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为何没有作战指挥权?逐渐沦为专业“传声筒”

2020-12-07 08:56:37

 


1938年希特勒为什么要搞掉陆军元帅勃洛姆堡?因为后者的职务是“战争部长兼武装部队总司令”,也就是德国国防军的职业军官第一人。他的存在不仅妨碍希特勒彻底控制军队,同时还具有潜在的危险,也就是当希特勒倒行逆施之时,搞不好勃洛姆堡就可以率领军官团发动军事政变,直接把小胡子赶下台。

陆军元帅勃洛姆堡

而美国政治体制的设计重心,也是为了防止“军事强人”的出现,核心制度就是武装部队总司令是总统、军队的作战指挥权和行政管理权归属于“国防部长”、参谋长联席会议只是总统、国防部长和部队之间的指挥“链接”,这仍然是一种“三权分立”的军事体制,并且特别要求总统、国防部长必须是文官,如果之前是军队将领出身,在参选或者入阁之前也必须退出现役。

所以不要高估“参谋长联席会议”和参联会主席的权限,军队事务中关于“军政”和“军令”的这两大权力,参联会和它的首脑通通不具备,也就避免了“军事强人”和军队干政的情况出现。所谓的三权分立,是以总统为军队最高首长和战争决策人、以国防部长为军队的实际管理者、以参联会为专业咨询、协调和参谋机构、以各军种司令部行使具体的军政和军令权。

马歇尔退出现役后当过国防部长

因为国防部长不仅是文职,他还是总统直接提名的政治亲信,所以他一定是跟总统穿一条裤子的,一旦出现与总统离心的倾向,必遭解职。同时国防部长一般也非军队系统出身,跟三军将领也不是一个“战壕”的,国防部长和军队联手“逼宫”的情况大概率不会出现,从而保证了总统对军队的统率权。

了解了上述基本体制,才能明白参谋长联席会议这个机构设置的原因和职能,既然军队的具体军政和军令权由“国防部长”掌握,而他又是不懂军事的文官(退役将领毕竟是少数,比如马歇尔),那么他对军队管理和作战指挥必然是个门外汉,下达的命令严重业余乱七八糟怎么办?这就需要一个专业的参谋机构,既能给总统或者国防部长提供“专业咨询”,也能将他们的意图和决心转化为合理的军事命令和术语。

二战期间的参联会主席莱希上将

二战期间,是英国最先成立了“参谋长联合会”,即由陆海空军参谋长组成一个机构直接对首相负责,并且设有“帝国总参谋长”一职。因此当美国参战涉及到美英军方联合指挥的诸多问题是,罗斯福也组建了对等的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并且任命了几乎是哥们的海军上将莱希为“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首位五星上将),跟英军的帝国总参谋长角色相同,成员包括陆军、陆航和海军的参谋长。

所以参联会就成为了整个二战期间对总统负责从而领导庞大美军的组织。其主要职责为制定最高军事战略、决定人力和物力资源的分配使用、提供军事决策方案等,该机构在战时还辖有联合参谋部、心理战联合委员会、联合情报委员会等多个机构。但是参联会只是战时临时所建,秉承的也是总统享有的战时大权,并没有从法律上确定其地位,按理来说战争结束就应该解散。

首任正式参联会主席布莱德雷

不过战争实践已经证明,参联会的存在让总统的军队管理和军事指挥更加顺手和专业,于是1947年国会通过立法,确定建立永久性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两年后再确立参联会主席之职位,所以这才是“参谋长联席会议”正式出炉的时间点。而法律也对该机构的职责和权限进行了固定,使其不可能拥有二战期间的那么多权力,这是必须要注意区分的。

如今的美国参联会,是总统和国防部长的最高军事咨询机构,成员由陆军参谋长、海军作战部长、空军参谋长、海军陆战队司令以及国民警卫队局长组成,在成员中由总统提名且通过参议院批准后,产生参联会主席、副主席人选,特别要注意:根据1986年的法案,参谋长联席会议成员,无论集体还是单独都没有作战指挥权,而是充当总统和国防部长至各军种司令部、作战司令部之间的“指挥链接”!

二战英军参谋长联合会

至于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他虽然是法定的美军最高级别军官和美国总统的最重要(或者首席)军事顾问,但是只负责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召开和协调,并没有直接下达战争或者作战命令的权力,美国军队的作战指挥和行政管理仍以国防部长为首。同时,尽管各军种司令部和作战司令部具备独立的军政和军令权,但三军的作战协调又必须由参联会组织,因为“联合参谋部”在参联会的领导之下,而各军种首长又都是参联会成员,也翻不了天。

在现代战争必须各军种密切协同的条件下,在如此复杂的权力结构设计下,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和各军种司令部都没有“绝对军令权力”,当然也就不会发生什么军事政变,从而保证了文职总统对军队的领导权。

二战时期的参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