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明星

8位演艺圈中的“扫地僧”,看上去平平无奇,实则越低调,越厉害

2022-09-23 17:20:31


《天龙八部》中的“扫地僧”,是不世出的绝顶高手。他深藏不露,又深不可测。

而演艺圈中,也有“扫地僧”式的演员。

他们技艺超群,处事低调,一人千面,演技也足以封神。

这八位演技封神的演员尽管始终都保持低调,但世人都知道,越是低调,越是无敌。

他们一心一意自我打磨,呈现出完美演技。

1、李天柱

提起来李天柱,可能很多观众都会感到迷茫。但他所出演的角色,可以称得上是脍炙人口。


《甄嬛传》中,谨慎痴情的大太监苏培盛。

《红色》中,狡猾狠毒的大反派“金爷”。

《大唐荣耀》里,阴险可怖的奸臣“李辅国”。

李天柱早在《甄嬛传》爆红之前。

就凭借《流金岁月》获得金钟奖的最佳男主角,并且在同年斩获“迷你剧集/电视电影男主角奖”。

这是一份相当有分量的行业认可,李天柱并没有因为奖项居功自傲,他时刻牢记着演员应该为角色服务。

比起来守着荣誉和名望,更应该去揣摩塑造“名角色”。


出演大太监苏培盛的这一年,是他从业生涯中的一个小高潮。

看到《甄嬛传》剧本的时候,曾经的琼瑶剧男主角,要附小做低成为宫廷剧中的宦官。

李天柱没有反感,他对自己说所谓“苏培盛”,“培”之意为成长,“盛”之意为容器,正是一个自我打破自我锻造的好机会。

即使是背景板,也要在出现的每个瞬间引人入戏。


面对媒体的访谈他始终谦逊有礼,表达对自己能遇到好剧本的感激以及对配音演员的感谢。

他隐藏在角色背后,是电视剧成功至关重要的一环。

2、金士杰

他是电影《剩者为王》,仅凭一段话就让观众泪流满面的慈父。

是《楚乔传》中堪称“噩梦”的三房老太爷。

是《暗恋桃花源》中,对年少恋情念念不忘的江滨柳。

也是《如梦之梦》戏剧舞台上,令人印象深刻的“5号病人”。


赖声川称赞他是瑰宝级戏骨,观众也常常认为他是远离浮华的“精神贵族”。

这些内涵加诸于一个人身上,塑造出独一无二的金士杰。

角色中的金士杰大多癫狂,神经质,满肚子的心事。


而舞台之外的金士杰沉稳内敛,甚至普通得有点儿“丑”。

曾经在拍摄《春风得意梅龙镇》时,他金士杰和同组演员笑着自嘲:

“老看这张脸,晚上会做噩梦。”

他从不认为,外形会给自己的演戏事业“开绿灯”。


打磨演技,揣摩台词,金士杰对这样的状态乐此不疲。

他像是灯光暗下来之后的隐者,远离一系列社交软件,执着于用纸笔记录生活。

金士杰把自己隐藏在角色的光环之下,扎根于观众和生活,用低调磨炼出色的演技。

3、李保田

《宰相刘罗锅》堪称经典。

李保田在“知天命”的年龄,走上了自己事业的巅峰。

丑行出身的他不是听之任之的随心客。他更像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宰相刘罗锅》之后,李保田和曾经的“铁三角”张国立,王刚渐行渐远。

二人踩着成功角色趁热打铁,在舒适区肆意畅游,不断复制粘贴一个又一个相似的角色。

李保田却不愿意,他说,“没有挑战性,就不想演。”

在人人挤破了脑袋当“大人物”的时候,在曾经的合作伙伴成了所谓的“角色专业户”的时候。

李保田低调又完美地胜任了各种人物角色。


《闯江湖》中同样是戏剧出身的男主人公张乐天,《人鬼情》中朴实贫困的继父。

凭借丝丝入扣的演绎,李保田获得了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

能够演好相似的角色或许不是难事,但是在相似的角色中演绎得剧剧不同才是真本事。


《菊豆》里,李保田是在人性和礼教之间挣扎的天青。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之中,他又是心狠手辣的黑老大。

