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乌克兰一线,基辅当局已陷入惊弓之鸟的困境。(美联社)
但出乎意料的是,外界只能看到十几万乌克兰大军堆积在东乌克兰战线无所作为数月之久,与此同时,从伦敦到东京的西方媒体都在大举宣传俄罗斯的威胁、“俄罗斯不惜一战”以及“华盛顿预计俄罗斯将在2月中旬入侵乌克兰”的消息。
这种近乎于单向倒灌且没有选择余地的消息流让西方世界主动接受了“俄罗斯入侵”的意向,即便最靠近俄罗斯的欧洲对此意见是存在矛盾的。譬如在美国主导的“北约”内,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国家就分成了四种不同的态度:德国、法国、意大利反对动武,德国甚至反对爱沙尼亚将其装备的前东德产火炮转送乌克兰;英国只派了三十个“军事顾问”;西班牙、葡萄牙等南欧国家主张对话解决;只有波罗的海沿岸和前苏东“恐俄国家”才会派出“志愿者”。
遗憾的是,欧洲大国当局的意见并不能改变其国内资本的流动。也就在1月下旬,随着美国开始撤出他在基辅的外交官,欧美股市在1月24日也出现大幅波动:当日,英国富时下跌2.63%;法国CAC下跌3.97%;德国DAX下跌3.80%;波兰WIG下跌4.40%;这种肉眼可见的避险风潮展示了欧洲资本在“战争风险”下流入美国的趋势:战争刀枪未动,美国就已先收割了些。
当然,收割欧洲资本可能只是美国调动宣传工具,制造俄罗斯战争威胁的意外收获。对美国来说,这场即将爆发的战争的意义终究在于转移视线,譬如俄罗斯驻维也纳军控代表团团长加夫里洛夫(Konstantin?Gavrilov)就曾在2021年11月下旬认为,美国需要一场“小战争”,以便转移对乌克兰内部问题的注意力,以及分裂欧洲和俄罗斯。随着这场风波的持续,以及同期美国国内经济问题的恶化,一场据称发生在乌克兰的“战争”风波似乎有更多用处。
转移注意力的时机
事实上,美国更需要掩盖其自2021年11月后抗疫失败,通胀难以回落的困境。从2020年3月开始,随着美联储宣布,将根据需求购买国债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美国正式进入“无限量印钞”模式。美国财政部则通过数轮天量财政刺激计划,向市场释放了天量的美元。在大放水的背景下,全球市场因美元的国际地位承担了美国通货膨胀的恶果。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能源价格、粮食价格不断飙升。
华盛顿早就意识到,这种持续将近两年的天量放水只是应对疫情带来的萧条的权宜之计,其财长耶伦(Janet Yellen)曾在2021年11月强调“控制疫情是抑制通货膨胀的关键”,也正是从此时开始,乌克兰战争的风潮即如影随形。
在耶伦们看来,“如果疫情得到很好的控制,那么原油、汽车等日常必需品价格飙升的势头将在2022年下半年减弱”。但华盛顿、美联储在新冠防疫问题上的赌博心态使之丧失了控制局面的机会。随着奥密克戎变种新冠病毒的传入,此前在2021年内一度呈现受控态势的疫情迅速升温,到2021年12月,乌克兰战争的风头和态势也随着美国国内疫情的迅速发展一起沸腾。
就当下局面来看,美国的问题难有出路,因为就目前的格局来说,美国当前的通胀持续被加强有点像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的局面,其中的“工资推进通货膨胀”的局面是依靠中国劳动人口释放美国资本活力,推动美国经济转型而来的。
而今,同样需要大量劳动力以释放自身资本活力,在类似产业中形成有效投资,进而拉动经济增长点的中国恐怕不太可能继续为美国扮演这种拯救者的角色:中国自身甚至也需要第三世界国家来扮演类似角色。这使得美国在宏观问题难解之际,只能拿现成的地缘问题来转移一波视线。在传统的委内瑞拉、古巴难有突破之际,乌克兰就显得相宜起来。
说到底,战争并不是单纯的杀戮,美国只在单极地位、势力范围、石油供应以及美元霸权遭到挑战时才会挑起战端。如能有效改变局势,华盛顿也未必会下手,譬如美联储还是宣布计划在2022年3月开始加息,以便遏制两年来失控的通货膨胀局面。并寄希望于新一轮疫情在3月下旬“结束”。毕竟,兵者为凶器,是不得已而用之的。乌克兰的“战争”也成了华盛顿在艰难时事的最后手段。
随便看看
- 格力“二号人物”辞职 董明珠接班人选起波澜
- 深圳“神盘”衰落史:1年前转手就赚500万 如今..
- 外媒:加国虐待原住民 不代表不能谈新疆种族灭绝
- 巴西卫生部长:当地发现的亚马逊变种传染力强3倍
- 自己打脸只用了20秒!蓬佩奥甩锅中国翻车 尬了
- 中国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欧洲 中美竞争 不是美苏争霸!
- 多维:远东集团宣示反台独 但台独为何都在挺远东
- 多维:美国经济--千疮百孔的漏洞 史无前例的泡沫
- 国内支持禁食猫狗的人,撑起了两个不该火的生意
- 刚成立的中国稀土集团 真是制裁美国新武器吗?
- 加拿大华裔首席卫生官被质疑为中国工作 特鲁多怼回
- 大学生发现免费吃肯德基套餐方法分享同学 获刑2年半
- 陆媒:美国暴乱后 亲人反目 约会软件都成了举报神器
- 美媒:人脸识别把人变“透明人” 中共监控下人人自危
- 出口商品总被卡?立陶宛媒体质疑台湾“没诚意”
- 人民日报:不想当中国人 台湾绿营却想过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