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明星

于正新剧琼瑶女郎全员翻车,新仇旧怨一起报?

2020-12-20 17:20:20

你们知道吗?于正的新剧《当家主母》杀青了!

虽然还没开始宣传,但网上的讨论度已经很高了。


首先是演员阵容。

《当家主母》是一部大女主戏,目前官宣的女主有蒋勤勤、黄奕、杨蓉...

看名字,全都是我们记忆中的美女!


记忆中的蒋勤勤温柔端庄,知书达理,是典型的古装美女。



黄奕的长相虽然不是古典派的,但搭配适当的妆容,或娇俏灵气,或英气逼人,也塑造过李玉湖、冯素珍、俞秀莲等经典古装角色。


而杨蓉,虽然这些年一直不愠不火,但说起古装美人,在明艳狠辣的风格里,她也是代表人物。


但无独有偶,这三个经典的古装美女,在《当家主母》这部剧中全都翻车了,蒋勤勤甚至被网友调侃是“女装版”张一山。(天呐,不会吧?)


从官宣的剧照来看,蒋勤勤的造型不仅没有拉升颜值,反而成为颜值的累赘,给人一种阴森恐怖的感觉,甚至有网友吐槽说:“让人瘆得慌!”


除此之外,杀青视频中,离开了磨皮滤镜,松弛下垂的皮肤和组织,原来女神也会老。

甚至有人调侃:“本来想看菀菀类卿,没想到纯元皇后变成了宫里的老嬷嬷。”


U1S1,今年已经45岁的蒋勤勤保养得已经hin不错了,只要妆容和打光跟上,剧中的状态应该比杀青路透好很多。


而黄奕,有人形容她在剧中的造型:“就像是【老鹰怪】附身,好怕稍不留意她就要从照片中跳出来把我啄走。”


可能很多人纳闷儿了,前几天黄奕还因为美照上了热搜,怎么到了《当家主母》里就翻车了呢?


主要还是因为妆容和滤镜的问题。

自从《延禧攻略》开始,于正就把咬唇妆和低饱和滤镜纹到了电视剧上。虽然低饱和度会增加画面的质感。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比如黄奕,她的唇部本身就比较尖细,再加上咬唇妆或裸色妆,就会显得刻薄。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的剧照都一言难尽,比如杨蓉的剧照还是挺不错的~


但杀青视频中的她,仿佛让人看到了第二个舒畅,这脸到底是填了几吨玻尿酸,又肿又胀。

杨蓉,听舒畅一句话,放过玻尿酸,放过你自己。


你们有没有发现,蒋勤勤、黄奕、杨蓉这三位女主里面有两位都是琼瑶女郎?而且除了这两位,另一位琼瑶女郎王艳也有客串哦~


嘿嘿嘿~八卦来了!

于正对琼瑶阿姨有一种莫名的执着,是一个琼瑶女郎集邮爱好者,几乎把耳熟能详的琼瑶女郎都找了个遍。


比如,《胭脂雪》中的范冰冰、刘雪华。


《美人心计》中的林心如。


《延禧攻略》中的秦岚、张嘉倪。


《陆贞传奇》中的赵丽颖、海陆。


《班淑传奇》中的李晟。

有网友调侃,于正还差赵薇、刘涛、马伊利,就能集满新旧《还珠格格》的女主演了。


关于于正为什么在打官司输给琼瑶后,还这么锲而不舍地捧琼女郎,有网友猜测:


到目前为止,虽然这部剧的争议不断,但对于内容网友还是很期待的。

这部剧讲述的是,清雍乾年间,姑苏一带的织造业独领风骚,苏绣、缂丝均是朝廷贡品。

苏州府任家世袭苏州织造行领织职务,拥有祖传的缂丝秘技。


后来,任家因为种种原因,陷入了重重危机。

任家家主任学堂下落不明,她的夫人沈翠喜(蒋勤勤)为了保住任家的缂丝秘技和唯一的血脉,与情敌曾宝琴(杨蓉)携手奋斗。


啧啧啧,下面这张剧照,蒋勤勤和杨蓉真的是“姬情”满满~

爱姬艺,不愧是你!(爱奇艺,不愧是你!)


言归正传,看了剧情梗概你们应该会发现这部剧的剧情围绕缂(ke)丝这门传统丝织技艺。

说到缂丝,相信很多人都比较陌生,但它却是“织中之圣”,并且在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又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果仅仅观看缂丝作品,比如《延禧攻略》中的团扇,很多人会以为她是一种刺绣作品。

但实际上不然,缂丝是一种丝织工艺,是“织”法的一种。


缂丝具体的起源时间目前还没有准确的定论,但根据现有的资料,这种织法最早始于毛织品,到了隋唐时期和蚕丝结合才演变成了“缂丝”。

那到底什么是缂丝呢?


