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在西安的城墙上,我开始明白中国人对围城的执念

2020-10-15 17:05:07

提起西安,人们都会想到什么?是不朽的十三朝古都、是辉煌的隋唐盛世,是大明宫、大雁塔、是钟楼鼓楼、是气势磅礴的兵马俑,是地下连亘的帝皇之墓。


这个位于中国腹地的城市,历经风雨,文物遍地,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这些远道而来的人,大凡从西安的城墙进出。这一圈城墙,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最为悠久、保存规模最大的城墙,以至于有西安人自豪地说:“城墙就是代表西安的一块四方印章!”

广义的城墙包括西安唐城墙和西安明城墙,如今我们看到的基本是明城墙。供图/图虫创意

有了城,便有了城墙



如果从隋唐时期修建皇城开始算起,西安的古城墙建成-拆毁-重修的全部历史前后可达1400年之久。


公元581年,杨坚改朝换代,建立隋朝,以汉代遗留的长安城为都。但是汉代的长安城,久经战乱,破败不堪,到处是断壁残垣,而且经过800多年来历朝历代居民的使用,垃圾遍地、水源被严重污染,史书记载:“汉营此城,经今将八百岁,水皆咸卤,不甚宜人。”


杨坚决定择新址建都,任命宇文恺在汉长安城的东南新建了一座规模宏大、设计周详的城市,修筑了宫城、皇城与外城的三圈城墙,新长安城的雏形由此而来。

从周开始,这里接连建起了丰京、镐京、咸阳与长安,奠定了古都的重要基础。图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但隋朝只存在37年便被唐朝所取代,这座新城也由此易主。在原有基础上,唐王朝增高增厚城墙,由150米宽的朱雀门街纵贯南北中央,将整个城市的面积扩建到84平方千米,相当于汉长安城的2.4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可以说是前无来者,后人难及。


唐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壮观的都市,人们在这里建造起富丽堂皇的宫殿群,其中大明宫占地面积达320万平方米,是北京故宫的4.5倍;在城内曲江池南岸建起了芙蓉园,成为皇族、权贵、平民游赏相会之地;各地宗教汇聚在此,如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等,建设了200余座寺庙宗堂,以大雁塔最为闻名。

大雁塔位于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朝新中进士,均在大雁塔内题名。供图/图虫创意

城墙之内,安居百万居民,城墙之外,四方来客不断涌入。多少人爱慕鲜衣怒马,多少人向往雁塔留名、还有多少人在此扬名天下——王维说“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白居易题“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李白说“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历史上那些鲜活的人物,从城墙外走进这个大唐帝国的心脏之地。


没有一座城市会一劳永逸地用作都城,长安也有降级成为普通城市的一天。自唐之后,随着中国经济中心的东移与西北战火的蔓延,长安失去国都地位,从宋到元只能蛰伏于西北,城墙因此失于维修。


直到明代,朱元璋逐蒙古回草原之上,将这里改名西安,取西部安定之意,并在唐长安皇城的基础上修建了新的城墙,高12米,周长约13.7千米,城四面各筑一门,每座城门有三重门楼:闸楼在外,箭楼居中,正楼最里,还有瓮城,角楼、敌台等,墙体最底层用石灰、土和糯米混合夯打而成,再用黄土分层夯筑,外壁再包砌多层城砖,城外有护城河环绕。

▲据文献记载,明代修建的西安城,西墙和南墙都是利用原唐代皇城的城墙而增修加长,东墙和北墙是扩大新建的。供图/图虫创意



如今,西安城墙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之一,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


从隋唐到现代,西安的城墙见证了这座古城的风风雨雨。当宇文恺受命营建新都时,又何尝想过隋朝只有37年的历史,而他设计的这座城可以跨越千年。朝代可以更迭,帝皇从此易名,而城墙却能修修补补,始终庇护一方百姓。

西安人民历尽艰难保存下来的明城墙,成为了古老西安的醒目标志。供图/图虫创意

八百里秦川,

为什么城墙建在此处?



