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明星

毫无底线,国漫史又增一耻辱,这才是国庆档最大的丑闻

2023-10-13 17:20:32

这是Sir今年最诡异的一次观影体验。

从拿到票的那一刻起,就被工作人员“精准识别”。

到可以入场的时候,售票员过来“当面提醒”。

甚至想去卫生间,检票员也微笑着引导,说等候归来。

这待遇,是碰到了认识Sir本人的读者粉丝?

还没高兴两秒,很快就打脸。

这敷衍的检票手法:

工作人员带着“于心不忍”的善意眼神。

以及刚被带进了影厅,身后就迅速传来的关门声。

礼貌又避之不及的态度,就像一场共谋和恶作剧:快把门锁住,千万别给人跑咯。

毕竟接下来几天,可就指着这人笑了。

没想到,还真有来看这片的啊:

我是哪吒2之英雄归来

这是个什么电影呢?

这么说吧。

一部让不少观众想起李诚儒发言的作品。

一部堪比当年《汽车人总动员》级别的“诈骗”。

以及,一部让不同喜好的观众在评论区都能达成共识的“神作”。

本来Sir是没打算写这片的。

但现在后悔:

写晚了。

怎么会有二十万人上当啊。

这不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续集!!!

它的第一部在2016年上映,虽然豆瓣只有3.6分,还先后两次上映,一共拿下过一千万的票房。

本着严谨态度,Sir去瞅了瞅第一部。

emmm……

这个哪吒造型,说没参考童年神作《哪吒传奇》,恐怕没人会信。

动画效果也更像《哪吒传奇》的3D转制版,卡通风,偏儿童向。

因为粗糙的建模,尴尬的剧情设计,无厘头的元素混搭,让这片收获不少差评。

豆瓣评分超过1%动画片,还能拍第二部,任谁看了都会说一句“勇气可嘉”。

也算是为国产动画献青春了。

但到了第二部。

情况开始起变化。

首先从海报开始:

左边是本片海报,右边是饺子导演之前放出的《魔童闹海》的先导海报。

这画风,这字体。

你说它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

其次是故事剧情。

第一部《我是哪吒》里,以太乙真人帮哪吒觉醒,战胜龙太子,拯救陈塘关结束。

不仅是大团圆结局,而且因为低幼画风。

也没有传统故事里,哪吒割肉还母剔骨还父的抓马桥段。

陈塘关百姓不仅获得了幸福安宁的生活,背景音中,李府中也传出了哪吒回家的声音。

结果到了第二部里,直接默认的前情是:

哪吒肉身已死,被陈塘关百姓修庙祭祀,以元神的方式在太乙真人身边修行。

这默认的是啥?

是《魔童降世》的结尾:

啊这……

这相当于《我是哪吒2》主动抛弃了自己的前作,伏低做小,贴过去给《魔童降世》续写了一部同人续集。

他真的,我哭死。

当然也可以狡辩说这只不过是顺着哪吒闹海的原版故事改编,算不得嫁接《魔童降世》。

但如果看了电影,就会发现,这确实不能算是蹭。

是刮蹭。

比如造型。

在《魔童降世》之后,《我是哪吒》也有了同款少年叛逆形态。

△ 上中下:《魔童降世》《我是哪吒1》《我是哪吒2》

比如剧情上,申公豹不仅再次喜提反派。

△ 上:《魔童降世》,下:《我是哪吒2》

更是复刻了哪吒对战东海龙族。

敖丙死了,就给找来了一个兄弟。

敖爸?不,敖霸。

又是龙王养子。

又是龙族叛逆。

还加上了一段悲惨童年。

美强惨人设,又和《魔童降世》的敖丙一样。

可惜复刻水平,一言难尽。

不仅角色的前史,全程只用2D动画交代。

而且出场的戏份太少,观众还没共情。

就开始一通乱打。

不仅没工夫讲什么人物成长。

整个打斗场面,既不激烈,也不热血。

受限于技术水平,更像是……

你来我往的过家家。

(预告片里这段出场已经是全片最高光的打斗了)

