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1965年,解放军试图引诱印军再打一仗,可印军认怂,战士直呼可惜

2020-08-03 18:00:36

背景简介

张明孟老人1962年从四川中江县参军,亲身经历了步兵11师飞兵贝利小道、攻占德让宗等重要战斗和邦迪拉押俘回撤,1965年随31团3营机枪连进驻亚东边防,参与乃堆拉山口自卫反击战斗。本文接续上篇,是31团在东巨拉山口执行任务时的回忆。

作者:张明孟

1965年9月印军在亚东的乃堆拉山口认怂撤回去,我们收回了被他们侵占的领土,建立了我们自己的哨所。然后由另外的兄弟部队接替,我们撤回到了江孜驻地重孜寺。刚把营房收拾干净不到两天,很多战友的衬衣都没有来得及换洗(因为去乃堆拉山口已一个多月了没有换过内衣),部队又接到上级命令,立即返回亚东!

军令如山!部队立即按命令要求把武器装备检查一遍,除装备外的个人物品,一律留下。一切准备妥当,就在重孜寺的坝子里等待汽车的到来。没多久汽车16团的车来了,带队的周清华,是62年来四川中江接兵的干部、当年的新兵8连连长。他曾来过我的家里做家访,征求过我的父母亲的意见,见过我本人,与我谈过话,他对我的印象比较深刻。这第二次去亚东执行任务,又巧遇周清华连长带队来运送我们部队,一见面他就认出了我,简单谈了几句话就上车了。

这时,我已经是一个老兵了。汽车一路风驰电掣地颠簸着,天亮之前到达了亚东仁青岗。这一路过来,由于车子实在颠簸的太厉害,我这个从不晕车的人也晕车了,肚子里翻江倒海,不停地呕吐,直至什幺也吐不出来。不知为何,两天前回江孜坐汽车都没有什幺反映,两天后就反映这幺大。部队在仁青岗做了些补给,稍微休息了一下就向东巨拉山口出发,它的距离与去乃堆拉山口的距离估计稍远些,路要好走些,海拔比乃堆拉山口更高,风雪更大,四面是白雪茫茫,冰天雪地,石头遍野,没有一根植物,石头与石头中间的缝隙都看不到一根草,更没有泥土。我们上山口的途中遇到我方的侦察兵,带着抓获的印军俘虏往山下走,记得是三个俘虏,戴着手铐,眼睛蒙着黑布,由我方侦察兵架着走。我们上山的部队看到他们来了,就闪到旁边让道,部队不准说话。等他们走过了我们继续前行。

大家发扬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开展体力互助,发扬我们机三连的“行军模范连”的光荣传统,经过一天多的连续行军,按时到达了指定位置一一东巨拉山口左边的一个凹洼地,那里除了冰雪就全是石头。当晚因为还没有帐篷,大家就靠着自己的背包(里面是皮大衣和大头毛皮鞋)熬到天亮。各班用行军锅化雪烧水,就着烧开的水吃几块军用饼干,他们干部就去接受任务。一看干部去接受任务了,我们就知道帐篷快要运上来了,各班就做准备搭帐篷,选地点看方向,帐篷一到,各班开始搭建。

那里除石头还是石头,连一个打钉的地方都很难找到,好不容易把帐篷搭好,帐篷里面不平,就在外面搬些小一些的石头来填补空处石缝,达到基本平坦,把方块雨衣铺上,然后再把褥子铺上,就可以睡觉了。东巨拉山口的海拔4800多公尺,空气稀薄,气候恶劣干燥,从山口那边吹过来的风总是呜呜呜、嗖嗖嗖的像是在脸上耳朵上割一样。山口的形状像个喇叭形,中印以分水岭为边界。我们机三连的哨所就在山口左边,哨所是前面的部队修的,上面有顶盖,下面有射孔三个,可以观察对面印军的地形和动态。山口正中的最低处有一条小道通到国境线,部队都在两边的制高点上。我们的哨所距山口的距离约400多米或500米,有情况机枪完全可以封锁山口。印军距山口近距离没有哨所和工事,只在远处约800米至1000米的一个小山头上有人出入活动,有一些营房,铁丝网和军事设施,驻扎的是营连级兵力,除例行巡逻外,他们基本不到山口上来,看起来很正常。