曾经有人说,中国人是最爱筑墙的民族——从先秦开始,人们就开始筑墙,筑起了院墙,围出自己安稳舒适的家;筑起了长城,围出了一个璀璨夺目的华夏文明;筑起了城墙,围出中华版图上一个个着名的城市。


城墙包括一切城市(京师、王城、郡、州、府、县)的内、外城垣。不同等级的城市,其城市面积、城墙、城门与角楼的高度均有区别。古人建造城墙时,常常以丈衡量高度,根据都城到县城从九、七、五……往下递减,城门数量也有每面墙开三门与一门之分。

苏州的盘门水城门是国内外难得的、保留完整的水陆并列古城门,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供图/图虫创意

其中,西安城墙,在隋唐即以都城标准布局,在明清虽为府城,城墙建造依旧沿袭旧例,可以说是中国城墙中的典型代表。为什么古人要一直在这里筑墙围城?它的建造背后有哪些地理因素?



首先要从西安的自然环境说起。西安位于渭河流域中部,北临渭河和黄土高原,南邻秦岭。距今约1.3亿年前,秦岭北麓发生大断裂,断层北部持续下陷,形成关中盆地,南部则不断隆升,成为秦岭山脉。


高耸的秦岭拦截了来自东南沿海的暖湿气流,山中降水形成了溪流,切出大大小小的深幽山谷——秦岭七十二峪,沿途携带了大量土壤,最终流向地势较低的盆地。与此同时,风自黄土高原吹来,在地表覆盖了厚厚的风积黄土层。肥沃的关中平原由此诞生。

河流切割了这里的平原,将地形分隔成长条形土地,也方便了农业灌溉。供图/图虫创意

这片肥沃的土地很快吸引了不同部落前来定居,人们靠耕种粟、黍为主,打造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受季风气候影响,关中平原上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因此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用水的需要,因此人们逐水而居,汇集了沣河、涝河、潏河、滈河、浐河、灞河、泾河、渭河的西安成为重要中心。城市由此诞生,从西周开始,这里接连建起了丰京、镐京、咸阳、长安等都城。


慢慢地,平原上的人越来越多,对领土的划分迫在眉睫。人们以“墙”划分界线,保护城市,进行军事防卫。有了城,也有了墙,“城墙”由此出现。

▲沣河、涝河、潏河、滈河、浐河、灞河、泾河、渭河绕西安而过,在古代被称为“长安八水”。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第12期P126


如果打开地图我们可以发现,在秦岭与黄土高原之间的关中平原,正好处在中国中部腹心,是古代人类进行南北东西大迁徙的必经之地。与此同时,北方游牧民族一直虎视眈眈,试图突破三面环山的天险入主关中。农耕民族不堪其扰,为了保护城市,建起的城墙越来越厚,越来越高。


在生产水平远不如今天的古代,筑城墙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需要王朝极大的财力支持,为了减少工程量,很多皇帝仅仅在皇宫附近建造城墙。直到隋朝统一南北,国力趋于鼎盛,才能进行宫城、皇城、外城三重城墙的建设,在灞河、浐河与潏河之间的平原上,正式奠定了今日我们所看到的西安城墙的基础,而明朝的对西安城墙的重建,则塑造了今日西安古城的城墙规格。


此外,筑墙技术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一开始筑城墙,需要就地取材,西安地表的黄土就是良好的原材料,可以用力按压成泥块做来做墙,即夯土技术;到了后来,糯米粘合技术和青砖的广泛使用,进一步方便城墙的修建,西安城墙从此更加牢固。

明城墙使用糯米灰浆黏合,使城墙的牢固程度和持久性有了历史性突破。图源/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

从西安开始,

中国人对围城有了执念



哪怕在长达数千年的西安发展史中,城墙拆拆建建,城市地位也起起落落。但是中国人的心里,始终向往隋唐之时的长安盛世——四方来宾云集,万国衣冠共朝。唐长安城的存在展现了帝皇对城市与国家强大的掌控能力。对于下属的官员、百姓而言,长安城是“天子脚下,首善之都”,再也不是随意进出的地方。而当外国使节来到长安,尊奉唐朝君主为各族共同的首领“天可汗”时,大唐以国礼在南门接待使节团,既是迎客,也是在明确表达:此乃中华帝都,进城需要允许。



每代君王都向往如此强大的皇权,此后,中国人对围城有了执念,历朝历代的都城以此为模板。


汴梁,即今日的开封,便是一个忠实的围城拥护者。它地处华中地区、中原腹地、黄河之滨,由于四周地势平坦,除黄河外无险可守,因此十分重视城防建设。汴梁的城墙布局十分宏大,全城分为三重:外城、里城、皇城,并采用了先进的梅花筑法,就是墙砖交错筑墙,非常牢固。而且还加设了水路,有镂空的铁闸门。除了御道经过的城门,其余入口都设计了三层瓮城,可将来犯之敌层层设防,取瓮中捉鳖之意。



