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精锐重装步兵的登场,赫赫威名“魏武卒”

2020-06-17 18:00:25

+关注

孙武以十三篇兵法扬名两千多年,而另一位兵法大家吴起,除了着有《吴子兵法》,更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改革家,还有可能是一位史学家(《春秋左氏传》部分内容对战争描写得深入且专业,有学者认为应是军事家出身的吴起所着)。以一人之力,先后兴鲁、强魏、扶楚,一手壮大了三个国家!而他一手训练出的“魏武卒”,更在战国乱世中打出了赫赫威名。虽然这支战力超群的部队最终丧于“左契人头,右挟生虏,追亡逐北”的秦军锐士,但他们的战绩仍值得我们今天慢慢淘洗历史的尘沙,细细回顾。


魏武卒到底强悍在哪里?

吴起选拔武卒的标准为人津津乐道: “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不少写军事题材小说的作者经常沿用此标准作为文中主角建立新军选拔士兵的标准,然而很少有人会思考这些标准背后所暗含的军事意义。事实上,任何军事技能考核标准的背后,都具有深刻的实战要求。

关闭

“衣三属之甲”

首先,“衣三属之甲”,背后的军事意义是:魏武卒是拥有重防护盔甲的重装步兵,在平时训练中,吴起也要求士兵穿戴好全副甲胄,以适应着甲状态下的战术动作。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魏国的国力强大、国用充实,昂贵的全防护重甲在训练中都可以使用,完全不考虑因此可能出现的磨损与耗费—显然魏国发达的手工业和强盛国力可以给魏武卒提供充足的优质盔甲。同时,这也反映出魏武卒在作战中将披挂全身护甲,是一支重装化的精锐步兵。


吴起

“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

“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要求士兵可以正常地使用拉力高达12石的重弩,这一条显然对士兵的射击能力与体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当然这样的强弩会十分昂贵,可能更多是在体能素质和射击技艺的训练中供士兵轮流使用,在实战中会使用造价更低、装备更普遍的次一级强弩。带50支弩箭,这可以看作是携带了一个基数(考虑携带能力,满足既定时间内中高强度战斗需要的弹药数量,现代步兵常见携带弹药基数为步枪弹100~150发)的弹药。

士兵在训练中必须携带作为主战兵器的戈,此时的戈不再是车战时代的步兵短戈,而是长戈。《吴起兵法》中提到长戟二丈四尺、短戟一丈二尺,以周尺一尺约合今23.1厘米计,两者的长度分别达到了5.54米与2.77米,属于不折不扣的长柄戈戟。车战时代,战车附庸步兵更多是以混战或者比较小的单位进行作战,对单兵的武艺要求相对高,因此多使用短戈;结坚阵步战的精锐步兵则需要装备方便发挥军阵集体力量的长柄武器。此外,也可能是某种语境中用“戈”一词笼统指代了长戈与长戟这类利于士兵在战阵搏杀中发挥个人技艺的所谓“勾兵”。

这三条军事训练要求勾勒出了魏武卒常用的作战方式—每一个士兵既要掌握弓弩的射击技巧,又要作为方阵的主力重步兵。一千多年之后的唐代也对精锐步兵有同样的要求。部队中主力士兵同时装备了远射的弓箭、结阵作战的枪矛和近身肉搏的横刀,既要能掌握投射兵器的使用技巧,也要作为方阵的主力格斗士兵,属于投射、肉搏兼顾的复合型步兵。敌军在对阵魏武卒的时候,要先承受武卒强弩的火力打击,在推进中顶着如雨的弩箭被大量杀伤,然后才能和体能强悍、防护良好、兵刃锋利、训练有素的武卒们短兵相接。

“冠胄带剑”

