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古代城市为啥大都在河边?从先秦开始的城市选址,看古人逐水而居

2023-03-22 17:05:05

引言

古代随着阶级分化、国家产生、工商业和农业逐渐分离,在此之后劳动人民、统治者和从事工商业活动的成员,一般都会居住在城堡之中。

所以之后古代的“城堡”也具有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功能。而之后,随着朝代更迭、社会经济的逐渐发展、城市也开始逐渐兴起,城堡也逐渐被替代。

古人云:“我昔过北邙,春云暗夕阳”正是形容秦朝时期城市的繁华样貌。
一、月形如白盘,完完上天东

我们都知道古代城市的产生,首先要满足人口大量繁衍的需求,并且还要满足粮食的供应和生产,还要考虑首都对版图所带来的凝聚作用与经济劳动能力。

所以任何国家首都的选址都有其特殊的作用和含义,绝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简单。

就比如,当时古代“广州”的西边和北边,就是我们如今珠三角洲腹地比较广阔的地带,这对于当时古代农业的生产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而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疆域更是十分的广阔,那么古代的君王在建立城市的时候,他们的选址标准又是什么呢?对于地理城市的地理位置又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呢?是有何规律可言吗?

俗话说水是万物生长发展的源泉,但是在古代,人们对自然灾害的应变能力很弱。

如果生活在大型海洋或者河岸边缘的话,很容易突发水灾,而新建的城市很容易就被水淹,这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并不安全的。

所以当时古代人民为了躲避海洋、甚至小河流的威胁,古人常常会选择生活在水源上流的一些盆地、平原地带,而城市选址的选址除了合适的地理位置之外还有其他的重要因素。

在都城选址问题上,还要选择合适的战略位置,由于都城既是国内反对势力想要攻击占据的主要目标,也是防御入侵和疆域拓展的决策中心,所以都城的城市中心也是国家的军事中心。

只有军力稳定之后,国内的局势才能稳定,拓展领土才有实现的可能,而这些都是中国历代王朝的头等大事。

而早在西周时期,他设置了专门的一些官员来分管城市的建设工作。这一举措体现了当时城市建设在西周国家行政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地位。

官员们对城市建设的监督,使得城市结构严谨,城市布局井然有序,也从另一方面加强了当朝统治者的权力。

这一举措也使得当时西周的洛邑成为了西周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城邦区域规划的产物,也成为了西周城市的突出代表。

最重要的是还体现了当时我国奴隶社会城市规划科学的发展水平,其中还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华夏文化。

西周洛邑的城市规划体系也提高了古代后面各个朝代对于城市规划的意识,为城市规划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此外,我们都知道当时先秦时期的京师在咸阳,也就是如今陕西的咸阳东边。

而西安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南边有秦岭山脉、北边有黄土高坡、西边是陇西高原,东边是黄河、而渭河从中游过去。

经历过秦汉两个朝代在关中大力兴修水利,使得关中的平原沃野千里,这样的土壤条件十分适宜农作物的工作。

此外,当时的关中地势险要,傍水临山,秦朝还在关中险要的位置处修建了萧关、武关等关隘。

这样的地形,在当时的冷兵器时代,想要打到这里是十分困难的就算翻山越岭到达之后,军队所带的粮草食物基本上也已经用完了,最终就只能是以失败的结果而告终。

历史上那些曾经作为国都的城市。比如说河南洛阳、陕西西安、河南开封他们都属于北方的城市。

而当时的统治者并没有选择“鱼米之乡”的南方地区来作为皇都的建造地址,当时在封建王朝的时间里,其实古代北方地区才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古代南方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农业发展也比较好,北方的发展却相对比较落后。而这样却恰恰激发了当时古代人民群众对南方的好奇,他们想要研究新的技术去抵抗北方的那些自然灾害。

时间一长,在北方劳动人民的努力耕作之下,北方的经济发展有了质的飞跃。

北方地区的人民还坚持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使得北方的发展逐渐快于南方,人民整体的生活水平也有显着的提高。

古代的丝绸之路就是横跨了北方,所以在古代绝大多数的时间里面北方的发展是快于南方的。

其次就是建立封建的大一统王朝,秦始皇肯定是功不可没的,他横扫了六国,建立了秦朝。

他选择将国都定在了北方的咸阳,这也为后来秦朝之后的大多数朝代选择皇都的地理位置定了一个基调,无论统治者进行怎样的更换,国都的位置距离相差都不会太远。

北方的城市作为国都时间长了之后,各种条件发展的确实都比南方地区要好了。

在春秋时期,大都市的数量并不多,一般国家的国土周围不过900丈。

而到了战国时期的时候,由于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城市的数量逐渐增多,人口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城市的规模也大大扩大,有些大城市周围不止三里。

所以到战国时期,城市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急剧的膨胀,具体表现在当时各个都市都十分的繁荣昌盛。

在各个国度之中,其多规模最大也是最繁华的都城临淄不仅是齐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更是军事中心。

当时临淄的居民,家家户户生活状况都十分优越,可见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也是十分良好的。

而当时城市的兴起,经济文化活动的繁荣,与当时统治者的扶持是密切相关的。
三、桃在仙翁旧苑傍,暖烟轻霭扑人香

在后期秦朝的统治者热衷于将都城的选址,兼顾文化背景和地理背景。

自古以来,古代的统治者都想要借助“天命神权”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将人间与天界联系起来,企图通过天理来管控人民,使得人民臣服于自己,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与封建势力。

想要以此来证明君王的神性,由此在古代社会上形成了强烈的尊卑观念。

并且在先秦时期居中为尊的观念更是深入人心,所以都城的对于当朝的统治者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都城的主要作用,有统治和控制全国疆土的作用,只有能够控制全国的疆域,才能够使王朝长治久安。

只有国都位于疆域的中心,才有利于人心的恢复,才有利于在民间形成较强的凝聚力,最终发挥中央政权对周边地区的统治和管理作用。

而想要真正的统治和管理周边地区,“军事防御”也是古代城市中的一项重要职能。

如果城市只是具备了优良的经济发展条件,却不具备英勇善战的军队,那么当国家真正发生危难的时候,所有东西都会土崩瓦解。

再好的经济状况,在战争面前也不值一提。所以靠着山川河流建立城市,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依山傍水的良好生态环境,不仅仅是为了让人民的生活更加自在、更是出于对军事防卫的需要。

因为如果这个国家都市在地势险要地区的话,整个家遭受攻击的时候是“易守难攻”的,这对于国家的保卫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当时在先秦时期城市的建设者就已经认识到了周围广阔土地对城市的依托作用。

通俗一点来讲,就是建立一个以城市为中心,连同周围田地共同构建的城邦国家,而秦朝所实施的分封制就是体现了“城乡统一”的思想。

用如今的话术来讲,就是先秦时期统治者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已经考虑到了当地的环境容量问题。

结语

先秦时期,在最初建立城市的时候,对于选择城市地点的时候会观察城市周边的生态环境,到底适不不适合人类的居住或者是今后人类的生活发展会。

统治者在进行城市选地址的时候,会最大程度的将人类的生存融入到自然当中,努力实现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如今的我们一味地想要想要将城市建造的奢华且高大,却忽略了环境的承载能力。

这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对自然资源的使用也是片面的,使得城市的发展一度陷入到恶性循环当中。

如果城市再继续这样进行选址与管理的话,那么城市数量变得越来越多,城市愈加膨胀,环境会变得更加恶化,最终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会变得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