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速递

外媒:香港爆发前所未有移民潮 宁做有自由的二等公民

2020-12-18 18:10:08

300万港人合资格申请BNO签证移居英国,有多少人会去?德国之声访问三位已经或即将赴英的香港人,他们有什麽心声?



香港745万人口,约300万人拥有英国国民(海外)护照(British National (Overseas) passport, BNO)资格,这批港人及其受养人可在明年1月31日起申请移居英国,期间可就学丶就业,住满5年可获永久居留权,再住满一年后可入籍成为公民。

美联移民顾问周三(12月16日)公布的统计显示,港人心仪移民英国的比例较今年初激增五成,至84%。英国内政部估计,在极端情况下,BNO签证开放后首年最多有50万BNO港人及其受养人赴英,5年后高达百万人。

打算移民英国的港人遍及不同年龄丶阶层和背景,德国之声访问三位BNO港人,有的已经到达英国,有的整装待发,有的正在筹备。

已赴英新婚夫妇:怕晚一点走不了

“胆粗粗(大胆)移民,很多人问我怕不怕?我很怕,但我的决心比恐惧更大!”28岁香港人Nigel隔着长途电话说。她和31岁的丈夫Eric都持有BNO,未待英国政府明年1月31日正式开放申请BNO签证,已先用过渡性准许证LOTR(Leave Outside the Rules)入境,10月初抵英,上月在诺丁汉(Nottingham)租了房子,并从香港接回宠物犬“一家团聚”。

此前,两人从没到过英国,在当地也没有亲友,离乡背井全因香港局势急剧恶化。“在英国也许是二等公民,但起码有法律和人权保障,社会是自由的。在香港,现在中共要清洗旧香港人,再过几年你会被视为三等丶四等公民。”

Eric本身在电子用品维修公司任职,数月前开始在网上寻找英国工作机会,9月份获聘为手机维修员,两夫妇随即在一个月内办好文件丶订机票丶收拾行李,还没好好道别香港就上飞机了。他们坦言走得很急:“再拖下去怕中国耍手段,不承认BNO甚至不让人随意出境,所以可以走就尽快走。”

有别于其他西方国家,BNO港人移民英国门槛相对低,不需要投资,也可以即时在当地就业。Nigel在香港是瑜伽导师,收入不稳,与丈夫的月入加起来仅4万多港元,他们只带着30万港元就出发。Nigel笑言,穷反而是移民优势,“我们在香港都是艰苦过日子的人,楼又买不到,要放弃的入息又不多,这样走得洒脱”。

两口子2018年结婚,早有共识若待在香港就不生孩子,免得下一代受苦。如今顺利抵英,他们说开始有生儿育女的打算,“现在感觉安定了,有心情计划将来,可以在英国成家”。

将起行中产家庭:不想女儿做双面人

除了年轻人,香港不少中产家庭也整装待发,而且是“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先将大量资金汇出。

37岁的Summer(化名)早在去年“反送中”运动期间开设离岸户口,把几百万港元资产调走,以便随时逃亡。到今年英方宣布开放BNO入籍计划,她立即决定赴英,定好在圣诞节后带同6岁的女儿定居伯明翰(Birmingham)。

她说身边约有10个家庭已经或即将移民,目的地几乎都是英国。她将与其中一个家庭同行,对方本来希望在港过完年丶明年2月才动身,但Summer断然拒绝。“我等不到了,一日还没走一日都不放心,你不知道中国会不会施压,令英国政府突然关上这扇门。”

从事文字工作的Summer读新闻系出身,今年7月1日《国安法》生效后,香港公民社会被噤声,新闻自由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都让她深感不安。“那个对比太大了,你一出生就拥有的权利可以突然消失,然后要开始自我审查丶提防别人举报你。”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关乎下一代,除了担心香港课程“大陆化”丶忧女儿被洗脑之外,她也有作为家长的挣扎。“有一次女儿在公众场合问我什麽是游行丶什麽是光复香港,我立即叫她别再说,这些话只能在家里讲,那一刻我觉得很悲哀,我居然要审查自己的女儿!我的矛盾是,如果我教她成为正直丶有良知丶敢言的人,她可能会犯法,如果我要保护她,她就要学做双面人——两者我都不能接受。”

