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明星

富大龙:三封影帝征服宁静,却7年接不到戏,窘迫时身上仅剩200块

2022-10-14 17:20:33

他8岁开始演戏,11岁就获了奖,到30岁时直接三封影帝。

他这一生塑造过平民,也演过王侯,每个人物都让观众记忆深刻。

他虽然普通,但是在宁静心中,他却是“男人中的男人”。

从业几十年来,他兢兢业业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从不炒作,不接广告,是口碑最好的男演员之一。

他饰演过的角色向来是一人千面。

可尽管有皇冠加冕,他也曾7年没戏拍,一度被称为“最穷影帝”。

看到富大龙的遭遇,不得不感叹,他的“落魄”是娱乐圈的“悲哀”。

01

相比于那些而立之年还不懂得“敬业”的流量来说,富大龙8岁时就懂得什么是演员最基本的职责。

1976年,富大龙出生在甘肃的一个普通家庭里。

虽然是普通家庭出身,但是富大龙的父母却对他十分严格。

为了让儿子成才,富大龙的父母从他出生起,就做好了即便是砸锅卖铁,也要让儿子掌握各种本领的想法。

因为在他们看来,多一个本领就相当于多了一条出路。

正因为如此,还没上小学的富大龙,就学会了古琴、武术、京剧、书法等多项技能。

1983年的某一天,富大龙像往常一样在少年宫学习武术。

专心琢磨动作的他,丝毫没有发现他的身后站了一群陌生人。

“怎么才能把腿踢高呢?”富大龙在心里盘问自己。

就在他一遍一遍地试,一次比一次踢得高时,身后突然传出了笑声。

笑的人正是导演韩刚,而他这次来也是为了挑选小演员,为新电影《中彩》做准备。

就在刚才,富大龙的坚持和倔强打动了他。

本以为这次的表演不过是一次夏令营体验,可谁承想直接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在富大龙的认知里,从小喜爱读书的他,从未设想过自己长大会当一名演员。

然而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奇妙。

当年导演马秉煜筹拍《少年彭德怀》,四处寻找长得像彭德怀的小演员,但奈何很久都找不到。

后来韩刚想起了富大龙,于是就把他推荐给了马秉煜。

见到富大龙的第一面,马秉煜的眼里就迸发出了光芒,心想“成了!”。

那一年富大龙11岁,脸蛋肉嘟嘟的,嘴唇也很丰满,像极了年轻时的彭德怀。

得知自己要拍彭德怀,年仅11岁的富大龙第一件事儿,就是去书店买《彭德怀自传》前来阅读。

这种钻研的精神,就连如今很多当红演员都做不到吧。

凭借着这部戏,富大龙获得了第二届中国电影童牛奖优秀表演奖。

也是从这部戏,富大龙找到了演戏的乐趣。

02

拿了奖后的富大龙,成为了很多导演眼里的香饽饽。

在此后的七年里,他先后参演了《小骑兵历险记》《战争子午线》等多部影片。

甚至还凭借《战争子午线》,拿下了日本京都国际儿童电影节金奖。

多年的拍戏,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刚踏入北电的大门,他就成为了同学眼中的“老戏骨”,和老师眼中重点关注的对象。

如果是别人年少成名,那一定都“飘”的不知所云了。

但是在富大龙的眼里,这些奖就相当于给他标榜了底线,他要做的只能越来越好。

正因为如此,他开始走上了与自己“较真”的道路。

在别人还在想着如何走红,提升名气时,富大龙就开始注重自己的口碑了。

剧本不好,不接;太商业化,不接;对手戏演员不行,不接。

正是在这一年年的等待中,富大龙的名气越来越小。

看着同期的陆毅、蒋勤勤等人将他甩得越来越远,富大龙的心没有浮躁。

而是始终坚信,好的剧本会向他走来的。

终于,在2000年,他遇到了让他一战成名的《紫日》。

《紫日》的导演冯小宁,之前与富大龙合作过。

虽然合作结束后两人没有密切往来,但是他对富大龙的关注却一直没有停止过。

后来构思《紫日》时,冯小宁的脑海里虽然闪过的第一位演员就是富大龙,但是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去跟他聊这件事儿。

至于为什么没有,其原因还是他觉得富大龙那时没有什么知名度,在宣传和上映时带动不了太大的作用。

如果电影最后砸在手里,那就得不偿失了。

但是放眼望去,还有谁比富大龙更敬业、演技更好、更适合呢?

