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浅析:宋朝经济如此发达?为何没有一支可用之军?

2021-09-28 17:05:09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

在我国的封建王朝历史上,宋朝是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尤其是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后,北宋的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经过很多学者的研究,北宋经济的巅峰时期,足足占据了全世界经济的80%,比巅峰时期的英国还要繁荣昌盛,就连西方的诸多国家也很肯定大宋的富裕程度。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只是,北宋的经济、科技文化之兴盛,虽然同期的很多国家都无法与它媲美,但是北宋却被后世人吐槽成一个最糟糕的王朝。

这是为何呢?主要就是因为北宋的军事实力太低下,因此又有着“弱宋”、“文宋”的名号。按照我国对封建王朝评价的标准来看,单单是上述两个字,北宋就足够丢人的。 

上述咱们说到,北宋的经济占据全世界经济的近8成,既然如此,那么为何他们能将强大的经济实力转变成军事实力呢?

一、北宋王朝到底有多么繁荣

陈桥兵变后,赵匡胤在公元960年建立了北宋王朝。起初,因为五代十国的战乱,北宋初年国家的经济积贫积弱。

当时,虽然赵匡胤一直勤俭节约,但因为民生凋敝、百废待兴,所以宋朝的经济一直没能快速发展起来。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北宋王朝发生了两件大事,自此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它们便是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

1、两次变法中的经济改革

公元1403年,范仲淹上述宋仁宗实施变法改革,其中对农业的改革名为“厚农桑”,即是:由政府出钱,给农民修筑水利设施,以快速发展生产。

对此,范仲淹还制定了一整套的赏罚制度、考核制度。简单来说,将农业的发展纳入官员的考核制度,达到预定的目标便赏,未达成指标的则处罚。

在这样的制度之下,北宋的官员、百姓全部都动员了起来,在原来土地的基础上,又有大量的荒田被开垦了出来。

虽然后来庆历新政受到了重重阻挠而失败,但关于农业方面的政策,却很好地延续了下来,北宋的经济得到了一波发展。

20年后,宋神宗时期,王安石上京述职后,再一次提出的变法的主张,而他的核心内容更倾向于“发展生产”。

当时,王安石提出了一个很“前卫”的金融体系,即是:朝廷出资向民间借贷,以帮助农民发展生产,此法在当时得到了极大的推广。


以农业为例子,《中国通史》中有这样一番记载,大致意思就是,北宋开垦农田的数量,比唐朝、汉朝加起来还要多两倍有余。

与此同时,因为水利设施的发展,北宋农田的亩产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北宋时期土地的亩产至少是战国时期的6倍。

古时候,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便是土地,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仅仅几年之后,北宋朝廷的税收进一步加强,直接摆脱了“积贫”的问题。

2、北宋王朝的GDP

曾经,关于北宋的GDP,有不少学者、专家做出过相关的推测。同一时期,北宋的GDP占全世界的80%,从这一个数字便可以知晓北宋王朝的繁荣程度。

《食货志》对北宋的财政,有过一些大致的记载:宋朝一年的收入大致在1亿1600万贯钱,按照当时的换算公式来计算,宋朝一年的纯收入大致是一亿两白银左右。

嘉庆皇帝抄和珅的家时,总共获得的财富大致在12亿左右,相当于大清朝15年的税收总和,换算下来清朝每年税后收入大致在8000万左右。


乾隆末年、嘉庆初年,也算是清朝最繁荣的阶段,但是与北宋每年的经济收入相比,还是差了25%的GDP,所以宋朝之富裕堪称我国封建王朝历史的一个巅峰。

不管这个结论正确与否,但至少在现在的学术界,宋朝的繁荣是公认的。按照正常的情况来说,北宋的经济那么发达,应该能够打造一支百战百胜的军队。

然而,从历史上来看,北宋在摆脱经济上“积贫”的情况之后,并没有摆脱“积弱”的问题。更甚至,北宋的弱在历史上都是有名的,总是“花钱买和平”。

赵宋占据全世界80%的经济,又拥有广阔的中原大地、富饶的江南水乡,为何就打造不出一支精锐部队呢?

