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明军使用“红夷炮”,努尔哈赤至死不明白,哪来这么厉害的火器

2020-08-30 17:05:03

明军使用“红夷炮”,努尔哈赤至死不明白,哪来这么厉害的火器


在宁远之战中,明军一方使用了很多火器,其中就有西洋大炮红夷炮。

1626年,努尔哈赤下令攻打宁远城,正月二十四日寅时,后金的骑兵、步兵、车牌、勾梯一拥而上,箭矢如雨点一般落到宁远城上。


明军予以反击,铳炮施放不绝,其中的西洋大炮红夷炮,每一次击中后金敌方,后金的牌车立马就粉碎。


当然在两角炮台的火力死角,哪怕是红夷炮,也是不能射击到的,后金的牌车于是便靠近了城墙,并且凿出了三四处高二丈余的大洞,形势刻不容缓!千钧一发!


就在此时,明军使用了火毬、火把,往城下扔,而且还用铁索系着浇过油的柴草,去焚烧敌人及其装备。


正月二十七号,后金军就撤退了,首领努尔哈赤也被红夷炮打伤,含恨而死。


宁远之战,是自从抚顺之战以来,8年的时间,明军和后金军作战取得的唯一一次大的胜利,因此鼓舞了明军斗志,也暂时巩固了辽西走廊的防线。

而努尔哈赤至死都不明白的是,打伤和击退他的那种大炮究竟是什么炮?明军从哪里得来的?他为什么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研制出威力如此可怕的大炮?


从北宋到清中叶,一直是处于冷兵器与火器并用的时代,并不能完全放弃冷兵器,而不论是火铳,还是火炮,在军事装备的划分上,都属于管型射击火器。


红夷炮也是管型射击火器。


关于红夷炮的来历,努尔哈赤至死都不明白,而当时书籍的记载也不尽相同,《明史·兵志四》说的是:


“万历中……大西洋船至,复得巨炮曰红夷。”


究竟是从哪个西洋国家得来的、时间都不具体,谈迁《国榷》也差不多一样的说:


“万历末,红夷舰沉,炮已解京三十二。”


但是明朝的“红夷”两个字,是称呼荷兰人的,《汤若望传》记载的是从英国人船上的得到的,不过这个传记是后人追加的,并不可靠。

可靠的是《明熹宗实录》和当时明朝诸位大臣的奏疏记载,《明熹宗实录》是这样说的:


“天启元年十二月丙戌,先是光禄寺少卿李之藻建议,谓城守火器必得西洋发铳,练兵词臣徐光启因令守备孙学诗赴广,于香山(澳门)购得四铳,至是解京。”


李之藻、徐光启、翟式耜的奏疏中,也都是说从澳门购买得到后,在天启元年北运的。


在这四门大炮北运的时候,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发出了“仍令赴广,取红夷铜铳,及选募惯造惯放夷商赴京”的谕示,所以李之藻又派张焘、孙学诗到澳门,和葡萄牙人购买了22门红夷大炮。


并且在天启三年四月初十,明朝聘请的23名葡萄牙炮师和一名翻译和红夷炮一起到达明朝北京,之后明朝又购买了4门。


根据兵部主事孙元化天启六年的奏疏,我们可以知道,明朝购买的30门红夷大炮,11门调往了山海关和辽东,1门在试炸中被炸毁,18门留在了北京守卫。


而在宁远之战中,击退后金军、打伤努尔哈赤的西洋大炮,就是第一批从澳门购来的红夷炮。


能够让后金军折戟沉沙,首领努尔哈赤含恨而死,不用说这种红夷炮的威力不可小觑,那为何它后来改名成了红衣大炮呢?

因为清朝当政掌权后,当然是忌讳“夷”字的,所以改名也就很好理解的了。


这红夷二字本身,也就证明了它不是明朝本土生产出来的,但是,明朝从上到下都很重视火器的先进性,从皇帝到诸位大臣,都倡议使用,由此可见他们并不排斥外来的先进火器,这才能让宁远之战变成大捷。


红夷大炮究竟是什么模样呢?现在山西博物馆和军事博物馆都存有实物,前者是崇祯年间制造的,炮身上有“重五百斤”等铭文,发射时,装药后先装群子,再装圆形主弹。主弹是轰击主要目标的,群子是用来杀伤周围人马的。


后者陈列的大炮,是1633年制造,长1.53米,口径6.5厘米,炮身也有崇祯制造等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