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速递

基辛格:新冠病毒之后,“人格分裂”的台湾

2020-04-21 12:43:30

自从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台湾内部的疫情控制尚佳,外部却是烽火不断。除了对大陆疫情的防控成果及对外援助,毫不遮掩的以“数据造假”、“援助物品有瑕疵”等说法进行批判,当世卫组织(WHO)对大陆疫情表示肯定时,台湾民间至官方也都或明或暗嘲讽其秘书长谭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是被中国大陆收买的“大外宣”。

面对谭德塞公开点名台湾对他进行人身攻击,或是大陆警告台湾不应妄想“以疫谋独”等指控,台湾人显然并不在意,继续以“武汉肺炎”激怒对岸,甚至“集资募款”的方式在《纽约时报》上刊登全版广告反击谭德塞,并对美国宣布暂停资助WHO的政策感到无比“振奋”,许多网友高呼“偏袒中国的WHO这下完蛋了”。



在此次疫情中,台湾对于WHO与其秘书长谭德塞表现出强烈的不满情绪。(新华社)

台湾民间会如此反应并不稀奇,尤其当中美之间的对抗渐趋白热化时,选择站队美国,一齐对中国大陆以及赞扬其防疫成果的WHO做出抵制,似乎是再正常不过的决定。尽管从纪录上来看,美国实在称不上是个信用良好且可靠的队友,但在特殊的冷战背景和错综复杂的两岸关系下,台湾人若对统一尚有排斥,“亲美”似乎是个必然且必要的选择。就如台湾网友常说的:“不跟美国好,难道要跟中国好吗?”

但这并不代表台湾人天真的认为美国会无条件支持台湾,大部分的人都心知肚明,除了自身的利益之外,没有什么是美国不能牺牲的。台湾人所坚信的,是中国大陆崛起速度越快、对世界局势发挥越多影响,中美间的对抗就会越激烈,美国就更不可能弃台湾于不顾。由此可见,台湾人对于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角色变化,并非缺乏认知。

中国崛起映照出台湾多重人格


“中国崛起”对台湾而言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台湾人在面对此事时,也总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反应与态度。有些人在中国扩大影响力的过程看到了契机,并对两岸关系友好下能分享到的红利乐见其成;有些人则对大陆融入世界体系而感到忧心忡忡,担心这个发展趋势会对抵御统一更加不利;有些人则不否认“中国崛起”的事实,但他们坚信中国大陆的专制体制极为脆弱,随时面临崩溃危机,且中国崛起势必对世界秩序造成负面影响,届时台湾将会同西方世界连手将其消灭。

同一地区的民众抱有不同的立场并不稀奇,应该说世界各地都是如此。只是台湾涉及了更多历史、国族、身份认同、统独等因素,如何理解并应对大陆崛起后的世界局势,对台湾人而言并非“别人家的事”,而是与自身命运息息相关。这也使得台湾对此议题总是争论不休,仿佛多重人格一般,时而期待、倚赖着大陆对台让利,时而又呲牙咧嘴、动作频频地宣称“台湾不需要大陆”。



面对中美之间的激烈交锋,台湾人普遍认为此时是与美国交好的最佳时机。(Facebook@台湾外交部)

尽管台湾体内长期“住”着不同主张与型态的人格,但至少“维系两岸和平”还是大多数民众都认同的“主人格”。因此“你喊你的台湾第一、我做我的大陆生意”,“你喊你的统一、我说我的台独”,就算国际情势已有所改变,只要中美台之间还保持稳定平衡,未对台湾产生实际影响,其他人格之间关起门来吵吵架,倒也算不上什么大事。台湾内部不同人格之间的互相制衡,某种程度上也正维系中美台与国际关系间的巧妙平衡。

但随着美国渐渐从全球治理体系的主导位置衰退,中国大陆相对地逐步提高国际角色,中美在全球的角力与对抗变得无可避免,大陆对于两岸关系的解决,也因中美间实力消长而变得更加坚定自信。台湾该如何因应这样的转变,成为一个难以承认、又须严肃面对的课题。

