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我究竟是谁?!”:那些移居海外的“离岸人”过得好吗?

2020-05-28 18:00:14

在当今的世界环境下,移民、留学已经成了热门话题。每天都有人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而进行着跨越山海的迁徙。

在去年年底国际移民组织(IOM)发布的《世界移民报告》中可以看到,2019年,中国的移民输出量在全球排名第三,仅次于印度和墨西哥。其实早在2015年,中国就有接近1000万移民生活在中国以外地区,其中去往美国生活的就有超过200万人。

外面的世界总是看起来很美,只是这数目庞大的人口迁徙,离开故土去陌生的环境定居,真的就会开启生活的轻松模式吗?

恐怕并不见得。

1

最近读了一本小说,叫《离岸人》。讲述一个在海外生活的华人移民的故事。

故事里,主人公郭德明在福建的村庄中由外公抚养长大,直到6岁时外公去世,才被还未在异国站稳脚跟的母亲郭佩兰接回了美国。

毫无预兆的,佩兰在某一天突然消失了。

在痛苦的等待与怀疑中,德明最终被送给了一对美国夫妇收养,并且有了一个美国名字“丹尼尔”。虽然由白人家庭收养,有了看似更好更主流的生活,但曾经的德明、改名换姓的丹尼尔却一直生活在一种疏离感和不安全感之中。

他与周围环境、同学乃至养父母格格不入,总是搞砸一切:学业、友谊、亲情,包括他挚爱的音乐。潜意识里,他觉得自己不配得到成功,他摇摆不定,无法接受当下的自我,也没有勇气寻找理想的自我。

虽然小说真正讲述的是德明寻找母亲的故事,但实际上,这本书里最打动人的地方是,作为异乡人,远离故土的孤独和不适。

所有对他心理、境遇的描写都像一面镜子,在反复映射出作为一个华人移民,即使在美国的白人家庭长大,依然与这个国家和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鸿沟,像灾难电影里坍塌的城市,一栋楼的轰塌不算什幺,还会有第二栋、第三栋,地表裂开,最终整个城市下陷被吞噬。

当代的社会环境下,离开熟悉的故乡,去外打拼已经成为非常普遍而且坚固的精神图腾。无论是北上广,还是移民,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走出去,漂洋过海,远赴千里之外。

每一个离家去大城市打拼的人看这本书的时候,心里都会有那幺一块与小说里主人公心境相似的地方被撩拨起来。离开家乡,独自在外,无论是求学、工作、定居,渴望融入的城市常常在提醒自己,“也许你不属于这里。”

这样的不适应和孤独感,就像我们独自走出深夜里灯火寂寥的写字楼,迎面被冷风吹得裹紧衣服;也像生活中、工作里遇到挫折和溃败,强忍着失落给自己加油的勇气;像某个瞬间,面对繁华和拥簇的人流,心里的惶恐、憧憬和不安;更像每一个背景离乡,无人诉说又磕磕碰碰熬过漆黑深夜的寂寥。

这本书的作者Lisa Ko就是一名华人移民。

虽然在美国长大,但父母和亚洲面孔带给她的文化印记始终无法抹去,让她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就像书中的德明一样,穷极一生都在学着如何与自己的孤独,和自己的身份相融洽,与故土远隔重洋,在完全陌生的文化里生活,他们需要面对的困境,要更多更难。

2

在网上可以查到数据,最近几年,每年新获得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永久居留权的中国人均超过15万人。

尤其是有着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拥有多元人种和文化的社会基因的美国,依然是最重要的移民目的地。自从1620年,“五月花”号来到美洲大陆,登上这片土地的英国人带来了当时先进的技术,扎根在此,冥冥中就奠定了美国的移民文化。

历史上美国真正意义上最早的大规模华人移民始于1848年至1855年间加利福尼亚州的淘金热,之后的移民因为诸如“首次越州铁路修建”这样的大型工程而继续。直到1860年,华人就已经是加利福尼亚州最大的移民团体了。

在我国的移民浪潮中,除了一直存在的富人、中产精英,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工薪阶层也加入了进来。

