处的龙潭电站。龙潭电站是三个小型水电站的统称,最高的电站海拔410米,我们打算从这里启程,徒步登顶海拔1126米的乌树头峰。


3.5米宽的水泥公路直达龙潭电站,并继续向大山深处延伸。电站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条公路一直通到3公里处的半山茶园。不过,这段乡村公路正在铺设水泥,目前无法通车,预计再过一周,就可以开车抵达海拔660米的半山茶园,那样一来,至少可省下一小时徒步时间。

(下图尽头的山峰叫乌树头)



我们行走在刚刚铺好的水泥路面上,向峡谷深处进发。从电站抵达半山茶园,坡度非常陡,短短3公里路程海拔竟然提升了250米。



中午11点,抵达半山茶园。这里是水泥公路的尽头,可以停放汽车。之后,我们必须沿着山脊线向峰顶发起强攻。



经过一座电线塔,山脊上没路了。看得出,这里已经很多年没人走过。手脚并用攀上断崖后,迎接我们的是密密匝匝的矮竹林,根本钻不进去。好在我们有备而来,用镰刀一直开路,才能够勉强前行。




半山茶园到海拔1126米的乌树头峰顶,相对高差约490米。这490米高差简直就是噩梦,我们必须全程向上开路,体力消耗大不说,行进速度还特别慢。


好在我们对登顶乌树头的难度有着充分的估计,因此出发前特地准备长袖衣服、手套,还带了镰刀,否则寸步难行。因为灌木丛和矮竹林实在太茂密,灌木之间还隐藏着很多带刺的荆棘,一不小心划在身上就是一道血痕。



值得欣慰的是,沿着山脊一路强攻绝对不会迷路,而且路程相对短了很多。我们不时掏出手机查看海拔,看到海拔高度不断攀升的时候,心里就特别安慰。


在接近山顶的地方,有一块突出树丛的岩石。队员913十年前曾登顶过乌树头,说这块岩石叫鹰嘴岩,是登顶线路的一座明显路标。站在突出的岩石上,视野特别开阔,队员们开始各种装逼。



天气相当不错,天空很蓝,能见度很高,连绵不绝的群峰尽收眼底。向东望去,是海拔1081米的耙齿形和海拔960米的望军山。

(下图远处左为耙齿形,右为望军山)


向西望去,巍峨高耸的是清新第一高峰平坑顶,海拔1181米(此峰是否为平坑顶仅为估计,有待专家确认);平坑顶背后是海拔1253米的浪康顶,为清新区和广宁县的界山。

(下图最远处从左至右分别为亚婆髻、桅杆顶和浪康顶,右边稍近处山峰估计为平坑顶)


峰顶看起来似乎近在咫尺,但走过去却相当不易。密密匝匝的灌木丛左边是深达百米的断崖,一不留神就可能失足坠落。



登上山头回头一看,脚下就是我们走过的山脊。鲁迅曾说过,这世上本没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只是乌树头实在过于隐秘,很可能多年来都没有驴友前来挑战,因此这样的山脊线似乎从来都没有路。


当我们奋力攀上峰顶,却发现不远的前方还有一座更高的山峰。队员913告诉我,前面那个山头才是乌树头真正的峰顶,走过去还需要20分钟左右。


虽然胜利在望,但依然需要在灌木丛中披荆斩棘。最终,我们用了足足四小时,成功登顶海拔1126米的乌树头,那一刻,每个人都有些欢呼雀跃。因为,在2014年清新区政府公布平坑顶为清新最高峰之前,驴友们一直把乌树头当成清新第一峰。


峰顶有水泥桩标志,成了合影留念的参照物。下图左为明城,清远探险达人;中为913,曾在石坎镇生活过20年,登顶过石坎周边所有千米峰,望军山杜鹃花海发现者;右为息州人,曾独自一人骑单车完成川藏线挑战。除了幕后摄影师黑豹,眼前的这三名队员都是清远骨灰级驴友,对山岳景观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以往曾未在任何地方见过罗壳山脉东段长长山脊线航拍照片。这是《发现清远》团队此次登顶乌树头峰的原始动力。现在,我可以升起无人机,从高空俯瞰罗壳山脉东段最壮美的山岳风光了。


在上帝视角里,罗壳山脉东段如同一条飞翔的巨龙,盘旋在石坎和浸潭之间。长长的山脊线绵延40公里,一直向着远方延伸,最终消失在天际尽头。我想,它应该算得上广东境内最美最憾人心魄的山脊线吧!如果沿着这条山脊线重装徒步三天时间,绝对算得上广东驴友界的一项壮举!


透过海拔1126米的乌树头峰顶,转换不同的视角打量这片大地,远处浸潭境内拔地而起的山峰名叫大罗山,海拔约950米,山形挺拔高耸,十分峻美。


把无人机向东飞去,视野里是海拔1081米的耙齿形,还有海拔970米的大杂顶和海拔960米的望军山。耙齿形是罗壳山脉最容易攀登的千米山,因为四驱越野车可以直接开上大杂顶海拔900米的高度,每年4月下旬,大杂顶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盛开了,总吸引着无数游客前去观光打卡。



(下图为大杂顶杜鹃花海)


掉转无人机,向西边海拔1253米的浪康顶飞去。逆光下的浪康顶气势磅礡,其卫峰亚婆髻和桅杆顶海拔高度都超过了千米。


现在,我们用连绵不绝的山岳做背景,从高空视角为自己留下最难忘的合影。为什幺要登山?那是因为登山过程能充分锻炼自己的体能和毅志;那是因为在高高的峰顶,可以欣赏到常人无法见到的大美风景!


在峰顶享用了干粮和饮用水后,时间已经接近下午三点。为了避免赶夜路,我们得赶紧下山回程。不走回头路一向是我们的追求,于是我们选择另外一条山脊线下撤。


但下撤过程同样艰辛。依然没有路,依然是密密匝匝的矮竹林和灌木丛,依然得全程用镰刀开路。


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到达另外一座电线塔,从这里有了明显的小路可以下山,每个人都松了一口气。


但沿着这条小路走着走着就觉得不对劲,因为这条小路并不是通向我们停车的龙潭电站,而是通向了山脊的另一边,那里有个早已破败的村庄——木古营。经过认真研究分析,我们决定离开这条明显小径,而是向着龙潭电站的方向,从陡坡强行下切。




方向对了,才不会南辕北辙。只是从陡坡向下强攻,过程有些惊险刺激。一不小心,就可能失足坠落峡谷深处的溪涧之中。我们小心翼翼地抓紧树干、藤根,互相接应,一步一个脚印往下缓慢挪动。


这个边坡的坡度接近80度,很多时候需要手脚并用才能确保不会失足滑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终于下切至峡谷底部的溪涧,之后沿着山涧继续下行,才成功抵达上午走过的水泥公路。



下山过程历时三个小时,此时天色还不算晚,工人们还没有下班,仍然在紧张铺设水泥路面。他们没想到的是,我们一行四人竟然成功登顶了根本就没有路的乌树头。


此次登顶乌树头,全程耗时约7小时,过程的艰辛真是难以形容。当我们拖着疲惫不堪的双腿返回龙潭电站,内心深处却充满着成功的喜悦。也许,这种苦尽甘来的强烈喜悦,才是支撑着我们向一座又一座高峰发起挑战原始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