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明星

求求现在的仙侠剧,别再走“丧葬风”了

2022-08-07 17:20:31

[iframe]"[/iframe]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壹读

(ID:yiduiread)

最近一遇到新的仙侠剧开播,都有一种全民吃席的错觉。

“古偶101时代”又有新作上映,杨紫、成毅主演的仙侠题材剧《沉香如屑》前几天开播,从剧情设定、造景环境、特效乃至妆造,都引起了不少争议。

不少网友吐槽:还是熟悉的仙侠配方,还是熟悉的丧葬味道。

图源:微博截图

纵观近些年的古装仙侠玄幻剧,比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 1 】

《千古玦尘》:


【 2 】


还有《重紫》的路透图:


【 3 】

凡是沾点仙啊侠啊的题材,主角们好像都有一身半永久的白衣薄纱“丧葬风制服”,碰上角色齐聚的大场面,乍一看仿佛是一场披麻戴孝的丧礼。

为什么现在的仙侠剧都走起了“丧葬风”?

再也找不回,花花的世界

壹读君按照时间线,给大家按盘盘近几十年古装仙侠剧造型的变迁史。

①早期:热闹且富有想象力

“仙侠剧”是中国武侠剧在融合了传统神话故事设定之后产生的新题材,在还没有仙侠剧类型的21世纪之前和21世纪初,其服饰造型得溯源到那些经典的神话剧和武侠剧。

早期的神仙和侠客的服饰妆造,以贴近角色为主,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比如1986版《西游记》中用服装的面料和颜色来区别角色特点:

天庭高阶神仙着上下连襟的大袖袍服,白色镶边长袍展示仙风道骨,光泽感绸缎彰显地位尊贵。

仙女多以外罩白色薄纱凸显清冷高贵,让观众一看就知道是天界仙子。


【 4 】

图源:参考文献[2]

妖精们的色彩就更丰富了。光盘丝洞里的七只蜘蛛精就有七种颜色,观众一打眼就能区别出各只精。


【 5 】

此外,古早神话、武侠剧在配饰造型上也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小李飞刀》里头顶扇子、《东游记》里“浴花上头”、《欢天喜地七仙女》头插羽毛……不得不夸一下这个时期的剧组造型师想象力惊人,怎么说呢,虽然有些造型看起来挺莫名其妙的,但至少整个仙侠界看上去热热闹闹。


【 6 】

《小李飞刀》林诗音

②中期:浓郁的网游味

2005 年开始,由仙剑系列游戏初代改编的《仙剑奇侠传》开创了国内仙侠剧的先河,从此“仙侠剧”成了专门的一个剧种。

这一时期的仙侠剧,大多改编自各种网游,其服饰妆造多多少少带着点网游味儿。比如《仙剑》系列电视剧的妆造,龙葵真的很有游戏角色范:


【 7 】

《仙剑》的妆造,影响了后来不少古装剧的造型。后续的仙侠剧造型基本都沿着“阿宝色色调、颜色多而艳丽”这个路子走。

网游风造型,其实观众对其也是有褒有贬。不过,倒确实能让人眼花缭乱一下。

③现在:“丧葬风”盛行

早期的古装仙侠剧可真是字面意思上的百花齐放,剧中角色的妆造个个都是五彩缤纷;而现在的仙侠剧,动不动就披头散发、一袭轻纱白衣走天下。

2017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大火,顺手带火了“披头散发+一袭白衣”的造型,“丧葬风”成了仙侠剧的人物模板造型。后续播出仙侠古偶,播放量不错的,大差不差基本都是这种造型。

《香蜜沉沉烬如霜》主角经常一袭白纱,《千古玦尘》恨不得全员白衣上阵,《沉香如屑》仿佛把“丧葬风”刻进了DNA……

?


【 8 】

?

《沉香如屑》

仙侠世界这些年到底经历了什么,原本五彩缤纷的服装怎么变成清一色“披麻戴孝”了呢?


【 9 】

图源:湖南卫视视频号截图

仙侠剧总是和“白衣”杠上

那些被诟病“丧葬风”的仙侠剧,几乎都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特别偏爱“一袭白衣”的造型。毕竟在现代人的认知中,白色总是和丧礼挂钩,所以现在的仙侠剧,观众一打眼就觉得唢呐要响了。

但其实,从历史角度来说,仙侠剧选择“一袭白衣”的造型,还是有点合理性的。因为在古代,白色是很尊贵的正色。

从先秦时期起,奴隶主贵族的社会大环境下,色彩是有尊卑区别的。当时的人们将青、赤、黄、白、黑这五种颜色称为“五正色”,其中白色和黑色代表昼夜,与天地相挂钩。殷商时期人们非常崇拜白色,并把白色视为最吉祥和神圣的颜色。

“殷人尚白,大事敛用日中,戎事乘翰,牲用白。”

“殷人尚白,大事敛用日中,戎事乘翰,牲用白。”

古代官方尚色中,白色为尊的,是正统的“正装色”。古人重祭祀,在帝王家隆重的祭祀大典上,天子往往要“衣白衣”、“服白玉”、“穿白衣”、“戴白冕”,方能彰显帝王对上天的诚意。

