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二战德军最有效率的部队编制“战斗群”到底是什么?

2020-08-26 17:05:04

二战中,德军最有效率的作战编制毫无疑问就是战斗群(Kampfgruppe)。

战斗群和常见的“军—师—团—营”的正规编制不同,而是在战斗中根据作战任务需要,从各个部队抽调不同的兵种单位而构成特遣编队,没有特定的编制,可以灵活的调用兵力,在局部地区执行极有效率的任务。

本篇文章就专门给大家讲解一下“战斗群”这一二战中德军最有效率的部队编制。


一、“战斗群”的前世今生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跟很多人想的不同,战斗群从来都不是德军在主力部队被打散后临时拼凑起来的产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之前,之前德军内部中就已经有“战斗群”这一概念。

1933年德军国防部部队局出版了《作战指挥》一书,由国防军的路德维希·贝克大将、维尔纳·冯·弗里奇大将和奥托·冯·施蒂尔普纳格尔步兵上将共同主笔撰写,相当于德国陆军在整个二战期间的作战规程。

在《作战指挥》这本书中,第一章就提到“战斗群”的概念:


“特遣编队根据战役和战术任务制定——前卫、后卫、侧卫、行军纵队,以及战斗群,应尽可能保证部队完整性。”

从这里就可以看到德军内部对于“战斗群”的定义是一种特遣编队,为了执行特定的任务而诞生,所以没有固定的编制。

早在一战时期,战斗群就在德军中得以应用。

1914年在东线爆发的罗兹战役中,为了方便切割俄军第一集团军防线,德国第一骑兵指挥部指挥官里希特霍芬中将就根据自己麾下骑兵团团长的性命,搭配附近第11军的步兵、炮兵、工兵组成了一个战斗群,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欧洲各国各个兵种都有严格的划分,像是“骑兵”、“炮兵”和“工兵”之内,但是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来领,技术的进步导致原有的严格兵种划分编制难以适应当时的战争形式,


所以到了一战后期,德军便普遍采取一种名为“暴风突击队”的战术,组建专门用来突破防线的突击小组。这些暴风突击队摆脱了兵种严格划分的束缚,他们配备了包括步枪、冲锋枪、手枪、火焰喷射器在内的大量武器,甚至还有专门的火炮,这样每一支暴风突击队都可以看是一个小型化且能够独立作战的编制,并在接下里的皇帝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于是这种可以有效用于完成任务的编制方式就被德军保留了下来,并在接下来20年的时间之内改进演变为全军普遍采用的战术规程。


到了二战时期,随着战斗的复杂程度愈发加剧,德军步兵不仅要和敌军步兵作战,很多时候他们还要和敌军的坦克、堡垒、机枪掩体作战。

在这种情况下,只依靠步兵已经无法有效的完成作战任务,德军步兵必须要得到诸如反坦克炮、炸药、火焰喷射器、坦克、突击火炮此类的增援武器才能有效的完成作战任务。


因而在实际的作战任务中,德军往往会组建许多专门用来执行某一任务的小规模诸兵种合成作战单位,也就是我们现在提到的“德军战斗群”。

二、“战斗群”在实际作战中的效果

毫无疑问,战斗群编制的存在,使得德军能够集中该地域内最优秀的士兵和军官,及时有效地执行地执行作战任务,对于要同时对抗美、英、苏三国军队的德军来说,这种灵活编制的方式极为重要。

因为在二战的中后期,经常出现很多德军部队被打散的情况,这时可以灵活编组的战斗群就可以把周围被打散的部队集结起来,在一位经验丰富的军官指挥下重新堵住防线上的缺口。

以着名的“舍雷尔战斗群”为例:

1942年1月,趁德军在莫斯科的部队已经疲惫不堪的时候,苏军发动了全面反攻,这次强有力的反击直接导致了大量的德军部队因为来不及撤退而被苏联包围,属于第16集团军的第2步兵军的10万人就被苏军包围在德米扬斯克地区。

为了消灭这10万德军,苏军派遣第三突击集团军突击霍尔姆小镇,意在堵死德国第2步兵军撤退的通道,彻底消灭包围圈里的德军。


当时的苏联第三突击集团军由马克西姆·阿列克西耶维奇·普卡耶夫大将指挥,总兵力高达5万余人,还有35辆坦克,142门火炮。

而驻守霍尔姆地区的德军却是由很多小股部队临时组织起来的一支战斗群,包括原123步兵师的1个步兵团和1个炮兵团,第329步兵师的553步兵团,第218步兵师的部分单位,还有一个第8山地突击队,以及第65预备宪兵营和第1空军野战团残部,总共加起来有6500人左右。

