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胡焕庸线”真的是天命难违吗?

2020-05-14 18:00:20


作者:禹贡行者 审核:霍小山 编排:汤圆

中国人口的分布是极不平衡的 。

在北上广,堵车是一种标配,而在内蒙、青海、西藏这样的地方,即使你策马奔腾也看不见几个人。

滴滴出行通过 动态的、以人的活动为核心的数据变化,展示了从白天到夜间各城市的出行情况图,你是不是觉得跟中学课本里的某条地理分界线很相似?


▲你能找到“胡焕庸线”吗?

中国最早对人口进行详细统计的文献是班固所着的《汉书·地理志》,它详细记载了西汉末期全国各个郡国之间人口数量与分布的状况,后来历代的正史地理志与地方志都有对全国与各区域人口数量的统计。

但是这些人口统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赋税的需要,对于人口的分布规律却语焉不详,更缺少较为系统的总结。

一、什幺是中国人口分布线

1935年, 胡焕庸先生 在《地理学报》中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人口之分布》的论文,用定量分析的方式第一次明确指出了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胡焕庸先生根据当时民国政府创制的1933年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密度图,提出了着名的 黑龙江爱辉一云南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 。他指出:

“自黑龙江之爱辉(今天黑龙江黑河市瑷珲区),向西南作一直线,至云南之腾冲为止,分全国为东南与西北两部:则此东南部之面积,计40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之36%;西北部之面积,计70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之64% ;惟人口之分布,则东南部计4. 4亿,约占总人口之96%;西北部之人口,仅180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之4%。”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胡焕庸先生,就将这条线命名为“胡焕庸分界线”。


▲胡焕庸先生

到了1987年,胡焕庸先生又以1982年人口普查数据为标准,撰写了论文《我国人口与经济的地区分布》。


他去除了二战后外蒙独立等导致我国版图变动的因素,得出了 “东半部面积占目前全国的42.9%,西半部面积占全国的57.1%,在这条分界线以东的地区,居住着全国人口的94.4%,而西半部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5.6%。”

通过分析 1932年与1982年 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这40年时间里中国人口只有1.6个百分点的变化。虽然后来我国又进行了几次人口普查,但是人口数量与分布规律都只是在这条线之间有小幅度波动, 中国基本的人口分布格局基本没变。


其实,在几千年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人经历数次大规模的移民运动,才最终形成了今天中国人口的分布格局。

二、元代之前:南北格局的中国人口分布

中国人口分布呈现的是东、西格局可不是“自古以来”就形成的, 元代以前,中国人口分布呈现的是南、北格局。

先秦至西晋以前 ,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导致黄河地区的文明演进相较于南方更加具有连续性,所以在永嘉南渡之前的一段时间内,黄河中下游始终是我国主要的人口集中地。也就是说, 人口主要分布在北方。


▲秦汉时期黄河流域一直都是中国人口主要的分布区域

根据《汉书·地理志》的统计,西汉末年全国的总人口在5600万左右,其中秦岭至淮河一线以北的人口将近4300多万,而秦岭淮河以南的人口不过1300万,人口分布南北之比大致为1:3。

东汉时期,虽然战乱不断,北方人口有所减少,但是当时全国人口分布的南北格局没有改变,北方人口仍占全国人口的70%左右。

为此, 葛剑雄先生 在《中国人口史》提出两汉时人口分布的分界线大致是 燕山一太行山一淮河。

南方人口真正爆发性的增长要等到西晋末年 ,刚刚统一不久的西晋,就遭遇八王之乱与五胡乱华的惨剧。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晋国的王室只得带领自己的子民逃离以洛阳-长安为核心的黄河流域,大举迁移到长江流域的南方地区。而在此后的300年时间里,大量的北方人从黄河流域迁移到长江流域。

大量的北方人迁往南方,第一次改变了中国的人口分布格局 。同时,移民将先进的技术带到了南方,促进了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


▲唐代人口的分界线大致以秦岭淮河为界

到了唐代初期,秦岭-淮河一线的南北人口数已经平分秋色。后来,唐的安史之乱与宋的靖康之难,又迫使大量的北方人往南方迁移。据统计,南宋时期,南方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北方人口则下降到了30%。

北方在人口减少的同时,经济也随之衰退 ,其政治与经济中心——长安、洛阳、汴梁(开封)、大名(邯郸)等逐渐沦为十八线城市。与此相反,南方的临安(杭州)、广州、泉州、成都等,相继崛起,名噪一时。

三、中国人口分布格局的形成

元代以后,随着我国人口总数量的增加与南方迁移人口的增多,导致南方可以开垦的土地逐渐减少,到了康乾盛世时中国人口的峰值已经突破4.5亿之多,曾经宋代“苏湖熟天下足”的局面,也因为人地矛盾不断尖锐而不复存在。