BNO港人的子女可免费入读英国的公立学校,Summer说等一家人在伯明翰安定下来,就会帮女儿报名入学。至于她自己,她表示未知就业前景,但并不担心,自言能放下身段,“收银丶扫街也愿做”。

到了英国,她希望继续为香港人发声,会参与当地相关组织,并用自己擅长的文字或拍片技巧出一分力。她表示,前立法会议员许智峯流亡给她很大启发,“他很聪明,三代同堂一起走,因为中共最喜欢用家人来威胁和控制你

90后情侣:储钱两年后动身

虽然BNO签证申请手续简单,但一时间离开香港也不是轻易的事,不少港人正积极筹备,希望未来一两年动身。“英国疫情严重,经济很差,未必很快找到工作,如果去起码要有一年生活费才安全。”现年27岁丶任职公关的Victoria(化名)说。

她和从事编辑工作的男友正努力储钱,计划两年后赴英。除了财务准备,她也在港报读硕士课程学习电脑程式,为日后转行做准备。“我查过英国就业市场很渴求电脑人才,那就按着需求装备自己吧。”

从零开始的心理包袱不轻,Victoria坦言若非香港弄得如斯田地也不会走。“这不算是移民,而是逃难。本来在香港好端端的,我要舍弃喜欢的事业,在这里累积的人脉和经验,以及所有家人朋友。可以选择的话,谁会离开?”

自从去年“反送中”运动,她认为香港人已经别无选择。“原来香港警察和大陆公安没差别,有女记者眼睛被射爆,警方可以随意攻入大学校园,太多超乎想象的事情。接着《国安法》把香港变成大陆,光复香港不能说,在Facebook留言也要很谨慎,否则半夜有警察上门抓你......做顺民就不会有事,但你头上永远有一把刀。”

而按照Victoria的说法,香港“赤化”不光是政治层面,也影响到年轻人事业发展前景。 “《国安法》后外资撤走,越来越多中资,他们当然优先聘用和提拔大陆人,香港人向上流的机会只会越来越小。”

她和男友去年开始计划移民,当时想过去台湾或新加坡,但两地门槛都很高,及至英国开放BNO签证才有一线曙光。

Victoria大学时曾到英国利兹(Leeds)交换,男友也曾在英国度过工作假期(working holiday),两人都熟悉当地制度和文化,有信心能适应。Victoria直言:“这是一扇逃生门,既然大门打开了就试试看吧,反正香港已成这样,我们可能很快变成犹太人。”

多项数据显示 香港正爆发前所未有移民潮



过去两年,香港人的移民意欲随着北京强硬态度升温而改变。到近期,有能力移民的中产人士已由年初时期的计划阶段发展到坐言起行的地步。记者翻查了近期多项统计数据,亦引证了这现象。有正在落实移民计划的被访者表示,对香港政治和金融体制,已完全失去信心。

Rocky(声音经过处理):“原来所谓的国安法是用来针对反对声音,再加上香港的法例越来越像是跟着中国那套走,感觉法治不再存在。我对前景没太大信心。”

少数中产人士和Rocky(化名)一样,因应香港政局不明朗,在2019年开始已打算移民,并在《港区国安法》实施后迅速移民准备,包括续领俗称“ BNO”的“英国国民(海外)护照”,申请离岸户口等。Rocky认为,《港区国安法》立法后,已清楚显示,现在的法例只为打压异见声音。而早前前立法会议员许智峰及其家人银行户口遭受冻结一事,更令Rocky对香港长期引以为傲的金融体系完全丧失信心。

Rocky:“这事件不只是政治问题,将会影响到你的钱。这件事也引发我去申请离岸户口。其实我很早之前已经申请了离岸户口,不过一直没有理会它,而事情后也会去做些事情事情管理户口。虽然自己不是什么名人,但我也有这个忧虑。”

香港政局越动荡港人越希望移民

人大会议主持人:“请按投票器,赞成2878票,反对一票,弃权6票,宣读完毕。通过!”