而且很多部队都是在之前的莫斯科战役已被苏军击溃的溃兵,第1空军野战团就在先前战斗中被苏军重创,兵员损失惨重,加上第65预备宪兵营也才只有800人。


但就是这6500人,硬是在德军舍雷尔准将的指挥下,挡住了苏军总计达6个步兵师、6个独立旅和2个坦克旅发动的不下100次主要攻势,并且击落敌机两架及摧毁42辆敌军坦克,还主动发起了10次步兵突击和42次反击,成功的守住了霍尔姆镇这个战略要点,直到6月底才被德军其他部队轮换掉。

从这个战例中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德军的战斗群编制在德军前方战线溃败后起到了救火队的作用,多次帮德军守住了摇摇欲坠的防线,给德军的重新部署和撤退提供了时间。

而战斗群不仅是防御战中的“救火队”,也可以充当进攻时的攻击矛头。


在勒热夫战役中,为了从苏军的薄弱处发起反击,德军莫德尔元帅调集了8个师的师属侦察营在卡尔·弗里德里奇·冯·梅登上校的指挥下组建了“莫德尔骑兵旅”,冒险从苏军意想不到的沼泽区发动攻击,一举歼灭了渗透到勒热夫地区以南的苏联第39集团军。

同时,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军22装甲师的艾德塞姆上校,也在战斗中就组建了属于自己战斗群。


在1942年8月23日,这个战斗群包括了艾德塞姆自己的一个团,第21装甲掷弹团,89装甲炮兵团的两个营,第53火箭炮团的一个连外加两个防空作战群和第800特战连,之后为了适应不同任务的徐亚,艾德塞姆又多次解散并重组自己的战斗群。

而在1944年的突出部战役中,由约阿希姆·派普中校指挥的派普战斗群也在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了整个战役中德军SS第六装甲集团军突进最远的一支部队,给美军造成了重大伤亡。


三、德军“战斗群”和盟军加强单位的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在盟军中其实有很多跟德军战斗群类似的单位存在。

在苏军中,经常会有加强单位,就是将其他不同单位的部队配属给一支特定的部队,让这支部队可以适应更复杂的战斗任务,在苏军中这种单位一般的名称是在XX单位加强下投入作战的XX单位,英美军队也和这个类似。

作为最早和德军交战的国家,英国也使用过一种“乔克”战术,即把装甲部队、炮兵部队和卡车运载的步兵,分编为游动作战的“乔克纵队”。


“乔克纵队”携带一周的补给物资,绕到后方袭击德军的后方单位及补给线,在十字军行动中,英军的这种战术给隆美尔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这种编制方式和德军的战斗群很像,但“乔克纵队”只是用来袭扰德军的补给线,而没有办法向德军战斗群一样做到灵活编制。


但盟军的这种编制方式却和德军战斗群编制完全不同,最本质的差异在于“加强”往往是在现有部队基础上做出的改变,部队大体兵种编成比例不变,步兵团不会因为加强了几辆坦克而变成坦克团。

以美军中的RCT( Regimental Combat Team)编制为例。


朝鲜战争中的“北极熊团”就是一个RCT编制的团级作战队,在1950年11月27日的时候这个团下属:第32步兵团1营、第31步兵团前指、第31重迫击炮连、第31步兵团3营、第31步兵营后指,第31坦克连还有第57野炮营的营部营部连,勤务连,A连、B连, 第15防空营D连。

可以看到,美军RCT编制还是以原先的部队编制为基础,之后再增加其余的作战部队,而德军的战斗群却有很大的随机性。


既有像“莫德尔骑兵旅”这样由8个侦察营组成的单位,也有派普战斗群这种由坦克、高射炮、炮兵组成的多兵种混合单位,甚至是“舍雷尔战斗群”这种把很多被打散的部队组织起来的战斗群,这些战斗群往往在成型之后就可以投入作战当中。

即便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已经油尽灯枯的末期,大量灵活编制的战斗群也可以在防御战中发挥很大的作用,成功的为摇摇欲坠的纳粹德国续命了几个月。


四、是什么让德军可以灵活编制部队,组成战斗群?

