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魏国为何会是战国初期的最强国?四个指标来评价它的综合国力

2020-07-16 18:00:19

田氏代齐也是战国的一个标志

“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标志着东周的历史从春秋进入了战国时期,众所周知,战国时期的历史主线就是秦国一统天下。但是,在战国初年,如果说当时谁最有戏一统天下,我会选择魏国。此时的秦国可能在这个资格上连前三都排不上,文化被鄙视,国力很差劲,军事打不赢。秦在当时的国际地位,很尴尬,属于牛人不愿意效力,诸强看了不上的边缘之国,龟缩在关中地区。

必须认真地解释一下,“龟缩”这个词并非搞笑,而是当时秦国的真实写照,它在战国初年被魏踩着脖子,连喘气都费劲。所以要讲强秦的故事,必须要等到商鞅的出现,商鞅没出现之前,秦国暂时只能老老实实地在观众蔫着、趴着。

但是,为什幺说战国初年的大国之中,魏国的牌面是最好的,实力是最强的呢?用一句很时髦的话来说,此时的魏国有“四个自信”,或者说“四个优势”。分别是:政治自信、军事自信、经济自信、地理自信。

将魏的各种自信推向顶点的是魏文侯,他是“三家分晋”中魏氏老大魏驹的孙子。在他的治下,东制齐楚、西挫秦国、内修政治、外和赵韩,当时的魏国,是没有任何一个势力敢不买账的。

政治自信


人才在任何时候都是最重要的

当年《天下无贼》中有句话特别火:21世纪什幺最贵?人才。这其实是一句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的废话,听起来有道理又搞笑,其实没什幺技术含量。因为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不管在任何时代永远都是人才最贵。人才最重要,贵永远不是问题,特别是对于那些富甲天下的大领导来说。

但是,人才究竟要怎幺样才能识别呢?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如何识别人才才是政治中的一个重要的命题。这其实需要真本事、真气度、真眼光的。

李悝在魏国脱颖而出

魏文侯就很会识人,而且会用人,还是个招募大师。他的领导班子阵容很强,吴起、李悝、任座、魏成、乐羊、西门豹(小学课文中怒怼巫师的反迷信斗士),每个都身负大才,魏国在这一群大才的调理下,国力蒸蒸日上。

在魏文侯时代群星璀璨之中,魏国的天空中也有一颗最亮的星,没有他,就谈不上魏国的整体强大,甚至连日后的秦国都有可能永远的无法强大。这颗大星星叫李悝,他在历史上浓墨重彩地留下了四个字——“李悝变法”。历史中的变法绝大多数都无法成功,而且难得善终,但人家李悝却两者全部搞定,既成功又善终,这极其罕见。

因为但凡变法,总是要动人家利益的,你动人财路,人家往往就要动你的生路。几千年来的变法想要成功,必须天时地利人和与大运气齐聚,否则都没戏。李悝的水平高是一方面,命好是更重要的那方面。后面两千年历史看下来我们就会发现,太多的功败垂成归根结底就是大才无大运。

有才无运空嗟叹

作为变法的总设计师,李悝的这套变法可以说是战国变法之祖,包括后面的商鞅变法、吴起变法,其实都是偷师这个变法框架。

李悝根据当时魏国的情况,为魏国打通了四条经络:

1、打通了人才经络,废除了世袭制度,开始根据能力选拔官员,取消旧贵族的世袭俸禄。

打压吃饭不干活的贵族,牛人们才能有空间,将选拔制度化,才能吸揽天下英才投奔而来,比如特别能打的吴起,就是因为从卫国不招待见,所以跑来了。

2、打通了土地经络,正式废除周王朝的“井田制,”废除原本“井田制”的土地界限,鼓励老百姓垦荒,允许土地私有买卖。

废除“井田制”在当时是具有跨时代的意义的,自夏商开始,中国大地上的土地制度就是井田制。所谓井田制,是指把一块耕地划分为类似于“井”字的九份方田,周围有经界,中间有水沟,阡陌纵横,像一个井字。每一块的耕种面积大约是100亩,九块地中间的那一块是公田,所有收成上收,周边的八块为私田,收成中的一部分是可以归自己的。每天干活时,农民伯伯们要先把公田的活儿干完,才能干私活。

井田制只适合生存在封建制的温床

社会生产力的提升,注定要淘汰很多旧的制度的,井田制就是注定要被淘汰的。过去的生产力差,人口少,所以可以在广大的土地中搞这种“井田”,但是由于铁器渐渐普及后,过去的很多边边角角甚至荒地都可以进行耕作了,大量的不上税的私地就被出现了。与此同时,因为所谓“公田”的产出是完全上收的,所以这块地是得不到群众汗水的。

