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如果没有回纥骑兵的增援,唐朝能否独力将安史之乱镇压下去?

2020-05-31 18:00:30

+关注

首先,我们来看看大唐朝廷是在什幺时间点请求回纥出兵增援的。


761年春,“安史之乱”中叛军的第三任领袖,同时也是军事指挥能力最强的叛将史思明,被他的儿子史朝义和部将联手刺杀。由于在此之前,叛军刚刚在洛阳附近的会战中击溃唐军,史思明死后,史朝义忙于收拢人心,加强统治,恰到好处的让叛军暂时停止了发动新的攻势,战争陷入了短暂的僵持状态。

762年唐肃宗病逝,代宗在长安登基继位,随即宣布大赦天下,叛军内部开始出现动摇。史朝义为了打破僵局,挽救自己行将灭亡的命运,派出使者向回纥请求联合作战,攻灭唐朝,并进而瓜分其领土。

回纥早在大唐立国初期,就曾经派出骑兵协同作战,攻灭薛延陀,更是在部落阶段一度向大唐称臣,接受了唐朝的管辖,故而在独立建国之后,顺理成章仍然与大唐王朝保持友好关系,没有像周边的其他游牧民族那样,越境进行骚扰和劫掠。


显而易见,这种历史渊源的存在让回纥接受困境中的史朝义提议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得到消息的唐代宗为了稳妥起见,立刻派仆固怀恩(回纥可汗的岳父)前往回纥朝廷,说服对方派骑兵与唐军协同作战,击灭史朝义。当然,最终回纥可汗同意了大唐的请求,派出数万骑兵参战。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回纥骑兵加入战局之前,唐军已经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叛军的灭亡仅仅是个时间问题,也就是说,大唐王朝完全有能力独力将叛乱镇压下去,而从安禄山起兵反叛,到史朝义退守洛阳这段时间的战争进程早已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回纥骑兵的加入,仅仅是加快了战争的进程而已,并没有改变朝廷和叛军之间的战略态势。

当然,由此自然而然会衍生出两个额外、但高度相关的问题:1,回纥有没有跟叛军合作的可能性;2,假如回纥与叛军合作,大唐还能应付得来吗?

其实,这两个问题,同样是回纥可汗在面对史朝义使者之时在考虑的问题。

首先,从回纥举国上下的感情来说,自然是倾向于支持大唐朝廷的,而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权,其内政外交政策又必须具有延续性,换句话说,可汗不可能完全不顾及臣民的立场而一意孤行。其次,彼时的叛军,内部已经四分五裂,早先起兵之时的精锐也基本消耗殆尽,并且陷入了唐军的包围之中,处在苟延残喘的状态,不可能承担起臂助的作用。假使回纥出兵,不可避免的成为战场的主力,为他人火中取栗,智者不为。最后,风起云涌的勤王军和起义军,足以证明李唐的统治仍然深得人心,而郭子仪、李光弼等节度使和所属部队已经在战争中逐渐成长起来,具备了相当强的战斗力,再考虑到大唐的版图和国力,回纥加入叛军,同样没有多大的胜算。


据此不难得出结论:1,回纥根本没有与史朝义合作的可能性;2,没有回纥骑兵的增援,大唐王朝同样能将叛乱镇压下去。

下面是百度词条关于回纥的解释,请参考:

回鹘(拼音:huí hú;维吾尔文:Uyghur),是中国少数民族部落,其先祖为匈奴。 回鹘是维吾尔族祖先 ,由回纥改名而来 。回鹘人是游牧民族地区最早过渡到城市生活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新疆,在内蒙古、甘肃、蒙古以及中亚的一些地区也有散居。

汉文史料中“回纥”一词来自古回纥文,回纥之名来源于部落韦纥、乌护。回纥是铁勒诸部的一支,韦纥居住在土剌河北,乌护居住在天山一带。其后统一铁勒诸部,回纥逐渐成为铁勒诸部的统称。广德元年(763年),英义可汗(牟羽可汗)正式皈依摩尼教,摩尼教成为回鹘汗国国教。贞元四年(788年),武义天亲可汗上表请改称回鹘,取“回旋轻捷如鹘”之义。 元和三年(808年),保义可汗连续击破吐蕃、大食,征服葛逻禄,收复北庭、龟兹,疆域达到费尔干纳,令唐代丝路交通重新打开。开成五年(840年),回鹘汗国瓦解,漠北回鹘部落大部分南下华北,其余部分分三支西迁,其中一支和天山以北一带原有的回鹘结合 ,大中十一年(857年),唐朝册封西迁回鹘庞特勤为怀建可汗,开启了回鹘(畏兀儿、维吾尔)崭新历史篇章。

回鹘汗国是奴隶制社会,人逐水草而居,汗国晚期依照粟特文创制回鹘文,也使用汉文。

回鹘汗国助唐平定安史之乱,和唐王朝保持着紧密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往来。回鹘人对于中国文化和中亚文化的发展都曾做出过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