《有话好好说》中,李保田戴着眼镜,摇身一变成了呆板的知识分子。


天差地别的角色,每一个都在李保田的演绎中骨肉丰盈。

醉心于荣誉和声望,那荣誉和声望就是牢笼。

李保田拒绝再次塑造“刘罗锅式”的人物,是因为有自己的坚持。

一个演员应该是角色的容器,而不是名利的酒杯。

4、李雪健

《流浪地球2》发布先导片,老戏骨李雪健以重要角色串联起情节的起承转合。

与以往的荧幕形象不同,视频中的李雪健声音沙哑,吐字不明。

被疾病困扰的李雪健没有耽于过去的声望,而是继续用演技为演艺事业奋斗。

大家都知道,他是在“用骨血演戏”。


一部《焦裕禄》见证了李雪健近乎“玩儿命”的敬业态度。

为了贴近焦裕禄的形象,李雪健只吃白菜汤水,每天在太阳下暴晒。

一个月瘦下去20斤,皮肤粗糙黝黑。

甚至连常年操劳,走路摇摇晃晃的姿势都惟妙惟肖。

李雪健始终秉持着“干惊天动地的事,做隐姓埋名的人”。


李雪健为角色而生。

面对“丑角”宋江的演出邀请,李雪健通过各种设计和揣摩,把软弱愚忠,趋炎附势的宋江演绎得惟妙惟肖。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李雪健在工作中突发状况,诊断出鼻咽癌,却在控制治疗后连夜赶回剧组。

“对戏负责对剧组负责”,这是李雪健不变的行事准则。

为了演出效果不愿意戴助听器,那就把其他人的台词也背下来。


李雪健是谦逊温和的实力派。

他尊重剧组,尊重观众,更尊重自己的每一个角色。

《焦裕禄》一举斩获金鸡百花双料大奖。

他捧着奖杯言辞恳切:”苦和累都让好人焦裕禄受了,名和利都让傻小子李雪健得了。“

自嘲之下,是对演艺事业的热爱。

5、李立群

如何评价李立群的演技?

反响最高的回答是:“他是少见的在话剧舞台、电影、电视剧方面都游刃有余的好演员。”

