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明星

又一个绝美女明星自杀了...

2020-09-28 17:20:26

”生活不易,表面上光鲜亮丽的人,可能在你不知道的角落里艰难的活着。“

直到有天自杀的消息登上了头条。


日剧女王 —— 竹内结子被爆出自杀身亡

继日本男演员三浦春马衣柜自缢之后,日本演艺圈半年痛失四位明星,实在是让人唏嘘。

2020年9月14日,女星芦名星自缢,钟年仅36岁。

2020年9月20日,资深男星藤木孝自杀,享寿80岁。


巧合的是,已故的三浦春马、芦名星、藤木孝都曾出演日剧《血色星期一》

今天,日剧女王竹内结子被爆出自缢于家中衣柜中,被丈夫中林大树发现时已经没有了呼吸。

竹内结子不过才40岁而已,况且还有一个刚刚八个月大的宝宝,这场突如其来的自杀,让各界都很震惊。


竹内结子

羊在微博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咯噔一下,继续翻到一段竹内结子和三浦春马生前拍摄《行骗天下JP:公主篇》的资料片。

片中竹内结子和三浦春马坐在尖沙咀吃冰淇淋,两人和工作人员聊天互相打趣,春马还扶着她走下台阶,两人都笑得很开心。


三浦春马在事务所档案上登记:“最喜欢的女演员”就是竹内结子

如今,图片中的两人都相继用自杀结束生命,日网不少人猜测这是自杀传染现象,又称自杀模仿。

由一位演员的自杀而引起了”维特效应“。


R.I.P.

无论如何被自杀的情绪传染,能够决心赴死的人总有切切实实的现实困扰。

羊对日本演艺圈”自杀传染“并不予置评。


只是,“日本社会自杀现象多”、“日本自杀率高”这样的印象已深入人心,羊今天想跟大家聊聊这背后的原因。


为什么日本总是在”自杀“?

1.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的遗传,增加民众赴死决心。


大众对日本人总是在”自杀“的印象,离不开抗日片里的经典”切腹“场景。

辜负天皇期待的将领、失职的政府人员,通常都会用切腹自裁来结束生命。

切腹,是一种日本武士道的典型行为。


1962年,导演小林正树执导了电影《切腹》

虽然切腹的原因大多因为失职,但因为选择了切腹这一痛苦的方式,反倒让赴死有了一种悲壮的美感,更像是一种光荣赴义。

这种武士道精神至今仍在日本人心中传承。

还记得今年二月疫情最紧张的时候吗?

一位负责武汉撤侨事务的日内阁职员,在一所安置武汉返回日本人员的建筑内倒在血泊中死亡,警方怀疑是自杀。


这就是一个日本武士道精神的说明,用自裁来谢罪。


2.日本文化中被浪漫化的“死亡”

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写到:

“人就是根据美的法则谱写生命乐章,直至深深的绝望时刻的到来,然而自己却一无所知。”

日本美学有三个概念经常被提到:物哀、幽玄、侘寂。


其中“物哀”的意思就是在说,事物虽处在鼎盛时期但稍纵即逝,世事无常。

比如日本文人对樱花的描写:

