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香港大圈仔:威震70年代,80年代突然消失,90年代暴打越南黑帮

2021-08-15 17:05:04

什么是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混黑帮的人习惯将他们的世界叫做江湖。人在,江湖就在,帮会就在。我们在大陆成长的人对“黑社会”的认知大部分来自香港电影。什么古惑仔、陈浩南、小马哥……所有黑帮的角色在80年出生的一代人心目中都成为经典的青春记忆。香港的黑帮构成了香港特殊时期的文化。

陈浩南

由于刚开始英国殖民者占领香港但又不用心管理的原因,50年代到70年代这个小岛几乎是黑帮遍地,大街上经常看到一帮人追着人砍。当地人流行一句话:“警察管黑帮,黑帮管治安”。大街小巷,你能看到青年人争先恐后做着马仔,为的是养家糊口。因此,香港电影、香港文学里面凡是写道那个年代的,总是离不开黑帮。

当时,香港黑帮着名的几个帮派是14K,三合会,新义安,以及后来的“后起之秀”大圈帮,又称大圈仔。大圈帮,它不同于之前的香港黑帮,作为外来的“团伙”,他们没有香港黑帮那些规矩和帮会仪式,凭着“不要命”、“豁出去”的狠劲儿,让人闻风丧胆。他们很快在香港打下属于自己的天下,并且在香港地界干出了“惊天动地”的抢劫大案……

他们身上的悲剧色彩,身份认同的焦虑,给了黑帮电影很多题材。比如香港电影《省港旗兵》、《旺角黑夜》、《树大招风》以及杜琪峰导演的电影《大事件》等等,他们都是带着膜拜和恐惧,讲述着“大圈仔”的故事。

这个“大圈仔”的群体为何忽然在80年代消失,又为何在90年代和越南黑帮火拼?这里面有着怎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先来追溯一下香港黑帮的前尘往事。

香港古惑仔

一、香港黑帮滋生的根源

几年前着名作家、文化学者,人称“湾仔一匹狼”的马家辉,出版了他的长篇小说《龙头凤尾》,讲述的便是香港黑帮的故事。他作为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家里有几位长辈还是黑帮的“老大”,所以他的笔下总是离不开香港的故事。他说,近代的香港是一代代的移民和难民定居在这里逐渐形成的社会。

一百多年前,也就是1841年,英国人占领了香港,第二年便签订了《南京条约》,香港的开埠历史便开始了。当时的香港大多都是大陆各地跑过去的人,他们有的为了躲避战乱,有的为了发财。但是归根结底就是为了在香港混一口饭吃,他们开始寻找同乡,拉帮结派,当时有很多“同乡会”。比如你是潮汕地区跑过去的,那么就组成了“潮汕帮”;你是佛山跑过去的,就成了“佛山同乡”,组成这些帮会,最初目的是为了相互帮忙,联合起来力量大,不受人家欺负。

香港最初的这些移民做着社会底层的各种生意,比如跑码头、卖鱼蛋等等。各行各业为了自保也会组成帮派,比如缝衣服的都能组成帮会。1847年,当时统治香港的英国人做了一个统计,当时四分之三的香港人都加入了黑帮。从这个数据可知,当时整个香港社会都和黑帮多多少少扯得上关系。

香港

为什么英国人在占领了香港后不好好治理,而几乎拱手给立黑帮管理呢?原来英国人一直不确定他们是否真的要管理香港。他们不确定是不是过了几年之后,香港会不会被要过去。所以这些人无心在香港进行社会治理,全靠黑帮用“武力”解决社会治安问题。后来中国经历了辛亥革命、军阀混战、国民政府北伐等等,英国都在观望中国是不是要收回香港。

正是这样的原因,早期香港一直保留着清末传下来的教育传统,当然也正是这样的原因,香港作为港口,涌入了大量的难民和移民,也滋生了各种帮派。但是香港真正成立各系统组织的黑帮,都与一个组织有关,那就是“洪门”。

洪门最开始以“反清复明”为己任。从康熙年间,洪门已经存在。他们大多数都是明朝的忠臣,发誓不臣服清朝,光复大明。后来,洪门成为一个庞大的“地下组织机构”。孙中山最开始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的时候,得到了洪门的大力支持。洪门后来改名“三合会”。当时黑帮经常乱砍人,死伤很大,为了让大家和睦相处,1909年一位勇义堂堂主建议大家团结一起,形成规矩,不能再乱杀无辜。每个帮派的名字前面加一个“和”字,表示以和为贵。比如“勇义堂”改名“和勇义”等。当时还定了“洪门”的等级制度,大哥叫做“香主”,后面依次是元帅、红棍、纸扇、草鞋,四九仔。所以在那个时候,可以看到香港到处都是“和”字的帮会。到了1949年,另外一股势力脱颖而出,也是和洪门有关,也和一个地名有关那就是广州宝华路14号。