在了解缂丝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织锦,传统的织锦采用的是“通经通纬”的方法,也就是纬线从头到尾贯穿全部经线。


而缂丝采用的是“通经断纬”,也就是说纬线不是一贯到底,而是根据图样在限定的范围内往复穿行,达到图样边界的时候纬线就会折回。


这种“通经断纬”的织法,修去多余的线头后,可以让缂丝品正面两面的花纹完全一样。


不难发现,相较于传统的织锦,缂丝的工艺更加复杂,所耗费的工时也更加长。

民间自古就有“妇人一衣,终岁方就”之说,意思就是妇人的一件衣服,需要一年才能制作好。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清代皇帝的缂丝龙袍,织造人员多达2602人,即便是这样也要花费390个工作日才能制作出一件龙袍。


所以,缂丝又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

一件清代缂丝作品可以拍卖到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比如下面这件清代康熙年间的《缂丝华丰三祝图》在2015年以253万的价格成交。


虽然我们现在对缂丝的认识大多来源于清宫剧皇帝的龙袍、嫔妃的服饰,但实际上缂丝最早并不是为皇室所用。


缂丝产生于民间,比如唐代的时候,很多妇女会在高腰裙胸下系一条细带,既能起到装饰作用,又可以显露胸部曲线。

这种类似于腰带的细带有很多种类,其中最昂贵的就是缂丝制品。


不过到了北宋末年,受到社会文艺思潮的影响,缂丝艺人们开始临摹文人的画作,也就是这个时候缂丝这项民间工艺走向了艺术殿堂。

你们看,艺人们临摹的《紫芝仙寿图》,丝纹匀细,工丽典雅,配色古朴,神韵生动。


而到了南宋时期,缂丝画达到了巅峰时期,甚至有人说只要是中国画有的题材,在缂丝作品里都能找到相对应的。


而要说宋代的缂丝高手,那就非朱刚莫属。

朱刚是南宋年间一位神秘的画家,她的作品备受追捧,不过除了一款“朱刚印”外,没有人知道她的真身,实际上她是江南大丝商庞家的儿媳。


朱刚字克柔,她其实并不在乎江湖上的声誉,她想要的是织出最好的缂丝画。而在朱克柔众多缂丝作品中,最出名的是《莲塘乳鸭图》。


这副缂丝画,是用经线做底,墨线勾勒轮廓,再用纬线织出色彩。

做工十分精细,色彩丰富,晕染层次分明,尤其是画作上荷花的花瓣、鸭子的羽毛,简直栩栩如生。


也正因为朱刚的作品的确优秀,当时的人们争相收藏,甚至连皇帝也派宦官到江南去搜集。

宋徽宗还亲笔在一幅《碧桃蝶雀图》上题词:“ 雀踏花枝出素纨,曾闻人说刻(缂)丝难。更知应是宣和物,莫作寻常黹绣看。”


而到了元代,因为受到尚金习俗,缂丝作品中开始使用金线,其中比较有名的作品是《缂丝东方朔偷桃图轴》。


明清两代,除了书画,缂丝作品也被用于更多的领域,比如佛像、室内陈设(屏风、荷包等等)、服饰,可以说十分流行。



我们不仅可以从各种清宫戏中看到无处不在的缂丝制品。


还能从当时的文学作品中找到缂丝曾经的盛况~

比如《红楼梦》第七十一回:“那种只有江南甄家一架大屏十二扇,大红缎子缂丝【满床笠】,一面是泥金百寿图,是头等的。”


其实缂丝在上世纪80年代也曾迎来过短暂的黄金时代,当时日本人很喜欢缂丝制品做腰带,所以那时缂丝制品的需求量不断增长,最繁华的时候苏州缂丝工人多达一万多人,可以说规模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


曾经辉煌的缂丝工艺,在上世纪90年代,随着工业的发达,缂丝制作周期长、成本高、价格贵而逐渐没落。

到了现在,甚至很多人即便是看到缂丝作品,也不知道它为何物。


羊有时会在网上看到吐槽,说我们国家没有奢侈品。

可是你们看,缂丝作品,无论是原材料,制作工艺,还是文化底蕴,绝对不逊色于国际上任何一件奢侈品。

所以啊,我们哪里是没有奢侈品,只是我们的奢侈品在不断地“被遗忘”。


但好在有很多的匠人还在坚守,有很多的电视节目(比如《国家宝藏》)在为我们发掘,让我们有机会去走进这些因为社会快速发展,而被我们渐渐遗忘的宝藏。

希望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弥足珍贵的宝藏,让它们被越来越多的人重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