据历史记载,汴梁在鼎盛时期,外城周长约30千米,高12米,而整个城市的居住人口达150余万,是一座气势雄伟,规模宏大,富丽辉煌的都城,显赫于世。

开封古城历史上曾多次被淹没,明太祖洪武元年重修开封城墙,改土城为砖城。供图/图虫创意

南京的城墙也不遑多让,拥有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墙,一改以往都城墙取方形或矩形的旧制,依南京山脉、水系的走向筑城。得山川之利,控江湖之势。南以外秦淮河为天然护城河、东有钟山为依托、北有后湖为屏障、西纳石城入城内,形成独具防御特色的立体军事要塞。


南京城墙以占地区域广和坚固雄伟着称于世,还创新性地实行城墙质量追溯制度——让每个工匠还有地方的府、州、县官员全部将名字刻在城砖上,万一以后城砖出现质量问题,可以按照城砖上刻的名字来追究责任。

南京城墙蜿蜒在钟灵毓秀的山水之间,守护着这座六朝古都。供图/图虫创意

在现代文学影视作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莫过于北京城墙。北京城墙也分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四重,其中内城城墙周长约24千米,共有9个城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老北京常说的四九城,就是从城墙的建造特点而来。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的封建王朝——清的都城,北京的设计规划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最高成就,被中国科学院院士侯仁之称为“人类在地球表面上最伟大的工程"。

正阳门为老北京“京师九门”之一,箭楼被北京人称为“前门楼子”。摄影/仝冰雪

这些巍峨高大的城墙,连绵在中国大地上,打造出一个个固若金汤的城池,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城市传奇,不过,随着风雨飘零和城市变迁,城墙本身也逐渐受到侵蚀磨损。到了近代,枪炮的使用令城墙的军事作用大打折扣。


上世纪50-60年代浩浩大大的拆城工程,引发了城墙存废大讨论。为了改善交通、重塑城市格局,越来越多城市拆掉原有城墙,把墙砖用于铺路建房。以北京城为例,从1956年到1958年,这里的城墙、城楼、箭楼、牌楼、门楼被渐渐拆除,如今仅余“崇文门至城东南角楼”的城墙遗址,全长约1.5千米。


梁思成不止一次地表示,“在北京城市改建过程中对于文物建筑的那样粗暴无情,使我无比痛苦;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

西直门的五十年变迁,从1959到2006,从瓮城到西直门桥。图源/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

的确,从历史与文化价值上看,城墙并不是一座单纯的防御工程,它与一座城市、与一方百姓息息相关。在这里,帝皇登高俯瞰,将士浴血奋战,百姓忙忙碌碌,构成了每个朝代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寄托了中国人千百年来对“围城”的执念。当这个“围城”的墙轰然倒塌,人们的内心也好似缺了一个重要的角。


但是古城墙,就真的应该一味保留下来吗?拆除城墙就真的毫无可取之处吗?


事实上,由于年久失修,很多地方的城墙墙身多处下沉,结构不稳定,如果不拆除,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随着交通的发展,铁路、高速和地铁的兴建与耸立的城墙有所冲突;城市人口爆炸式增长,过往的城市布局已经无法容纳更多人,城墙阻碍了城市的扩张……每一段城墙的拆去都让人心痛,但也是不得已所为。时代的脚步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隋唐、宋元、明清乃至现代,再坚固的城墙也有落幕的一天。


真正缔造伟大城市的,永远是人,不是墙。


我们所能做的,只有珍惜现有城墙的每一年,每一月,每一日。所以,有空就到西安的城墙走走吧,去感受时光在这里的刻痕,去感受千年来的风烟故事,去感受那份盛世的万千气象。

雄伟壮观的西安城墙是凝聚市民城市记忆的具象物,也是市区最吸引人的观光胜地之一。供图/图虫创意

参考资料

·田夫 .城墙围起的西安[J].中国国家地理,2005,(06):144-156.

·安佳瑶.唐长安城理想的地形 辉煌的都市[J].中国国家地理,2005,(06):136-143.

·史红帅.西安:废都与重镇的名实之辩[J].中国国家地理,2005,(06):28.

·朱士光, 肖爱玲.古都西安的发展变迁及其与历史文化嬗变之关系[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004):83-89.





- END -

资料来源丨人民网

朱士光 《古都西安:西安的历史变迁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