令部分香港人死心的时间点,就在今年7月港版国安法通过前后。

本台记者翻查谷歌搜寻趋势,发现跟移民有关的关键字,例如“移民英国”,“移民台湾”,“移民移民”及“移民加拿大”,都成为热搜;另一组热门关键字则和离岸户口相关,包括“离岸户口HSBC”,“离岸户口渣打”,“离岸户口Citibank”及“离岸户口DBS”,以上银行全是香港外资银行。

记者还发现,在“移民”这组关键字中,所有关键字在5月17日至23日期间的搜索率急升,而当时《港区国安法》已纳入全国人大会议的议程;至于“离岸户口”这组关键字,所有单独的关键字在5月24日至6月6日期间出现上升趋势,在此期间,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向国会表明,不再视香港为高度自治,,不再保证香港可获归退前的特殊支出,港股当时亦大幅减少。前民主立法会议员许智峰上周四(3日)宣布流亡后,他和家人的银行户口遭到冻结,而“离岸户口Citibank”的搜寻热度随即飙升,甚至超过5月的升幅。

港人移民逃难已到了起而行的阶段

到近几个月,港人移民逃难的预期不再进行计划阶段,更是付诸实行,其中申请签发“无犯罪纪录证明书”(俗称“良民证”)是进行移民的最后阶段。本台比较警察在2017至2020年签发“良民证”的数字,发现自反送中运动起,每月平均签发超过3,000个“良民证”,创近年新高。踏入2020年,签发量因应疫情关系而有所回落,不过《港区国安法》立法后,数字又重拾升轨,由5月的1711个急升至6月的2782个,之后维持每月平均签发2600个“良民证”。

经济学者:走的人主要是中产和中下产人士

经济学家罗家聪估计,目前正计划移民的大部分是中产及中下阶层,他们相对享有较多移民空间“最贫穷的和最有钱都走不了”,前者是因为资产太少难有额外资金移民,而后者是他们可能手持很多物业,不容易将其抛售。他又指出,过去港人开设离岸户口主要是为了投资考虑,不过通过香港政局不稳,尤其是近日许智峰和他的家人被冻结户口,相信港人未来移民意欲会按照香港时局而改变。

罗家聪:“最有钱的那些,像李嘉诚那些人,走剩几个百分比会比较少。但你看到(主要地产商)的二代,三代,大部分是人大政协,他们走不了,他们拿着很多地。所以一定是那一层下面的人才有条件说走。”

学者:港人财产与人身安全有即时危险

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总裁钟剑华分析,称港人在这波移民潮的心态与97年移民潮有明显分别,国安法的实施成为推动港人移民的主要因素,让他们感到有即时危险。

钟剑华称,80,90年代两次移民潮,主要是港人对回归没有信心,但当时香港处于民主化阶段,政局是稳定的,政府越来越问责。当时大部分港人抱观望态度, “可能先安排家人过去,自己在香港赚多一两年钱”,很多不急于马上就要走。那样波移民潮却明显看到,现在港人急于准备进行移民安置。

钟剑华:“现在走的那些人,一来是为子女升学着想,不想子女被人'洗脑',也有很多人是对香港政局感到担心。那种恐慌性比以前强。现在港人不是面对一个因此,现在申请移民的数字,申请离岸户口的数字反映,港人的行动和决心真的会受即时发生的社会事物影响。”

他认为,把这波移民潮看为“逃难潮”并不完全错误,因为的确有部分港人因为香港政局要沦为外国难民,例如许智峰、梁颂恒等人。

海外港人宣布发起成立“香港影子议会”

