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从海盗头子到三品水师副将,清朝纵横广东的海盗张保仔的逆袭之路

2019-12-02 04:02:20

海盗,这是相当古老的一项职业,当然,既然是盗贼,那自然是罪犯,不过海盗和一般的陆上盗贼相比,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是需要很强的组织能力的,这种犯罪团体能力也相当强悍,所以他们要是干些其它事,往往也相当厉害,所以有时候他们会被招安。

大航海时代,西方国家很多探险家啊,海军将领啊,那都是海盗出身,有些人还成了传奇,不过其实也不只是西方,东方国家也有例子,比如日本的九鬼嘉隆,还有中国的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


现代索马里海盗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清朝时期华南着名海盗,这也是个狠人,就是张保仔。

听这个名称知道,他是广东人的概率很大,是的,他是广州府新会县江门镇水南乡人,不过先说清楚,他的名字是张保,但广东人喜爱把“仔”放在姓名后面。所以叫“张保仔”。

他本来只是渔民的儿子,但是15岁跟着父亲出海打渔的时候,被红旗帮海盗头目郑一掳掠,成为其部属,关于这个问题坊间一直有一个说法:郑一本人有龙阳之好,所以他见虏的渔民张保仔“年少色美”,便将他收为部下和养子……


嘉庆十二年十月十七(1807年11月16日),郑一在越南沿海一带突然死亡。其死因,一说遭遇台风沉船而死,一说在劫掠越南沿海一带的时候被越南官军的炮弹打死,别问为什幺和越南扯上关系了,海盗打劫呢,还管这是哪家的海!

江湖的规矩就是这样,老大死了,其身边的人接着当老大,于是郑一的妻子(郑一嫂)被属下拥立,续领红旗帮为首领,但是江湖上女的当老大委实是不太方便,所以郑一嫂就用张保仔为助手,后来还嫁给了他,从此张保仔成了红旗帮老大。

一直,有一个很古怪的说法:郑一,郑一的老婆石氏,张保仔三个人是三角关系,不过不是两男争一女,而是郑一和老婆石氏都喜欢张保仔。

额……好吧,这个关系确实是太混乱了。


当时中国的海盗团往往不是单纯的盗贼团伙,而和沿海渔民,海商关系很密切,所以这些海盗团体是有根据地的,有兵有民,鼎盛时期,张保仔拥领4万多海盗及600艘战船,堪称南洋一大霸,他们以广东沿海的岛屿为根据地,横行广东水面,靠劫掠沿海的运盐官船或外国货船来为生。而其他商船如果要经过他控制的地区,也要先交纳“行水”(保护费)。

不过,和一些侠义小说的情节一样,传说张保仔饶勇多计谋讲义气,而且因为本人出身贫苦,所以他对平民很关爱,向乡民购买粮食时,往往加倍给钱。并保证不滋扰贫民和渔户,严禁部下在驻扎地区掠夺。


这是真是假不知道,不过我们可以推测:古代土匪一般也不会劫掠自己老巢附近的地方,因为得罪这些人对自己的生产很不方便,所谓兔子不吃窝边草。张保仔本来就是以广东沿海为根据地,他不欺负当地的平民,也很正常。

清军当然多次围剿这批势力,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是张保仔在赤鱲角遭清朝水军封锁围剿,这一仗打得很大,而且清朝还联合了葡萄牙人(外国商船被打劫了,他们自然也不高兴),双方各有约三万人员参战,还有数百艘船,炮二千。

此战有记载流传,根据相对靠谱葡萄牙人的记载,大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澳葡舰队在大屿山海面与红旗派主力三百多艘武装海盗船相遇,红旗派先锋队伍被葡军击败,于是张保仔率领主力军亲自前往战场,张保仔将海盗团分成六个小队,靠着人数优势围攻葡萄牙海军,试图利用群狼战术,用登船肉搏的近战战术来击败葡萄牙人,但被葡军密集的火力击退。


此战使得张保仔势力大退,而清朝两广总督百龄趁机出手,借招安在海盗间纵横捭阖,使得海盗团体火并,黑旗帮、蓝旗帮两帮攻打红旗帮,内外交困之下,嘉庆十五年(1810年)二月,张保仔向官府提出投降,四月,张保仔接受招安。

四月二十日(1810年5月22日),百龄亲自赴芙蓉沙接受张保仔、郑一嫂投降,算是给了面子,历史记载当时共计海盗妇孺17318人投降,交出船226艘、炮1315尊、兵器2798件。张保仔改名张保,清政府赏给千总顶戴,保留30艘船私人舰队,留于广东水师效力(以礼来降,绝不失封侯之位)。

“四月,贼张保、郑石氏、萧鸡烂等归正。总督百龄亲莅香山抚之。是时,张保等久居洋面,人众艰食,卤潮蚀船,不能修葺,因有归顺志。地方大吏,以兵力不能制,亦遣官谕之,而未信也。湖南人周飞熊者,流寓澳门,与保有旧,请于制府,奉檄往说,保等意决,约会舟邑城南大涌村前面,制府为信,许之”——《香山乡土志》

这个势力规模之大也是令人咋舌。

之后就是帮官府办事了,当年六月三十日(7月30日),张保仔因擒获西路海盗乌石二立功(兄弟我招安了,不和你们一起混了,对不住了),赏戴蓝翎,以守备超等升补。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四月,他升授福建澎湖协水师副将(大清国水师三品武官),他育有一子张玉麟及一女。张玉麟后代于澳门。

在粤地,至今流传着很多有关张保仔的故事,比如在长洲、塔门、南丫岛和舂坎角都有张保仔藏金的传说,最广为人所知是长洲张保仔洞,此人已经成为了广东地区历史文化记忆的一部分。

作者: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