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明星

开分9.4,这剧一出,网飞又双叒叕赢了!

2020-12-29 17:20:40

原标题:开分9.4,这剧一出,网飞又双叒叕赢了!


表妹今天推的这部高分冷门剧,被称为土耳其版《我们这一天》。

看过的人虽然不多,但豆瓣清一色五星的高评价也足以证明了这部剧的优质。

《相遇伊斯坦布尔》

Ethos

2020.11.12 土耳其


本剧以双故事线为主:玛丽亚和谷碧林

玛丽亚出生于一个封建保守的家庭,和哥哥嫂子一家同住一屋檐下。

她过得并不快乐。

在她和心理医生一来一回的谈话中我们得知,玛丽亚的不快乐来自第三方——

哥哥的生意走起了下坡路,嫂子患有怪病,屡次就医仍得不到好转。


当然,让玛丽亚焦虑的还有工作上的不顺心。

她为一名上流社会的先生收拾屋子打扫卫生。

来自农村的她无法理解老板的生活习惯。

她向医生抱怨着,说老板每天带回家的女人们随意丢弃短裤,有时候会在床底下发现女性内裤。


另一位女主谷碧林,就是玛丽亚口中老板带回家的女人。

她有着一份体面的工作,穿梭在上层社会,觥筹交错见散发着魅力。

白天她是为他人排忧解难的心理医生。

晚上她化身优雅小野猫,在霓虹灯下诱引着猎物。



这两个不同阶级的女性,却有着相似的、难以言喻的困扰。

逃不开的也只有一个字:家。

谷碧林表面光鲜靓丽,不过是她的掩饰。

初见她时,以为她是出身于一个富裕之家。

但当有次她的办公室遭遇不明人士的攻击,观众们才看到了她光鲜背后的不堪。


谷碧林实际上是来自土耳其传统的库尔德家庭。

她和家中的其他人完全不同。

她努力读书想要出人头地,来到城市生活是为了改变命运。

但原生家庭就是一个定时炸弹,一旦引爆后果不堪设想。


她的家人信奉宗教、保守封建。

家中小弟患有怪症,接受高程度教育的谷碧林认为应该送他去医院就医。

霸道的大姐自认为给小弟喂偏方才是正道,谷碧林相信的医生和科学都是上层阶级的把戏。

谷碧林愤怒至极,起身要打姐姐。

一旁的父亲沉默不语,完全不知道该如何调节两姐妹的关系。


玛丽亚这边,日子过得也不顺心。

嫂子的病情逐渐恶化,哥哥对此束手无策。

最严重时嫂子会和哥哥扭打在一团,甚至割腕自杀。

玛丽亚也不知道嫂子为什么会得病。

但是在这样压抑的环境下生活着,玛丽亚也感到了万分的无助。

她只好找到心理医生,向她诉苦。


剧集用电影化的镜头语言讲述了两个不同背景却有着相同困扰的女性,是如何在伊斯坦布尔这座充满未知的城市里认识自我、发现自我。

所使用的2.35:1画幅是电影拍摄最常见的画幅选择。

直截了当给到观众一种在观看电影的感受。

对称的镜头、色系的搭配、再配上嵌入醒目的标题,更是颇有韦斯·安德森的气质。




镜头的语言也试图向电影质感靠近。

有一场切镜的设计,极具层次感和节奏感。

心理医生这个职业并不容易,要倾听各种人的故事,自己的压力也会很大。

所以玛丽亚的心理医生其实也是谷碧林的病人。

这场戏玛丽亚正和自己的心理医师倾诉,镜头一切换,转换成了心理医生和谷碧林的对话。

原本是两个人故事,一下子提升到了三个人的倾诉。

心理医生不单只是说着自己的困扰,与此同时也将玛丽亚的困扰传递给了谷碧林。

间接建立了两个主要女性角色之间的联系。


更难得的,是这部剧中情感传递。

观众能看到的是更真实的、可能发生在任何国家的家庭生活。

也难怪有观众说这是土耳其版本的《我们这一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门,只是在打开命门的时候,走的异常艰难,庆幸身边总是有人陪伴。”

这是一位网友对《我们这一天》的评价。

而在这部《相遇伊斯坦布尔》中,这句话同样适用。

从玛丽亚和谷碧林这两位普通女性的故事中,观众能够产生感同身受的情绪。

从角色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生而为人的不易、脆弱和敏感。

可以说,剧集中每个角色都有着极具感染力的故事点。


玛丽亚的嫂子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角色。

她患有严重的躁郁症,她会自残伤害自己,会无端端冲着别人发火。

也会时常做出些莫名其妙的举动,让人错愕差异。

例如这日,她就带着儿子离开了家中。


她逃离的目的是真的想要离开丈夫,寻找新生活吗?