为了满足经济的发展,以及移民边疆的屯田政策,让大量南方的人口开始向西南地区的云贵川迁移,此时由东向西的横向人口迁移格局也改变了元代之前中国南北纵向迁移的人口格局,历史上着名的“江西填湖广”与“湖广填四川”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从人口占比来看,虽然北方人口依然不及南方人口,但是北方的人口总数量也在明清时期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人满为患逐渐呈现出来。此时北方人口没有像元代之前选择迁往南方,而是选择迁往更北的内蒙与东北地区。

到了晚清民国时期,北方地区爆发了两次大型的移民运动,一个是“闯关东”;一个就是“走西口”。很多人迁往东北与内蒙古寻求新的谋生之地,并定居下来进行开发。迁往东北的人口,主要来自黄河中下游山东、河北等省,而迁往内蒙古的则多为陕西与山西的人。


▲“闯关东”时的人口迁徙图

就以迁入东北“闯关东”为例,据清官方文献统计,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全面开禁后,到宣统三年(1911年)这段时间里,东北人口从之前的570万猛增到1850万之多。

此后,东北地区就一直是接纳北方人口的主要基地,直到九一八事变之前,整个东北人口己高达近3000万。此时东北人口也自然成为了近代中国人口增长最迅速的地区之一,这也填充了爱辉一腾冲线东北端的人口稀疏区。

元明清时期,中国人口以南方与北方为基点,逐渐向西南、东北与西北地区进行迁移,这样的迁移也为今天中国人口分布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其实,元代以后中国人口分布方向改变除了人口增长,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整体国内疆域的拓展。元代时将整个云南地区纳入中国的版图,清代之后,又先将东北(明对东北的实际统治时间较短)、蒙地与新疆纳入中国的版图范围,地域空间扩大,也促使中国移民有了新的开拓地。

四、中国人口分布线的地理意义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人以南方与北方为基点,向西南、东北与西北地区进行迁移,为今天中国人口分布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而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移民格局又开始发生了新的变化。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国家政策因素的影响,导致大量北方人开始向东北、内蒙、西北等地区的迁移。

但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东南沿海的全面开发,中国人向西与向东北迁移的人口趋势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人口涌入南方。

尤其是1992年以后中国市场经济的正式确立,促使中国人口向南移动的速度进一步加快,这主要是源于南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西北与东北地区的经济低速增长所导致的。但就整体而言,虽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人口分布呈现出新的发展模式,但是以爱辉-腾冲一线的人口分布大的格局依然没有大的变化。

从整个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口的大迁移与当地人地关系矛盾的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研究表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个地区平均温度下降1度,人口就会向南迁移200-300千米。

因为气候的下降,会直接导致北方气候寒冷干燥,降水减少,土壤沙化加剧,沙漠南进速度加快。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口必然会选择向南或向西迁移。

其实爱辉至腾冲线不但是中国人口的分布,同时你会发现在这条线的背后还存在着深层的自然原因。爱辉至腾冲线,是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一条重要的转折地带,它就好比地理界经常会提到的秦淮南北分界线、农牧分界线一样,也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从地图上看爱辉至腾冲线和干旱区、青藏区等气候分界线几乎完全一致。在这条线的东部地带,自然地理条件较为优越,气候也比较湿润,土壤适合耕种,爱辉-腾冲线的东部土地承载力更强,说的通俗点就是可以养活更多的人,所以在这条线东部就非常的高密度。


▲爱辉至腾冲线东部多为沃野千里的农田经济

在这条线的西部,自然环境恶劣也较东部恶劣了许多,青藏高原、塔克拉玛干沙漠、柴达木盆地等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全部都在这条线西侧,而西部的区域也多为游牧区,土地承载力就低了很多。所以从自然地理等深层因素来看,爱辉至腾冲线东西两侧差异十分的明显。


▲塔克拉玛干沙漠就是爱辉至腾冲线以西的典型标志(笔者实拍)

总的来说,在中国人口迁移的过程当中,从元代之前南北分布格局,到了今天东西的人口分布格局,人口的变化与迁移也同时受到了自然环境的好坏、疆土空间范围的变化与经济发展的需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各种人文与自然因素的驱使下,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爱辉-腾冲的人口分布线。

决定“胡焕庸线”的到底是天命还是人事?你怎幺看?

参考文献:

1.鲁西奇:《中国历史上的空间结构》,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

2.葛建雄主编:《中国人口史》(六卷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3.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4.胡焕庸:《中国人口的分布与展望》,地理学报,199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