图中为孙中山等人

二、香港三大黑帮的江湖传说,“大圈仔”是另类

1.三大黑帮中14K最先打出名气

这要追溯到解放战争时期,1949年国民党节节败退,他们开始谋划撤退事宜。为了给撤退做掩护,他们联络了洪门,以及一些军统的秘密工作者。其中葛肇煌被委以重任。因为他不仅仅是军统的官员,还是广州“洪门护法”。他曾摧毁了日本支持的“五洲华侨洪门”,并且将该组织改革成受军统管理,改名“洪门忠义会”。总部设在广州宝华路14号。

后来国民党战败,香港这样一个弹丸之地,聚集了10多万的国民党残余军队和家属。英国人把这些人安置在摩星岭,当时香港有很多左派势力,他们想把这些国民党残余部队赶出香港,但是这些人已经是亡命徒,想要赶出来没那么容易。双方在1950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死伤无数。英国人没办法,又把这些人以及他们的家眷安置在了调景岭。

在这里生活的人都知道一点,过往的奢靡富贵生活已经不再,只能依靠拳头来重新洗牌。为了能在这里寻得生存希望,这些残余部队也开始成立帮派。那位原来在“洪门忠义会”的葛肇煌便“脱颖而出”,他将这个组织改名为“14K”。“14”来自广州宝华路14号,K来自“KuoMinTang”(国民党的英文)首写字母。

从这个组织的名字就可以知道,他们自认洪门正统,效忠国民党。并且这个组织的人员都是军人,拥有军统背景。当时毛人凤鼓励葛肇煌,希望他继续留在香港,为“党国事业发热”。14K的经费一部分来自台湾的支持,一部分是在香港凭借争夺地盘得来。在这样的强势背景下,14K成为了香港最大黑帮。不过,后来14K的势力逐渐转移到了澳门以及东南亚各国。

2.“新义安”的崛起,最兴旺的时候帮众20万

香港另外一个实力强大的黑社会是新义安。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向前作为戴笠的心腹,得到指令潜伏在香港。他当时潜伏在“义安工商总会”从事间谍活动。新义安有军统背景,还有潮汕的工商会做靠山,势力发展十分迅猛。向前在1953年被驱逐香港,回到台湾养老。新义安所有的事情交给了长子向华炎。我们现在熟知的娱乐圈大佬向华强,则是向华炎的弟弟。向华强在经商之处有过人一面,他曾经还在黑帮题材中演绎过“龙五”的角色,是一位在香港娱乐圈叱咤风云的人物。

新义安在向华炎管理的40多年里,迎来了巅峰时刻。帮会人数最多的时候达到20万,涉及香港的社会各个领域,雄霸一方。

3.“大圈仔”也为香港黑帮历史增添了另外一种“复杂色彩”。

因为“大圈仔”不是本土黑帮,而是从内陆逃到香港的一些亡命徒。

很多大陆人听闻香港富得流油的谣言,都想去香港捞金,因此许多人偷渡到香港。但到了香港后,他们傻眼了。香港并不是他们想的那样,资本主义环境下竞争激烈,许多企业还不招收大陆人,很多人都是这样被逼到生存绝境。但由于大陆人不通香港习俗,很多人不讲三合会(洪门)当初立下的那一套规矩,以“斗狠”出名。

当时从内地逃往香港的青年一般都是抱着轮胎或者游泳圈等工具漂浮过来,所以他们都被称作“大圈仔”。也有一种说法是,当时中国百万人口城市都是用“圈”画出来的,而偷渡到香港的内地青年大多都是广州过来的,广州是百万大城市,所以叫他们大圈仔。

来到香港后的大圈仔发现在这里“警察”其实是一个摆设,必须要靠武力来维护自己的生存权利。有一些武功底子的大圈仔就找个堂口投靠一下,暂时过渡。没有武功底子的一般先去武馆报名学习拳脚。大圈仔们很快发现,他们一些人的粤语口音不正宗,皮肤又黝黑,在香港他们很容易被当地人识别,所以融入社会的过程很难,即便是拜了堂口,也是在最底层摸爬滚打,生存依然是一个问题。

当时香港的黑帮就如我们前面提到的两个14K,新义安等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如果大圈仔们要联合起来占据一个地方,必须凭借“拳头”杀出一片天地。这些新来的势力,只能用“心狠手辣”来打斗。到处带着一帮小弟去砸场子,火拼,先吃掉小的帮会,吃掉以后自己坐上这个地方的“老大”,去继续收保护费。如果事情做得过分,捅了大篓子,反正这些大圈仔家人一般都不在香港,他们都是孑然一身来这里,所以逃走更容易,也更了无牵挂。

由于从外地来,“大圈仔”群体比当地黑社会更抱团,甚至他们一些人是退伍军人,懂得训练,一些内地来的“大圈仔”会被整编成“队伍”进行专业格斗培训。所以,吃掉小帮派的大圈仔,逐步强大,面对大一点的帮派,他们凭借训练有素,团结作战,心狠手辣,也能在“火拼”中获得胜利。

“大圈仔”群体

“大圈仔”站稳脚跟之后,就开始观察香港的各种生意。一些大的洗浴中心和酒店,都被势力大的黑帮占据了,不好抢夺。但是香港街头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麻将馆,这些赌博行业虽然也有很多黑帮争夺,但是大圈仔认为他们的势力可以攻下。所以,大圈仔决定了方向——抢夺香港麻将馆。他们瞄准地点之后,上去就是一顿威胁和暴打,不听话就砍人,最后整个香港的黑帮都为之一震。