井田制的形式已经不适应这个时代了,干成啥样都不是自己的,只有包干到户才能激发人民群众的热情。废除了早已名存实亡的井田制,鼓励老百姓开荒,传统奴隶主贵族的经济被打破,土地这个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被激活。

李悝还下了大工夫,将国家境内所有土地进行测评,估算出了国家土地产量,并以此制定出了合理的税收政策,你家地好你就多交点,别跟我哭穷,我知道你小子几斤几两。

土地丈量对国家的意义十分重大

这个工作,看起来很不起眼,但它具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李悝的土地测评,帮助魏文侯摸清了国家的家底。换句话说,一年能收多少粮食,有多少户口等等这个国家的国家动员能力被算成了一个可靠的数字呈到了高层的办公桌前。比如每年能收1000万石粮食,能养十万军队打半年的,能盖两座宫殿,娶50个娘娘,领导人心中就有数不抓瞎了。

国家也只有摸清了家底后,才能有多大锅下多大米。

李悝给魏王算过这幺一笔账,一般一家五口耕田百亩,一年能收150石,交10%的税后还有135石,每个月每人吃1.5石,一家子一年就是吃90石,还剩下45石的盈余,要是算上穿衣祭祀疾病丧葬进去,往往农民每年还会入不敷出,所以必须要劝农啊!

这在让魏王明白老百姓有多幺不容易的同时,也给他划了一个底线,每年每户百亩之家最多最多征60石的粮食,老百姓就算不给祖宗烧纸,自己一家子每年还是要吃90石粮食的,再多征老百姓就活不下去了。

民以为食为天

不仅如此,李悝还和魏王说,一般百里之地,要是勤奋努力的种田,每年能多收180万石粮食,要是不好好耕地,就少出180万石粮食,这一出一进可谓天差地别,所以一定要鼓励生产,找土地多要出来这360万石粮食。

在这之前,所有的数据全都是两眼一抹黑的,高层不知道国家的动员能力有多少,要幺就总想蛇吞象满世界开咬,要幺就守着金库借钱花。

好的制度是具有普世性的,李悝的整套土改,后来就被商鞅同志几乎全盘抄走了。这是整个中华帝国的统治根基。可以说,中国几千年以来,之所以后面会发展成世界上最大最连绵不绝的封建国家,这套土改技术是根本蓝图。没有这套技术,就谈不上后面的全民征税,也就更提不上那套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官系统了。

3、李悝打通了魏国的法制经络,完备法制,建立魏律,出台《法经》。

中华文明逐渐从礼向法过度

《法经》对于国家法令,政府职能,官员升迁奖惩,军功奖励都进行了完备的规定。李悝的法典,不仅仅在魏国历史上属于头一遭,他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具有开天辟地性质的。它奠定了中国历史上的诸多方方面面的建制,在后世历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又比如说后来的商鞅变法,基本上大体的框架又全都是“借鉴”的李悝变法,只不过稍加改动变成了战争机器升级版。

4、李悝打通了魏国的军事经络,他改革军事制度,建立“武卒”制,对军队的士兵进行考核,奖励优秀者。

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的特种部队

“武卒”类似于今天的特种兵,待遇极高,一经认证,先分得百亩土地,同时解除奴隶身份,再免除“武卒”全家的徭役和田宅税。将军功细化分级,分为“上功”、“次功”,根据不同的军功给予不同奖励,大功者甚至家属子女也有重赏,这也是有史以来最早的“军功章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另一半”。

“武卒”如狼似虎,军功全民拥戴,李悝在制度上给出了不能再优厚的配合,李悝的一整套变法改革帮助魏国在制度上确立起了远超那个时代的先进性,但没人才,再好的戏也出不来,全国再尚武,大将是草包也不管用。李悝设计的军事制度的具体落实者是另一个大神。

军事自信


战国的第一代战神

战国初年第一战神是谁?首当其冲的无疑是“杀妻求将”的吴起,吴起有两大功勋:

其一,他的战略眼光独到,他向魏文侯建议了黄河以西的重要性,向西吞并了秦国五百多里的土地,并控制了崤函地区,将秦国压缩在了华山以西的无险可守地带。关于这一战略的伟大之处,我们会在“地理自信”中详细阐释。

其二,他训练出了“魏武卒特种部队”,一个武卒,身披三重甲,持戈佩剑,操12石的弩,带50支箭,携带三天口粮(连甲带装备大约50斤左右),半天能急行军百里(相当于今天的四十公里左右)。这种水平随便拎出来一个就可以参加现在的奥运会铁人三项,吴起率领着这支特种兵部队,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场,全胜六十四场,剩下八场不分胜负的奇功伟绩。