《吕氏春秋·孟秋纪》记载:“天子居总章左个,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旗,衣白衣,服白玉,食麻与犬。

《管子·轻重己》:“秋至而禾熟,天子祀于太惢,西出其国百三十八里而坛,服白而絻白,搢玉总,带锡监,吹埙篪之风,凿动金石之音,朝诸侯卿大夫列士,循于百姓,号曰祭月,牺牲以彘。”

《吕氏春秋·孟秋纪》记载:“天子居总章左个,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旗,衣白衣,服白玉,食麻与犬。

《管子·轻重己》:“秋至而禾熟,天子祀于太惢,西出其国百三十八里而坛,服白而絻白,搢玉总,带锡监,吹埙篪之风,凿动金石之音,朝诸侯卿大夫列士,循于百姓,号曰祭月,牺牲以彘。”

这种一身素白的服饰穿搭,在当时仅限于帝王家族才能穿着,寻常人家没有穿戴全身白色服饰的资格和权利。因此,穿着白色成为当时用来抬高社会地位、区分社会等级的一种方式。

不仅白色服饰为贵族“正装”,白色动物更在当时被称为祥瑞:

《吕氏春秋·爱士》:“赵简子有两白骡而甚爱之。”

《吕氏春秋·爱士》:“赵简子有两白骡而甚爱之。”


【 10 】

虽然在隋唐以后,白色的“正色”地位有所下降,平民百姓也开始穿白衣。

但考虑到仙侠剧动辄开天辟地前几千年、几万年的时间背景,剧中角色服饰颇有先秦遗风倒也合理。

总而言之,白色是一个贵族正统色,但凡仙侠剧里与天界、仙界沾边的角色设定,用白色衣着传递其神圣高贵的地位,确实十分合适。一袭白衣,衬得仙风道骨,也符合观众对仙界尊者的想象和预期。


【 11 】

越来越“写意”的妆造

另一方面,国内的古装剧逐渐“写意化”,也促使轻纱白衣成了最流行的妆造。

现在的仙侠剧,多是“架空历史”型的。即是在极少量的历史资料基础上,重新创造出一个虚构的历史世界,因为没有明确的朝代背景,其中的角色妆造自然也没有真实的历史背景作为参考,多是根据剧集拍摄的时代审美进行设计。

《仙剑》系列引领了“网游风”妆造的流行。而到了2015年,大爆的古装剧《花千骨》,则奠定了后续的古装剧“写意化”的妆造风格。

“写意”是一种中国画众的艺术技巧,即使是采用简单概括的笔法、注重于刻画对象的意态神韵。

“写意”是一种中国画众的艺术技巧,即使是采用简单概括的笔法、注重于刻画对象的意态神韵。

“写意化”妆饰造型,在操作上就是将发型、妆容、装饰采用简洁的手法进行搭配,不以刻画细节为主,而更注重氛围感,让形象与整体取景画面融为一体。


【 12 】

妆面简单柔和,几乎无发饰点缀 | 图源:《花千骨》

一袭白衣或者一身浅色薄纱造型,不仅能让角色更加写意和诗化,还能更加突出主人公的颜值,毕竟老话讲“想要俏,一身孝”。

有不少经典老剧,都有一袭轻纱白衣的经典造型,兼具意境美和神态美,时隔数十年,依旧美得令人心动。


【 13 】

谁看了不肝颤 |《倩女幽魂》

同样是一袭白衣的造型,同样沾点“丧葬风”的边儿,为什么古早的古装剧就能美成经典,而现在的仙侠剧却备受吐槽呢?

观众在吐槽“仙侠剧丧葬风”的时候,到底在吐槽什么?

白衣本衣罪不当诛,但程式化的套路真的令人审美疲劳。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的电视剧越来越“类型化”和“套路化”。一部大爆仙侠剧问世之后,它的制作模式就会被立刻拆解成工厂里的各种标准化零件,短时间内大量同类型的仙侠剧就被批量化生产来。

角色妆造更是“同质化”的重灾区。在“写意风”流行之后,清淡妆容、简洁装饰、黑长直披发或编发、白袍长衫等各种元素被反复拆解、重组,逐渐成为了“仙侠世界”的程式化造型,让仙侠剧走向千篇一律的窘境。

成本相对低廉且容易复制的“丧葬风”充斥在各种流量仙侠剧里,换汤不换药的造型,观众看多了很难不产生视觉疲劳。


【 14 】

观众讨厌仙侠剧的“丧葬风”,并不是讨厌轻纱白衣,而是讨厌制作方实在太敷衍大家的眼球了。希望未来可以在仙侠剧中看到越来越多妆造精美的多彩神仙吧~

作者 | 宁七

[1]韦雨芬.近年古装剧中妆饰造型的审美变化[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2,2(03):80-82.

[2]刘璐. 中国仙侠剧服饰中的核心元素及其造型解析[D].江西师范大学,2020.

[3]白玥.论服装造型在古装玄幻剧中的重要作用——以《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为例[J].戏剧之家,2017(05):164.

[4]周雨.从“白色”看先秦时期的审美观[J].汉字文化,2021(12):184-186.

[5]钟雅琼.中国古代服饰颜色与政治关系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09):163-164+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