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明星

灵魂拷问,美国的“流量明星”怎幺不挨骂?

2020-05-06 22:01:09

最近,某流量明星又上了热搜,熟悉的“路人大战饭圈”再度打响,让人不由得想聊聊中国和美国的流量明星。

在中国当流量明星是件挺不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挨骂上,简直是不定期要被拉出来“批判一番”。尤其是一些天灾人祸型的社会新闻发生时——一旦新闻里出现了一些英勇奉献或者处境凄惨的人物,那评论区一定会有点名讽刺流量明星的现象:

“XX凭什么能挣这么多钱?这些消防战士才拿多少钱,我们的人民警察才挣多少钱?保家卫国能靠XXX么?”

这个语境下最经典莫过于那句 “ 将军孤坟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 ,此话频繁出现于默默无闻的科学家取得重大突破,而不巧当天有一位明星传出了结婚之类的八卦新闻,其风头完全盖过了前者之时。

然而现实是,在一般社会里, 歌手、演员、运动员等“明星”就是比科学家更受关注,戏子就是比将军知名度更高。

这点在美国身上尤为明显。美国算得上是科技和军事最为发达的国家,但是稍有常识的人都可以想象,假如在美国的街头,问问身边的人布拉德皮特是谁、泰勒斯威夫特是哪位、卡戴珊家族又是什么人,对方基本一定答得上来。但是你要是问美国上一个拿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是谁、二战时的巴顿将军葬在了哪,我猜应该没几个美国人能回答上来。

这能说明美国的社会已经堕落到了高度娱乐化的程度吗?显然不能,因为人对人的关注度本来就不是由对方的职能重要度或者历史贡献度决定的。明星如果被当作一个职业的话,本质上就是靠关注度为生。他们娱乐了大众,大众就关注他们;而科学家不需要娱乐大众,更不需要大众的关注,所以大众就不认识他们。

一个没人知道的明星,严格来说从定义上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明星”本身就代表了有曝光,代表了为人所知,正如“流量”一词的字面意思一样。

但是说回“流量明星”这件事,尽管美国娱乐产业发展得要比亚洲早得多,美国老百姓好像真的对现代亚洲文化里的流量、偶像、刷榜一点也不了解。

犹记得18年年底,吴亦凡空降iTunes美国音乐榜,不到五小时登顶专辑榜和单曲榜,新单曲下载量甚至高达1400万,超过了榜上其他所有歌手的预计总和。

新歌脚踢A妹、拳打Gaga的同时,大批美国网友和艺人面面相觑:“Who the hell is Kris Wu?”

当时的美国人对饭圈和流量明星有一种村里刚通网的单纯感,他们真切感受到了亚洲偶像粉丝团的威力。最让他们不能理解的就是这些数据不是靠造假得来的,而是苹果网站上黑纸白字显示着的。于是就有了美国网友斥责吴亦凡雇水军刷榜一事,搞得凡凡的新歌在iTunes排行榜里上上下下了好几趟。

在亚洲网友眼里,所谓的刷榜不过是流量明星粉丝的正常行为,再说榜单上的数据都来源于真实的销售数据,换句话说也算是粉丝真金白银买出来的。 要知道刷榜可是饭圈的重要任务,这项任务能够完美地体现粉丝群的“集体荣誉感”和“队伍团结感”。一般为了这样的任务,粉丝都会早早地准备好应援计划,宣传的宣传、筹钱的筹钱、翻墙的翻墙,说我们欧巴造假、买榜?瞧不起谁呢。

真要说起来,美国其实也有不少这样的“流量明星”。

最典型的非网红鼻祖卡戴珊家族莫属。她们一贯擅长通过个人营销、私生活炒作、文体界捆绑(姐妹们都喜欢知名艺人和球员)进行营销,连爆个裸照都能和“我的身体我做主”的女权话题扯上关系,所以美国人曾精辟地形容卡戴珊一家“famous for nothing”,言外之意就是什么本事也没有却特别火。可无论多少政客公知瞧不上卡戴珊家族的炒作手段,她们就是火得离谱:《与卡戴珊同行》是真人秀类电视节目的常青树,从Kim到Kylie几个姐妹的事业也风生水起,各自的美妆、香水、生活品牌都特别能吸金。同时她们还会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接广告,光是在Instagram上五姐妹中就有四人粉丝数突破了一亿,用国内的话说就是绝对的顶级流量、带货之王。

而美国近年来这样的 “流量明星”就更多了,他们大多是能够博出位、也懂得收割粉丝经济的网红,比如Logan & Jake Paul兄弟,David Dobrik等大Youtube博主,Ins上形象好气质佳的“influncers”更是数不胜数。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美国的这些明星挨喷似乎要比中国的轻得多,尤其是你几乎听不到美国网友批判他们"钱赚得太多了、代言费拿得太高了、社会公益做得太少了、名气比科学家大太多了"。卡戴珊们要炒作就让她们去炒作,挣多少钱别人管不着;尼古拉斯凯奇又为了钱拍烂片就让他拍,拍的烂票房扑街就是了。

