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说说前苏联和俄罗斯军用造船厂的修造能力

2020-08-08 18:00:23

在很多军迷的心中,一提到前苏联的造船工业,首先想到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准确地说应该叫黑海造船厂) - “辽宁”号的出生地。但其实在前苏联,黑海造船厂只是排名第5的小弟,虽然它是唯一的航母总装厂,能造的军舰吨位最大。

借这个机会来见识一下这些红色造舰巨人,它们的大名早已如雷贯耳,但我们很少见过它们的真实模样,了解它们的具体位置。

从沙俄时代开始,历代苏俄领导层都十分重视海军建设,不遗余力地开拓出海口。但是因为地域限制,造船工业也和四大舰队一样被分割成独立的四块,相互的联系很少。

圣彼得堡地区

苏联时期的造船中心就是昔日的政治经济中心圣彼得堡,这里汇聚了排名前三的造船厂。

老大:海军部造船厂(前苏联第194造船厂),成立于1704年,由彼得大帝下令建造,位于圣彼得堡市中心区域,是圣彼得堡第一家工业企业。该厂主要建造潜艇及大型军辅船,是全世界仅有的两家具备钛合金潜艇艇身加工能力的造船厂之一。

历史上该厂建造过沙俄的第一艘轮船、第一艘战列舰、第一艘巡洋舰、着名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世界上第一艘非军用水面核动力船舶“列宁”号核动力破冰船、全钛合金艇身的阿尔法级和塞拉级、27艘V级核攻击潜艇,以及众多披着神秘面纱的特种核潜艇,该厂总产量的70%都是潜艇。

该造船厂的造船设施包括2座露天船台(最大可建造7万载重吨、长259米、宽35米的船舶)、7座室内船台(1万吨级)和2座建造潜艇用的浮船坞(6千吨/2千吨级),目前主要的军品就是基洛级和拉达级常规潜艇。但显然它的设施造不了也修不了航母。

中国购买的头两艘636型(366艇和367艇)就是由该厂生产的。之前的两艘877型由下诺夫哥罗德的红色索尔莫沃造船厂建造,后八艘636M型则为海军部造船厂5艘、北方机械造船厂2艘、红色索尔莫沃造船厂1艘。海军部造船厂还是最大赢家,全部12艘中国基洛级订单拿下了7艘。

海军部造船厂江面上停泊着2艘基洛级,浮船坞里是一艘崭新的拉达级


老二:波罗的海造船厂(前苏联第189造船厂),成立于1856年,与海军部造船厂一河之隔,直线距离不到200米。它建造了苏联第一艘巡洋舰“基洛夫”号和第一艘战列舰“苏联”号,二战后则建造了6艘“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

波罗的海造船厂的A号船台,长350米、宽40米,为俄罗斯之最

该厂曾经是苏联海军早期最主要的潜艇生产基地,从该厂技术处分离出的第18中央设计局,就是现在大名鼎鼎的莫斯科“红宝石”设计局。1964年后该厂基本停止潜艇制造,主要从事核动力舰船和大型特种舰船的总装生产,着名产品包括世界上最大的“尤里·加加林”号航天测量船、“乌拉尔”号核动力侦察舰、全部4艘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以及俄罗斯现役所有的核动力破冰船。

近年为印度海军建造了3艘塔尔瓦级护卫舰(后3艘在加里宁格勒琥珀造船厂建造)。两艘已经转卖给埃及的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它们的船尾大分段也是在这里制造好再运去法国圣纳泽尔总装的。

波罗的海造船厂的logo是一个原子标志,突出了它专精于核动力的特色

波罗的海造船厂有2个船台,A号船台是全俄唯一能建造最大排水量为10万吨级商船的设施。它也是全俄唯一能够生产直径超过8米的大型船用螺旋桨的厂家。

1977年12月27日下水的“基洛夫”号

1981年5月26日下水的“伏龙芝”号

从上面两张罕见的照片可以看到两舰下水时完全没有安装上层建筑,预舾装程度极低(大概只有印度的国产新航母可以一拼了)。这也是巨型军舰使用船台滑道纵向下水方式不得已的办法,必须尽量压缩下水重量。而且舰艏和舰艉都安装了硕大的保护装置,以减少下水对舰体结构的冲击。参见对055大驱的一点解读(三)- 下水。

和海军部造船厂一样,波罗的海造船厂也无力修造航母,一是船台不够宽,二是缺乏大型干船坞或浮船坞,三是涅瓦河水深只有十米。连它自己建造的基洛夫级,维修升级也放到了北德文斯克,都是“为经济建设让路”。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财政拨款困难,波罗的海造船厂不得不优先发展商业船舶的建造,凭借自己的技术特长和离欧洲最近的地缘优势承接西方造船业务,以维持自己的生存。

上图是一张非常珍贵的照片,摄于1941年7月7日,由一架飞跃列宁格勒的纳粹德国空军侦察机拍摄,图中上方的就是波罗的海造船厂,右下方是海军部造船厂(苏联时期曾改名为马尔蒂造船厂,以法国工人领袖马尔蒂的名字命名)。可以看到两家船厂的布局和今天几乎一样,狭小的街区、河汊的分割、过浅的涅瓦河都限制了这两家百年老厂的进一步发展。

不过换一个角度看,当年苏联鼎盛时期,在列宁格勒这个全苏第二大城市的市中心,隔三岔五就能看到核动力巡洋舰、核动力攻击潜艇下

水,在涅瓦河口招摇过市,真的是非常的壮观。老毛子也真是心大,核反应堆的装配就在苏联大妈排队买黑面包的隔壁。

老三:北方造船厂(前苏联第190造船厂),成立于1890年,位于两位老大哥正南方四公里处。它在1935-1989年间的厂名更有名:日丹诺夫造船厂。主要建造大中型水面舰艇,包括全部4艘肯达级、4艘克列斯塔I级、10艘克列斯塔II级巡洋舰、5艘卡辛级、17艘现代级驱逐舰和3艘无畏级大型反潜舰(其余10艘由加里宁格勒琥珀造船厂建造),中国的四艘现代级也是这里生产的。

中间港池中停着一艘翻修一新的现代级驱逐舰

船厂的规模不算大,岸线总长370米,水深9-10米,拥有长度为90-120米船台3座,中型浮船坞1座。显然它更无法维修航空母舰了。

直到今天,俄罗斯海军依然十分倚重该厂的生产能力,全部22350型戈尔什科夫级护卫舰和部分20380系列守护级轻型护卫舰都在该厂建造。

“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名头很响亮,但只是满载排水量4500吨的护卫舰,这已经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独立建造的最大吨位水面舰艇了。2010年10月29日下水,8年后还未能通过海军验收,服役日期延迟到今年11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