李立群本人略带神经质的表演风格,完美把握各种亦正亦邪的角色。

电视剧里的小市民或者知识分子,也毫无违和感。


这种境界可以算是“是我非我,我演我,我亦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都像谁”。

从英雄到奸商,从文艺到地痞。

是憨态可掬的慈父东海龙王,是童年阴影中的恶人姐夫。

是电视剧版《新龙门客栈》中心狠手辣的大反派魏忠贤。

也是《大秦帝国之纵横》中无能落寞的魏惠王。


27岁转行成为演员,30岁获得金钟奖最佳男主角。电视剧,脱口秀,话剧,主持,李立群样样精通。

“做好片子里的好角色,做烂片子里角色演绎得最好的一个”。

李立群毫不避讳自己为了挣钱还债出演过的不尽人意的角色。

他理想又现实。


荧幕之外,李立群和妻子一起种起了小菜园。

在社交软件更新自己的日常生活,丝毫不见距离感。

像是偏安一隅的绝世高手,在快意江湖之后,和自己的所爱之人归隐山林。

6、冯恩鹤

谍战剧《潜伏》火遍大街小巷,其中每一个角色都让人印象深刻。

冯恩鹤饰演的站长吴敬中,更是凭借独特的角色魅力名声大噪。

冯恩鹤的名字也迅速闯入观众的视野。


这一年,冯恩鹤61岁,所谓大器晚成莫过于如此。

冯恩鹤的成名路,几乎称得上是老戏骨的“潜伏”之路

后来《老酒馆》播出,冯恩鹤摇身一变,成了遗老——那正红。

正直仗义,迂腐固执。面对王爷,他举着自己的长辫沉默不语。


一个被历史前进车轮裹挟的守旧者,冯恩鹤细致地演出了那正红矛盾的一生。

比起来外露派的表演模式,冯恩鹤的表演风格温润如泉水。

没有大喊大叫歇斯底里的疯狂,为没有皱眉瞪眼式的暴怒。

冯恩鹤最擅长表面风平浪静,暗地里各种细节和情绪波涛汹涌,面部肌肉的控制也是恰到好处。


工作之余,冯恩鹤会和家人一起享受生活。

娱乐圈的红火大多像昙花一现,冯恩鹤的沉淀和坚持是难能可贵的财富,也是浮躁的演艺圈中的一股清流。

7、牛犇

《一仆二主》中幽默可爱的秋大爷,《一步之遥》中睿智高深牛大爷,《飞越老人院》中稍显疯狂的金大爷。

牛犇几乎是“大爷专业户”,他塑造的“大爷”形象诙谐可爱,深受国内观众喜爱。


1983年,牛犇凭借影片《牧马人》中的牧民郭扁子,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和第六届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

在这之前,他已经很多年都无戏可拍,“郭扁子”登上荧幕这一年,牛犇45岁。

长久的沉寂没有消磨他的意志,反而把牛犇磨炼得更为细致。


1997年,62岁的牛犇参演《风吹风铃》。

剧情设计中需要有骑驴的场景,牛犇为了照顾同组演员,把脾气较好的驴子让了出去,自己跨上了倔驴。

结果在拍摄时直接被摔翻在地,头先着地,肋骨骨折,胸骨骨裂。

牛犇醒过来时并没有叫痛,而是急忙道歉:“给大家添麻烦了!”


拍摄电影《海鸥老人》那一年,牛犇80岁,“演一次主角”——终于在古稀之年实现。

跳海,追逐,80岁高龄的披挂上阵,不用替身。

2017年,牛犇获得金鸡奖“终生成就奖”,他几十年“配角”的人生之路,终于成为了自己的主角。

8、李建义

1965年,李建义在门口遇到一位老人。

他热情地上前问好,旁边的家人纠正他:“别叫奶奶,叫公公。”

“公公”的眼神和背影,给了李建义不可磨灭的印象。

冥冥之中注定了他38年后,一炮而红的关键。


他是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高深莫测的季检察长,是《老男孩》中令人潸然泪下的“父亲”李利群。

是《天下第一》中武功高强的曹正淳,也是《三国机密》中刺破真相的老宦官张宇。

是国家一级演员,是戏比人红的“黄金配角”——李建义。


配音出身,当年在《三国演义》中,李建义一人给30人配音。

面对自己深爱的话剧,他更是一片热忱,“在舞台上,大幕一拉,就是我的了。”

李建义坚持在国话的舞台上不断演出,这是一名“老戏骨”的热爱和执着。

因为李建义贡献了太多经典的太监形象,节目会戏称他为“天下第一太监”。


李建义不气反笑,他略带骄傲地说:“我就是一个演员。”

“我头上没有桂冠,作为一个演员就应该踏踏实实演戏,观众的认可就是最大的荣誉。”

比起来天价片酬之下粗制滥造的作品,李建义更愿意不断打磨,创造最好的美玉。

结语:

如今的演员行业鱼龙混杂,暴利使得许多人闻风而动,都想分一杯羹。

枕着功绩睡大觉,把相似的角色复制生产,都是投机者鱼目混珠的行径。

演绎的角色也空洞乏味,甚至可以说令人愤恨。

娱乐圈的“扫地僧”更像是行业良心的一道防线,他们低调坚韧,支撑起行业的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