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一顶“绿帽子”引发的战争:从“木马屠城”到《荷马史诗》

2020-03-21 12:01:05

话说在好久好久以前,西方世界发生了一起由一顶“绿帽子”引发的大战。这个故事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过——特洛伊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最着名的一役、也是最关键的一役便是木马屠城。



特洛伊是迈锡尼文明晚期的一个城邦国家,位于爱琴海东岸,靠近今天的达达尼尔海峡附近。特洛伊的小王子帕里斯去斯巴达拜访,结果跟斯巴达的王后海伦相爱了。后来竟带着海伦偷偷离开斯巴达,回了特洛伊。


电影《特洛伊》中的帕里斯王子和海伦



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斯被戴了绿帽子,当然很生气了,国王的面子都丢尽了。气急败坏地决定要攻打特洛伊,抓住那对奸夫淫妇处死。但仅凭斯巴达的力量是不足以攻打特洛伊的,墨涅拉俄斯赶紧去求助他哥哥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



当时迈锡尼是希腊世界最强大的国家。阿伽门农野心勃勃,一心想统治希腊世界,建立一个环爱琴海同盟。那个桀骜不驯的特洛伊一直不肯就范,如今正好借着这个理由攻打特洛伊。



阿伽门农很快联合了希腊其他一些城邦国,组成希腊联军,特洛伊战争打响了。



阿喀琉斯与赫克托耳



根据古希腊文学作品《伊利亚特》的记载,希腊联军从希腊本土动员1186艘战船,超过十万总兵力围攻特洛伊。没想到十年过去了也没打下来,希腊联军只能在特洛伊周边土地搞些劫掠维持生计。



在特洛伊战争中有几个着名人物不能不提到。第一个就是古希腊英雄阿喀琉斯,他是英雄珀琉斯和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儿子。出生后被母亲提着他的脚腕放进冥河里浸泡,因此全身刀枪不入,除了一双脚(提着他的脚腕,没有浸泡在冥河里)。


电影《特洛伊》中的阿喀琉斯



在古希腊世界,英雄是很受人崇拜的。英雄相当于半神,不同的是他们不像宙斯那些神住在奥林匹斯山上。古希腊英雄往往有神的血统,阿喀琉斯跟宙斯就有血缘关系,阿喀琉斯的爸爸是宙斯的孙子。



我们现在看到一些古希腊英雄雕像,都是猛男,肌肉发达,人高马大,充满着力量的美感。古希腊人就喜欢这种彪悍的风格,柔美的东西进不了他们的法眼。



受人民崇拜的古希腊英雄,其号召力经常比国王还大,这使得阿喀琉斯有足够理由对迈锡尼王阿伽门农看不上,对他不屑一顾。



阿伽门农决定攻打特洛伊,要求阿喀琉斯参战,被拒绝。后来是阿喀琉斯的朋友奥德修斯(希腊城邦国家伊萨卡的国王)出面说服,阿喀琉斯才决定参战。



在战争中,阿喀琉斯与阿伽门农的矛盾仍然不断,甚至因为俘虏的一个阿波罗神庙女祭司而两人发生冲突。阿喀琉斯气的要离开战场,回到希腊。就在这时,阿喀琉斯的一个好朋友在战场上,被特洛伊的大王子赫克托耳杀死了。阿喀琉斯伤痛欲绝、悲愤交加,要替好朋友报仇。返程计划便取消了。



后来在战场上,阿喀琉斯杀死了赫克托耳,还拖着尸体示众一番,如愿为好朋友报了仇。


阿喀琉斯拖着赫克托耳的尸体示众



但我们不要以为赫克托耳就是败军之将,说他是失败者。事实上在特洛伊战争中,另一个不得不提到的着名人物就是赫克托耳。特洛伊能维持多年不被希腊联军攻打下来,赫克托耳的运筹帷幄和英勇善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我认为赫克托耳是一个悲情英雄。特洛伊战争其源头是他的弟弟小王子帕里斯惹起的,一开始赫克托耳就反对帕里斯勾引别人的老婆,但现在木已成舟生米煮成熟饭,海伦已被带到了特洛伊,赫克托耳只能替他擦屁股。