二、北宋距离一支强军差了什么

回首整个北宋的历史,虽然朝廷一直很有钱,但是却因为种种原因,他们始终无法打造一支强大的部队。

而这其中的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政治制度,其二是财政状况,其三就是客观国情与大环境。


1、重文轻武的政治制度

上文提到,赵匡胤是通过陈桥兵变才夺了后周的政权,建立了北宋王朝。因此,也是由于这一个原因,赵宋的皇帝很害怕“陈桥兵变”事件重演。

自赵匡胤时期,北宋的武将便被大力压制,同一级别的官员,武将都要低文臣一等。另外,赵匡胤为了避免边军反叛,还不断抽取边军的精锐力量,补充朝廷的中央军。

结果,边军的实力不断减弱,中央军也因为长时间不打仗,战斗力也直线下滑,久而久之北宋再无一支强大的部队,在乱世中等同于赵宋“自废武功”。

2、不堪的财政状况

谈到这里,或许就有很多人看不懂了,明明宋朝的经济总量占据全世界的80%,为何又会说它的经济状况不堪呢?

其实,北宋的财政收入虽然很多,但花钱的地方更多,每年的财政赤字都很大,简单来说就是入不敷出,而造成这一状况的便于“三冗”有关。

“三冗”问题主要是指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在精锐军人都被抽调的情况下,为了保障军队的战斗力,只能用人数来凑,如此便产生了大量的“冗兵”。


其二,在防范武将的时候,赵宋皇帝也制定了防范文臣的措施。当时,为了避免文臣权力过大,赵宋皇帝还不断分权,即一个职位多个人员管理,造成了大量的“冗官”

为了保障这些冗兵、冗官的稳定,北宋每年都会花“大钱”来养这些人,这便产生了大量的“冗费”,而且这个费用还是一个天文数字。

除了这些费用之外,为了保障边疆的和平,北宋每年还要准备大量的“岁币”来购买和平,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还不算朝廷应急、救灾等花费的资金。

总的来说,因为宋朝的财政开支太大了,所以在除掉这些必要的钱之后,根本没有多余的资金来打造一支精锐部队。

3、缺少养马之地

当然,除了以上的人为因素之外,限制北宋军事发展的还有一个客观环境,那就是缺少一块良好的养马之地。

对于北宋而言,北方的燕云十六州是一块很好的地方,宋太祖赵匡胤曾放出豪言要花钱买下燕云十六州,如果辽国不答应,那就用这笔钱招天下勇士,将这个地方给打下来。


可是,直至宋太祖去世后,他也没能完成这个心愿。后来,宋太宗虽然也因为这个地方与辽国发生了摩擦,但因为军事实力较弱,也无法拿下这块养马之地。

古时候,骑兵是一支部队不可缺少的力量,而战马是骑兵的基石,没有马匹,再有钱也无法打造出一支强大的军队。

总的来说,赵宋虽然很有钱,但是在统治者没有觉悟、钱财缺失,又没有马匹的来源,也就造成了“富国”但却无法“强军”的尴尬境地。

总结

陈寅恪教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单纯从经济角度出发,这样的说法是正确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为经济水平发展很好,所以宋朝的文化、技术等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也创造了“文宋”的盛世之名。

只是,这样一个国家虽然有着极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但是从某个角度来看,它又不像是一个国家,机构很混乱,而且还缺少一种强大的军事保障。


纵览汉朝、唐朝时期,虽然这两个时期的经济发展不如宋朝,但是他们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却非常大,“汉人”、“唐人”的称呼依旧还在。

如果一个国家不能解决好财政问题,不能将强大的经济转化为强大的军事能力,那么这个国家有再多的财富也无法崛起。

回首清朝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GDP并不能代表一个国家的实力。当时,清朝的GDP是英国的十几倍,但却被几艘军舰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最后还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

只有将经济实力,不断转化为强大的军事实力,这样的国家才能够逐渐地崛起,不再受他人的威胁与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