一批海外的香港人士星期四举行记者会宣布,将发起成立"香港影子议会"(Hong Kong Shadow Parliament)行动。该议会秘书处表示,即日起进行公众咨询计划,将透过网路问卷向全世界的香港人征集意见,希望未来能够建立包括投票选举代表等民主参与机制,让所有香港人能够藉此表达真正的诉求。

英国驻香港总领事馆前职员郑文杰早在七月就透露,香港民运人士正在讨论筹备香港影子议会。17日,他以影子议会发起人与秘书处成员的身份主持记者会。

郑文杰表示,随着香港公民的自由与政治权利快速腐蚀,香港迫切需要一个更具公信力的民主机制来反映民意。因此,香港影子议会的倡议是为了回应政治现况,给与香港人一个继续发声的替代方案。他强调,影子议会将是一个纳入海外与香港和中国境内港人的民间团体,并不意图模彷或建立任何政府职能,而是希望提供沟通平台与民主机制。

据秘书处指出,影子议会希望让港人能够投票选出代表,同时赋权海外港人,加强他们与本地港人的连结。此外,影子议会也将进行国际阵线的串联工作,为香港民主化进行倡议。

郑文杰说,"我们会积极参与国际机构,虽然现在国际机构主要行动者还是以成员国为主,但在将来我们可以期待有更多的NGO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尤其是香港,因为香港政府不再能全然地代表香港人。"他说,影子议会已经在美国注册为合法团体,接下来也期望在英国注册。


海外香港人宣布将成立"香港影子议会"(网站截图)

郑文杰并说明,秘书处包含他在内,现阶段约有5名核心成员,是负责筹备影子议会的工作小组。未来第一届的影子议会经由选举产生后,将背负香港人的委任授权,承担讨论、决定影子议会运作方式细节的工作。而秘书处将成为常设秘书处,秉持公正而中立。

为了草拟影子议会的临时章程与选举方式,秘书处宣布透过官网向所有香港人进行公众咨询。秘书处成员杰森(Jason)表示,欢迎海内外香港人上网阅读公众咨询文件、并进行意见填答,主要问题包括投票与候选人资格,例如如何定义香港人?如何进行身份认证?以及应该采取何种选举制度,例如单一或多选区制?等等。

秘书处建议,基于避免遭到中共与港府监控,仍在香港境内的港人可以使用VPN浏览影子议会网站,以及进行意见填答。公众咨询文件如下:
https://hkshadowparliament.com/en/consultation-paper/

https://hkshadowparliament.com/zh/%e8%ab%ae%e8%a9%a2%e6%96%87%e4%bb%b6/

至于公众咨询后的程序与时间表,郑文杰说明,秘书处将汇整这些意见,交给由法律学者和政治科学者组成的学术委员会进行资料研究和整理、撰写研究报告,并依此制订影子议会的临时章程。此后,秘书处也将召开会议,与学者、律师、网路安全专家讨论如何建立确保香港人安全投票的选举机制,运用科技来帮助香港民主化。

记者会中,有媒体问及是否预期中共当局的反扑?郑文杰坦言,可以预见影子议会将遭到中国或香港当局的污名化。早在七月,他仅仅提及影子议会的模煳概念就被贴上“港独”的标签,并因此遭到指控违反国安法、被港府通缉。然而,这反倒显示了影子议会的概念是有效的,而中共对此可能感到担心害怕。

郑文杰解释,影子议会将欢迎、涵纳所有的政治光谱,包括主张香港独立的声音,无论这样的声音是多数或少数。基于秘书处的立场,都是尝试去保护那些声音,而这正是在向全世界展示香港人捍卫民主的决心。

郑文杰呼吁中国政府尊重香港人的民主机制。他强调,"实际上,影子议会并不站在中国或香港当局利益的对立面,而是在要求他们满足人民的期望。如果你们无法满足,我们就会自己打造我们的民主。"

自由亚洲电台驻伦敦特约记者陈彦廷 编辑:何平 网编: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