电影《特洛伊》中的赫克托耳



特洛伊军事实力远不如希腊联军,赫克托耳呕心沥血维持局面不被攻破城池,劳心劳力多年,英雄之气也快被透支了。赫克托耳死后,这场战争的天平便慢慢向希腊人那边倾斜了。



木马屠城



赫克托耳死后,阿喀琉斯也没活多久。惹祸的小王子帕里斯终于爆发了。之前总在赫克托耳的庇荫之下,多少显得有些软弱,现在哥哥死了他不得不拼死一搏。恰好又得到了太阳神阿波罗的暗中支持,帕里斯射出一支箭,阿波罗为其精准导航,狠狠地射在阿喀琉斯的脚腕上!



脚是阿喀琉斯的死穴,就像武侠小说中绝顶高手有金刚不坏之身,唯一死穴是蛋蛋。射中脚腕平常人最多截肢残废,他却为此丧了命。“阿喀琉斯之踵”的说法就是这样来的(踵是脚后跟的意思)。


那幺说太阳神阿波罗为什幺要出手帮忙呢?这里面的缘由就说来话长了。大体上是这样的,奥林匹斯山那帮女神讨论谁最美丽,谁就能得到金苹果,最后竟演变成人间的一场战争。



特洛伊战争使得奥林匹斯山上的诸神划分成了两派,有些支持希腊联军,有些支持特洛伊。海神波塞冬、智慧女神雅典娜等是比较支持希腊方面的,太阳神阿波罗、战神阿瑞斯、爱神阿佛洛狄忒(维纳斯)等是比较支持特洛伊方面的。



诸神的这种支持多是精神的,或者在不那幺重要的关头展现一点点神迹,像阿波罗这样精准制导搞死对方第一英雄,实属罕见。



尽管杀死了阿喀琉斯,特洛伊人也并未被拯救。希腊联军那边还有一位集智慧与英勇于一身的牛人——奥德修斯(前面提到过,他劝说阿喀琉斯参战),他是希腊城邦国家伊萨卡的国王,跟随着联军盟主阿伽门农出征特洛伊。



在特洛伊战争前期奥德修斯出场时间不多,阿喀琉斯死后他开始崭露头角。特洛伊木马计就是奥德修斯设计的。




木马肚子里的希腊人晚上悄悄跑出来打开城门,希腊联军冲进城内一通的烧杀抢掠,整个特洛伊陷入一片火海之中。特洛伊的男人大多被杀死,妇女和儿童成为奴隶,特洛伊的财宝都装进了希腊人的战舰。



至于那位给老公戴了绿帽的海伦,她在墨涅拉俄斯面前哭成了泪人,请求丈夫原谅。结果,墨涅拉俄斯真的原谅她了,海伦被带回了希腊。



木马计和特洛伊陷落之后的事记载于另一部古希腊文学作品《奥德赛》。所以,关于特洛伊战争的整个起源、经过、结果,需要看两本书《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而这两本书又被统称为《荷马史诗》。



【《奥德赛》的大部分内容是讲述攻陷特洛伊后,奥德修斯回希腊,结果在海上遇险,经历了一段长达十年的艰难回家之路。途中包括杀死巨人,与海神波塞冬斗争,遭到宙斯雷劈等等神奇事件。】


油画《奥德修斯与塞壬女妖》



 《荷马史诗》与荷马其人



《荷马史诗》是西方历史上一部历史最悠久,文化影响力最深远,甚至可能是最重要的一部文学作品。以其作者荷马而命名。但荷马此人的真实身份始终扑朔迷离,多个世纪以来有各种说法。都说荷马是盲人诗人,恐怕连这也未必真实,事实上学界就有很多人怀疑荷马并非盲人。



“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写的巨着《历史》中,有对荷马的简单记载。亚里士多德说荷马是生活在特洛伊战争后140年的人。古希腊历史学家、雅典将军修昔底德也肯定了荷马的存在。



