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尚

时尚自我审查时代到来?80年代这些广告才够颠覆

2020-07-13 14:00:20

在人人自我审查的时代,政治正确是“墨守成规者打着尊重幌子的设计陷阱”?还是为了取悦消费者的作秀工具?时尚如何找回艺术灵魂,创意思维和先锋理念,而不沦为政治的小丑。

最近在美国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将一股宣扬种族平等#BLM(Black Lives Matter)的风刮到了时尚圈。这次事件之后,包括站在先锋理念前沿,热衷多元文化的时装产业,都纷纷在社交网络上发表言论,力挺遭受不公正待遇的非裔人士George Floyd。除此之外,人们将舆论的利剑统一指向种族问题,前所未有的团结和声讨。


【 1 】

时尚界发声表态,名人纷纷声援

面对这些抗议行动,运动品牌巨头Nike迅速为这场活动给与支持,在Instagram上发布视频广告。以Just Do it的经典标语着称长达30年的运动品牌Nike将其换成了“Don't Do It”。这条纯文字的视频针对前不久的全美大规模行动,Nike 在另一份声明中表示:“耐克长期以来反对各种形式的偏执,仇恨和不平等。我们希望通过分享这个视频起到推动作用,激发人们对社会深层次问题的行动,并鼓励人们一起塑造更美好的未来。”


【 2 】

这则视频观看量达2000万次,Nike此前一直拥有着庞大的非裔文化市场,在社会危机面前,Nike成功的做出正确的决策,承担社会责任,同时完美植入自身的广告。Nike死对头adidas转发这条消息并评论,让人们看到了共同努力改变世界的力量。


【 3 】

高街时尚Fear of God 也加入了这个阵营,并联合共 8 家时尚品牌一起打造了一款慈善T恤。这款 T-Shirt 正面GF的字样,正是这次事件中的受害者 George Floyd 名字缩写,而背面则是八家联名时尚品牌的logo设计,代表时尚圈站在一起抗议种族问题的力量。Fear of God 的主理人表示,这款Tee售卖后的款项将全部捐给 George Floyd基金会,抚养George Floyd的女儿更好的成长。


【 4 】


【 5 】

作为非裔的日婆也用实际行动“寻求方法”“不再沉默”。Rihanna名下的多个品牌也纷纷发帖,参与#BLACKOUTTUESDAY 的社交平台活动,宣布在6月2日这一天“什幺都不买,什幺都不卖。”


【 6 】


【 7 】

音乐圈也发起了“暗黑星期二”(Blackout Tuesday),全国暂停任何音乐播放和宣传工作,许多音乐家和歌手纷纷选择在这一天发出黑屏,表达希望种族平等,世界和平,减少不公正的愿望。

着名国际时装杂志《Vogue》主编Anna Wintour发表支持和平的主张,并且呼吁美国副总统Joe Biden选择一位非裔或亚裔女性成为他的候选人。英版,意版杂志也相继的社交网络上发布支持的种族平等的图片。


【 8 】


【 9 】


【 10 】

各大服装品牌纷纷在Instagram表明立场,无数品牌在社交媒体上表态,而几十年前品牌公开支持社会议题是一种危险的行为。上世纪90年代,Calvin Klein Guess等品牌曾使用过一些前卫的营销手段而饱受争议。但三十年过去却发生了天翻地覆额变化,纽约时装学院教授Shawn Grain Carter说:“那个时代已经结束了。”

我们究竟是走向开放,还是狭隘?

时尚界宣扬种族平等的#BLM运动,真的是在为反种族主义,呼吁和平善意吗?或许有些人更愿意把这种行为解释为一场时尚艺术的“失语”。的确,涉及种族问题和争议性的广告,在历史上并不少见,甚至有时尚品牌通过“冒犯”特定人群的方式,达到艺术化的理念宣传效果,这些行为都成为珍贵的时尚记忆。

2002年,NATAN珠宝发布了系列广告,一共四条简单的宣传图,为品牌带来了不小麻烦和攻击,被指责物化女性。

第一幅图说:“你只要送上好珠宝,你就是聪明绝顶,女人也会认为你就是满头黑发。”


【 11 】

第二幅图说:“你只要送上好珠宝,你就是大腹便便,女人也认为你有八块腹肌。”


【 12 】

第三条说:“你只要送上珠宝,女人就......”