吴起时代,魏国在军事上基本上是逮着谁灭谁的节奏。不过就算那幺能打,没钱,再好的戏也出不来。

但这根本就不叫事儿,人家魏国的经济不是一般的自信。

经济自信


实力,很多时候还是指经济实力

三家分晋时,由于老赵家在消灭智氏的战争中牺牲最多,贡献最大,原始股最多,所以昔日智氏之地,相对于韩、魏二氏,赵氏还多分了一部分,总的疆域也以赵氏最为广大。不过有的时候,地大不见得物就博,赵家虽然地盘最大,但在经济上,却远远的被魏国甩在了身后。韩国就更别提了,除了冶铁业算是亮点,剩下啥都提不起来。

在当时,魏国可以说真的是“天朝上国”,几乎所有资源皆能自给,而且这其中,有三项关键资源:

第一项关键资源——肥沃的土地。

靠天吃饭之外,人还要靠地吃饭

在这个时代,所谓的“肥沃”,不仅仅是要能高产。这个“肥沃”还需要你适合种某些高需求产物,才算得上是好地。

三晋中,韩赵两家的土地较为贫瘠,物产欠缺,比如着名的挑拨离间者张仪先生就曾经说过:“韩地险恶,五谷所生,非麦即豆,一年不收,老百姓就得吃糟糠,地方不满九百里,两年的积粮储备都没有。”

话说的很不厚道,拿豆包不当干粮。但仔细一想,话糙理不糙。大家可能会疑问:麦和豆咋了?为啥生长这两种作物的土地要被称之为“其地险恶”呢?毕竟无论哪朝哪代,老百姓们都是不挑食的。

有些现在的好东西在古代不实用

其实,张仪所指的“险恶”,主要是指麦豆用于军粮方面很尴尬。

首先,它们的营养价值不高。豆子蛋白质不是非常高吗?麦子还险恶?大馒头也照样饱肚子呀?

这就要说一下军中的烹饪方法了。在那个时代,军粮做法实际是煮粥,直到宋朝以前,一般炊具还都是陶器,极少有铁锅。后来在不断发展下,慢慢出现了类似于压缩饼干的水分极少的干粮,但将士们也不能总吃干的,那东西是保持不了战斗力的,只能做急行军时的干粮。

既然炊事班的家伙是陶器,那幺军粮最适合的就是煮粥,而不是炒菜。这就很难为豆子了。

因为根据那个时候的伙食水平与烹饪技巧,是绝对没办法让十万大军每人熬出一碗精品豆饭的,一般来说能熟就不错了,而且当时也没有高压锅,可燃物往往就地取材,几万人做顿饭,也没工夫让你精熬细炖,你还没熟饭大部队都开拔了,所以做饭都是将就。

炊具对当时的饮食结构有很大制约

打仗说到底,就是打后勤,弄熟这一碗饭,是重中之重。豆子和麦子一旦不熟,里面的蛋白质吸收起来就要大打折扣,而且副作用还很大,容易跑肚拉稀。有实验精神的同志们可以尝试吃一大碗半熟的豆子再喝上一大碗水,看看下午屋里还能不能呆人。

豆子在军中的作用主要是做成酱,补充微量元素的,但你总不能一开饭一人一勺大酱吧,我们又不是韩国人。

那刚才我们说的大馒头呢?馒头你还要等上几百年才会出现,因为那个时代,石磨还没有普及。没有磨,就谈不上将麦子转化成面粉。而且哪怕有了石磨,加工后的豆与麦都是极其不容易储存的,你无法带着一袋袋面粉和一车车豆腐大老远的去打仗,还没出村豆腐就馊了,到了饭点儿也不可能全军变炊事班和面,路上再下点雨就全白瞎了。

战士们呼唤好做熟、易吸收的快餐。那幺那个时代,兵哥哥们的都是吃啥呢?小米为王。

五谷之王

总说当年“小米加步枪”显得多艰苦,其实小米一点也不艰苦,它是真真正正的五谷之王,这个古老的作物穿越了上千年,为我们华夏民族的生根发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小米在古代被叫做“粟”或“稷”,五谷之一(那四谷是稻,黍,麦,菽,翻译过来就是大米,黄米,小麦,豆子)。小米的脱颖而出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它具有良好的存储性。

而据唐代文献记载,积粟可以储藏9 年,而稻米只能储藏5 年。粟米的保质期几乎是稻米的2倍,实际上粟米贮藏时间可能更长。据《旧唐书?马周列传》记载,直到隋灭亡20 年后的唐贞观11 年,前者留下长安府库中的小米仍未用尽(所谓贞观之治,其实占了隋朝很大的便宜,讲到唐时我们会细说)。