二、盛极一时的 “大圈仔”忽然在80年代被“一窝端”

“大圈仔”的名号在香港大街小巷,让人闻风丧胆。更值得一提的是那几个“超级明星一般”存在的大圈仔首领,很多黑帮电影都会以他们为题材编写。

在拍摄关于“大圈仔”黑帮题材的电影中《省港旗兵》是正儿八经的枪战片儿,这部电影不仅仅是表面上探讨了“大圈仔”的生活,又道出了时代中个人命运的悲剧。它被入选香港百年华语电影100佳。里面描写几个大陆过去的青年,也就是大圈仔。当时纸醉金迷的香港,对于他们来说充满了诱惑,他们对香港黑社会一无所知。对他们来说,所谓的追求就是得到物质的丰富。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如何快速让自己“物质丰富”?大圈仔在抢夺地盘的同时还会去都去抢劫。

《省港旗兵》剧照

比如叶继欢,陈虎锯等,这些人威名远扬。24岁的陈虎锯人称“虎哥”曾经拿着双枪和香港警察在街头对峙,警察早就准备好“瓮中捉鳖”。但是,陈虎锯却凭借军人出身的洞察力,在警察的包围下,双枪火拼,经过激烈交战,他竟然逃之夭夭,警察当时颜面扫地。

另外一个人便是叶继欢。他城府极深,善于管理帮会,很快成为大圈帮的老大。经常带领大圈帮的成员去抢劫珠宝店和银行,某年他曾经在佐敦道上抢劫珠宝店,警察来围堵,叶继欢经常拿着重型武器和警察在街头对峙,这一画面被人拍下来,新闻播放后,叶继欢大出风头。

其实,50-70年代,香港黑帮之所以能够雄霸香港,也因为港英政府的纵容和香港警察的保护。很多警察黑白通吃,从中赚取不少利益。黑帮当然也懂规矩,自己占了地盘,拿了好处自然就会给警察分一点。久而久之,香港到处充斥着权色交易,贪污腐败。港英政府最后下定决心,治理香港。

他们迅速组成了廉政公署,对黑社会和“保护伞”进行严打。当时很多黑社会老大逃到澳门和台湾,有的甚至去了东南亚。港英政府的迅雷不及掩耳,打得黑社会措手不及,有的黑帮多少洗白了自己,砍掉了违法的生意,白道的生意还是可以继续在香港做下去的。

而“大圈仔”不同,大圈仔大多数时候就是抢劫珠宝店和银行。他们也没有留在香港的合法身份,所以一时间,港英政府集中的矛头就是清除大圈仔,雄霸香港十几年的“大圈仔”们纷纷逃离香港。

三、10年后,大圈仔在温哥华重出江湖,打爆越南黑帮



被集中“清剿”的大圈帮成员,逃亡各地,离开香港。他们有的去了澳门,大多数去了加拿大温哥华。他们聚集在华人区,最开始低调了一段时间,可是一件事的发生又将“大圈仔”拉入了人们的视野。

这些“大圈仔”没有正经手艺,带的钱一旦花完,满足不了物质上的需求,就不得不重走老路。当时温哥华唐人街被越南黑帮控制,他们希望通过谈判的方式,让越南黑帮让出一些势力范围。这对大圈仔来说,的确是一个进步。因为在香港的大圈仔,从来都是直接干脆地打打杀杀,没有江湖规矩。可能是经过80年代的“血洗”,大圈仔们希望低调一些。

但是,越南黑帮才不认识什么“大圈仔”,反而认为与他们谈判就是一种傲慢的叫板。双方自然没有谈拢,于是开始了“拼拳头”。

大圈仔一旦决定要火拼,那管三七二十一,拿着重型武器,到越南黑帮地界就是一顿乱杀,越南黑帮每次都处于下风,甚至几个高层还被杀掉了。这下越南黑帮更加与大圈仔势不两立,但是拼拳头打不过怎么办?越南黑帮竟然报警了。警察赶到现场,都吓傻了。十多个越南黑高层帮一起被干掉,地上的子弹壳堆成了小山。越南黑帮被大圈仔进行了大清洗……

后来,温哥华的唐人街完全被大圈仔接管,越南黑帮承诺永远退出华人区。被赶出香港的大圈仔们,开始在温哥华的华人区站稳脚跟。但是为了能够长期“管理”这里,大圈仔们比在香港时期显得更加理智一些,不再动不动就抢劫、杀人,和警察在街头枪战,而是倾向于用谈判的方式保护自己的利益,也为不少普通的华人出头,形成一股强劲的华人势力。

香港黑帮的历史,其实一段独特政治环境造成的,在这里有着经济利益、权色交易、尔虞我诈。但是在香港廉政公署成立后,黑帮再也不敢向像以前那样街头火拼,恃无恐地砍人,反而成了过街的老鼠。像“大圈仔”这样一群特殊时期的另类群体,他们的故事大多被搬上了荧幕,成为一种江湖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