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明星

明明演技很好,却无戏可拍,这些老戏骨的“消失”是娱乐圈的悲哀

2022-11-29 17:20:24

在影视行业刚刚兴起的时候,一个演员常常为一个角色付出好几年的时间。

随着时代的发展,本以为影视行业会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可谁承想这个市场越来越鱼龙混杂。

如今拍一部电视剧,演员只需要抠图、念数字、配音。只要长得好看,就可以片约不断,完全不顾观众的感受。

看着荧幕前那些“流量明星”,用尴尬的演技荼毒着我们的眼睛,无数观众也开始怀念起以前的创作环境和老戏骨。

而那些老戏骨的“消失”,何尝不是娱乐圈的一种悲哀。

冯远征

当年冯远征饰演的外科专家“安嘉和”,由于演技太过精湛,至今还是很多年轻人的心理阴影。

2001年,由冯远征、梅婷主演的家庭伦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一经播出,就狂揽收视狂潮。

剧中的冯远征是个十足的暴力狂,每次看到她怀疑并殴打倪萍时,很多观众都不忍心看。

正是因为演得太逼真,导致冯远征在这部电视剧热播后,每逢上街都会被大家指点和怒骂。

就连他圈子里的好友,都曾怀疑过他是不是真的有暴力倾向。

而这种问题,常常问得冯远征哭笑不得。

通过这部剧大火后,冯远征就接连接到了相似的角色。

虽然这种类型的角色很具有挑战性,但是冯远征还是通通拒绝了。

为了破除外界的偏见,此后的日子里,冯远征饰演过各种各样的正派人物。

甚至还凭借着“娘娘腔”类型的角色获得了百花奖最佳男配角。

尽管奖杯在手,演技也获得了大众的认可,但是冯远征曝光度却越来越少。

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前几年的冯远征,几乎都在给流量演员作配。

看着自己只能徘徊在一些粗制滥造的剧中,一点一点消耗自己的人气,冯远征在采访中不禁感叹道:现在的市场已经不再追求演技啦……

短短的一句话,就道出了如今娱乐圈的现状。

自从2017年至今,冯远征没有再拍过任何戏,更没有再出现在观众的眼前,实在是令人感到可惜。

王志文

他做到了一个演员应该做的,不拍广告、不炒作,却被圈里圈外称作异类。

他这一生拿过很多奖项,却在后来称自己为“风烛残年不得志”。

他是公认的实力派,到如今却无戏可拍,谁说不是一种“悲哀”。

作为演艺界的老戏骨,在王志文的身上,我们能感受到一种“傲骨”的存在。

正是这种清高自傲,让王志文一直保持清醒,绝不与烂片随波逐流。

当年他拍摄的《芬妮的微笑》,一举拿下了莫斯科影帝。

对于观众的赞美,王志文却说道:“这样的角色都能拿奖,莫斯科的人眼睛怎么了?”

而之所以说出这一番话,是他觉得自己没有发挥出最好的状态。

在王志文的演艺生涯中,他留下了一部又一部经典作品。

他的台词以及表演,也成了很多后辈学习的模板。

可就是这样一位兢兢业业的老戏骨,却因为不配合媒体炒作,变成了媒体口中“耍大牌”的典型。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当浑浊变成了一种常态,清白就成了一种罪。