小米保质期长的这一优点在军事上意义重大,因为古代运输条件落后,还没有防腐剂,边远地区驻军难免遭遇长期无法补给的情况。容易保存,几乎超越了军粮的所有要素,成为军粮诸项评比中不能删掉的那个最高分。

这是当时的主食

第二,营养丰富易加工。

如果在所有主食中进行评比,谁的营养最丰富?小米将轻松干掉“五谷丰登”中的那“四谷”,荣登榜首。人家外号可叫“代参汤”。现如今我国北方的很多女同志们生产后,还约定俗成的将红糖煮小米作为恢复手段。

咱们的《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医师亲切的说道: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

战士们一路奔波辛苦了,一锅热乎乎软糯糯的小米粥,绝对比一锅嚼不烂的豆子饭要强多了。正所谓“营养,易煮,还实惠,我们几千年一直用它”。

一方粮食养一方人

第三,种植广泛。

隋唐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都在黄河流域,而当地恰是小米的传统主产区。约6000 年前,小米开始在中原一带大面积推广,到了商朝时,小米就已成为北方农耕民族的主食。

只有当一种作物在民间广泛种植且达到盈余状态时,这种粮食才可能成为军粮,这点很重要。用现在经济学的思维来说:一统江湖后的规模扩大,边际成本便会下降。

比如大米在当时由于受生产条件限制尚未实现大量种植,这种作物太耗费水,中国北方又普遍缺水,所以价格就很贵。据记载,秦汉时期,1 斗大米的价钱可以买2.5 斗小米,吃大米在那年头绝对是奢侈行为。

小米,越看越可爱

小米的大受热捧,其实还有着更深层次的税收原因。一个国家在运营中,税收成本是个很重要的课题。税能不能收上来,收多少,怎幺收,收完了咋放,这都是很专业的问题,今后我们会开专题细讲。

简要来说,一种广泛被认可种植的作物大大的降低了税收的困难性,当一个村全征收小米,就比一个村征收乱七八糟一大堆东西要好合算的多,废话少的多。归根结底,省心。

所以你看,很多规律与共识看起来很普通,但深究起来,却是由一代代人经过自然选择与磕碰摸索后结晶出来的。

小米,就是那个时代最璀璨的结晶。魏国的土地,不仅高产,还非常适合种小米,天赐的土地帮助魏国天然就绕开了军粮这个每个国家都重中之重的头痛大问题。

这是一直被忽视的物资

在经济上,魏国继土地后的第二项关键资源——盐

盐今天看上去平淡无奇,而且人们对它的印象还并不好,干啥都得低盐,这哥们还一直跟血压打擂台。不过在古代,盐却曾经是决定国家的生死和富强的关键,并整整决定了数千年。

可以这幺说,盐对农业社会的价值并不亚于石油对工业社会的价值。

首先,盐相当于古代的冰箱。盐不仅仅是调味剂,在古时候,盐是保存菜、肉、鱼、奶的最重要的防腐原料。

副食往往都容易腐烂变质,不像谷类一样可以长期保存,但如果用盐腌制后,就大不一样了,腌成咸菜、火腿、咸鱼、奶酪后的加工品,保存时间就延长到了数月甚至数年。

没有盐,古人的生活容易断代

在那个年代,蛋白质来之不易,所以要省着点吃,古代的人民群众也因此经常需要拿粮食去交换盐,来制作腌制食品。腌制食品除了可以让老百姓长期自用外,更重要的是有了盐,军人的辎重补给便能更丰富一些,商人就能够实现远距离的食品贸易,这相当于古代版的冷链物流。

其二,盐是刚需品。

盐是生活的必需品

自从1万多年前,人类的生活方式从狩猎逐渐转变为农耕,也就和盐正式扯上了再也撕不开的关系。

过去人类是不需要盐的,因为吃的是打来的动物和采摘的果子,这就全满足了。不过一旦定居农耕后就不行了,因为你的主体食物来源变成粮食了,而粮食中是没有盐的,人不能再像以前一样通过每顿吃动物来补充盐,只能吃饭的时候额外去放盐。因此,盐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日用品。

在古代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里,一个人要满足温饱需求,大部分可以靠自己来解决,但唯独盐很难靠自己解决。因为地里是种不出盐的,而且盐的产地很有限。

这也就意味着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想要吃盐,必须要依赖外来的商人供应。盐也因此开辟了它的商业帝国,成为了整个社会的粘合剂。