”盛开之时极尽奇艳,凋零之时却尽显柔弱缥缈,那是一种面向终极死亡的“须臾之美”。


日本电影《花魁》

众多日本文学家不但在各自的文学世界中描绘出死亡之美,更是不惜以自杀的方式印证着自身的有终之美。


《人间失格》作者太宰治

“物哀”美学的形成,也和岛国的气候环境密不可分。

岛国动荡,从古至今,火山地震、雪崩、海啸、台风、战乱等频频发生。


日本人长年累月看到的事物都是美在瞬间消失的样子,因此“世事无常”的观念也深根植入在日本人之中,物哀充斥在日本人的骨子里。

甚至就连日本的国歌曲调都是一股哀怨之气。


凋零之感让人产生对事物的怜爱,从中品味出残缺的美感,所以日本文学宽容生死、尊重生死,继而贯穿到人们的意识形态之中,形成独特的生命美学观 。


日本电影《花魁》

3. 强烈的“知耻感”,让人与人关系疏寡

很多人都知道日本这个民族是出了名的讲礼仪,甚至到了让人不自在的程度。这和日本人从小的习化结果。


日本整个社会都在教育人要“自己问题自己解决 "、“不要给别人添麻烦” ,于是形成了日本人非常强烈的知耻感。


日本媒体经常将日本社会称之为“无缘社会”, “无缘”一词, 在日语中的意思是“没有联系”。

遇到困难尽量自己解决,因为要麻烦别人是要“报恩”的,不论从人情还是物质上都不如亲历亲为来的划算。

这样就形成了人和人之前表面上很融洽,实则界限感很强。


著作《菊与刀》描写了日本人是如何的谨慎敏感

我们深谙人和人关系的升温是相互麻烦达成的,在你来我往之间建立情感羁绊,在不断亲密的过程中吐露心事,让情感或者压力得到排解。


《家有儿女》里的胖婶,就是一个我们(中国人)人际关系形象的典型,有种热乎劲儿

客气又疏远,似乎不太重视孤独的存在,情绪压力长期得不到排解,于是人就会越来越压抑。

“不给别人添麻烦”只是知耻感的一种表现形式,还要一个分支是“不敢和他人不一致”。


如果你在日本学习上学对这种感觉会格外强烈,集体中十分反感“特立独行”的存在,如果和其他人不一样就会遭来集体的排挤和孤立。


日剧《告白》

校园暴力导致自杀的情况,在中日韩三国校园中都非常常见。


电影《少年的你》

换言之,在这样的环境中人很难做自己想做的自己,压抑的气氛无孔不入。

而导致自杀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际关系出了状况,被孤立导致的自杀行为非常常见。


还记得《少年的你》中,课堂之中有位年轻人从窗外飘飘落下……

4. 终生制职场生涯,导致一生懸命( 直译是把命悬于一处)

日本人的职场生涯几乎贯穿一生。

而且很多年轻人都是入职了一个公司后,基本上一就职就是在这个公司干一辈子,如果不是有什么特别强大技能加吃,越跳槽越减分。


这就导致了人际关系的不可控,打个比方如果你在公司和同事关系紧张,且这种局面无法缓和,为了身心健康大可以跳槽走人。

拜拜就拜拜下一个会更乖,但在日本很难通过跳槽来为自己解脱。

且奋斗的价值很小,传统的日本公司是年功序列制,也就是晋级涨工资主要不看能力看年龄...


日本消费水平这样高,生活压力大,但是多条路都被堵死,穷途末路的人们就想要通过死来得到解脱。


为了挽救日本社会的自杀率,政府鼓励多出些积极向上,佛系人生态度的影视剧做价值观提倡,所以这几年的日剧真的温暖的许多。

即使这样,从情节里也能感受到普遍存在的职场、家庭压力。

比如说日剧《我,到点下班 》(わたし、定時で帰ります)


这部剧开篇讲述了女主放弃做加班社畜,每天准时下班去吃想吃的事物

日本政府为了阻止大家自杀,出台了无数相关政策,甚至在富士山都立着劝人继续活下去的牌匾。

上面写的意思是:

生命是父母给予的宝贵礼物,安静地再想一想你的父母、兄弟姐妹和孩子,请不要独自受苦,首先寻求帮助。


多种社会因素导致日本社会出现的自杀现象高,但无论文学或影视剧如何美化这种哀怨气氛,自杀都是不可取的行为。

“ 光鲜亮丽的人背后都有自己的难处,可能在你不知道的角落里艰难的活着。生活对于任何人来说,没有容易二字。”


哭着吃过饭的人,是能够走下去,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在受苦

羊每每看到有自杀的新闻都在想,人在放弃生命前的决绝,实在是因为找不到任何羁绊吧。

前段时间, 武汉市江夏区一中初中部九年级一学生因被母亲扇耳光跳楼。

看到这个视频羊共情了,那个时候但凡有一个人善意的cue他一下,他都不会跳楼。

但是没有人,父母朋友同学都没有,制造出一丝让他感到牵挂的东西"因为有过的某些体验,放弃自杀"。

选择自杀的人,大抵是因为其他活着的人没做到吧。


”没有人100%地想自杀,如果可以,请尽力帮助身边的人。路途遥远,我们都有可能成为那个需要被拯救、被陪伴、被理解的人。“

记得永远要让情绪有出口,绝境是个伪命题,人生是不存在绝望的。

找朋友找认识的人,实在不行找网友倾诉也可,活着已经很艰难了,人和人总是可以相互治愈。



好啦,今天的文就到这里就结束了,推荐大家一个非常治愈的纪录片叫《人生果实》,有种缓慢而坚定地力量。

希望你热爱生活,顺便热爱羊!(请点在看,让羊感受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