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虎踞狼牙:晋察冀一分区的那些事(七十一)

2021-09-13 17:06:11

晋察冀军区成立的时候,司令员是聂荣臻。事实证明,聂司令实在是当年的精英人才,在那个交通不便、很多人一辈子没去过县城的年代里,他去过欧洲、留学苏联,黄埔军校当过领导,打过北伐战争,参加南昌、广州起义,是根正苗红的一方面军老领导。更为难得的是,有这么多骄人资历与背景,他平时却十分宽厚,用人不疑,从来不摆架子,实在是包容一方的好人。唯一的缺点,是他属于政治干部出身,军事方面偏弱,而在枪林弹雨的战争中,武力值往往是最重要的,后来的解放战争,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延安把挺进军肖克派给他当副手,其实是有深意的,一方面免得肖克同贺龙继续冲突,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肖克能发挥自己的军事优势,同聂荣臻强强联合,取得最大的效果。

天大地大,人事最大。肖克在平西没能打开局面,回到总军区当副司令,很快发生了一系列反应。为了贯彻自己的军事思想,必须在各个岗位换上自己的人,而杨成武的一分区,就是首当其冲的目标。

按照晋察冀总军区某些人的计划,一分区将通过这次改革,实施一系列人事变动:黎光作为改制功臣,未来升任三团团长,原三团团长肖应棠改任军分区参谋长;而徐德操则任军分区副司令(高鹏去雁北后,这个位置一直空着),再把杨成武上调总军区,徐参座就可以顺利接管一分区了。

虽然这些安排没有下文件,杨成武却凭自己的直觉,敏感地嗅出了危险。

总军区打压一分区出去的干部,那是有先例的。一九三八年,一分区参谋长熊伯涛调到四分区当司令员,就在四一年突然被无理由免职,调任冀中军区参谋长;熊司令很有意见,要求继续呆在部队打仗,结果被扣上“无组织观念,不服从分配”的帽子,受到降级、记处分、开除党籍等一系列不公正打击,最后送到延安。直到一年半以后,才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由校长彭真做出了组织结论:不应该给予处分。换句话说,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无头冤案。

先是熊伯涛,再是高鹏,现在又轮到黄寿发,家里还有徐德操和黎光架空自己。要说这不是军区总部有人跟他过不去,那真是打死你我也不信。

于是,杨成武终于怒了。

不久后,杨成武以一分区司令的身份,做出了新的工作安排:由参谋长徐德操领导、三团副团长黎光操作,司令部派出作战科科长李青川、参谋杨浩配合,专心落实总军区的指示、完成主力团的改制工作;一分区其余军事工作交给没有任何职务的黄寿发,虽然他啥也不是,但大家都很熟悉前任黄参座,也就不用介绍了,打仗的事找他就行!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直接架空了徐德操,管你分成大团还是小团,军权都得交给黄寿发,徐参座实际上能直接指挥的,只有李青川一直在训的教导大队。其中最可怜的自然是李青川和杨浩,两人一个负责作战,一个管人员和武器编制,摊上了任务就不能推,裁哪个都得罪人,结果大家怨声震天,他们则成了遭殃的池鱼。

本来还有几个随从,现在都被调给了黄寿发,只剩下李青川和杨浩在身边。直心眼的徐德操一度以为,这两个人可以算他在一分区的小山头,却不知道李队长也是个有心机的人,名义上对徐参谋长言听计众,实际上对山头间的关系清楚得很,早就向杨成武秘报对方的一举一动,属于典型的脚踩两只船。

带着国民党宪兵的“反动”背景,李青川在组织里,一直仕途亨通。很长一段时间,连杨浩都不知道里面的奥妙。

历经千辛万苦,一九四二年总算是过去了。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灾难的一年。冀中军区陷落后,周边根据地不仅失掉了后勤支援,还要挤出大量资源养活撤出来的人马,很快就陷入枯竭的境地。

但是,日子还是要继续过的。

一九四三年一月十五日至二十一日,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正式招开,地点在阜平县温塘村。

说起来可能有人不信,当年的八路军,是真心实意相信,未来的中国要一人一票民主参政的,各边区都举行了选举活动,还认真推选了自己的议员、县长;前面说过的刘萍,到死都为此无比自豪,绝不肯投降鬼子。解放后进北平,曾经有老八路照着从前的口径向市民宣传,告诉大家要一人一票民主选举,结果立刻被作为政治事件上报,幸好当时还不流行整人害人,但也把这个干部吓得够呛。

由于敌情紧张,四零年边区就选出了两百八十八名议员,直到四三年才抽出空来开会,杨成武作为代表,也有义务参加,并且按老规矩,又带上了一团负责护卫。他走的时候,专门做了一个交待:
日常工作由黄寿发主持。

一分区里除了杨司令,官最大的是徐德操,黄寿发啥名义都没有。这个指示的意思是什么,大家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