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是否出兵朝鲜引争议,国军起义将领郑洞国的一番分析,逗乐周总理

2022-08-03 17:05:02

1950年10月3日,金日成与朴宪永联名向北京发来求援信。

当时美国的工业产值是中国的16倍,军事实力更是大幅领先,不过,中朝之间一衣带水、唇亡齿寒,面对朝鲜的求助,中国又岂能坐视不理?

就在毛主席等人为是否出兵争论时,周总理找到了一个名叫郑洞国的人,希望他能给出参考意见。

周总理为什么会找上他?郑洞国有何“特别”之处呢?

语出惊人,逗乐总理

1950年,郑洞国在东北务农的生活,已进入第2个年头。

在1948的辽沈战役中,郑洞国被迫起义,后来,周总理曾特意叮嘱肖劲光,让他为郑洞国安排职务,但郑洞国却第一时间予以拒绝。

毕竟,他曾是蒋介石“十二门徒”之一,即便投诚,他也不愿和国民党正面为敌。

周总理理解郑洞国的顾虑,便遂了他的心意,让他留在东北生活。

1950年10月,郑洞国身体突发不适,决定前往上海治病,当时从东北到上海需要在北京转车。

然而,当郑洞国在北京火车站下车后,却被一个警卫员模样的人拦了下来。

“总理想见见您”,郑洞国疑惑不解,自己明明已经卸甲归田,周总理为何点名要见呢?

于是,他惴惴不安地跟着警卫员来到中南海西花厅,但还没等他进入办公室,周总理便热情地迎了上来,与他亲切地握了握手。

在黄埔军校期间,郑洞国曾是周总理的学生,所以,他也仍旧以“老师”相称。

寒暄几句后,周总理问道,“你将来有什么打算?”。

郑洞国则有些丧气地回答,“我身无长物,现在人也老了,只求继续回乡务农,不作他想”。

没想到,一听这话,周总理却调侃起来,“老师没说老,学生怎么就说老了”。

事实上,周总理明白,郑洞国顾及自己曾经的国民党将领身份,所以不敢多说。

为打消他的顾虑,周总理语重心长地说道,“只要是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什么身份都是次要的”。

见周总理心胸如此宽广,郑洞国心中有些五味杂陈。

在东北期间,他已经见识到了解放区安居乐业、一派和谐的景象。

对于国民党此前的虚假宣传,也逐渐心中有数,所以,他的想法也有些动摇。

就在郑洞国沉思之际,周总理突然话锋一转,“你说,我们和美国打,能打赢吗?”

直到这时,郑洞国才意识到,周总理并非只为叙旧,而是为抗美援朝一事而来。

他曾在抗日战争中与美军有过长期合作,对美国人的武器装备、战术安排都十分熟悉,在思忖片刻后,他态度坚决地说道,“打得过”。

周总理脸上顿时露出了一丝欣喜,随后,郑洞国又详细分析了美军的优劣,总结出“一长三短”的特点。

并回忆起当年在缅甸战场上美军的丑事,听完郑洞国生动的描述,周总理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说到这,可能有朋友会好奇,解放初期,郑洞国到底为何不愿配合?后来,他又给周总理讲述了哪些往事呢?

要想了解这些,我们不妨从郑洞国冒名顶替入黄埔开始说起。

冒名顶替,入读黄埔

1924年4月中旬,黄埔军校第一期录取学员名单放榜,而在榜单上,赫然出现了两个“黄鳌”。

巧合的是,这两位黄鳌被编入同一个队伍,每日出操点名时,两人同时应声出列,一度成了黄埔校内的一番奇景。

不久后,两位“黄鳌”终于向校方坦白了事情真相,原来,其中只有一个是真黄鳌,而另一人则是冒名考试的郑洞国。

20世纪初,郑洞国生于湖南省石门县,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私塾教育。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郑洞国正值16岁最血气方刚的年龄,他被进步思想触动,产生了参军报国的念头。