“冠胄带剑”和前三条反映的是同样的军事素质要求。此时的头盔多为青铜整体铸造(出土实物比较多见。此时的铸造青铜盔外形简朴,和商代那种铸有华美兽面纹饰的盔样式完全不同—近年来的一些影视剧出于审美的需要,经常让战国、秦汉时的军人们爱好“复古”般地佩戴着商代的头盔),或者是用铁片编缀(燕下都遗址出土了完整的铁盔实物)。由于其在设计上缺少能够分担头部重量的结构,佩戴者脖子的负荷很大,故而非战斗状态下军人很少会一直佩戴头盔。


(上图)战国素面青铜头盔

在平时训练中就要求戴盔,显然是典型的实战化要求训练。剑是一种相对昂贵的兵器,但作用上只能属于防身兵器,而非主战兵器,其关系类似于现代的士兵在配发突击步枪之余也会另行配置自卫手枪。能给所有士兵都装备上剑,可见武卒不惜工本的装备精良。与之对比,根据秦俑考古发掘成果显示,秦军佩剑比例并不高(这也可能和秦俑经历过盗掘破坏有关。但是即使考虑了这一因素,佩剑装备比例也远达不到魏武卒的1∶1)。可以推测魏武卒中主力方阵兵与近战肉搏兵之间的身份可以随时互换,以适应战局不同的需要。

“赢三日之粮”

“赢三日之粮”,这一点是魏武卒强大战斗力和吴起六十四战全胜的关键。魏武卒的每一名士兵都被要求能随身携带3天的补给。3天这个时间段不由得让我们联想到现代美军游骑兵部队(该部队并非特种部队,而是精锐轻步兵部队)惯用的3日攻击背包(3D背包)。魏武卒、游骑兵这两支古今着名的步兵部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3天作为单兵携带物资所能支撑战斗的最长时间(单兵自持力),其中意义耐人寻味。

“日中而趋百里”

“日中而趋百里”,要求在半个白天行军100里,约合现代的41.5千米(战国早期1里约为410~420米,这里取中间值),这个徒步行军标准已达到现代强行军的水平。与之对应的是“舍”这个车战盛行时代的行军标准。一支标准的车战时期军队,半日行军的标准不过30里,即12.45千米,而魏武卒却要求半日便能行军41.5千米,机动能力比之前部队的3倍还要强!要知道这个时代任何两个重要城邑之间的距离也基本不会超过百里这一标准。那幺魏武卒完全可以做到在对方意想不到的时间内袭取一座城邑,或者在敌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连续发起数次强袭。

夸张地说,魏武卒可以在上午出发,下午就抵达一座毫无防备的敌国城邑附近隐蔽,进行短暂休息后,第二天一早就开始攻城。攻城的两天时间内,在敌国郊野获得物资补给,然后夺下该座城邑,再击退来援的敌军。当然正常行军状态下,魏武卒不需经常以半日41.5千米的速度强行军,能够做到以一个白昼行军50千米的速度,实现长时间持续行军,都足以傲视天下的军队了。

综合唐代史册中关于军队行军情况的记录,唐军的步兵部队进行长距离或超长距离行军的平均速度基本保持在每日20千米上下,塔西佗在其着作《编年史》中提到,古罗马军团在战争状态下的平均行军速度也为一日约20千米。从这个侧面我们可以窥探到魏武卒的精锐程度,只有最精锐的部队才能实现远程高速行军。


(上图)魏武卒方阵示意图

其实,魏武卒士兵的军事素质要求与所享受待遇和几百年前牧野战场上周武王最精锐的3000名虎贲甲士相差无几。只不过虎贲军甲士必须出身贵族家庭,而魏武卒却是由普通自耕农家庭甚至是解放奴隶的子弟所组成,所以虎贲最多只有3000的兵力,而吴起仅作为魏国河西太守就能训练出7万魏武卒。《战国策》中对战国后期魏国兵力的描述是这样的:“武卒二十余万,苍头二十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十万,车六百乘,骑五千匹。”武卒和虎贲不同之处还在于:魏武卒是职业化的军队,国家供养,脱产训练,可以说吴起开启了后代募兵制的先河。

本文摘自《步兵崛起:先秦千年步兵进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