在整个二战中,也只有德军在经常使用战斗群的编制,而同盟国的军队却很少可以像德军一样可以随意抽调部队组成战斗群,高效的执行任务。

杜普伊研究所曾有一份战斗效益指数表,认为德军师普遍比盟军师的“战斗效益”要高出20%~30%,这使得西线盟军在拥有绝对的装备、兵力、火力优势的情况下,也很难在德军身上打出多高的战损比。

这使得占有绝对优势和物资补给的美军在对战德军的时候也只有1:2.5的战损比,而除了美军之外的英军、法军、加拿大军队在面对德军的时候战损比又往往是德军占优,最后西线德军与盟军地面部队的战损比接近1:1。


举例来说,在1944年卡伦坦附近的战役中,德军第六伞兵团以不满一个团的有限兵力,在没有火炮,坦克及反坦克武器支援的情况下,以机枪,迫击炮和36具铁拳反坦克火箭筒,利用地形及灵活的战术,成功阻击美军101空降师,另一个步兵师以及一支装甲部队的进攻达三天之久,最后成功撤退。

而在市场花园行动中,多个德军战斗群更是打破了英国第一伞兵师和装甲部队会合的希望,让市场花园行动成为了蒙哥马利一生的污点。


那么德军到底是怎么实现“战斗群”这一灵活的战术编制的呢?

个人认为有三个原因:

1、优秀的训练:

德军的战斗群编制是作为一种具体的方法来实际运用,因而没有任何局限性,不存在规模、兵种、武器装备方面的限制,大的战斗群有上万兵力,囊括坦克、高射炮、机械化步兵、工兵等多个兵种,小规模的战斗群可能只有几个连的兵力。

在二战中,德军的装甲兵和步兵军官,都要同时学习步兵和坦克的两种作战战术,保证双方之间可以互相理解、有效配合。


早在战前,德军高层就把步兵、坦克、炮兵和工兵在战斗中担任什么样的角色进行了规定,而军官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些分属不同兵种的单位在战斗中充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2、灵活的任务式指挥方式

任务式指挥起源于任务式18世纪的普鲁士军队,在19世纪初期被普鲁士军事改革家进一步发扬,德国历史学家瓦尔特·戈尔茨在《德军总参谋部: 1650- 1945年》一书中写道:

“格奈泽瑙创造了典型的普鲁士的指挥方法。他要求拟定命令要简洁明了,下达命令要准确快捷,尽量下达概略性指示,给下级留出在总任务范围内行使自主权和独立定下决心的空间。正是这个依靠下达指示的间接指挥法,需要在未来有一个接受统一教育训练、 具有统一思维方式的军官集团。虽然这样一个军官 集团还远没有产生,但已经有了基础样板。早在腓特烈二世时代,当腓特烈大帝对不同战场,上分散作战的部队下达任务时,也经常利用下达指示的方式进行指挥。民众军队组织机构错综复杂,这就要求在总计划范围内给下属以更大的自主权。“

到了19世纪中期,担任普鲁士总参谋长的老毛奇正式将任务式指挥推广到整个普鲁士军队:

“老毛奇这么做,必然推动了战役思想的发展,因为此后的指挥与控制不仅通过命令,也通过对一个战斗理念的理解来执行。在不干扰他们具体规划的情况下,总参谋长将目的指向的任务分派给部队指挥官和其他指挥官,他们需要在整体规划的框架内将其完成……这一程序让指挥官在行动的时候能够对不可预见的事情做出迅速、灵活的反应……但也存在着诸如下级领导人不能在上级领导理想框架内行动,或者下级犯错等风险。为了显而易见的更大好处,老毛奇愿意承担这种风险。”

任务式指挥赋予了前线军官极大的自主权,只要可以完成任务,他们可以用自己想用的任何方式,这也在无形之中增加了他们的进攻欲望,让他们变成一台有灵魂的杀戮机器,战术呆板的部队在遇见这样的军队的时候通常会很吃亏。


3、一流水平的军官团队

在整个二战中,德国的实力并不如美苏等大国,但德国的军官的指挥能力却完全可以和美苏两国的军官一较高下,甚至可以超越他们。

由于很早就开始普及义务教育,德国的军官在参军之前就已经有不错的知识水平,专业的军事培训强化了他们在军事方面的能力,同时德国的军官普遍都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前线作战经验。

就比如说隆美尔,在成为元帅之前,隆美尔先在法国和北非指挥过师级和军级单位参与过战斗,而更早之前,隆美尔更是以排长、连长的职位打完了四年时间的一战。


而指挥派普战斗群的约阿希姆·中校,早在1940年法国战役的时候就以连长的职位参与了战斗,之后派普一直在前线作战,参与了东线一系列的血战,包括着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哈尔科夫反击战,直到1944年才随着警卫旗队师回到西线作战,积累了很多的作战经验。


合格的军官培训,再加上丰富的前线经验,足以让德军的军官适应复杂多变的战况,从而灵活的编制部队展开有效的反击。

关于德军的战斗群,你们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喜欢文章可以点一下关注,我会持续更新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