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中国古代的两次粮食革命

2020-05-26 18:00:38

在中国古代农业史上,发生过两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粮食生产革命,它不仅改变了中国几千年以来的粮食格局,还对我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影响延续至今。

第一次粮食革命发生在宋代,标志性事件是来自于越南的“占城稻”被引入中国,首先在我国东南沿海等地开始种植,然后逐步推广到全国各地的水稻种植区;第二次发生在明末清初,在“大航海时代”的背景下,美洲等地的一些特有物种传播到中国,其中粮食作物以玉米、马铃薯、番薯为主,它们又被称为“高产旱地作物”。

汉代以后引入中国的主要作物

两次粮食革命产生的背景

距今7000年左右,黄河中下游以及长江下游就诞生了发达的农业文明。受地域气候差异的影响,我国很早就形成了“南稻北粟”的局面,同时还有”五谷“之说,早期的五谷一种较常见的说法是:黍(黄米)、稷(粟)、麦(小麦)、菽、麻。

在新石器时代,青铜器尚未普及,人类所使用的工具多是石质和木制,而黄河流域土质松软,适合石质或木制耒耜开展农业生产,由此黄河流域萌生了早期的农耕文明。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经济重心都在黄河流域,几类最重要的主粮均为北方作物。而水稻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长江流域土壤泥泞,开发相对艰难,再加上中国的政治中心长期位于北方地区,统治根深蒂固,短时间内难以改变这种局面,因此,在宋代以前,水稻并不是主要的粮食作物。

宋代以后,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物种引进,加上对南方地区的不断开发,我国粮食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五谷”成为主粮的代称。到现代,大米、小麦、玉米是产量最高的三种谷物,此外,还有一些比较常见的薯类和豆类。

在中国粮食结构的演变历程中,发生在宋代以后的两次粮食革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南稻北粟

1.占城稻的引进

从中国近两千的历史看,以唐代为分水岭,之前的气候以温暖湿润为主,唐代以后的气候总体趋向于寒冷干燥。这种变化在北方表现的尤为突出,特别是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特征越发明显,最显着的就是降雨减少,物候期延迟。因此,关中地区生产日益凋敝,经济地位下降,兼之北方游牧民族频频南侵,导致宋代以后都城开始向东南迁移。

随着政治中心的南移,大量北方人向南迁移,为南方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长江流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开发。同时,西北陆上丝绸之路被阻隔,宋朝统治者开始寻求向东南海外拓展商路,造船和航海技术都得到极大的提升,使得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交流逐渐频繁。

在这种背景下,一种原产自越南的“占城稻”引入中国,这种水稻又被称为“早熟稻”,成熟期较之于本地稻种要提前不少,由此,双季稻复种和稻麦轮作制在南方各地推广开,粮食产量大大增加。自此之后,随着南方地区经济地位进一步的巩固,也奠定了稻、麦为主的粮食生产格局。

宋代长江流域主要农业区图

2.高产旱地作物的引进

从15世纪开始,一直延续到19世界末,属于“明清小冰期”,特别在16、17世纪,即明清交际的时期,中国气候陷入一股低潮,其寒冷程度堪称千年难遇,波及范围远及东南沿海。这次冰期对北方的影响尤甚,西北生态系统变得支离破碎,广大北方地区灾害、疫病频发。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北方经济地位持续下降。

明代时,西北丝绸之路早已沉寂,人们开始向海外探索商路,在宋元造船技术的基础上,明代造船水平达到传统社会的顶峰,海外贸易繁盛一时。恰逢大航海时代的来临,许多新大陆特有的物种传播到世界各地,其中以玉米、马铃薯、番薯的传播范围最为广泛。这些粮食作物引入中国时,正值我国的明代中后期。

到清朝中期,面对人口压力,人们将视线转移到尚未完全开发的荒山地区,而玉米、马铃薯、番薯等作物拥有耐旱且高产的特点,能在较恶劣的条件下生长,不占用平原耕地,因此,在清朝中期时开启了一场开发荒山的垦殖运动,又称”乾嘉垦殖“。这次开荒运动暂时缓解了部分人口压力,而且改变了我国此前以稻、麦、粟等为主的粮食结构,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粮食系统。

中国近5000年的气温变化图

两次粮食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人口大爆炸

在宋代以前的历代封建王朝中,以两汉、南北朝、隋朝为例,人口最多时在5000~6000万之间,到唐代,疆域辽阔,人口总数一度达到8000~9000万之间。但在北宋末期,人口突然突破1亿大关,明代万历年,人口又达到2亿,直到清末时,全国人口逾4.3亿,为整个传统社会的峰值。

如果从人口增长速度看,宋代以前,人口始终无法达到1亿,这仿佛是一道难以逾越的人口瓶颈,但宋代以后,人口突然激增。这种人口的陡增是以南方地区的逐步开发为前提的,特别是”江南“诸路等开发较快的地区,随着”占城稻“的引进,加上复种技术的应用推广,人口迅速繁衍,从此江南逐渐成为我国的经济中心。

到明代时,江南的经济核心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同时,湖广和广州等地也得到长足发展,因此,人口依然能快速增长。但随着对南方平原地区的过度开发,人口也达到土地承载的极限,尤其是江浙一带,大有人满为患的势头。此时,玉米、马铃薯、番薯等物种刚刚引入中国,尚未推广开。

受明末清初战乱的影响,人口锐减,但到清朝中期时,又迅速恢复。而我国南方地区平原面积狭小,以丘陵地形为主,因此许多地区面临着耕地匮乏的局面,人口压力使得人们开始寻求其他出路。在人口继续膨胀的背景下,高产旱地作物的引进使得荒山地区的开发成为可能,因此,在清朝中期时,大量人口涌入荒僻的山区进行垦殖,这也为人口的继续增加创造了条件。

中国历代人口(户数)汇总表

2.资本主义的萌芽

很早以来,中国都是以农业为本,而商业为百业之末,这是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决定的。我国总体看疆域辽阔,但耕地面积有限,特别是南方地区,以丘陵地形居多,因此,中国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对土地资源的利用。

到宋代,南方地区发展迅速,”占城稻“的引进使得粮食产量增加,南方人口全面超过北方。尤其是江浙地区,人口十分集中,土地资源紧张,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仅仅依靠种植粮食作物已难以为继。江浙地区物产丰富,水网发达,位于南北运河要冲地带,便捷的内河航运使得江浙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因此,江浙地区开始大规模种植经济作物,例如桑、棉等纺织业所需的原材料;加上人口相对集中,劳动力问题得到解决,手工业也快速发展起来,例如纺织业、陶瓷业等。南方地区商品经济快速的发展,分工日益细化,并逐渐成型,部分城市甚至还演变成商业性城市或手工业城市,而一些小型集市则朝着拥有工商业职能的市镇发展,这说明江浙地区工商业的发展已经日趋成熟。

到明代,江浙地区工商业继续发展,生产变得更加集中,加上美洲的白银大量涌入中国,中国通行的货币开始由白银来代替传统的铜钱或铁钱,这使得商品经济有了新的发展动力,这就是明代江南资本主义的萌芽。

宋代手工业和经济都会分布图


参考文献:《中国历史地理》,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韩茂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