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中国古代实战装备之唐宋时期的札甲

2020-06-19 18:00:21

虽然我国铁铠的出现比皮甲稍晚,但凭借出色的可加工性与防护能力,它从汉朝开始就在古代华夏军队的甲胄装备史上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中国铁甲制作精良,工艺完备,随着时代发展演变出了札甲、明光甲、鱼鳞甲、山纹甲、锁子甲等代表性形制,配件也逐渐增加,其工艺水平在宋明时期达到顶峰。这其中,最具实战价值的是札甲和锁子甲。


唐宋时期的札甲

经过南北朝的融合过渡,唐宋甲胄兼收并蓄,呈现出浓厚的多元化色彩,中国铠甲进入了后札甲时代。总体而言,唐宋甲胄样式越来越精致,工艺越来越复杂,附件越来越完善,装饰越来越华丽,而防护自然也越来越全面。就如同当时傲视全球的中华文明一样,中华甲胄也随之爆发出夺目光彩。

(上图)敦煌壁画中身穿札甲的唐军

公元618 年,唐高祖李渊在长安称帝,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强盛王朝诞生了。它全面继承大隋遗产,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灿烂,万国来朝。自唐太宗起,数代唐朝皇帝都被尊称为“天可汗”,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天朝”。大唐疆域东起朝鲜半岛, 西抵咸海以西,北囊贝加尔湖,南至中南半岛,先后设有安西、安北、安东、安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如此广阔的版图离不开强大军队的保卫,唐军装备精良,勇武敢战,他们的装备一直为后世古战爱好者津津乐道。


一支军队装备是否精良,关键在于它所装备的铠甲数量。关于唐军披甲率,在唐代着作《通典》、《太白阴经·军械篇》和《太白阴经·阴阳队图篇》中都有明确记录。“一军一万二千八百人,甲六分,七千五百领;战袍四分,五千领。一队五十人,甲三十领,六分;战袍二十领,四分。”这在古代战争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高的装备比率。


唐军甲式多样,共分十三种,且高度制式化,质量管控严格。唐贞观六年(公元632 年),唐廷设立“甲署坊”,该机构下设署令一人、署丞一人、兼作两人,专门领导和管理铠甲生产。

(上图)宋代画家李公麟所作《免胄图》局部

唐甲中,步兵甲根据昭陵步兵武士壁画 推测就是札甲。在壁画中,四位持矛武士由一名佩剑军官带领,五人头戴甲片组合式兜鍪,顶饰红缨;项顿过肩,与南北朝开始流行的一体护项式披膊形成完整的颈肩防护;身甲由前襟开合,左襟压右襟,胸部系有束甲袢,并加强有明光铠标配的金属护心镜, 在腰部以革带贴身束紧;五领铠甲下裙过膝, 甲叶大小适中,上肢前臂有红、蓝两色护臂,下配长筒乌皮靴。整领札甲防护全面,朴实但不简陋。值得注意的是,这五名武士不论官职,所披挂的札甲制式全部一模一样。在敦煌石窟发现的唐代武士壁画中,人物身着 的札甲形制也与这五名武士完全相同。这说明在唐代,札甲高度制式化。另外,这种官兵一致性,也印证了唐军披甲比率非常高,甲胄确实不是少数军官的专有之物。


到宋一朝,札甲制作工艺达到极致。宋代札甲一般为前开式样,边沿以锦缎包边。穿着前,先内穿一层皮质或绢布坎肩,而后披挂身甲,在两肩用吊带连接承重。而披膊则变成了坎肩款式,在肩臂结合部出现了兽吞状护肩,加强了披膊的装饰性和防护性能。在胸腹部位,以内皮外锦质地的束腰和抱肚将身甲紧紧扎束在腰间以便活动。有时披挂完全后在甲胄外会再穿一件绣衫,英武中透着几分儒雅。


由于四面强敌环伺,宋朝在军队装备上的投入不遗余力。因为宋军缺少战马, 强调以步制骑,所以披甲率奇高,达到惊人的70%以上,被辽、金评价为“戎具精劲,近古未有”。正是依靠这些精良重甲, 两宋军人才有手持长枪、大斧硬撼对手铁骑的底气。


为了应付繁重的铠甲制造任务,宋朝在京师与各军州都开设有造作院,在铁甲作、钉钗作、铁身作、错磨作、丁牟作等作坊以流水线分工组装的形式大批生产铁甲。并且,宋代所着的《武经总要》一书中,记载了铠具的统一制式规范,足见宋代铠甲的制作体系已然成熟。


宋代铠甲以札甲为主,《武经总要》铠甲部分共收录了四类铠甲样式和一类战马具装。这四类铠甲,除山纹甲外,皆为札甲。宋札甲工艺精良,价格昂贵,标准严格,质量管控细化到了每一枚甲叶。据《宋史》载:“绍兴四年,军器所言:‘得旨,依御降式造甲。缘甲之式有四等,甲叶千八百二十五,表里磨锃。内披膊叶五百四,每叶重二钱六分;又甲身叶三百三十二,每叶重四钱七分;又腿裙鹘尾叶六百七十九,每叶重四钱五分;又兜鍪帘叶三百一十,每叶重二钱五分。并兜鍪一,杯子、眉子共一斤一两,皮线结头等重五斤十二两五钱有奇。每一甲重四十有九斤十二两。若甲叶一一依元领分两,如重轻差殊, 即弃不用,虚费工材。乞以新式甲叶分两轻重通融,全装共四十五斤至五十斤止。’诏勿过五十斤。”


当时的一领步人甲费工、费时、费财,所以价格昂贵。在绍兴年间全甲价值三万八千二百钱,相当于纯铜足陌三十八贯零二百文。当时市井小民一天生活花费四十文不到,一套步人甲的价值几乎等于一户普通百姓全家财产(包含房屋、田产、耕牛)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上图)宋甲士示意图。两宋不仅是铁甲的高峰期,也是札甲的高峰期,这一时期士兵的防御面积全面且严密,头盔、披膊、身甲、护裆、腿裙,结构完整。重甲时代重型打击兵器盛行,图中甲士配的便是铁鞭(杨翌绘)

另外, 当时在工艺上除了旧有的热锻制甲外,冷锻法由吐蕃境内传入,并被运用到了札甲上,还被沈括的《梦溪笔谈》详细收录。能够采用冷锻技术的只有钢,这说明在宋代,钢札甲被普遍装备。而宋甲之所以如此昂贵,与它普遍采用钢片编织不无关系。


现代甲胄爱好者根据这些史籍, 成功复原了一领宋代札甲。全甲连带兜鍪护面全重40 公斤,对人体防护面积达95%, 共有1876 枚一毫米厚钢制甲叶组成。在5 米的距离上,90 磅弓力在6 米外以三棱箭头直射无法穿透,可见防护性能极其强悍。总体上,宋式札甲在佩戴铁面后,全身弱点只有脚背与腋下两处,所以在宋代枪法中,下刺、挑刺动作尤其之多。

本文摘自《中国古代实战兵器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