经过两年的准备,他顺利考入了湖南陆军讲武堂,然而,由于湘鄂两省军阀混战,湖南形势大乱,讲武堂也被迫停学。

郑洞国只好心灰意冷地回到家乡继续学习,直到考入了湖南省商业专门学校。

1924年,听闻孙中山先生正在筹备黄埔军校,郑洞国喜出望外,他仰慕中山先生已久,一直想要追随他的革命军,于是他便远赴广州,打算报名。

但当郑洞国抵达时,报名已经结束,这也意味着,他只能再等一年。

跋山涉水,却落得个空手而归,郑洞国不免心急如焚。

但幸运的是,郑洞国结识了同样来自湖南的黄鳌,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黄鳌曾报了两次名,没想到第一次便顺利考中,因此空下来一个考试的名额。

于是,郑洞国便顶替黄鳌的资格,参加了入学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登上了录取榜单。

也正因如此,才出现了一点名,便有两个黄鳌出列的窘境。

当时,负责处理这一事件的人正是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总理,得知郑洞国一心报国后,他没有责备,更没有追究,只是让他安心学习。

就这样,郑洞国首次见到了周总理,两人的师生情分也就此结下。

然而,随着革命的进行,这一对师生,却逐渐走上了对立的阵营。
顽强抗日,立功无数

自黄埔军校毕业后,郑洞国顺理成章地加入了北伐的国民革命军,并于1926年,成功升任第一军第三十第八团第一营的营长。

他的军旅生涯,也由此拉开了帷幕。

由于为人机敏、敢打敢拼,在军中,郑洞国逐渐崭露头角,攻占永丰时,他曾在半天内击溃了孙传芳的精锐部队。

东征南京时,他与程潜实现了重要的会师,在英国军舰袭击时,他再次挺身而出,对帝国主义的炮火实施回击。

凭借着这些功绩,郑洞国收获了蒋介石的信任,在军中也不断晋升。

此后数年间,他历任徐州警备司令部参谋长、第9军教导团团长以及第2师4旅旅长等职。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军将领大多消极抗日,郑洞国不同。

在1933年的长城抗战中,郑洞国所率的第4旅无论是兵力还是装备,都无法与日军相提并论。

但他还是顽强抵抗、寸土不让,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后,第4旅损失惨重,军心也开始涣散。

郑洞国便脱掉军装,穿着被血染红的白衬衫,举着手枪带头冲锋,在他的感染下,4旅的战士英勇无畏地抵挡了日军的多次冲击,并最终将日军击退。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时,郑洞国已是国军第二师师长,还被蒋介石提拔为陆军少将,成了蒋介石的“十二门徒”之一。

在战场上,郑洞国的表现仍旧突出,他先后参与指挥了保定会战、徐州会战以及三次长沙会战等大规模战役,对日军进行了严厉打击。

尤其是在台儿庄战役期间,郑洞国指挥第2 师,与装备精良、有着4000兵力的日军王牌部队坂本支队进行正面较量。

并最终将敌军击溃,而这一胜,也大幅提升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士气。

1943年,抗日战争的局势逐渐出现逆转,在蒋介石的安排下,郑洞国担任中国驻印军新1军军长,奔赴缅甸,与美军通力合作,打出了着名的反攻缅北战役。

自杀失败,被迫投降

纵观整个抗日战争期间,郑洞国南征北战、立功无数,也由此获得了国军内部的着重嘉奖。

在他回国之际,蒋介石亲自设宴款待,不仅为他颁发了青天白日奖章,还将他升为陆军中将,并任命他在第三方面军担任副司令员一职。

蒋介石的赏识和信任,一直让郑洞国感激不已,这也是他解放后不愿意公开与蒋介石为敌的原因。

不过,蒋介石为人精明,他给郑洞国加官进爵,自然是想利用他的军事才能。

1946年开始,蒋介石便暴露了自己的狼子野心,全面内战刚一打响,郑洞国便被派往东北,接替杜聿明的东北保安司令之位。

从缅甸归来,国破家亡、民生凋敝的景象,郑洞国已经见过太多,因此,他不愿意看见和平局势遭到破坏,对于全面内战,他更是嗤之以鼻。

不过,蒋介石已经下令,他只好硬着头皮参战,在这样的处境下,他的指挥才能自然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而且解放军负责东北方面的是林彪,种种因素下,郑洞国讨不到任何便宜,东北地区的解放形势也被我军牢牢掌握。