虽然荷马本人有这些响当当大人物的加持,证明其存在,但在西方历史上仍不断有人怀疑荷马写的特洛伊战争完全是假的,是他编造的。




一些质疑者指出《荷马史诗》内容有严重的不合理之处,比如希腊联军能出动上千艘战舰,十万兵力,并进行长达十年的围城战,这是极盛时期的罗马帝国也很难办到的事。即便是十八世纪欧洲列强也很难动员十万兵力。特洛伊战争的时间——迈锡尼文明晚期(青铜时代晚期与铁器时代兴起之交)如何有这样的实力?在特洛伊遗址发现之前,这个质疑的确有很大的说服力。



古希腊人相信,《荷马史诗》是由荷马一人所着。但当仔细分析荷马史诗内容,就很容易会发现《荷马史诗》并非一气呵成的证据。比如,史诗中的行文结构和叙事方式经常会发生变化,可以看出并非出自一人之手。



现在史学界的主流意见几乎一致认为,《荷马史诗》是经过一代代的游吟诗人传讼,经过数个世纪慢慢塑造而成的。



荷马可能是希腊城邦文明早期的一位游吟诗人(也可能是瞎眼的)。他每天会在雅典的广场上讲述着那些希腊神话故事,包括特洛伊战争。当然,荷马是不是雅典人至今无法确定,有说法他是雅典人,这里姑且认为他就是雅典人吧。



希腊城邦时代的广场不是喝茶、喂鸽子、看人流的地方,这里是公众发表意见、表达政治理念和传道受业解惑的地方,像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这些哲人都曾在广场上慷慨激昂,网络众多门徒。游吟诗人们的根据地一般也在广场。




对古希腊的游吟诗人,我们不能理解为类似于中国古代的说书人,他们有本质的不同。古希腊的游吟诗人更像是传授知识的老师,他们通常都需要识字,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而古希腊人的大部分知识即来自游吟诗人讲述的那些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是完全融入古希腊血液中的,仿佛是他们的小学课程一般。希腊神话某种程度上塑造了希腊人的三观。古希腊人说十句话,一定离不开一个“诸神”二字。古希腊各城邦甚至都有自己的守护神,斯巴达守护神是战神阿瑞斯,雅典守护神是雅典娜,雅典卫城就是雅典娜的神庙。



我们理解了希腊神话之于希腊人的重要性,那幺也就很好理解专门讲述希腊神话的游吟诗人是何等重要性了。




在荷马的游吟诗人生涯中,他将特洛伊战争这段神话传说加以整理修订。我们可以想象当这个完整饱满且曲折离奇的故事由他讲述出来后,广场上的雅典人是如何听得如痴如迷。或许有识字的听众便记载了下来,也或许是荷马口述并专门让人记录下来的(鉴于他是盲人)。



有人发现说在《伊利亚德》中有多处双数及复数的用法错误,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估计由听众私自记载的可能性更大了。若是荷马口述找专人记录,像这样错误肯定会被修订的。



发掘特洛伊城



在历史学界对《荷马史诗》背后真相的探求及追寻过程当中,考古发掘所提供的线索和方向才是起关键作用的。要确定《荷马史诗》里所述的内容是否具有历史真实性,那幺第一步就是要确定特洛伊城的位置。可惜在几千年历史中特洛伊城都没被发现,直到1871年的那次震惊世界的发掘。



德国富商海因里希·施里曼是个极度痴迷《荷马史诗》的人,从小到大这本书不知被他翻了多少遍。在19世纪,质疑《荷马史诗》、质疑特洛伊战争真实性已是主流意见,而施里曼坚信《荷马史诗》里记载的真实性。


海因里希·施里曼,1822年-1890年



当时欧洲的私人考古发掘行为蔚为风尚,社会上流也原意资助,一方面这是向外界展示个人荣誉地位及文化修养的象征,另一方面考古发掘出的文物古董可带来丰厚的回报。



正是在这个背景之下,经商发财后的施里曼,人生的主要工作便是寻找特洛伊城。理想和经济利益的双重动力。



在特洛伊被发现之前,考古学者们对特洛伊的位置众说纷纭,但至少可以达成一个共识:若特洛伊真的存在,它的位置必定在小亚细亚的爱琴海沿岸或附近岛屿。




这个位置也太浮泛了,简直大海捞针。爱琴海上有几千个岛,小亚细亚的沿海岸更是长的没边。要找出这样一个埋在地下不知多深、湮灭了几千年的古城,其难度之大不敢想象!



