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康熙做过3件大事,影响世界格局走势

2019-11-20 04:01:16

爱新觉罗·玄烨生于1654年,天生具有王者气象。他有很广泛的兴趣,如打猎、读书、练兵、玩女人等等,一大堆杂七杂八的事。但他并没耽误个人修养,他是个很有魅力的男人,知识丰富,相貌帅气,谈吐文雅,风度翩翩而不失威严,且马背功夫了得。

康熙的人生是胜利者的一生,连生孩子都比别人强。14岁开始生孩子,60多岁还在生,一辈子生了35个儿子和20个女儿,甚为了得。

从个人角度看,康熙的生命力极为旺盛,各方面素质均属一流。

从帝王角度看,康熙仍然一流,因为他总是可以解决问题。

帝王的层次

在康熙之前,中华帝国已经存续了将近2千多年,王朝若干个,皇帝几百人。有些皇帝很成功,有些事皇帝很失败。他们大概可以分成三类,很惨的一类,正常的一类,很牛的一类。那叫皇帝三重天。究竟属于哪一重,要看皇帝自己的实力和运气。

很差的一类:在组织(朝廷)内部说话不算数,个人安全受到威胁。那种皇帝要幺年龄太小,要幺太懦弱,比方说曹家玩偶汉献帝,比方说清末的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均郁郁而终。

正常的一类:可以在组织内部正常执行权力,却不能完全掌控国家,对各种实力派无能为力。汉朝中后期,门阀尾大不掉。唐朝中后期,军阀尾大不掉。宋明两代,党争难除。

很牛的一类:不仅能控制国家,还能开疆扩土,还能开创盛世。

康熙的厉害之处在于,他的起点并不高,终点却很高。康熙即位时,清王朝处于上升期,需要伟大的帝王。但历史证明伟大的帝王从来不好当。康熙继位时只有8岁,说话不算数,大权在满洲勇士、三朝元老、顺治的托孤大臣、看起来威猛无比的鳌拜手中。

要说鳌拜想篡位也很牵强。从鳌拜的立场看,他是摄政王,想要大权独揽,那是负责任的表现,是为老主人(爱新觉罗家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鳌拜从没有想要威胁康熙本人。但是从康熙的角度看,老家伙大权独揽就威胁到了自己,必除之。实际上鳌拜是“被”篡位,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成长道路上的牺牲品。

康熙用一种巧妙的方式解决了鳌拜,拿回组织内部属于自己的权力。他很快发现,自己还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为组织上有毒瘤。所谓毒瘤,也就是军阀。铁血大汉、雄劲的大唐,最后都倒在军阀手里。解决不了军阀问题,康熙睡不着觉。当初汉武帝要解决军

阀,造成各种叛乱。明朝孝文帝要解决军阀,连皇位都丢了。这次轮到康熙,他的主要对手是吴三桂。

俗话说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代雄主诞生,则是功成之将骨枯之时。吴三桂对清朝的贡献胜过满清任何一个王爷。康熙除鳌拜,废三藩,从个人角度看,都是刻薄寡思的表现;但从皇帝角度看,都有益于国家。所以好皇帝不必是好人,如唐太宗李世民、明成祖朱棣。

对康熙而言,平定三藩相当于用八年时间把半壁江山重打一遍。打完之后,年轻的康熙铲除了所有反对者,彻底掌控整个帝国。中华帝国史上有一个规律:比较能干的皇帝,权威基本上都是通过战争赢得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莫不如此。元朝的忽必烈,也是如此。明朝朱棣,也是通过靖难把江山打一遍。也许康熙很早就看穿了那一切,所以不惜代价去消灭鳌拜和吴三桂,并不是为了消灭那两个老妖怪,而是通过打老妖怪把权力牢牢攥在自己手中,实现真正的君主专政。唯有如此,才能把个人能量发挥到极限。

——何为明君雄主的胆略?这就是。康熙再次验证了帝国时代的一个真理:权力来自于武力。以康熙当时的年龄,在今天估计还在电子游戏中,以打怪为乐趣。康熙那年头没有游戏,就在现实中打掉那些老妖怪。

玄烨,康熙,清圣祖,牛。

评,吴三桂死,康熙集权完毕,康乾盛世开始,向帝王第三重天迈进。

第三重天

从传统角度看,康熙很接近中华帝国时代的理想君主。他拥有帝王第三重天。

啥意思呢?八个字讲完:保境安民,开疆辟土。古往今来的帝王中,能做到这八个字的屈指可数。大家可以扳手指头数数,一只手就能数完。

铲除鳌拜,消灭了他的个人威胁。搞定三番,抹去了爱新觉罗家族的威胁。但是皇帝想要留名千古,最终还是要看为全国老百姓干了啥。比方说杨广,虽然也曾威风凛凛,最后也是一个耻辱。关于治国,也没啥神秘的,无非是两点:对内和对外。