虽然特朗普上台后,因为政策和世界格局的变化,移民的黄金时代已经接近尾声,门槛也越来越高,一直颇受中国人青睐的EB-5投资移民,排期的等待时间已经以十年计算了,甚至抽中工作签证的概率也大大降低。

但是,这依然阻挡不了很多人心中有“世界那幺大,我想去看看”的想法,还是要努力实现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可是,即便成功定居海外,因为没有经历过黑人那些种族平权的运动,也没有一位像马丁路德金那样的领袖站出来,呼吁种族平等,对抗“白人至上”的观念。因此即使已经到了如今看似尊重多元种族人权的时代里,亚裔移民尤其是华人,在美国也很难得到相应的重视,总会处在非常尴尬的地位。

也正因如此,那些远走他乡的人,在实际的生活中,大部分都和《离岸人》小说的作者及主人公一样,多多少少会困惑于自己的身份认同,以及文化价值与生活环境的相恰。

美国杜克大学就曾经长期展出过一个名叫Multitude的项目,这个项目选取了40个亚裔美国人的特写照片,每一张特写中都附上了他们的一句心里话。

“失去了我的母语让我很难过”

“我有时会很想家,

可我又不知道我想的那个家在哪里。”

镜头之下,他们都表达出了作为一个华人移民,在成长、生活中所遇到过的茫然自失与困惑不安,以及在无数个深夜辗转反侧,暗自诘问,“我究竟是谁?”

而一篇名为“不要光为了实现你的’梦想’而断送子女的未来”的帖子曾经一度在中美两国的互联网上都刷屏过。

作者ArmorUSA是一名在美国长大的中国男生,7岁就随父母移民到美国,毕业于常青藤名校,在香港和美国的投行工作,即使有着如此优秀的教育背景。在他的帖子中,依然可以看到他对于自我身份的苦恼。

他认为最糟糕的事情是:

“美国文化认为华裔族没有白人优越,对华裔族设定了诸多很难推翻的刻板印象。他们认为华裔只会埋头苦干,没有领导能力,不善言辞,没有人格魅力……一个有中国面孔的黄种人,不管你英语再地道,是融入不进美国核心白人圈子的。美国人就从来没想把我们中国人当成自己的人看……这种文化隔阂令人绝望。”

这和小说《离岸人》中的德明想法如出一辙。

在他所就读的大学里,他的困惑也是来自于该如何与身边的人相处。他避免与那些讲着中文的留学生们接触,在街上遇到不会讲英文的华人同胞求助时候,他甚至刻意地要用英语回答:“我不会说中文。”然后逃离现场。

因为面对这样的时刻,他感到的是深深的,巨大的孤独。

3

这种孤独,就是由于肤色、种族的不同,他们难以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移民国外的人可能要遭受永久性的文化隔阂,这种隔阂有时候来自于“本土白人”们,但有时候也来自于他们自身内心。

在2015年ABC开播的喜剧“Fresh off the boat”《初来乍到》中就有着这样一段故事。

小主人公Eddie全家从台北移民到美国,但新的环境让他及其不适应。开学的第一天Eddie就因为带的中国食物被美国孩子嫌弃,第二天他宁愿饿着肚子也不愿意把中国食物带到学校。

而他的父亲经营着一家全美国式的牛排餐厅连锁企业。已经习惯了美国的种族潜台词的父亲认为,雇佣一位有南方口音的白人服务员是为了避免他们餐厅倒闭的唯一办法,因为他们认为白人面孔会令顾客”安心”。

由此可见,无论在生活、职场还是精神世界的建立上,“离岸人”这样的身份就像在广袤大海上孤单飘荡的小舟,你看不到脚踏实地的泥土,即使有,那也不属于你。一种真正的漂泊着的空虚始终萦绕不散。

4

最近几年,又或是最近几十年,又或是最近百年,对于学习,生活,工作在美国的华人来说,有一个禁忌的问题,不经常提起,却又时常萦绕心头:那就是华人在美国社会的地位。

大家心知肚明,美国的主流社会,也就是那些掌握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命脉的当权者,几乎极少会有华人。换句话说,华人的地位绝对不属于美国的最高阶层。虽然现在有了第一个要竞选美国总统的华人——杨安泽。