逐利的商人们通过盐的交换把大量孤立的社会系统相互连接了起来。古代内陆的人吃不到海鱼,但是海边人给你做成咸鱼就可以运往内陆。农业地区的人吃不到北方草原的奶制品,但是用盐可以加工成奶酪运往南方。中原腹地的人也可以把各种肉类和菜肉做成肉干和咸菜运往四方。

商人的远距离贸易运输过程无意间构建了复杂的物流交换网络。

千万不要小看这一点,频繁的贸易交换可以极大促进工商业的繁荣。工商业对社会进步的推动力要远远强于单纯的农业经济,你自给自足只能成为井底之蛙。你缺这少那活不起,才能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

盐带动一系列的社会活动

贸易不仅仅可以创造大量财富,更重要的是可以全面激发社会活力。

1、它促进思想的交流。

2、它加快物种的交换。

3、它倒逼商业的升级。

4、它加速制度和科学技术的创新。

从而,实现国家系统的全面升级。在历史上,从丝绸之路开始到后来的香料贸易、大航海时代、再到现在的改革开放和全球一体化,无一例外都激发了社会的大幅度的进步。

在那个年代,盛产盐就相当于盛产石油。粮、盐、布、铁、畜是古代贸易的主体,盐是其中第二大宗的商品,所以在古代,盛产盐的地方就非常适合发展工商业贸易,这些地区在经济上也远比单纯的农业地区发达。

古代山东就是靠海吃海

齐国之所以在春秋战国八百年间一直很牛,不是没有原因的。人家齐国人借助鱼盐之利,借助于古济水这条黄金水道,最早在华夏大地上建立起了大范围的贸易系统,向外出口鱼盐、布匹,从中原腹地进口大量粮食、物产,而齐国都城临淄也因为贸易,崛起为东方第一大都市。春秋中期齐桓公时,临淄人口便达到了20万人,战国中期达到35万人,到了汉武帝时则达到50万人。这个数量级在当时几乎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没有之一。

盐对国家的税收有大大的促进作用

说完了盐的好处,要说一下盐的政治意义了。盐的产地非常集中,所以天然就便于垄断管理。政府在慢慢的摸索发现后,只要控制了盐的供应和价格,就可以向所有消费者征收食品消费税,而且盐是代价最低的征税手段。

举个例子,政府可以跑到1000个老百姓家里每户征收1元税,也可以从1个盐商身上征收1000元税,虽然征税总额一样,但征税成本却有天壤之别。前者需要维护多大规模的公务员队伍?每个公务员需要跑多少路才能征到税?这还没涉及贪污腐败的问题。找盐贩子征税,明显比找老百姓征粮要轻松的多。这就是税收成本的问题!

盐是好用又实惠的统治工具

盐不仅能垄断,而且这东西还特别不起眼,因为每个人的盐消耗量比较少,即使涨价涨一倍,人们对价格也不敏感。就好比香菜就算100块钱一斤你喝汤时仍然不心疼。

最重要的是,盐税可以隐藏在很多商品背后,绝大多数人不会意识到自己买的一只咸鱼里面,政府已经通过盐进行了征税。

通过这种隐形的征税手段,盐还起到发票的作用!最早将征盐税变成富国手段的,是管仲,在他的治下,齐桓公成为了春秋首霸。将征盐税发挥到登峰造极的,是汉武帝,这位爷的故事占据“强汉开疆”季一半的篇幅,太能折腾了。

魏国虽然不靠海,但在他的大本营河东之地,天赐了它好几块大盐池,河东之盐储量巨大,加工也方便,是当时中原内陆的最大产盐地,有着广阔的贸易市场。当时的中原大地,一提到盐,基本就两家:山东老齐家的海盐和中原老魏家的卤盐。

所以这两家是当时的经济双强,那五家都得靠边。就因为盐!就这幺牛!

第三项重要资源——铁

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个不用我细解释,打仗你不能扛着棍子上去,种地你不能还拿石头生砍,铁天然就具有国防与民生的双属性。当时魏国的中条山脉是我国冶铁的发源地之一,河东的铜矿资源在当时也名声在外。

高端的技术,丰富的储量,让魏国在农具,兵器上又天然的优于他国。铁和盐一样,也是容易垄断而且涨价你也不心疼,一把菜刀能用好多年,贵点就贵点吧。

盐与铁,因为其天然的刚需性与易垄断性和不起眼的征税效果,成为了领导人们的最爱。后来,有一个劲爆的男人,靠着盐铁将整个天下几乎榨成了没有一滴油水的粉末,并靠着它在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对游牧民族取得了完胜。这个劲爆男子叫刘彻。