连长在传达通报说道:印度不甘心失败,还要与我们较量,在我们的正面调来33军准备与我们大打,我们决不能麻痹松懈,一定要做好打的准备。对面那个山头上驻扎的印军我们要把他“包饺几(子)”。因为连长陈捷卿是广州人,讲的是广东普通话。

第二天接到任务,除站哨的外其余全部到下面去背炮弹。大家立即集合出发,因为是下山都跑得很快,到了仁青岗军需库前坝子里,每人背一发107火箭炮弹,此弹药约1米长,口径比普通碗口大些,重量约20公斤,比120迫击炮弹轻一些。

路走的太艰难了,路途中累了,嘴里就哼唱当年那首流行的电影插曲《谁不说俺家乡好》,其中唱到“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的歌句时,我那美丽的家乡的情景就呈现在眼前……

大家有说有笑,感觉也不累也不疲劳了,没一个人掉队,就全连整整齐齐地把火箭炮弹送到了炮阵地。炮兵部队的火炮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我们也很快地回到了自己的连队阵地。当天下午通知:晚上要演习,但要做好真打的准备。到了晚上天黑后,全体进入阵地准备战斗,空中3发红色信号弹升起,接着就是机枪声(步兵连的轻机枪)、喊杀声震荡在山间。本以为对方会还击,但印军没有开火。印军要是误认为我们在进攻,仗就真打起来了。如果当晚印军真还击了,我们就会把他们包饺子,可惜他们怂了。

编者按:张明孟老兵这段回忆把我看乐了,这摆明是解放军故意演习引诱印军,我们向来不先开第一枪,但是我们在自己的地盘上演习,如果你印度人开枪,那是几个意思,那还不收拾你?可惜印军认怂,字里行间流露了老兵的惋惜之情,痛失了暴打印军的机会。

到山口没几天,就听说被我方侦察兵抓获的几名印军俘虏在我们国家的对外广播向全世界公开承认:奉排长命令,我们越过边境侵略中国领土,被中国边防部队抓获……

时间也不知不觉中,到快过春节了。一天我正在观察哨所站哨,连里通知有首长要来阵地视察阵地和敌情,虽然可以不敬礼,但对首长要有礼貌,首长问到哪里就要如实回答。不一会,首长带着两个警卫员上到我的哨所来了。首长问的情况我一一作了回答,他还仔细地看了地形和我方阵地,检查了我们的重机枪和弹药准备,还在机枪的瞄准器上看了瞄准线。

后来我下哨回到帐篷里面,指导员熊昌智才说,那是师政委张瑞厚(那之前我还没有见过张政委)。他给我们带来了春节慰问信,我给家里写信时把《慰问信》寄给了家里。

春节前,我们奉命撤下山驻在亚东沟的一个叫吉玛乡(记不准确了)的一个院子里,据说主人是一家地主,他家的房子比其他人的房子都好。我们住的都是木板楼房,他有两个漂亮的女儿,不仅人漂亮而且穿得也漂亮。每次部队集合时都要从部队前面走过,引得大家都忍不住要多看两眼。

春节后,我们连队奉命驻进亚东的巴林桑巴伐木场,为师里的营建和用柴去伐木。

那段在东巨拉山口的日子是难忘的,我站哨时看着周围的群山,随口做了一首打油诗,发表在当年春节连队的板报上,还记得全连的同志看了,都异口同声称赞。

座座高山戴白帽,

弯弯曲曲是小道;

美好山河我没去,

愿在边防来站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