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明星

香港电影没他真不行!有生之年还能再看几场他的戏?

2023-07-07 17:15:56

他炸过红磡海底隧道。


炸过青马大桥。


把车飙进过中环地铁站。


险些让香港国金中心、国际机场毁于一旦。



还一再炸死男主角的。



那个男人,回来了!

没错。他就是一路狂飙突进,不疯魔不成活,在整个香港电影圈,乃至华语电影界,几乎都无出其右者的导演:邱礼涛。

这次他带来了更大制作,更多明星的:

扫毒3


Sir提前看过,这次更疯。

不仅有飞机、大炮,轰!


手枪、AK、火箭筒、四联高射炮、MP5……

18种荷枪实弹,干!


还“玩弄”刘青云、郭富城、古天乐三大影帝;

谢君豪、罗嘉良、方中信三位重量级男配,于股掌之中。



但,今天Sir不打算细说这部片到底有多猛。

而只想聊聊为什么,在港片,尤其是港式动作片逐渐不受待见的当下(看今年的几部港片票房就知道了)。

一个曾经不那么被看好的邱礼涛。

会成为我们越来越少的,可期待的港片导演之一。

毕竟对港片来说,他是一位精神继承者。

但同时,又长着恰当的“反骨”。

01

如果在香港影坛只选一位“奇人”,那这个人,毫无疑问,只能是邱礼涛。

他的身上,标签众多。

其一,快手。

入行近40年,导演作品103部(包括未完成),平均每年导演4部。


性价比还高。

拍《新喜剧之王》,李力持称他:“快枪手,快靓正,一个月就杀青”。(星爷你看看这里)

拍《原谅他77次》,用时21天。

拍《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只花八成预算。

有人说他:把钱给这个人,戏就给你拍出来了。

其二,邪典圣手。

1993年《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让多少人直到现在,一看到“叉烧包”三个字,还会自动联想起“人肉”……

虽是三级片,上画后,票房却连续三周居高不下,并叫港澳叉烧包生意萎靡不振。

男主摘下金像奖影帝,涛哥从此也声名鹊起。



其三,全能玩家。

B级片、大制作,恐怖、警匪、黑帮、爱情、情色、贺岁、现实主义剧情片、主旋律,都能驾驭。

导、编、剪、摄,样样精通。

他导演过窦唯、张楚们的红磡演唱会《摇滚中国乐势力》。

也拍过掀起鬼片潮流的《阴阳路》。

他拍过真人+动画形式的《老夫子2001》。

也拍过早年的主旋律电影《竞雄女侠秋瑾》。

而翻看他的作品列表。

你一定会发出“原来他还干过这个”的感慨。





而其中广大影迷最熟知也是让他最“声名鹊起”的,当属于他的“狠”。

邱礼涛有多狠?

让他一战成名的《人肉叉烧包》,他不但细致地表现了处理、加工、烹饪尸首的过程。

并且用特写镜头,怼上警员们那嚼得太起劲,以至于变形的脸。

含义不言而喻:

这不只是吃肉,而是吃人。


之后的《伊波拉病毒》,男主一上来就大开杀戒。

怎么杀?

只靠一个折叠桌的桌腿。

摄影机捕捉到人被挤死的那个瞬间。


到了大制作时代,他的“恶趣味”有时仍能“露出马脚”。

死亡,仍需要仪式感的雕琢。

《扫毒2》中,古仔和华仔打人先打脸。

子弹穿过脑壳,在肃穆的表情里留下弹孔,炸出飞溅血液,在冷调的滤镜里,不见红,却比血流成河更为骇人。


帅哥,总要有所残缺:

《扫毒2》,古仔断手;《拆弹专家2》,华仔断腿;《扫毒3》,城仔差点断臂。

反派,要坏,还要变态:

