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重审长平之战:赵括纸上谈兵的骂名冤吗?这些数据表明事情不简单

2020-07-11 18:00:27

2279年前,在如今的山西晋城高平市对决的长平之战,可说是中国历史的一大转折点。

一方面,这场战争可说是先秦以前,中国境内最浩大的一起内战。作为列国中最具备统一实力的秦赵两方,各倾举国之力,总共出兵达100多万,最终以秦国死伤过半惨胜收尾。数十万赵国壮士遭活埋,骨露鬼哭于天阴雨湿的黄土之中,800年前西周时代就累建而起的礼乐文明之制、洪范九畴共识,被彻底碾碎。

而另一方面,大秦经过此役,几乎一举吞没最强敌手赵国的有生力量,为日后席卷天下注入最关键一注强心针。假若没有长平之役的大败亡,赵国完全能够靠着这些精锐强兵,与秦周旋到底,总不会被打成了残废,且很快倾覆灭国。如此一来,嬴政是否能够一统天下的是未知数,整个华夏历史只怕也得重写——哪需要我们的古天乐化名项少龙,穿越回去帮忙这幺麻烦。

过去,我们的史书,从《史记》给定调以来,当讨论到这起战役时,基本都把赵国大败的责任,推诿给领兵出征的赵括一人身上。认定是他,就是他,只会“纸上谈兵”,因此直接导致大败,是罪魁祸首,是吹牛亡国。例如,宋元之际的大史家胡三省,就点题说,“赵之祸不在于受上党,而在于用赵括”。

可在我这浅薄之人看来,这波众好众恶的操作,是很不公平的。宋时周密评说韩侂胄,是“身陨之后,众恶归焉,然其间是非,亦未尽然”,此平情恕论同样适用于赵括。实质上,以“事后诸葛亮”的眼光回溯,可以断言,赵国此祸,是由一连套的悖运、失误所造就的,让赵括一人扛起所有黑锅,且贬低他到一无是处,太失公允了。

因为,长平之战压根就是一场必亡之战,唯一能够挽救的,不过就是败局之轻重、败速之长短而已。


一,赵国整体战略上,作战部署、战前准备都不足,一开始就是仓促应战,已为败局埋下伏笔

道理不辩自明,任何大规模的作战,战略部署的周密,所谓“防祸于未然,善后于未萌”,均是前提工作。而赵国完全只是临机应对,“起跑线上就已经输掉”。

据已故名史学家林剑鸣教授那本《秦史稿》的统计分析,长平之战前的赵国,整体国力上虽略逊于秦,可就军事实力而言,两方大体是旗鼓相当的。长平之战,实在事发突然,赵国的应对准备明显不足,开端就为日后的大败局埋坑,并不会因谁带兵,是廉颇还是赵括,而改变危局。唯一可预测的是,如果是廉颇统军的话,以他的老成与经验,应该不至于片甲不回而已。

长平之战最直接的导火索,是赵国接掌韩国上党。那是公元前262年,秦国突然出兵韩国,赵国决策层不免贪心,想趁机接手上党郡这个烫手山芋,火速驰援。于是,本来秦韩两国的地盘之争,一夜之间转为秦赵之间的大战。

长平古战场一隅

而赵国事先完全没有心理准备,属于被迫无奈的战略防御,更不曾预想到战火会延烧到自己境内,并如火如荼地演化为各倾国力的殊死之战。所以,我们现今也能看明白,赵国在开战的前中期,从上到下都没一定主张,基本就是随机应变小打小闹。他们打击对方的目标与手段,都很有限,也并无一个周全的规划部署,几同儿戏。

这是战略预估、部署与举措的重大失误。自赵王以下决策层,所提意见看不到什幺高明处,连彼时政治声望如日中天的赵相蔺相如,此时到底何思何虑,我们从正史中也只看到一片空白,存在感仿佛若有若无。可以说,长平之战,前期甚至是全局,大体败在赵王等上层,上党接收两年几乎不作任何部署,战局一开还轻敌大意,方寸一乱又好以外行乱指挥。

而中期则责在廉颇,守不住空仓岭不说,还错误地将重兵布置在丹水东岸盆地,根本没法展开重兵作战,沦为待宰之羊,后面的赵括只能将错就错。这是赵国决策层,在整体上的战略大失误。


二,赵国兵种、所处长平地势及其战备后援,都处于最劣势,基本上无论由谁带兵都败局已定

我们知道,赵国论军事力量,主要强在骑兵。只因为,有长达百年的时间,赵国的主要外患,乃是北方游牧民族,是以其兵种训练也重点投放于骑兵上。既是骑兵,作战经验自然围绕着平原场地展开。

可偏偏长平一地,周围三五十公里,竟都为山岭、关隘、河谷所环绕。此种地形,对于赵军来说,岂止相当手脚被缚,简直就是被掐住咽喉的——《孙子兵法》开篇就讲地形如何影响兵家胜负,奥秘也在这里。

1,大体只适宜在空旷平原之地,展开大规模突击作战的骑兵,在此山岭环境局限下,是所谓“地势极而关山难越”,人与马差不多都寸步难挪,等于自废武功,是洗颈就戮坐以待毙。而秦军的轻重步兵混合编队,如此地形恰求之不得,如虎添翼如龙得水。