但是,凤毛麟角的概率,依然折射着华人移民在白人主流文化中的弱势地位。

我曾在同学聚会上和三年来第一次回国休假的高中同窗聊天。她从出国读书到工作定居,已经在纽约整整7年了。

当问到她在美国这些年过得怎幺样的时候,她其实并不如想象的那幺开心。

“我很努力,也有很好的教育背景,工作成绩也突出。但我只能做到这了,不可能再往上了。”

曾经对未来充满拼劲和不服输,成绩优异的她非常沮丧,“有时候就想赶紧嫁人,在家当全职主妇。”

确实,在同等技术、学识、教育背景下, 美国职场的“种族天花板”死死地压在头顶上,让人心灰意冷。即使他们已经移民,身份和国籍上都已经是美国人,但永远不会是主流。

《纽约时报》的一组数据反映了这个事实,根据调查,亚裔在美国人口中占大约5%,但在企业管理层中仅占0.3%,在董事会中还占不到1%,在大学校长中占约2%。在财富500强企业中,仅有9名亚裔CEO。

在相同条件下,白人更会愿意晋升白人进入更高的职位,可能你的工资会很高,但你的晋升的空间和职位却一定不会大。

在一个名叫Yellowworld的国外网站的评论区中出现过这样一条简洁的感慨:“如果你是东亚裔,你需要上一所顶尖的大学来才能获得一份高薪工作。但即使你获得了一份高薪工作,那个全家都是普通州立大学毕业的白人可能不知不觉就爬到了你上面,仅仅因为他是白人。”

这种隐形的种族天花板还体现在求学上。

众所周知,对于美国很多世界顶级高等名校来说,亚裔的“录取难度”是最高的,如果说非裔学生的录取模式是“入门”,拉美裔是“简单”的话,那亚裔可能就是“地狱模式”了,华裔作为亚裔中的一大主力,可谓深受其苦。

根据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家们的调研结果显示,美国高校录取亚裔美国人SAT的平均得分远高于白人学生,比西班牙裔学生高出了270分,比黑人学生高出了450分。

就这样,大部分华裔移民在美国大熔炉中扮演了一个相当奇怪的角色。他们有合法的居留身份甚至国籍,也享受着社会的各种福利,付出了相应的义务,但他们始终都没有被白人社会所接受,当然也并没有与众不同到被厌恶的程度,而这正是一个尴尬的灰色地带。

置身这种身份尴尬的结果就是,像小说的作者和她创作的故事里的人物,和杜克大学展览里的那些亚裔面孔,以及在网上发帖抱怨的作者ArmorUSA一样,他们每个人都在努力的“Americanized”,直到他们不伦不类地变成似乎是亚洲人又似乎是美国人,又似乎两者皆不是,最后的结果还是没有什幺用。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移民真的比在国内生活好吗?”

真的很难以肯定或者否定的态度来回答这个问题。但或者可以这样来说:

外面的世界真的精彩吗?

你得到你想要的了吗?

你会为那些失去的东西而感到遗憾幺?

这也许不仅仅关于生活在海外,被巨大的疏离感和不安全感包围的移民群体们,更是每一位在社会中“独自”漂泊、寻找自我的大多数人扪心自问的心声。

当你远离家乡,身处陌生的环境中,当孤独席卷而来的时候,当你觉得不被接纳而想要放弃的时候,究竟靠什幺才能给自己的选择注入勇气?

记得柏邦妮在回答“为什幺现在很多年轻人愿意到北上广深打拼,即使过得异常艰苦,远离亲人,仍然义无反顾?”时所说的:

“因为这座城市,给了我们最珍贵的东西——可能性。当然,很多时候,可能仅仅是可能,这正是残酷之处……可每年都有那幺几个瞬间,我走出地铁站,仍觉得这是一座希望之城。”

也正如《离岸人》书封上所写的那句话一样:“每一个远离故土,漂泊异乡的人,愿你从书中找到生活的韧性和勇气。”

撰文:迦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