冯小宁想不到。

后来经过再三地思索,他还是决定搏一把。

找到富大龙时,为了不尴尬,冯小宁就将丑话说在了前头。

“我给你一个月时间,你去找找人物地感觉。”

“如果在开拍前,我遇到了更好的,那么我会选择后者。”

这席话就相当于富大龙只是个“备胎”,随时面临被替换掉地风险。

尽管如此,富大龙还是义无反顾地前往偏远山村,去体验民土风情。

时间一晃,一个月就过去了。

到村里见到富大龙的第一面,冯小宁扑哧一声就笑了出来。

面前的人胡子拉碴、皮肤晒得黝黑。

由于干了一个月地农活,他身上地肌肉线条也比之前更明显更健硕。

如果不认识他,肯定以为面前的人就是土生土长地当地人。

冯小宁若有所思地,上下打量了富大龙几秒后,心想:“就这样吧,不变了!”

后来在拍摄期间,面对枪林弹雨地剧情,富大龙全程拒绝使用替身。

哪怕是被弹片划伤了肌肤,他也先忍着痛,直到这场戏过了,他才简单处理一下,然后马上进入下一场戏。

这部戏让富大龙拍得酣畅淋漓,十分痛快。

不仅仅是剧情,更有他之前面对怀才不遇地发泄。

对于富大龙这个人,圈内人对他的演技和努力都有目共睹。

大家也都清楚只要给这个人机会,他就会发出耀眼地光芒。

但奈何电影试错的成本太高。

一部电影成功与否,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可以决定的,如果没有市场,石沉大海也是家常便饭。

所以他们不敢轻易定人。

经过几个月的艰难拍摄,《紫日》上映后大获成功。

还拿下了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以及华表奖、夏威夷国际电影节最佳长片的提名。

电影的成功虽然让富大龙一炮而红,但是对他的生活却没有任何改变。

甚至他过得更穷了。

03

在富大龙的认知里,演员与普通上班族没什么区别。

只是他每天去剧组打卡上下班,别人坐在办公室而已。

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他的工作暴露在聚光灯下。

正因为如此,他才更要谨言慎行,饰演的作品必须要有正确的是非观念。

尤其是当他的名气越来越大时,他的责任就越来越大。

也正是这种想法,导致他在剧本的选择上越来越慎重。

但奈何他的慎重却成了很多明星眼里的“挑剔”。

不过那又怎样呢?

哪怕再多的声音,他从未打破过自己的原则,哪怕生活已经变得捉襟见肘。

在没戏拍的那几年,富大龙送过外卖、帮过厨。

最困难的时候,还要依靠母亲来救济。

尽管生活很困难,但是这些经历对他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

因为他觉得:一个演员,如果脱离了生活,那就不能叫做演员了。

就在他体验生活的第六、七个年头,《天狗》的导演戚健找到了他。

而那时候富大龙的兜里穷得只剩下了200元,连车票都不够。

但是他太喜欢这个剧本了,不想错过。

于是,在母亲的帮助下,他连夜买了去往山西的车票。

凭借李天狗一角儿,富大龙获得了华表奖、金鸡奖、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的最佳男主角。

那一年他30岁,成为了“三料影帝”。

在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富大龙何尝不知道,将自己的名气快速变现,能狠狠捞一笔。

但是他的做法再一次“背道而驰”。

获得影帝后的富大龙,广告商、剧本、各大综艺地邀请他通通都拒绝了。

跟以往一样,他只想当个演员而不是明星。

他只想拍想拍的戏,过想过的生活。

哪怕是在社交平台分享日常,他也不愿意逼迫自己去“营业”。

正是这种坚持,导致富大龙即便塑造了很多经典的角色,也仍然是娱乐圈的“边缘人物”。

依稀记得,他上一次频繁地出现在观众的视线里时,还是在播放《大秦帝王之纵横》时期。

从那以后,他仿佛就像“消失”了一样。

其实出道近20年,富大龙的生活状态一直都是如此。

只是那时的网络不发达,显不出来罢了。

现如今的他,不拍戏时,就跟以前一样毫无包袱。

或许在圈内人眼里,他“自视清高”,他很“装”,他不适合这个时代。

但是在观众眼里,富大龙只是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清莲罢了。

作为一名真正专业的演员,演好戏才是本职工作。

如果现在的演员,要是都可以像富大龙那样敬业、专业、不骄不躁。

那么中国影视的希望永远不会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