其实不是。

她的行为不过是为了片刻的宁静。

她不是一个完美女性,她被情绪支配控制,伤害自己的同时也伤害了最亲近的人们。

她敏感至极,看到丈夫脖子上有吻痕,会对这段婚姻产生质疑和不信任。

只会用冷暴力来处理这段关系,不说出自己的顾虑,把什么事都藏在心里。


她深知这一点,对丈夫也抱有歉意。

争吵是因为在乎,发怒是因为珍惜,可惜她用错了方法去维系这段关系。

所以她的离开更像是帮助自己和丈夫,从过往紧绷的婚姻关系中逃脱。

或许片刻的放手,让彼此拥有冷静的空间,认真思考婚姻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自己得到平静的同时,也缓和了两人之间过往剑拔弩张的关系。


不单是剧集中的女性角色,男性角色的设定也是极其的鲜明。

住在都市高层复式房的老板,身边充斥着形形色色的女人们。

他不缺床伴,可在床伴的眼中他不过时茶余饭后八卦讨论的对象 。

这不,有日他就偶然听到了床伴们对他的真实评价。


原来华丽的自己也会被人嘲笑,而自己的作为男人的尊严也可以被人轻易砸碎。

他愤怒震惊,随之脸上露出了如孩童般的无助。

他努力建立的人设和风光,或许在他人眼里不过只是泡沫,一戳就破。

住高楼豪宅有什么用,最后还不是自己一人独自过日子。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男性角色是玛丽亚的哥哥。

他是一家之主,却也被妻子的躁郁症所困扰着。

他试图去改变,他要求妻子管控自己,不惜恶言相向。

可是他也会赶到愧疚,每次争吵过后会陷入绝望的情绪当中。

所以当他得知妻子逃离家庭时,他的态度除了愤怒,也有反思。

他知道自己不够冷静,在处理婚姻关系上并不是个智者。

尽管自己的出发点是为了家好,但没有考虑过妻子的感受,伤害了妻子。

他知道自己的不完美,也从破败的生活中接受并改正自己的不完美。

一个坚强却也脆弱的男性形象就这样被立体地展现出来了。


最后当他学会和解时,表妹也被打动了。

他告诉妻子,卖掉家产时他没有哭、妻子神智不清时他没有哭。

但是看到逃离家庭重新归来的妻子时,他落泪了。

婚姻关系需要坦诚,需要互助,这一刻的他懂得了交流,而不是将情绪埋藏在心底。

生活是如此的艰难,充满了各种裂缝和伤痛。

却也有阳光的照入,尽管是如此的微弱,却也足以点亮灰暗的日子。

玛丽亚一家在困境中挣扎着,但从未放弃过彼此。

因为这个家,是属于他们所有人的。

一双手的力量或许很小,但是他们每个人都能贡献一份力,这个家就永远不会塌。


就如心理医生所言:“人们在人生的特定阶段会因为不同的原因产生压抑的情感,不安也随之在我们的心里发芽。”

但是这些情感都是必要的、有益的。


生活确实不易,有哭有笑、有泪有甜,五味杂陈间,冷暖自知。

我们会看到生活的阴暗面,会看到家庭间的争吵、情侣间的矛盾。

同时我们也会看到生活的积极面,在争吵过后学会和解并得到成长。

消极、低沉的情绪会围绕着我们,但同时希望和勇气也会成为我们生活下去的动力。

情感是桥梁,将我们导向真实的自己,了解自己的真正所需。


《相遇伊斯坦布尔》中,所有的角色都是饱满的。

他们像是我们身边的人,也可能是我们自己。

表妹也没想到,竟然会在2020年末遇上这样一部好剧,从别人的故事中品到生活的多彩奇妙。

最重要的,是学会去接受、面对一个真实的自我。

一个不完美却仍然愿意用周遭的不完美让自己变得完美的自己。

人生的秘诀,不就是让快乐和悲痛互相依靠,背负一切勇敢前进吗?

“寻找并认识真实的自己”也是建立于此的。

何必再为过去伤春悲秋呢?

倒不如放下过往的矛盾和纠结,活在当下,过好未来的每一天。

你值得一个更好的自己,也值得一份由你自己创造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