台湾政治人物又何尝不知道中美与国际局势之间的变化,但各政党间为求政治私利,有些人害怕得罪选民而默不作声,有些人则为获取选票而将民众的恐惧与担忧激化为仇恨,在世界秩序正由美国独霸的单极走向二元甚至多元时,反而大声呼吁抵制大陆崛起是全球运动,惟有单边押宝美国才是台湾的最终出路。

亲美抗中人格“篡位”登场


于是“亲美、抗中、保台”的人格在此情境下被彻底催化,成为了台湾当前的“主人格”,并欣喜于疫情使陆方成为“众矢之的”,兴奋地认为在此时宣传台湾民主价值、打击大陆负面形象,将使台湾在国际上获得更多支持,从而冲出一条血路,再也不须仰对岸鼻息而活。

“亲美、抗中、保台”的主人格极速窜起的同时,也对其他人格发起了拷问,以往不同人格还能在“稳定两岸关系”的大前提下并存的平衡正逐渐消亡。台湾人不能再采取带点务实、投机甚或消极态度去面对两岸关系,否则将动辄被主人格扣上“舔中”、“卖台”的罪名,而遭到出征及噤声。



不少台湾人认为,此次疫情是台湾在国际上发光发热的大好机会。(Facebook @Tchaj-wan v ?esku)

尴尬的是,当有立委问起“如果中国不跟你对话、不交流怎么办”的时候,台行政院长苏贞昌却强调“我们不要去惹他们”、“两岸还是要有往来”。当台湾人高喊护照、华航上的名字都要改成“Taiwan”,与大陆彻底区隔时,政府官员也扭扭捏捏的表示“朝野要有共识”、“要再研究”。有些台湾人为此默默嘀咕,国际如此支持台湾,正是台湾正名、甚至独立的大好时刻,政府为何不敢为?

但就如美国在台协会(AIT)发言人所言:“尝试改变维持现状会威胁稳定”,美国可以签署《台北法案》、可以协助台湾扩大国际参与,但不会为台湾狂踩对岸红线的作为负责。而其他国家尽管对中国仍抱持着戒心与成见,却也体察到了国际局势的转变,就算嘴上仍不放过中国,实际作为上则已开始探索与中国的相处之道。

但台湾人大多只看到其中一面,因此当中泰网友爆发网络骂战时会暗暗窃喜“中国得罪了全世界”,会自豪台湾的“口罩外交”赢得了世界尊重;却没看见中泰官方在疫情最艰困的时刻相互协助的友好关系,也忽略了台湾捐赠德国100万片口罩后,德国政府发言人却只字不提台湾的现实。对于这些民主同盟们“说不出口的感谢”,台湾官方似乎也只能摸摸鼻子说声“Taiwan can help,但不期待别人一定要感谢”。



尽管承认台美间的友好关系,美国在台协会发言人仍强调维持现状的必要性。(Facebook@美国在台协会 AIT)

很显然的,各国民间或媒体对中国的态度不尽友善,并不代表官方会在国际上力挺台湾与中国对杠。在台湾的政客们心里当然也清楚明白,眼前的做法除了能激起民气、骗取选票外,并不是台湾真正的出路,因此宣称在台湾跃上国际、与大陆“分庭抗礼”的同时,具体行动上却频频急踩煞车,试图稍稍浇熄民间过度激昂高涨的情绪。无奈这个主人格已如同注入兴奋剂的脱缰野马,其他副人格乃至唤醒它的始作俑者们,恐都已无力拦阻。

考验台湾的“致命ID”


2003年上映的美国电影《致命ID》,内容在讲述一名杀人犯在治疗多重人格的过程中,反而让最危险的人格将其余人格全数消灭,在人格分裂类型的电影中蔚为经典。台湾现时内部景况和对外处境也极为相似,如果多重人格患者大多是经历了现实与内心的困境,在极度无助的情况下为了“自保”或“自我安慰”而分裂出其他人格,那台湾便是在最艰难的时刻扼杀了其他人格的保护,将最危险的人格留下,却误以为这是保全台湾的最佳且唯一出路。

电影《致命ID》的英文剧名为《Identity》,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Identity”(身份认同),才让台湾在面对国际局势的转变时,会陷入如此矛盾、纠结乃至分裂的状态。而这个“Identity”究竟“致不致命”,端看现实与理想产生落差时,台湾人能不能冷静从另一个角度看待世界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