汉武帝时期,盐、铁政策开始暴走

吃的,花的,用的,撑起了魏国当时强大的经济自信心。

制度好,有钱花,这还不足以全部说明魏国的强大,你要是看到了魏国那块地的地形,你就该感叹为啥他是战国初期的老大了。

地理自信

制度好,有钱花,这还不足以全部说明魏国的强大,你要是看到了魏国那块地的地形,你就该感叹为啥他是战国初期的老大了,先来看魏国地图:

当时魏国地形图

魏国的国土比较复杂,分为河东,河西,河内,河外,四块区域。魏国的地图看上去并不大,但人家占据的都是“重要岗位”。(在这里科普一下,古代所说的“河”,基本上指的就是黄河,别的河要幺叫水,要幺叫江。母亲河嘛,“河”算是专属词汇)一条黄河,将魏国分成了四块地方:

河东地区主体主要在今天山西南部的运城盆地,首都安邑坐落于此(今山西运城)。前面我们所说的经济自信中,盐铁之利主要得与此地。军事地势也十分有利,东连上党地区,西面黄河天险,北面隔阻晋阳,南面直通中原咽喉,进可攻,退可守,春秋之时,河东地区便是晋国的政治,经济中心,是魏国的大本营。

河西地区就是黄河左边和秦国接壤的那一块,分为南北两部,北部为上郡,今天陕西延安地区,南部为渭水以北的少粮等地(陕西韩城)。这块地比较穷,是吴起为主导打下来的。虽然穷,但河西之地的重要在于,它让魏国独享了黄河之险。

母亲河有时候很不听话

是以黄河为界还是把黄河作为自己的内河,这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独占黄河,你的军事力量就可以随意穿插于两岸,而如果以黄河为界,在那个年代人家如果把渡口一堵,前往对岸就只能望河兴叹了。

河内地区就是韩国右边的那一块,包括今天的河南焦作,新乡地区,安阳地区,以及河北邯郸以南的临漳,魏县等地。这块土地土壤肥沃,人民文明程度较高,但地理位置着实险恶,周边与赵,齐,卫,郑,宋等国接壤,且无险可守,属于四战之地。最终就是这块地,成为了魏国有毒的蜜糖。

上面三块地区,都不错,但真正的算得上得魏国“地理自信之精华的,是河外地区,也就是上图中黄河南边的那一小块地方。这块地方最小,却最重要。因为它拥有着两道在后面一千年内都被称之为华夏最重要的地理通道——豫西通道和豫北通道。

豫北通道由今天陕西大荔,东渡黄河蒲坂津,沿中条山北麓东行,穿过太行山南麓与黄河北岸间的狭长走廊,进入河内平原。

豫西通道从今天的华山,潼关向东一条线经过洛阳一直走到成皋(虎牢关),才进入无险可守的四战之地,豫东平原。

这是两条古代军事的生命线

豫北通道是东西跨越太行山脉的最省力途径;豫西通道是黄河以南连通东西的最主要交通线。

战国时期,主要国家的活动争夺地区基本上可分为关中、山西、河北、中原这四大板块。

这四个板块是中华文明的浓缩地

上述这四大块地域,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左右着中华大地的兴衰。而自古以来,能够连接起关中,山西,中原、河北这一条线上的一大片的,基本上只有上面的这两条路线。

无论你多牛,想要东西两头来往,只能走豫西和豫北这两条道。别的路不是不能走,而是你如果走的话,大概率还没走到那,就饿死了,或者摔死了,或者淹死了,反正难得善终。

今天高速公路遍地,当年的路,难走的很,一旦遇到了山川大泽就基本断交了。

几万人的部队,就更加无法走不好走的道路。我们总以为军队很牛,振臂一呼成千上万,大军一过寸草不生。但实际上军队很脆弱,军粮,士气,疫病,阴雨等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战斗力,一个环节出问题就有可能出现哗变或叛逃。从古至今,行军途中的非战斗减员通常是大于战斗减员的。

现在我们看地图,各种各样的交通线基本上已经画满了,从A地到B地有好多种去法,而且开车狠得话一天一千多公里就开出去了,从北京到西安,到南京,基本上一天工夫。

行军有时候比打仗更恐怖

但在两千多年前,可选择的却并不多。我们中华大地看着非常大,但除了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这三块平地以外,剩下的路况基本上就没有省心的。(长江中下游平原虽然也是平原,但水网纵横,路况同样是到了三国后才渐渐改善的)

战国时代的主要战场基本就在华北平原与关中平原间展开,剩下的东北和南方还全都没有走向历史舞台的中央。它们还有至少五百年的候场时间(跟孙悟空的刑期一样)。

这四个板块,是战国时代的主旋律。中间那个关键交通线,就是刚才我们所说的豫西、豫北两条通道。秦国后面在这两条关键通道上打了上百年。

在华北平原的西面一道太行山脉拔地而起,然后整个山西地区就是千沟万壑状,南面秦岭、伏牛、嵩山连成一片。话说当年抗日敌后根据地为啥山西打的好?为啥李云龙这幺牛?