《扫毒2》里,地藏(古天乐 饰)身披毛呢大衣,穿过吊生猪的冷库。

顺手抄起剃刀,抽向赤裸男人的大腿。

边抽,边和电话里的女伴放荡聊着她穿的内衣。


《扫毒3》里,差哥(刘青云 饰)把手榴弹的拉火环戴成鸽子蛋。

这邪魅一笑,好像随时就要发癫。


猎最奇的奇,发最疯的疯,涛哥作品有种近乎失控的极致感。

这种极致,带来感官上的强烈刺激。

可除了看着爽之外,你会发现,他又总会给些让人“不爽”的东西。

这“不爽”。

才是邱礼涛之所以没有沦为“肤浅”的原因。

02

说白了,这种“不爽”,就是源于他对观众的挑战。

说邱礼涛博眼球,可冲击力强烈到甚至有些恶心的画面,无疑是在冒犯观众。

说他的故事浅薄狗血,可细细品来,他讲的从来不是善恶对立、警匪互博这么简单。

《人肉叉烧包》,男主黄志恒十恶不赦。

可当他被捕入狱,照样被更强悍的受害者弟弟肆意凌辱。

执法警察,目无法纪、原则。

到了他店里,会心安理得又轻车熟路地顺走叉烧包。


为了取得口供,罔顾程序正义,刑讯逼供。

黄志恒杀人,触目惊心,可小护士用硕大的针管朝他皮下注射自来水时的表情,又何尝不狰狞?


与野蛮人的直接不同,自以为是的文明人,显露出野蛮一面时,往往给自己找个正当理由。

制服野蛮人,是否要用比他更野蛮的方式?

这是邱礼涛抛出的,关于文明、秩序的悖论。

如今的涛哥,尽管不再用排泄物、遍地残肢、杀戮来制造惊悚,可他这种挑战仍贯穿在作品之中。

英雄怕死。

《拆弹专家》,男主解除不了炸药,慷慨陈词之后,扭头就跑。

注意这个逃跑的镜头,是从被留下的同事的视角,拍男主的背影。

而其他拆弹后跑走的镜头,则多是让角色冲着观众方向过来,因为这样,才能最直观地呈现炸弹的冲击力。

眼睁睁看着救星逃跑,那一刻,观众共同感受着这份被抛弃的孤独与绝望。



好人可能误入歧途。

《拆弹专家2》里,男主执行任务时被炸断一条腿,装上义肢后,却被边缘化,做了文职。

于是他和反派联手,制定了一个毁掉香港的计划,并已经成功实施了一次爆炸。


反派也有人味儿。

《扫毒3》里,讲兄弟情的,除了有战友,还有反派差哥。

于卧底警员欧志远(古天乐 饰)和张建行(郭富城 饰)来说,对差哥的感情或许只是某些时刻的心弦颤动。

他们最终还会遵从内心的正义感。

而差哥对他们呢?

由于被他俩救过命,是真的一直把他们当亲兄弟。

逃命时。

他自己都自顾不暇,还不忘带上兄弟一起走。


差哥当然也是残暴的。

开篇十分钟的枪战戏里,在警察的重重火力之下,他不要命地逃,尽显悍匪本色。


可身不由己的欧志远、张建行那边呢?

一人为了取得差哥的信任,不小心撞死人。

一人为了入伙,间接造成了他人的死亡。


反派为贪欲杀人,和好人“不得不”献上投名状,目的虽千差万别,但悲剧的结果却相同。

正是如此。

当两位卧底警员提起差哥时,虽然总不止一次强调,“毒贩始终都是毒贩,怎么都要抓的”。

可每抓一个罪犯伏法,他们要付出的精神代价,或许已无法估量。


上司有疑问:

你是做卧底做上瘾了

还是说 习惯了纸醉金迷


Sir以为,是他们为了使命深陷泥潭,难以挣脱。

好人,并不是铁板一块。

坏人,也不只有做坏事这么片面。

邱礼涛把好与坏、善与恶的荒谬同时呈现给你,让故事总是走向反预期的、失控的结局,发出对人性的诘问。

03

说到这里,就必须提到涛哥的另一个标签:

知识分子。

啥?

一个热衷于拍cult片的知识分子?

老实说,很多年前,在没看到过他写的那本《一个电影导演的文化思考与实践》前,Sir也没将他和知识分子这个词联系到一起过。


但那本书里他认真严肃地聊了文化工业,聊了作者概念,甚至于,还以“艳照门”为例,聊了“道德判定”这件事。

明显是学术研究的手笔。

不仅如此他还是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硕士、哲学博士。

博士论文是以自己的电影《竞雄女侠秋瑾》的拍摄过程为例,阐述电影审查制度的历史变迁。

他还做过调查记者,成立过出版社。

创办过《大影画》等杂志,发行过《公屋丑闻:一名记者的追查实录》和《四代香港人》等作品。

他被同行称赞,“就是那个年代受人敬仰的知识分子之一。”

△ 邱礼涛最常穿的就是摇滚T恤

但为什么一个知识分子会拍那些很多人不屑的cult片?