对内,还是之前那一套,继续减免税收,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让老百姓的日子好过点。无非是多干点活,约束一下官僚权贵阶层,少搞点特权,少贪腐一点,少祸害一点百姓。这些事情上,康熙干得很不错。他身体健壮,可以超负荷工作。他头脑清晰,眼光犀利,可以玩弄整个帝国权贵于股掌之间。而且他很有兴趣,很乐意去超负荷工作,很乐意和官僚权贵耍心机。所以国力蒸蒸日上,老百姓也过上了太平生活。

至于对外,那就一点,扩大帝国版图。之前由于国人热衷于武力选举,每次王朝更替之后,土地变化非常之大。元朝版图很大,但是非常短。盛唐时代,地盘也大得惊人,但是在安史之乱之后大幅缩水。清朝版图在王朝史上能排第三,比元朝小,比盛唐小点。论实际控制力,清朝做得最好,控制了西藏和新疆,还控制了外西北和外东北。只有到晚清才因爱新觉罗家族男人的退化而失去北方一部分领土,比起其他朝代,已经做得非常好了。如果像其他王朝那幺搞法,中国今天不会有这幺大。而版图的奠定,始于康熙,终于乾隆。

集权完毕,康熙旺盛的精力和豪迈的才情无处宣泄,开始把眼光锁定在帝国边疆。汉武帝、唐太宗那些人,之所以名垂千古,之所以赫赫武功,原因只有一个,开疆辟土,为中华民族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哪儿呢?宝岛台湾。

台湾,如今共和国的心病,在康熙时代是大清帝国的心病。

谈到那个时代,就要涉及到郑成功。他是福建人,一辈子都在战斗,最有价值的部分是最后十六年,赶走了荷兰鬼佬,收复台湾,成为民族英雄。

成为民族英雄的第二年,也就是1662年,康熙继位第二年,郑成功归天。那一切似乎预示着时代的转变。民族英雄郑成功留下这样一个问题:郑家是反清复明的,明朝已经完蛋,大清帝国取代了大明,郑家反而成了阻碍统一的割据者。问题总该解决。

谁来解决呢?当然是帝国大当家,年轻的康熙皇帝。

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很多种,比方说温柔的方式:封王。吴三桂就是模范。随着削藩成功,康熙已经不想再搞什幺怀柔了。因为吴三桂已经证明,怀柔后患无穷。

软的不行只有来硬的:武力压迫,给个虚名,招安了事。

——什幺天下大事,什幺仁爱大义,没有武力都是瞎掰。看起来有点粗暴,但非常有效。因为这是丛林世界,公理都在强权上。所以直到甲午战争战败,台湾割让给日本之前,清政府一直牢牢控制着台湾。台湾南边是大海,没啥可开辟的。想要土地,只有向北。

由于农民和牧民千年争夺,北方边境历来模糊不清。满清从东北崛起时,斯拉夫人建立的沙俄帝国也在崛起,在苦寒的北方急速扩张,越过乌拉尔山向东,一路扩张到清帝国边境,从北方威胁到清帝国。康熙在北方和沙俄打了一场规模不大的战争,签订《尼布楚条约》。根据那个条约,现在外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都是中国的地盘。

北拒沙俄只是开始。随后康熙指挥八旗弟子西进,入新疆,和残存的蒙古旁支——准格尔部——打了一场旷持日久的消耗战。消耗了多长时间呢?康熙在位时间够长吧,康熙死时战争都没有结束。雍正接着上,还没有打完。乾隆继续,终于把准格尔部彻底消灭。

在康熙的大力推动下,清帝国的疆域初步定下,面积比现在还要大三百多万平方公里。另外朝鲜、越南、琉球都是藩属国。这是康熙了不起的一面。

还有更为了不起的一面。开疆辟土是一项烧钱的游戏,通常意义上说都是以损耗国力为代价。汉武帝用兵太多,导致汉帝国衰弱;隋炀帝因为远征高丽而亡国。康熙时代清帝国的国力蒸蒸日上,人口飞速增长,进入所谓盛世。大清帝国再一次成为超级大国,也是中华帝国史上最后一个超级大国,光芒耀眼。

很多人因此认为康熙堪称“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