话说回来,明星的钱本质上讲就是粉丝给的。粉丝喜欢看某个明星,肯为之买单,明星就能从粉丝这里挣到钱;反之,粉丝不爱看,就挣不到钱。只要过程中没有违法没有欺诈,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诚然,这里也有市场机制和观众审美的不同。比如国内的流量明星一般是由公司推出去的,只要长相秀美,后面有公司资源全力推着,不作大死通常都能挣到一笔快钱。而流量明星转变成为实力流量兼具的很少,毕竟能躺着挣钱,谁愿意站着挣这么累? 反观美国就少有花瓶能上超一线的,能上去的如果不接着出好作品,路也会越走越窄,只有掌握了自身发展方向,不断拓宽戏路的才吃香。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托了文艺市场相对自由的福。不必担心涉及敏感和被迫下架,不必面对画面情节由于删减而词不达意,编剧能够创造出题材宽泛的内容,明星也有自由去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不至于因为一首歌、一部戏,吃上好几年的老本。

于是这样,流量明星挣流量明星的钱,实力派吃实力派的饭,唱歌的可以转演员,演戏的可以转导演,谁也犯不着替谁抱不平。尽管这当中的有些人可能就是没什么本事,也没什么演技,单凭在网上发发照片、更新一下状态,就有很多人喜欢,但有人喜欢就能挣钱。

用陈佩斯小品的话说就是:你管得了我,你还管得了观众爱看谁吗?

这种看似粗暴的商业逻辑里其实体现了选择的自由。我们当然有权利去批评烂电影、烂书,成熟的市场也总需要有人去批评烂电影和烂书,需要有人去指出什么是X什么是饭。但我们仍然需要将自己的好恶与他人的自由区分开来,尊重他人选择吃饭还是X的权利。并且在试图证明X很臭的时候,不要把重点放在吃X人的身上,而是放在X上。

我们所讨厌的东西,可能也有存在的理由,如果它真的不该存在,也应该用合理的规则去战胜它。以影视行业为例,严查流量造假的行为、整治票房造假的现象、查禁利用影视剧洗钱的动作,目的是为了创造一个公平、自由竞争的环境。 但是电视剧应该拍多少集,小鲜肉应该拿多少工资,电影主题应该拍什么,不应该以“我讨厌的就要消灭”作为理由被改变,卡戴珊和莱昂纳多是能够共存的。

如果真的像网上群情激昂的那样,要好好整治流量明星,把他们该封的封、该限薪的限薪,再把各式各样的抗日神剧、偶像剧砍掉,国内的娱乐行业就真的会一脚油门“赶英超美”吗?我想大家应该心里有数,流量背后的资本家们心里更有数。

现在我们批评流量明星,觉得文艺市场水平低,或许是因为高水平的不让拍不让看。比如十几年前我们觉得国产剧也就那样,后来出台了各种规定,这不让演那不让说,连演员穿成什么样都有规定,结果现在一致都觉得2000年左右的剧真好看。 同理,现在觉得流量明星不行当然要整治,但再过十几年后有可能就得捧着X感叹以前起码还有饭吃,治标不治本莫过于此。

退一步想,其实往往只有娱乐界的顶层人物是可以被随便批评的,并且骂得再难听,通常被骂的人也只能装作没听见,连敢打官司维权的都不多,顶多来个律师函警告。相比金融界、政界军界等等,一个人人都能批评、一天二十四小时可以被狗仔曝光的行业,反倒是最暴露在阳光下的行业,也是最受监督的行业。

而且这个行业相对而言是最不靠家庭出身的行业,入行靠身材长相,出名靠粉丝喜欢。一般来说,在不够公平的框架下,任何高地位高收入的行业的顶层,应该早就被世袭制垄断了,平民想挤进去几乎不可能,但娱乐行业却是为数不多的例外。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一个相对来说备受监督的行业,其中的黑暗和不公相对而言是比较少的。 而那些让人议论起来顾虑重重、畏首畏尾,乃至绝大多数人根本不敢评论,更没人敢刚正面就怕“子弹滞销”的行业,就不一定是这样了。娱乐行业之所以骂声这么大,是因为大家都明白骂谁才是绝对安全的,在舆论的战场上打谁的脸才是低风险的。

至于为什么美国老百姓不懂流量、不care饭圈文化,一个忧伤的猜测是他们大概有更有意思的东西去看、更有意思的事情去做。所以卡戴珊炒卡戴珊的,小李子演小李子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就好,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毕竟,如果可以用丰富的文艺生活充实自己,谁会想要加入进对抗巨大空虚的追星游戏里;假如打开电视就能看到脱口秀主持人对着总统好生批判,谁又会有闲心去抓着几个流量明星破口大骂?

当然,面对这样的情况,也总是可以回一句:我们也可以骂美国总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