其实奇情的底色,不过是底层普遍的挣扎。

比如《伊波拉病毒》里的阿鸡,本身就是个受欺负的社会底层。

一开始杀戮,是被老大欺辱后的反击。

流亡海外后,他不但忍受着白人的种族歧视,又被老板随意压榨。


但,他本就并非善类。

面对这样一位可恶的弱者,你会发现,那种在观看底层向上复仇的故事时,常常生出的共情、同情,在这派不上用场。

叫观众挣扎于同情和仇恨之中,检视自己的道德,引发怀疑的思考:

腾飞的经济之下,为什么还有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

在看不见的角落,到底滋长着多少歧视、不满和绝望?


没错。

如果说侠骨柔肠的小马哥们,用飒爽英姿把暴力浪漫化。

涛哥的B级片里,则用残忍把暴力还原为暴力本身,独立电影中,他用尖锐和另类视角表达着悲天悯人。

他有着天生的“反骨”。

而如今在不得不正邪分明的警匪片里,他的控诉显然更隐蔽了一些。

《拆弹专家2》里的男主,尽管后来悬崖勒马,可曾经的叛逆,已帮他实现了一部分对系统的复仇。


《扫毒3》里,上司关心警员,却也顾虑重重。


再对比差哥的“简单粗暴”。


好像后者,因为无视法纪,无所畏惧,反而显得更有血性一些。

所以与其说张建行真的习惯了游走在光明与腐朽之间的生活。

不如说他感受到“大义”的缝隙中,那一点点无关立场,无关正邪的人性。


所以即使转型大制作。

邱礼涛也依旧固执地书写着对于人性的细腻观察。

这才是一个“知识分子”最后的坚持。

最后。

Sir还想多嘴聊一句“港片”的话题。

没错,古仔、城仔、青云大叔,整整一代的港片主创都老了,于是很多人也在说他们在“消费情怀”,使得最近的港片成绩都不大理想。


但真的如此吗?

我们记忆中那些不管不顾,那些极致表达,那些疯狂与过火的港片,真的已成回忆了吗?

其实在邱礼涛的电影里,仍有老港片的影子。

有着港片的利落。

那是从大量实战经验中磨练出的效率,《扫毒3》开场十分钟,人物关系、主要矛盾交代清楚,还有枪战、爆破、反转,一应俱全。


也有着港片的冷峻。

他不相信绝对的善恶、公平、秩序、文明,所以他让好人卧底有冲动,坏人毒枭有血性。

可他也为港片烙上独有印记,完成了对港片的叛逆。

对英雄祛魅,对兄弟情重新诠释,尊重人性、人情的自然发生。

而使他能继往开来的基础,是他仍保有港片精神。

那是只有在这些人身上,你才能见到的,传承了多年,几已消失的精神。

看到他们为了拍摄,真摔真打真拼命的勇气。


看到他们严于律己的钻研劲儿。


十恶不赦的毒贩差哥为何叫人印象深刻?

因为他是刘青云演的啊!

凶恶、阴狠的毒贩不少见,有趣的却不多。

留发,蓄须,穿“奇装异服”,是他对角色的理解,“我觉得这个毒贩在这个毒贩的世界里,其实他本身就有点不正常”。

多不正常?

面对兄弟反水,枪顶脸上,第一反应不是害怕,而是“哎哎哎”地发出感叹,好像下一句就得说“不然你往旁边稍一稍呢”。


高冷霸总?不存在的,看这洋洋得意的劲儿。


他执拗到近乎“天真”,对张建行,有种孩子气的依赖和信任。

到了最后,还想拼死救“兄弟”一把。


出手即经典,这,就是影帝的魅力。

Sir觉得,与其问“怎么还是他们”,不如说,“还能看几次他们”。

事实上,港片不是“死”了,而是变了,历尽浮沉,大浪淘沙,穿越行业、局势变迁,它走向了另外一条道路,变得沉稳、内敛、阴郁。

也许,如果哪天,古仔城仔青云们再也打不动了,邱礼涛再也拍不了了,那才是真正的落日余晖。

到时我们非但再也看不到“理所应当”的反派魅力,甚至于,可能再也感受不到港片的感官冲击了。


但至少现在,即使青春的容颜不再,我们在他们身上,依旧还能看到“最后一代港星”的敬业与笃定。

毕竟,无论名气有多大。

只要行头一披,妆容一上。

哪怕对面是刀山火海,他们也照样会“顶硬上”。

而这,才是真正的电影、真正的明星,该有的样子。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阿莫多瓦尼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