1948年9月中旬,辽沈战役轰然打响,解放军势如破竹,很快便攻占了锦州。

而郑洞国则率领着几十万国军,驻守长春城内,由于解放军已经切断了长春与外界的联系,所以摆在郑洞国面前,只剩下两条路。

一是率军投降,可以避免大量的流血冲突,但在国民党内,郑洞国需要承担骂名。

二是奋力突围,在解放军的重重围困下,这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孰轻孰重,长春城内的国军一清二楚,他们也都在焦急地等待着郑洞国做出最后的决定。

毕竟,受降的结果已经很难改变,然而,郑洞国一生傲骨,他自知突围无望,但仍不愿意举手投降。

他先是给蒋介石写了一封绝笔信,又打算用枕头下的手枪结束自己的生命。

不过,他的部下早就料到此事,所以偷偷拿走了手枪,无奈之下,郑洞国只好于10月19日接受了投降。

得知此事后,周总理立即下令,让肖劲光与他接触,争取他为解放军工作。

肖劲光与郑洞国对垒多年,对他的才能也是相当欣赏,于是便邀请他到指挥部用餐,共同商议合作之事。

然而,郑洞国却拒绝了。

改变想法,说出美军丑事

事实上,郑洞国不愿意配合解放军,是内战已经让他身心俱疲,所以才选择在东北住下,过起了平静的务农生活。

令郑洞国始料未及的是,卸甲归田以后,他反而看清了此前忽略的现实。

在国民党的宣传中,解放区经济萧条、民不聊生,但他在此后两年的生活中,却发现解放军军民和谐、上下一心,从没有国统区常见的颠沛流离的景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郑洞国意识到,共产党才是真正属于人民的政党,解放军才是解救天下的雄兵,他对进入党内工作,也慢慢不那么排斥了。

恰逢此时,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的横加干涉,不仅改变了朝鲜战局,也令我国的国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在决定是否出兵前,周总理想起郑洞国在缅甸与美军合作的经历,打算向他咨询。

于是便出现了我们开头的那一幕,在被问及“能不能打败美军”时,郑洞国斩钉截铁地答道“打得过”。

随后,他表示,美军共有“一长三短”,长板是武器装备,而战线太长、后勤太远以及士兵战斗意志薄弱,都是明显的短板。

这一点,也与毛主席的论断不谋而合。

此外,郑洞国还回忆起当年在缅甸的见闻,当时美军和中国军队经常联合执行任务。

不同的是,面对复杂地形,美军经常丢掉武器装备,甚至是衣服。

最后,郑洞国还打趣道,一次,美国士兵一路丢盔弃甲,抵达目的地时,只剩下一条短裤。

听罢,周总理也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结语

抗美援朝,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一场不得不打的战争,但无可否认的是,郑洞国的表态,加速了中央的决策进程。

在和郑洞国会面两周后的10月18日,志愿军在彭德怀的带领下,正式赴朝作战,历经近三年的艰苦奋斗,抗美援朝也最终取得了酣畅淋漓的大胜。

此后,郑洞国也加入了建设新中国的队伍之中,他历任水利部参事、国防委员会委员以及民革副主席等职务,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诸多贡献。

1991年1月27日,郑洞国在北京病逝,临终前,他对家人说道,“我这一生对国事家事均无所憾,只可惜没看到祖国统一”。

抗日名将,永垂不朽,希望郑洞国的遗愿能够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