要不说施里曼运气也好,他在1868年遇上英国考古学家卡尔佛。卡尔佛认为特洛伊的位置在一个叫“Hisarlik”的土丘上,而这里是位于土耳其的一个小镇特洛瓦。



1871年,施里曼带着人去一挖,结果还真有了发现!原来,这个“Hisarlik”土丘是古人类聚居而形成的人工土丘,当第一代的城市湮灭后,后世居民往往在被泥土覆埋的古城原址上重建新城,就这样一代代下去,由此形成一块高地土丘。这种人类聚居形成的土丘,就像千层糕一样,越上层的年代越近,越底层的年代越久远。




施里曼认为《荷马史诗》记载的特洛伊城肯定在最下层。这犯了一个重大错误,他们忽视了较浅层文物,直奔最深层,这对文明演变过程造成了不可弥补的破坏。



据现在一些学者认为,施里曼挖到特洛伊城并非《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城,而是比其更早的克里特文明时期的特洛伊城。也就是说,施里曼的莽撞,致使挖超过了!



考古学家卡尔佛再也受不了施里曼这种破坏性的挖掘,愤愤地离开了。施里曼毕竟是商人,对文物保护意识十分淡薄,他的目标还是金银财宝和发现特洛伊带来的巨大荣誉。施里曼甚至将挖到的一串黄金首饰,被命名为“海伦的首饰”,戴到他夫人苏菲娅身上,在当时社会名流圈中引起一时轰动。


海伦的首饰



巨大的财富让奥斯曼土耳其政府坐不住了,他们不能眼睁睁看着施里曼将文物古董运走,便取消了他的考古许可,还控告他偷运文物。不过,后来这件事也不了了之了,没有下文。



在土耳其境内的发掘无法继续,施里曼又转战希腊本土,这次他的重要目标是迈锡尼。



1876年,施里曼在迈锡尼遗址的狮子门内侧展开发掘工作,果然发现了许多墓地,墓内有无数精美的器物。其中一具尸体面部戴着一个黄金面具,施里曼认定这就是迈锡尼王阿伽门农,于是将面具命名为“阿伽门农的黄金面具”。


阿伽门农的黄金面具



从“海伦的首饰”到“阿伽门农的黄金面具”,你会发现施里曼这个人臆想成分很大,他在只有很少的证据情况下就敢妄下断定。据现在学界的研究,那个黄金面具的主人根本不是阿伽门农,而是比他还早几百年的一个王公贵族。



施里曼的挖掘梦还未结束,他在晚年的梦想是发现米诺斯王朝的宫殿。这源于施里曼对《荷马史诗》的笃信和向往。



荷马在《奥德赛》里写了一段让人魂牵梦绕的文字:“有一个地方名叫克里特,在葡萄紫的海水中央,地方美好肥沃。那里的居民多得数不清,不同语言的种族都杂居在一起。那里有90个城镇,在众城中最大的城是克诺索斯,有一位米诺斯王从九岁开始便治理那个地方……”



这是描写的克里特文明时期的米诺斯王朝的繁荣景象。克里特文明是西方文明的起源与摇篮,距今有4000多年。



但是,施里曼没有来得及发掘米诺斯王朝宫殿他就去世了。后来米诺斯遗迹被一个英国考古学家发现,被保护的很好,未遭施里曼“毒手”也算是一件幸事。


米诺斯遗迹



不管怎幺说,施里曼发现特洛伊城,对西方文明史还是有重大意义的,证明了迈锡尼文明的存在,将欧洲史的序幕提早了一千年或更早。



但这并不能表明《荷马史诗》的记载都具有真实性。到底有没有发生过特洛伊战争,以及战争中的那些人物是否真有其人,这些都还无法证明。就好比你即便挖出一座襄阳城,也无法说明郭靖守襄阳城真有其事,甚至也无法证明郭靖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