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我的家国情怀---从共军序列中消失的何畏

2021-07-06 09:35:55

引子

现代的何畏基本上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极少出现在近代的文学作品和影视创作中。我对此人感兴趣,是因为我大伯公加入红军(红九军)的时候,他是时任红九军军长,那时候的许和尚仕友,不过是他的下属25师师长。

他为什么会淡出视野?这中间出了什么问题?就连四方面军的老人,后来的晋冀鲁豫,二野,都极少人提起这个人,这又是为什么?这些事情都引起了我的兴趣。

高调登场

何畏于1900年出生于广东乐会县(今海南省琼海市---博鳌论坛所在地),幼年随亲人移居马来西亚,在马期间,曾经加入过马共。成年以后,回到国内,曾经在厦门大学就读(科目不详),1926年底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步科第一队,同期的人有:许光达,郭汝瑰,赵尚志,邱行湘,陶铸,宋时轮等人。1927年底参加广州起义,失败后,1929年底被派往广西百色参与组织白色起义,白色起义以后,任红七军的一个连长,31年,红七军主力北上併入江西瑞金的中央苏区(邓黑猫当时是红七军的党代表,但是有一段脱离岗位的黑历史),归三军团(彭德怀)建制。

因其人作战勇敢机智,在中央苏区就屡建奇功,晋升很快,1932年后期,前往鄂豫皖苏区,接旷继勋任红四方面军12师师长(该师由1年前的光罗潢(光山,罗山和潢川)独立团合编而成红13师,徐向前是最初的师长,31年底改编为红12师后,黄埔一期的陈庚是这个师的首任师长),陈庚负伤后到上海治伤,伤癒后回中央苏区。

成为张国焘铁粉

1932年鄂豫皖红四方面军面临第四次围剿,张国焘粉墨登场,对内加紧清洗(整死很多人),对外积极作战(冒险打大仗),这期间何畏积极支持张国焘,成为了张国焘的铁粉,参与了四方面军很多整人的事件。

鑒于此人(何畏)作战智勇双全(被四方面军内部称为为「小诸葛」),他从鄂豫皖一路打到川陕交界的汉中,其后再随徐向前/张国焘等人南下川北巴中,在整个四方面军序列中,红12师是战损比较小的一个军事单位。在四方面军攻下通南巴(通江,南江和巴中)以后,张国焘把这里设置为川陕苏区的首府(巴中),(诚实地说,张国焘并非一无是处,在跟陈昌浩等人的配合下,搞苏区机构建构,还是有一套的)。1933年7月,在通南巴第一次扩红(主要是王维舟的川东游击军的巴中支队转正外加新招收的人,共有接近4000人加入红军),何畏的红12师优先扩建为红九军,何畏任军长,詹才芳任政委,下辖红25师(许和尚仕友兼任师长),红27师(王学礼兼任师长),军直属队长(团级建制)周希汉。

张国焘一直拿红九军当主力中的主力使用,仪南(仪陇县,南部县)战役,营渠(营山县,渠县)战役和宣达(宣汉县和达县)战役,万源保卫战,红九军都是主力。大家看看地图就知道,这支部队基本上沿着川陕苏区的西南->南部->东南->东部扫了大半圈。其中以万源保卫战最为重要(有红四军和三十军配合),徐向前曾经亲历前线指挥。这几次战役,时间跨度也比较大,从1933年夏秋季一直打到1934年冬季,超过了一年,在这段时间里面,何畏治下的红九军基本上是连征连战,他的表现并不差,深得张国焘徐向前赏识。

我大伯公加入红九军的时候,营渠战役已经结束,主力部队(25师73团加新近扩红的1000多人)东移至宣达地区,準备宣达战役,随王新亭留守建立苏维埃地方政府的留守部队,原73团的主力不到一个营(外加部分新建的地方武装,此部分未算入早期的扩红人数,总数也超过1000人),这部分兵力并未参加后续的宣达和万源守卫战,后期这部分人打完防御战(跟川军阳森部打,主战场就在我家不到两公里的凤凰寨)以后,35年春节前随王新亭北移巴中。

1935年春节刚过,四方面军开始西征(过嘉陵江)。

[----待续----]


贴主:无知者无畏于2021_04_02 15:09:02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