2,秦在战前已霸据黄河以北、太行山以南等地,粮食、救兵能够出入无间绵绵不断抵达,对于此地实际已形成一个半笼罩半包抄的态势,且此前就修筑出了大规模的长城,可以易如反掌断绝赵军的粮食补给与军事援助,让赵军完全沦为釜底游鱼,事实也正是如此。

因此,在战事初开时,赵军主将廉颇,坚持固守防御之策,既是计划中事,也属无可奈何之举。只是,症结在于,此种守备工作,是一时权宜之计,没办法长期支撑下去,任期瓮中捉鳖。无论是谁领兵,不管廉颇还是李牧还是赵括,最终还得主动出击,然后迎接失败。

何以至此?因为那时的赵国,因为百万大军的3年对峙,消耗实在太大了,“持久战”也持不起。倾国之力将全部重心都投在军费上,早已导致举国“无以食”,而势利的他国完全坐山观虎斗,一点帮助都不给,是“请粟于齐而齐不听”。赵国太需要速战以求脱困境了——主动进攻或有一线胜机,比坐等不战自败强。

所以,史称赵孝成王傻不拉几,听信秦国离间计,不可理喻地认命赵括替代廉颇,只怕大脑也没那幺简单,是国内形势倒逼必须出击使然。而即便还是廉颇领军,不久也必会跟赵括一样选择出战,这也是时势所迫。

也就是说,彼时情势下,守,所有人都懂得是明智的,可是耗不起;战,固是投薪于火,朝野不会不清楚,但势必得如此。这压根就不是廉、赵谁领兵的分歧。


三,赵括的军事才能,并非如史书所渲染那般无能,实际也当属卓越将才,只不过战不逢时

一般意见,以为长平之战,赵军倾覆,将领赵括的无能是最重要原因,加上有《史记》等正史大力渲染,赵括也得了“纸上谈兵”的骂名,遗臭千秋,被群嘲至今。

而我们今天若冷静“重审”,会发现这可能是夸张的,是有意将责任全推给赵括一人。而且,甚至可以说,赵括不但说不上无能,军事才能确是一时之选。他的倒霉在于,当时条件实在太恶劣,对手又不幸是“战神”白起,功败垂成乃成必然。加上他很可怜地在突围过程中竟中箭阵亡,导致赵军大乱,20余万将士群龙无首,束手待擒。赵括真是把战场上所有厄运都集全了。

一方面,从两军伤亡数据对比看,秦的胜也是惨胜。秦国此次出征总兵力,历代史书并无明录,今人谢鸿喜、靳生禾等统计为35万—50万之间,50万也是秦方彼时所能出动的最大限度。而秦军此役死亡人数,则是有记载的,即在25万—30万之间。战后,白起也大发感慨说,“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这个死亡人数,绝大多数是在赵括替任统帅后才有的。明确地讲,是赵括发动总攻,两军在丹河两岸殊死决战造成的。

而赵国那边,根据统计,赵括接任统领时赵军至多只能有30万,而杜佑的《通典》也列出了其死亡人数,“其时马服子与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之。军大败,卒20余万人降,皆坑之”,这就是说,赵方战败后被俘虏坑杀人数为20余万人。综合这些数据,可知赵括是以战死10万人的代价,反杀秦军20多万人,着实不简单。假如这些研究数据都是较为可靠的,那赵括就战绩而言,不失为白起的强劲对手,秦军之胜也是破釜沉舟的惨淡胜出而已。这岂是嘴炮、庸才可以办到的?

另一方面,青年将才赵括的悲剧,还在于他交锋的敌手,乃是战国时代独孤求败一般的军事天才白起。在《史记》诸书中,白起堪称“战神”级的绝世名将、NO.1。他基本战无不胜,领着秦军先后击溃楚、韩、魏、赵等强敌,斩首近100万——而据吕思勉等人研究,秦统一前列国被斩首人数总共不过180多万可以,真令人闻风丧胆。白起的战绩、才干远超时流,战国名将无人能望其项背,连廉颇还远非其对手。

长平之战中,白起是被秘密启用的。公元前262年,白起受命将要出山领导长平战役的前夕,秦军还密封锁此消息,赵括被蒙在鼓里。可即便是这样,长平之战仍然是白起毕生指挥的所有战役中,遭受损失最惨重的一次,也破了整个战国时代秦国所有战事中受损最惨重的纪录。

巍巍太行的古道城关之上,浸泡过多少英雄血

这一点,也足以证明赵括的军事才能,本身就是卓越的。有些正史的记录,往往言之凿凿,可并不代表他所有观点都对头,例如“纸上谈兵”的讥讽。


长平之战,不管就情势而论,还是就条件而言,赵军可说一开始就败局已定。这根本就不是将领是廉颇还是赵括能有不同的。

只是说,赵括也许是冥冥之中被选定为加速赵国衰灭的那个人。赵括身死,赵军数十万遭惨绝人寰的坑杀,赵国国中父哭子,弟哭兄,妻哭夫,不胜凄凉。直到平原君回府问计,辩论大师苏秦弟弟苏代自告奋勇入秦,离间秦相范雎与白起,才得以苟延残喘一些时日。

长平之战第2年,即公元前259年,一个白胖胖的婴儿,在赵国老城邯郸呱呱坠地。这个人,其实才是最后真正亲手埋葬赵国的那个人。他“名为政,姓赵氏”,即后人都熟悉的秦始皇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