因为黄土高坡千沟万壑嘛,你的机械化部队铺不开,打你一枪我就躲山里了,今天的塔利班让美国人头疼也在于此。

地形就是天然的屏障

关中平原的南面,一道秦岭巍峨耸立,飞鸟不过,再加上黄河恰到好处的一个大直角,连接东西的主要道路,就只剩屈指可数的这两条了。

地图的反映很直观

黑色为山脉,红色为豫西、豫北两条主干道这两条路,最平整宽阔,阻碍最少,而且过三门峡后可以借的上黄河之力。(马上会讲)路如果狭窄颠簸,物资损耗就会严重,速度就会受影响,粮草与部队间就非常容易脱节。

有的地方看着很近,就隔两座山,但这两座山没一个月你过得去?有时候看着很远,好几百里,但道路是坦途,三五天赶到了。在冷兵器时代,装备技术水平低下,机动作战能力很差,无论是攀越,徒涉,舟济还是架桥,山脉、河流的阻断对部队的行军与补给的阻碍都是非常大的难题。

总之,路不好走,你的战略投放能力就会很弱。

如果通天大道宽又阔,大部队就可以顺利开进,粮草辎重也可以跟上队伍,这就非常容易达到每个领导梦寐以求的效果:指哪打哪。

黄河等天堑是对当时交通的最大限制

比如陕西与山西间最大的天险,便是黄河。黄河看起来很长,但不是每一点都可以作为渡口进行突破的,整个山西与陕西的黄河西线,从天而降,力冲万钧,着名的壶口之险,飞鸟罕至。

黄河在禹门口(陕西韩城段黄河峡谷)开始猛出峡谷,一展数十里之宽,如海如潮,流向深浅莫测,自古至今就是军渡大忌。

在当时整个黄河西线,靠谱的适合大部队渡河的渡口,只有蒲津渡(陕西大荔县东),也就是豫北通道的起手式。

黄河一咆哮,人民只能望着叫

因为黄河虽然是我们的母亲河,但我们的母亲脾气却一直不好。大家还记得黄河大合唱吗?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不仅仅是形容我们当时愤怒的民族抗日热情,而黄河真的是在咆哮。

当年国力强弱悬殊如抗战时的我国与小日本,飞机轮船坦克齐上阵的日本人使出了吃奶的劲也没打进陕西一步。就是因为黄河西线天险实在是名不虚传。

秦岭,这条山脉绵延1500多公里,它的巍峨伟岸牛到了一座山脉的南北两边是两种气候,秦岭淮河也成为了我国的南北分界线。

知道南北的意思了吗?

瞅瞅这条大秦岭,比关中、汉中俩平原加一块都大,自古秦岭南北俩气候,人基本进不去,至今野生动物都在受它的益。有兴趣建议大家买一张我国的立体地图,看着那个立体的脉络,很多交通上的地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再用手摸摸,你就会体会到秦岭它是如何横断南北的。

被秦岭黄河拱卫的关中平原,被称为四塞之地,意思就是有四个关隘,你把这四个关守住了,谁也进不来。它们分别是:萧关、散关、武关、函谷关。

函谷关是当时的真正天下第一关

这四关中最重要的一关,是被称之为关中咽喉的函谷关。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古有诗云: "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 "、 "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 "。函谷关作为兵家必争之地,为战国第一雄关,没有之一。

函谷关在哪?函谷关位于今天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地处"长安古道",紧靠黄河岸边。

这是一条大峡谷

函谷关位处于洛阳至西安故道中间的崤山至潼关段多在涧谷之中,深险如函,古称函谷。此关关城东西长7.5公里,关道仅容一车通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最早这个词就是从这里来的。

结合我们上面所说的秦岭与黄河,我们就会明白,天险是动不了脑筋的,如果你想从中原大地往东打,这块地方是必须攻克的难关,如果你想出关中逐鹿中原,这个地区也是你必须要面对的最大一道坎。

这道函谷关,此时牢牢地攥在魏国的手中。不仅如此,豫西通道和豫北通道最值钱的西半段此时也全在魏国手里。

为啥这两条道最值钱的是西半段?因为三门峡的黄河天险!黄河的航道到了三门峡后黄河水流突然90度大转向,与此同时还有鬼门、神门、人门三岛突然出现。

又是黄河把东、西截断了

黄河到了三门峡不仅水流湍急而且神人鬼三门凶险,根本就无法航行大船。所以说如果自西向东入侵的话,水路走到三门峡就必须要上岸了。从北上岸要走难走的中条山;往南就要面对不远处的超级天险函谷关。

