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据说"秦弩"的射程只有70米,是真是假?科学家给出准确"答案"

2020-07-12 18:00:16

引言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选贤任能,广招天下有才人士,采用远交近攻,各个击破,最终灭了六国一统天下,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这样的辉煌成就不仅需要高明的战略,精兵强将,强悍的利器也是大获全胜的一大法宝,而这件法宝就是当时令敌国闻之便瑟瑟发抖的弓弩——秦弩。

一:秦弩杀伤力惊人,为何在学术报道中却不过尔尔

中国在冷兵器的研究上一直比国外差了很多,这是什幺原因呢?秦弩作为杀伤力极强的武器,却被一些人说成射程只有五十米。这些研究者们大多只是照本宣科,缺乏研究实践精神,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连基本的射程远近的换算都出现问题,何谈对这些深藏千年的冷兵器的正确认识呢?

"弩"是由"弓"演变而成,在功能威力上远胜于弓。"怒也言其声势威响如怒,故称其为弩。"从这句话上便可看出弩的杀伤力非同凡响,可见一斑了。

当时秦弩表面附着一层氧化铬的物质,可以保证秦弩的锋利程度,更关键的是,这种物质含有大量铅元素,射中箭后可使人中毒身亡,这样子大大提高了秦弩的杀伤力。

二:秦弩媲美现代枪支,冷兵器时代的杰出代表

弩很早就出现在中国的历史上,战国时期被广泛投入使用。着名的战役像马陵之战,这场战役也将秦弩的威力首次展示。

秦弩样式狭长弓部的结构呈扁平圆滑状,整个是由桑木条制成,单就这点便有人提出它为单质弓,但实则不然,秦弩整个外部都围了一层皮质材料,这种皮条大大加强了秦弩的强度。在秦始皇兵马俑中还有考古学家发现骨质材料,即使时代过久,也依然可以看出骨片的存在。像骨片和玉石等打磨切割光滑后镶嵌在弓的开口处,使得秦弩的韧性得到加强,箭与弓之间的接触面积也得到提高。由此可见,秦弩确实是复合式的弓弩。

秦弩作为远程射击的武器,射程超过150米,这种强弓不仅需要射击者的较强的臂力,还需要设置瞄准装备。弓力再强没有好的瞄准装备也是无用的。战国时期便研究出刻度,望山等的专业知识。现代的枪支最大射程超过2000米,而在战国的阻击技术无疑是远远的领先于世界。

秦弩瞄准器均有青铜锻造而成,由望山、悬刀、牛组成。其中悬刀的设置类似于现代的扳机,而牛就是其中设计最为精巧的组成,它是沟通望山和悬刀的枢纽,有了它的设置,大大提高了秦弩射击的命中率。

秦弩手组成的军队成为单独的战队,类似于现在远程的不接触战争,它有两种持弓弩的方式,一种是轻装,在一号坑位,负责前锋。一种是重装,在二号坑,以跪坐式的姿势一来防治阵势的破坏,二来也可出其不意的致胜。秦弩手一般不会佩戴兵器,像长剑之类的都会影响到他的射击水平,所以他们会配备一名助手来防卫。秦弩手们作为一个独立的战队,进则摧枯拉朽,退则坚若磐石,灵活多变,进可攻退可守,加上一号坑位的配合,可谓是天衣无缝,浑然一体。

两千多年前,匈奴大举入侵中原,势不可挡,而在秦弩的使用下,打击匈奴就变得顺利了很多。秦弩在超强的穿透力上,以及其优美的流线型构造,使得打退彪悍的匈奴成为了可能。

结束语

秦弩不仅体现了当时先进的科技水平,早知道西方最早出现的冷兵器——英格兰长弓,整整落后了中国多少年!同时秦弩也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以自己的智慧,勤奋创建了属于自己的文化,从吃穿用住上,依山傍水,不论是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百姓在土地上挥汗耕耘;还是在南北方各种精美实用的建筑。无论是四大发明,还是诗词歌赋都无一例外。

正是这样优秀的精神,才会使中华民族久而不衰,在经历无数风风雨雨,改朝换代,外族入侵,依然屹立不倒,生生不息。同样作为文明的四大国家,古巴比伦早已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随着岁月的更迭早已失去了以往辉煌的历史,而中国却以极强的生命力保存下来,历久弥新。

参考文献:《复活的军团》

《英雄》

《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