更别说电影情节上的逻辑不顺。

比如申公豹出于嫉妒想给姜子牙封神大业使绊子,但又怕被师父怪罪所以他专门去找来敖霸助阵。

可是电影后边,他二话不说直接下场,亲自动手,打哪吒,打太乙真人……不仅暴露自己,还让前边的隐藏成了笑话。

比如元神状态下的哪吒无法与人间接触,不能与父母相认,这是他想复活的主要原因。

结果在片中,他却有时是虚空状态,有时可以触碰实体,没有什么设定逻辑。

再比如电影结尾,面对暴民,前一幕哪吒的师妹金霞出面说,哪吒正要复活,李靖夫妇喜极而泣。

后一幕,李靖就对哪吒妈说,咱们吒儿估计是真死了……

至于电影的动画效果,质感之类的。

Sir只举一个例子。

哪吒的混天绫。

一般都是这样的浮动状态。

但在这一部里。

这飘带的轨迹僵硬而诡异。

让电影不论是物理特效还是质感,都差了一大截。

更让人想笑的是,电影里随处可见的熟悉元素混搭。

太二真人。(出自《魔童降世》)

年轻人不讲武德。(出自马保国段子)

以及存在于背景里的姜子牙封神。(不知道是不是蹭《封神》)

但Sir看着它从2022年暑期档,改到贺岁档,再改到如今2023年的国庆档。

片名从“大闹东海”改成了“英雄归来”。

剧情也可能是从传统闹海,变成了一场对复活计划的小打小闹。

甚至全片唯一的受害者,只是一条狗。

不禁让人觉得,这部电影,会不会在改档的同时,还做着把时下的热搜放电影里即时更新的工作。

可能因为它知道:

自己这片,如果离了这些,实在没有把观众留在电影院90分钟的能力。

当然,这个电影最过分的。

还是诈骗。

因为不论是不会拍,还是没拍好,甚至只是元素的重叠和累积,可能都只是能力问题。

但把海报做成这个样子。

调小“我是”和“之英雄归来”,放大“哪吒2”三个字符。

显然就是要丝滑地引导你联想到那一部大名鼎鼎的《哪吒》动画。

把自己从一个豆瓣3.6分作品的续集,伪装成一个8.4分,票房五十亿国民作品的续集,利用观众的“不小心”和“大意”,最后在档期里捞上一笔远超它成本质量的收益。

虽然有很多观众能够分辨。

但这种投机,主打的就是能骗一个是一个。

当然,这也不是国内院线特有的现象。

好莱坞跟风的山寨片,也是一个比一个玩得花。

比如《环大西洋》之于《环太平洋》,《美国战舰》之于《超级战舰》,《变形机体》之于《变形金刚》……

只不过都没有在内地院线上映,也就没法骗到我们的观众。

这种类似于B级片的生产模式,已经做成了生意,甚至打响了厂牌,玩出了一种跟风蹭热度的文化……

也就是所谓的“聚会电影”。

明摆着告诉你是烂片。

聚会的时候大家看看能烂成啥样,一起吐槽,给派对增加快乐。

反观国内的创作者,瞻前顾后,唯唯诺诺,嘴上都是主意,心里全是算计……

其实有点唏嘘的是。

《我是哪吒》里,保留了不少哪吒IP原著中的优秀元素:

元始天尊的不公平,申公豹的嫉妒心,哪吒庙里轻易被煽动的底层民众,以及哪吒和母亲之间的羁绊和亲情。

这些部分,在过去的改编作品中都有过不同程度的侧重,甚至还取得过不少成功。

最好的例子,TVB版《封神榜》中对殷十娘与哪吒感情的呈现,就是这部作品能成为经典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

就算如此,它依然选择了最简单的方式。

模仿,诈骗,捞一波快钱。

然后躺下任嘲。

这恐怕才是国产电影市场中,不少所谓创作者的写照。

也才凸显出,饺子他们当年做《魔童降世》,为了一个申公豹变豹子头的动画效果,死磕几个月,把特效师都逼到跳槽。

是多么难得。

你说这个镜头有很大意义么?

没有太多,只是一个展现故事中申公豹角色特质的细节。

但哪一部好电影,不是靠这些小细节,一点一滴堆砌的呢?

可,这个大环境中,还有着好一部分人。

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充当着市场中的水分。

需要被拧干,挤尽。

说他们不爱电影吗?

Sir相信没有人会说不。

但他们爱的到底是电影,还是电影所带来的名利。

恐怕,就只有他们自己才清楚。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吉尔莫的陀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