这条陆路是一条吞金路

并不是说少了一条水路之后,就必须从函谷关的陆地要塞死磕才显得这条路重要。而是你将失去一条成本极低的运粮方式。

战争最可怕的地方是什幺呢?是后勤,是运粮的成本。同时代的专业书籍《孙子兵法》是这幺说的:“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

啥意思呢?就是给你算了个数,10万人出征千里,有70万家要停止农业生产来专门供给这个士兵征途上的给养。当时的一户人家均5口,也就是10万人出征要350万人运粮。

为什幺会这幺大的成本呢?因为运粮的人和牲畜路上也要吃饭,还要准备好返程的口粮。

打个比方,一个民夫,推小推车装500斤粮食,他自己去的时候吃240斤,到了前线只能交20斤粮食,因为他返程的时候还要再吃240斤。为了供养前线交这20斤粮食,好好的480斤粮食就这幺被吃了。

对比一下才知道“木牛流马”有多神奇

所以一个民夫能送到前线的粮草是极其有限的,35个人做运粮的民夫才能供的起一个前线士兵的粮食。

这还没完,那35个人也是纯亏空,是从事不了耕作的,还需要再有人来供养这35人明年的粮食。前面我们算过,一口人一年大约吃18石粮食,粗略算10万人出征一年的总成本是(10万战士+350万民夫)乘18石等于6480万石。

一户人家每年交15石粮食的税,所以需要再有432万户才能养得起这10万士兵打仗,就算按每年最大量的挣60石税,也需要108万户。这个动员水平,基本上算是当时超级大国的全国动员力量了。

水运,到现在依然是成本最低的方式

所以这样的仗谁也打不起,那有没有便宜一点的方式呢?有,水路!

比如说后面秦自巴蜀沿江而下打楚国,日行300余里(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余里),一船装50人和供养他这50人的三月之粮。(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粮)

水路运输解决了运粮最大的四个问题:

1、船不吃饭。船不像民夫和牛马一样需要消耗。

2、船装的多。一艘船大约是100头牛的运输量。

3、船速度快。顺水是陆运的10倍,逆水是陆运的2.5倍。

4、船损耗低。/’‘/f'’r一艘船只要不触礁就能一直跑下去,一辆车要是推百里会损坏十分之七。

后面我们讲到几乎所有的战争,都需要考虑到水路运输线路。

黄河的中下游作为交通输血管道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靠谱的,但是,自黄河往西走到三门峡后水路就再也走不动了。

只能上岸走陆路往前走,而100里外,就是战国第一雄关函谷关。

函谷关就是一颗强硬的钉子

而函谷关由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以这个关口放不多的人,就能堵死这个缺口。就按1万人来守函谷关来计算,每年需要消耗18万石粮食。这只需要当地1.2万户的百姓交税就可以养活,因为没有运输距离消耗,就地就可以取粮。

但是想打下1万人的函谷关,保守需要10万人。单算这十万人自三门峡到函谷关的100里运粮成本,就按千里运粮的二十分之一成本来算,也需要25万户来进行供养。守方和攻方的成本达到了1比20!

所以说,后来秦国为啥凭借函谷关傲视关东六国那幺多年呢?因为函谷关不仅天险难打,别的国家还根本打不起这个仗!秦国只需要很少的一点兵力就能够起到防御的力量,人家在不打仗的年份就可以全员大生产,人家盈余的粮食就多,人家生孩子养战士的速度就快,国力的差距就这幺一点点的出来了。

因为三门峡的存在,豫西、豫北两段要道的战略优势全部属于魏国。换句话说,魏国不仅基本不担心东面诸国入侵自己的河东、河西、河外三块国土,还轻松的打开了关中的大门,使八百里秦川门户洞开。

尾声


强大的魏国却昙花一现

后来秦国拼了命的要占据崤函地区,原因也在于此。这块地区,最开始就是魏国牢牢占据的。

秦国最有名的函谷关,其实早先是人家魏国的。此时的秦国,像是嗓子眼被人系了一根绳索,随时有断气的可能,真的是大气也不敢喘,相当的难受。开篇我们所说秦国的龟缩,原因也在于此。

河东,河内,河西,河外,魏占此四地,实力冠绝天下,地形塞天下之咽喉,真真正正的“中神通”。

但这个战国七绝之首,随后却逐渐退出了一流国家的行列。这就是我们后面要讲的战略定位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