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诸葛亮为什么选择了刘备,而不是曹操或者孙权

2021-07-06 09:35:57

诸葛亮到荆州后并没隐居,而是经常四海云游,与崔州平、石广元等一帮好友指点江山、胸怀天下。对天下形势了然于胸的诸葛亮,没有投奔曹操和孙权去做大做强,却为何选择了一无所有的刘备呢?


帮助刘备名正言顺

诸葛亮是非常崇尚儒家思想的,自幼的教育,使诸葛亮在儒家入世、忠君和大一统的观念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刘邦建立汉朝后,制定的规矩也是以儒家思想为根基的,这样,上有所需、下必甚焉,皇帝想用什么样的人是导向,社会各阶层都会积极迎合,诸葛亮也不例外。

刘备自出道,便是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名号行走江湖,就是向世人展示身份,以示自己征战的合情合理,这一点,在十八路诸侯伐董卓时,袁绍不敬刘备却敬他的身份还给个座位,足见当时社会出身的重要性。


诸葛亮也是认准了刘备的出身,再加上刘备谦虚待人,在三顾茅庐后,诸葛亮便遵循他儒家积极入世的观念,决定择贤主、誓刘报汉、兴复汉室,体现出他忠君的本质思想。诸葛亮选择刘备,第一位的原因就是刘备具有的特殊身份。

刘备急需战略指点

刘备放弃在家中织席贩履的生活,就是想借助乱世改变自我、实现自我,希望得到皇室后裔应该享受的地位。有这样的目标和政治抱负,刘备志气就不一般,毕竟那么多的刘邦子孙,就他跳了出来。

刘备在与关羽、张飞结拜形成基本班底后,开始闯荡江湖,并以出色的武力和仁义的做法赢得了社会名声。刘备这个名声,形成了他成大事的政治基础。


但是,名望不是地盘,地盘才是实力。刘备在东奔西杀中,始终找不到政治方向,只好在列强的夹缝中求生存,这个时期的刘备,如同大海中迷航的船,苦苦地寻找灯塔。

在司马徽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后,刘备紧紧抓住机会,宁信其有、不信其无,毕竟刘备自己感觉他的时间浪费不起了。三顾茅庐,与诸葛亮的一番隆中对,让刘备茅塞顿开,方向,正是刘备渴望的。之后的事实证明,诸葛亮对刘备最大的贡献,就是为他提出了战略方向,至于计谋有多神奇,似乎传说得多。


能受重视又出成绩

诸葛亮云游中,形成了自己对天下大势的独到分析,又耳闻目睹了曹操和孙权的崛起,也看到了谋士们的丰功伟绩,这让诸葛亮非常的羡慕,也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乱世中有一番作为。

但是曹操和孙权,都已是雄踞一方的诸侯了,身旁谋士如云,慕名投奔者不计其数。自视甚为清高的诸葛亮,绝不会低眉顺眼地去曹操或孙权帐下当个谋士,在别人鼎盛时自己去投奔是难以受到重视的,容易被人认为是来投靠或依附的。同样,以曹操或孙权的身份地位,也不会去关注传说中的“卧龙”。


诸葛亮渴望被英主发现,在寻寻觅觅中,诸葛亮看中了刘备,看中了他的出身、志向和一无所有。刘备是汉室后裔,恢复汉室天下名正言顺;刘备志在天下,仁义名声天下皆知,人品值得追随;刘备现在一无所有,正是用人之际,有能力者会备受重视,既能言听计从、又能成就一番事业而青史留名。

心有所想,必然外有所虑,心有灵犀的司马徽便迅速地当起了“媒人”。一个正求贤若渴,一个思得明主,在一番相互的试探后,诸葛亮如愿以偿地选择了刘备。

诸葛亮能让刘备欣赏自己,是他给刘备指出了最大的奔头:夺刘璋的益州。曹操打不过、孙权打不过,先打软弱的刘璋当基业,刘备被诸葛亮一点就明白了!


结语

谋士与明主,往往是结伴而行的,伟业与智慧缺一不可。诸葛亮辅刘备,从白手起家、平地起楼,成后世传诵佳话。如诸葛亮选择曹操或孙权,或许会明珠暗投没有展示抱负的机会,也或许淹没在谋士群体的内讧中。最关键的,是诸葛亮根本看不上曹操和孙权:一个是挟持了天子占领地盘,另一个直接就是抢了汉家的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