【 13 】

NATAN颇具争议性的广告,被称为“性别歧视策略”,有很多人批评这种现象会影响观众,促成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但从广告效果来讲,这的确能引发更大的争议和讨论。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意义上的,故意“冒犯”某些群体,与主流价值观逆向而行的设计或许是一种“前卫”的表达。

更为尖锐的刺痛民众敏感神经的品牌贝纳通,曾经旗下品牌United Colors of Benetton不是以他们家五颜六色的衣服而闻名,而是因为它那些关注世界变化而充满争议的广告。有人说,那个时候人们对于贝纳通的广告,要幺爱,要幺恨,没有中间立场。这种旗帜鲜明的风格归功于当时的创意总监Oliviero Toscani。

在1982年-2000年之间,他为United Colors of Benetton设计了众多极端“争议性”的广告。

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位身穿西装的男士亲吻象征禁欲的修女,这惹恼了当时的天主教人士,但开放的创作氛围并为给贝纳通带来太大麻烦,“创作自由”的武器仍然把持在时尚品牌手中。


【 14 】


【 15 】

还有一则名为“Pieta(圣殇)”的广告,是一张拍摄于1991年的照片,照片上的激进分子David Kirby打扮成耶稣的模样,在床上快要死去,身旁是父亲,姐姐和侄女看着他。


【 16 】

Toscani的广告充满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非常罕见的多元化元素,涉及种族问题,宗教冲突,各种政治问题,甚至艾滋病。这些社会议题被带入时尚创作中,卷入舆论的风暴中心。时尚品牌的自我表达和艺术创作自由,达到了如今难以想象的巅峰。如果这些话题放在今天的媒介传播出去,贝纳通或许早已成为众矢之的。

《Vogue》反复拿种族话题“博眼球”可不是第一次,还有拿捏不好就翻车的时候。2008年4月号美国版《Vogue》NBA球星勒布朗-詹姆斯与巴西超模吉赛尔-邦辰一起出现在封面,这是该杂志首次让黑人男性登上封面,却引来嘘声一片,舆论谴责此组摄影有种族问题嫌疑。因为此封面照片和早年电影《金刚》的海报相似度极高。照片上的詹姆斯动作和神态都和大猩猩“金刚”如出一辙,不禁让人想起在奴隶制没有废除时白人对黑人称呼“猩猩”的年代。


【 17 】


【 18 】

耐克在时尚圈的#BLM运动一时成为意见领袖,但早年耐克也曾被爆出女性工作者在公司受到不公正的遭遇,做同样工作的男性薪资更高,更有可能得到晋升机会。两位女职员向耐克提起诉讼,并坦言:“对于耐克中的很多女性来说,公司的等级制度是一座无法逾越的金字塔。”


【 19 】

阿迪达斯也难逃“时尚警察”的审判,他们为纪念“黑人历史月”设计了一款全白色的运动鞋,并称灵感来自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Harlem Renaissance movement)。不过,舆论认为,全白色的设计,看不出对黑人历史的纪念或致敬。


【 20 】

据《纽约时报》当地时间7日报道,抵挡不了舆论压力的阿迪达斯在当天早些时候发表声明,将从门店撤下这款鞋,并称这款售价180美元的运动鞋“没有体现阿迪达斯应该认可和纪念黑人历史月的精神或理念”。

艺术文化评论家Eugene Rabkin深刻的分析了时尚圈政治正确背后的秘密。他认为进入21世纪后,时尚集团的运作开始和其他公司没什幺两样:“他们只关心赚钱,而不是创意。”随着千禧一代消费者的影响力增长,品牌必须想方设法的迎合他们的审美。消费者被赋予前所未有的权利,能够以10年前想象不到的方式解除和影响品牌。

自我审查的氛围延伸到时尚媒体,很少有品牌或者评论家在敢于对政治正确的善意,权威主义发表任何反对意见,因为他们担心这样会打观众的脸。而贝纳通那样创作开放的年代逐渐消失,真正的艺术时尚正在被自我审查所磨灭。正如Flaccavento在《Vogue》上所说:“让我们说得彻底点......创造性行为是无政府的,无边界的,暴食的,不正确的,需要向审查者道歉,它不能由上级或先天决定。”


【 21 】

对Flaccavento来说,政治正确是“墨守成规者打着尊重幌子设计的陷阱”,伟大的时装设计师从不避讳争议,而是用作品反映社会的缺点,引发群众的思考。时尚圈一味跟风吹捧的“政治正确”是一种极端的病态行为。当时尚领域内开始出现同一种声音,而没有其他意见时,时尚艺术灵魂,创意思维和先锋理念才真正处于危机中。时尚逐渐缺失了最重要的开放的创作环境,而沦为政治的小丑。

文/王欣悦


【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