当大家都在随波逐流时,不愿意降低标准的人,反而成了一种“异类”,谁能不感叹一句太过荒唐。

然而这种荒唐事儿,不仅仅只发生在王志文的身上,魏宗万亦是如此。

魏宗万

虽然魏宗万44岁时才在影视圈里成名,但是之前的他,早已与赵本山在小品圈里有了“北边赵本山,南边魏宗万”的称号。

作为大户人家里的少爷,魏宗万既没有继承父亲的商业之路,更没有上学继续深造,而是一头扎进了戏曲的道路。

在那个年代里,戏子往往是让人最瞧不起的职业。

因此,在魏宗万的父母得知他要学习唱戏时,将他狠狠地批评教育了一番。

后来耐不过父亲的反对,他暂时放弃了唱戏的想法,进厂打工。

在工厂里蹉跎了四年后,“贼心不死”的他,最终还是报考了上戏。

进入上戏后,魏宗万的演艺天赋被发掘到了极致,还不到一年他就成了学院里的风云人物。

本以为靠着出神入化的演技,魏宗万可以在演艺界大展身手,可谁知当他走出校门后,他因为长得丑,导致自己跑了整整十年的龙套。

1984年,凭借着“老万头”这个角色,魏宗万才在演艺圈里拥有姓名。

后来凭借着小品《想入非非》以及《单间浴室》,整个人才名声大噪。

红了之后,魏宗万没有急着圈钱,而是更加谨慎地选择剧本。

1992年,魏宗万之所以接下《三毛流浪记》,还是因为张建亚给他跪了下来。

1994年,他答应出演“司马懿”一角,也是因为张纪中三顾茅庐。

或许在外界眼里,魏宗万是个“难啃的老骨头”,但是在明白人眼里,他这是自我要求高。

也正是自我要求高,导致他年过八十还住在出租屋里生活。

何政军

当年一部《亮剑》让何政军红遍大江南北,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的不是运气,而是十年磨一剑的“工匠精神”。

出生在军人家庭的何政军,从小到大接受的都是严苛教育。

正因为如此,他才养成了一副坚毅的性格。

当年他不顾家人反对,报考了中戏。

虽然喜欢表演,但是他在表演上却没有什么天赋和基础。

因此,在大学那几年,相比于同班的倪大红、张北光等人,他显得格格不入。

虽然那几年的他备受打击,但是何政军从来没有退缩过。

别人用一天的时间去背台词,他就用两天的时间,他始终相信着笨鸟先飞的故事。

后来毕业后,看着同班同学都有了片约,何政军虽然有点气馁,但是他很快就打起了精神,决心去话剧场锻炼。

在话剧场的那段时间,他不在乎角色好不好、台词多不多,只要给他演的机会他都欣然接受。

正因为如此,他才能被《聊斋之瑞云》的制片方看中,给他在电影中安插了一个角色。

虽然这部片子后来没有太大的反响,但是何政军却让很多导演记在了心里。

1998年,何政军被邀请参演《国歌》,凭借“田汉”一角,提名了金鹰最佳男主。

虽然没有大红大紫,但是让他更加坚定了好好拍戏的决心。

在此后的日子里,他兢兢业业地拍戏,直到《亮剑》播出,他才算正式在观众心中拥有了姓名。

红了后,何政军虽然片约不断,但是他没有急着赚钱,而是更加注重口碑,因此也创作出了很多经典的作品。

后来随着“流量明星”的崛起,一心只想着拍好戏的何政军渐渐被时代给“抛弃”。

从抢手的男主到只能为流量明星最配,这种心酸境遇又何尝不是很多老戏骨的缩影。

富大龙

他被誉为“最穷影帝”,但他也同样是最“富裕的影帝”。

因为在富大龙的认知里,身外之物远远没有内心富足更重要。

相比于别人的郁郁不得志,富大龙8岁演戏,11岁就获得了演技奖。

虽然从小到大,富大龙都是在夸赞中度过,但是他并没有借此骄傲自满。

而是把那些奖杯当作自己的“警示”,更努力地去钻研戏份。

为了演好角色,他从不上综艺、接广告、接代言;为了拍好戏,他可以不辞万里跑到农村,与村民同吃同住、一起干农活。

相比于天价片酬,他更在乎剧本的好坏,因此,他在同行眼里,也成了“挑剔的异类。”

当年拍完《紫日》后,富大龙的身价虽然蹭蹭上涨,但是他的生活却越过越穷了。

因为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为了等待一个好剧本,没有将就一部戏。

后来为了维持自己的生活,他只能去打零工补贴家用。

虽然这样的生活很辛苦,但同时也回馈他很多演戏上的灵感。

2006年,凭借着《天狗》,富大龙成为了“三料影帝”。

成为影帝后的他,更加的低调,依稀记得上一次他出现还是在《大秦帝王之纵横》播出时。

这几年,他就像“消失”了一样。

如果不是前段时间,有网友在饭店里偶遇他,我们根本无法想象一个影帝的生活竟会如此朴素。

相比于别人迷恋聚光灯,富大龙更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

就像他说的那样:作为一个演员,如果丢掉了现实生活,那他就不算演员了。

而富大龙的清醒,又让多少“流量明星”为之脸红。

结语

随着娱乐圈的变迁,很多观众也丧失了看电视剧的欲望。

看着荧幕中那些扭捏做作的“假”演员,我们无比怀念以前神仙打架的日子。

当年那些老戏骨们,可以为了演戏奉献一切,而如今又有多少明星是真的热爱演戏呢?

不过好在近两年,国内的电视剧开始渐渐回春。

有很多老戏骨也再次出现在大众的视线内,为我们创作出了《功勋》《觉醒年代》《大考》等优秀影视剧。

我相信,影视圈的环境会越来越好,劣币永远驱逐不了良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