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从“粗制滥造”到“世界标杆”——德国怎样打好了翻身仗

2020-09-29 17:05:04

当今德国制造业在全球处于领先的位置,德国制造也以“高质量、高品质”享誉全球。但德国制造并非天生如此,在刚刚开始进入工业化的时期,德国制造一直以廉价、粗糙而没有销售市场,也曾因为抄袭英国的产品遭受了英国等国家的制裁和排挤。当时人人避而远之的德国产品是如何通过自身的一系列的改变后来居上,直到现今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的呢?

一、“业界耻辱”的德国制造时期

19世纪70年代英国轰轰烈烈的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机器的大规模运用催生了现代化的工厂,交通运输和电气等行业得到了空前绝后的发展。彼时的德国,远远地落后于身边的英法等国家,当20世纪40年代英国基本上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德国才刚刚迈入这个阶段不久。

20世纪30年代,英国已经在工业技术上领先。而德国由于自身起步晚、技术差,制造出来的产品无法与上述国家的产品进行抗衡,所以价格异常低廉。又因为技术太差,就形成了“又廉价、又粗糙”的“口碑”。当时德国的一些企业,为了抢占市场甚至采取了一些非市场化的不公正的手段,例如给自家一些粗制滥造的产品贴上了英国的标签、假借学习的名义大量抄袭英国的技术等等。这些举措无疑惹恼了国际市场的其他卖家。1887年,英国通过了一项针对德国的商标法修改的议案,此后凡是从德国进口的商品都需要标明“made in Geremany”。

二、严格的认证制度是德国制造的保质保障

奋发图强励志于撕掉自身耻辱标签的德国,走出的重要的一步就是建立并逐步完善了质量管理的方式。德国指导产品质量管理的基本理念是流程决定结果。随着二战以后市场开放、政企分离等观念的盛行,德国抓住了这次机遇,利用政企分离的管理模式让自家制造业的质量跻身世界强国的行列。

德国制定了一整套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以及质量认证等制度体系,并且使用第三方独立的机构对产品质量进行监测的方式,形成了产品质量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一整套程序严格把关。通过每个关卡的严格管理和监督,德国的产品质量有了显着的提升。这是因为,为了保证自己的产品能够合格,德国的制造业企业首先一定会提升自身的生产水平。之后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会继续提升自身的生产效率。为了占据市场更多的份额,会自发的去调查了解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产品的竞争力。当这套规则在整个行业付诸实践的时候,德国制造的整体形象也就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成为了消费者心目中值得信赖的“品牌”。

三、创新是德国制造保持领先的秘诀

由于受到马丁·路德思想的影响,普鲁士建立了当时世界上首个面向普罗大众的国民教育系统。德国的学院允许每个人自由的选择自己擅长和喜欢的学科就读,且设立丰厚的奖学金支持学生完成学业并取得优秀的成果。德国这种宽松的学术体系和奖学金制度,无疑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每个学员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地特长。也保障了在社会的各行各业当中都能人才辈出,当然也为制造业提供了足够的人才储备,能够继续带领德国制造业稳步发展。

除此之外,德国还非常注重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成果向产品的转化,建立了许多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孵化园,还为这些机构提供了许多的补贴和优惠政策。为此,德国还曾颁布过《职业技术颁布法》,确保青年可以在企业接受系统化的培训,提升了员工的整体素质。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好的贡献,也间接地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还为员工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保障依靠并且为制造业提供的技术创新也是经济不断进步的动力之一。

四、民族性格是德国制造的助推器

当今世界强国的工匠精神中,其宗教信仰、民族性格、思维方式等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而德国人一向严谨、一丝不苟的性格也为其制造业的发展贡献颇多,如今的“德国制造”以其精密、耐用、优质、可靠着称,与德国人自身追求精确和完美等脱不了干系。

早在中世纪,德国就以“师傅”一词来称呼技艺高超的手工业者。这些工匠被认为是上帝授予了天职,因此他们对自己的作品要求非常严苛。一生对产品追求完美是他们的一个最具标志性的符号。正是受到这种精神的影响,德国在从古至今地发展历程当中形成了诸多严格的制度和规则,这些制度反过来监督和倒逼生产者努力提升自己的生产水平,并进一步加强他们对自己的产品高要求的观念。[1]

在这种外在和内在的双重驱动之下,德国的制造无论是细小的螺丝钉和怀表还是庞大的汽车,都体现了他们对于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五、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德国制造的基础

要致富先修路。交通运输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商品自由流通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因素。德国的铁路全长3千多公里,是欧洲交通道路的核心部分之一。德国的地貌和地形错综复杂,山脉和河流纵横交错,阻碍了商品的自由流通。在国外的压力和国内修路思想的刺激之下,19世纪中叶德国的铁路建设进入了第一次高潮阶段。在技术层面,蒸汽机和采煤技术包括金融业的发展为铁路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从1835年第一次修铁路开始,每年的铁路建设长度势如破竹的迅猛增长,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在130%以上,1920年时领先于同时期的英国1500多英里。

此外,德国的公路、航空、水运方面的交通也非常发达。德国的公路大部分都不收费也不限速,如此一来便为物资的运输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目前公路网全长23万多公里,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德国航空运输业也同样发达,每年运送人次达1.6亿多,货物运输量达到410万吨。法兰克福机场也是世界上最着名的航空港之一。

德国的运输业的发展极大的提高了其物资流通的效率,进而也促进了各地区、各行业、各经济部门的协调良性发展,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和动力,运输业和制造业的相辅相成推动了德国制造成为同行业内的典范。

通过德国制造业一路上地改变和努力我们可以知道,基础设施、创新创造、工匠精神和严格的制度都是一个国家改变自身所处的境地,突破困难的重要因素。并且这些方面的发展会相辅相成,形成良性效应为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大的生命力。德国依靠在这些方面的提升摆脱了以往“粗制滥造”的标签,成为了行业的标准和标杆,也为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1] 浅谈德国模式下的检测市场的演变

[2] 探究制造业的工匠精神

[3]德国制造业发展的经验探析

[4]德国制造业对“中国智造”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