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国家公祭日 | 扒一扒制造南京大屠杀的侵华日军部队

2022-01-01 17:05:04


2020年12月13日拍摄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84年前的今天

侵华日军攻陷南京



短短6周,我们痛失30多万同胞

欢笑和繁华不再,尸横遍野

千年名城沦为“人间地狱”


△江边的屠杀

国行公祭,祀我殇胞

今天是第八个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我们以国之名,悼念逝者


https://v.qq.com/x/page/y3313rc8v7x.html?sf=uri

这就是证据!`

这是目前为止发现的南京大屠杀

唯一真实动态影像



当年,美国人约翰·马吉

冒着生命危险用一台16毫米摄影机

将日军暴行拍摄下来

也正是他,在东京审判的法庭上

为我们无数死难的同胞作证

这是被称为“京字一号证据”的

南京大屠杀照片档案


时年15岁的照相馆学徒工罗瑾

冒着生命危险

将日本军官少尉拿来的照片

多冲洗出来一份

他将照片藏在身边

之后转交给爱国青年吴旋



南京大屠杀主犯谷寿夫曾说:

“1937年12月21日

我奉命到芜湖,在南京只有一个星期

没有听说屠杀消息”


1947年2月6日

军事法庭对谷寿夫开庭公审

由吴旋上交的相册

成为了“京字一号证据”

谷寿夫哑口无言,俯首认罪

1947年4月26日

南京大屠杀主犯谷寿夫被执行枪决

这就是证言!

今年以来,已有11位幸存者离世

目前,登记在册的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61人

每一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都是历史的见证者

每一段证言

都真实地还原那段记忆



“子弹从我和母亲之间穿过,擦伤了我的大腿和母亲的左肋,我和母亲也因此幸存……”

2021年9月20日,傅兆增去世,享年85岁




“很多人被日军拖到下关和记洋行江边被集体枪杀了,江水都被染红了。”

2021年8月23日,徐家庆去世,享年96岁


“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因年老体弱扛不动桌子,被日本兵用刀砍在头上,鲜血直淌。”

2021年7月20日,马继武去世,享年99岁




“三姐死的时候被日军把衣裳一起扒光了,身上都是刀印子。”

2021年4月10日,陈文英去世,享年96岁




“我亲眼看到日军用刺刀刺瞎我父亲的双眼,眼睛处弄出鸡蛋大的窟窿,然后连开几枪将他杀死。”

2021年3月1日,蔡丽华去世,享年95岁


“妈妈在难民营里生下弟弟,因为弟弟哭闹,日本兵竟把弟弟活活踩死。”

2021年1月28日,杨翠英去世,享年96岁

2021年10月19日,马秀英去世,享年99岁

2021年9月19日,黄刘氏去世,享年96岁

2021年5月18日,金同和去世,享年92岁

2021年4月30日,戚振安去世,享年91岁

2021年3月12日,李如富去世,享年92岁


▲资料图。图/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官网



纪念,不是延续仇恨

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



那么,都有哪些侵华日军部队参加了进攻南京和南京大屠杀呢?中国军网历史专家徐平依据解放军出版社《侵华日军历史上的105个师团》以及《抗日战争时期的侵华日军》《日军侵华战例》《侵华日军进攻南京的兵力部署》等资料,来扒一扒这些恶魔部队。



1937年11月中旬淞沪会战后,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官兼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即指挥8个师团另2个旅团约20万人,分两路进攻南京。北路日军为上海派遣军,由第三、第九、第十一、第十三、第十六师团和重藤支队编成(上海派遣军所属第一○一师团留驻上海),松井石根亲自指挥;南路日军由第十军司令官柳川平助中将率领,下辖第六、第十八、第一一四师团及国崎支队。12月1日,日本大本营下达进攻南京的命令;12月10日13时,日军华中方面军下达总攻南京命令。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1937年12月12日,日军轻装甲车队突进南京中华门



在日军向南京发动总攻之前的12月7日,上海派遣军所属第十一师团(欠步兵第十旅团)和重藤支队编入新成立的第五军,准备参加华南沿海登陆作战。12月11日,日军主力向南京城垣发动进攻后,第十军所属第十八师团奉命转兵东进,向杭州进攻。另外,第三师团也只派出一部进攻南京,主力则留驻苏州一带。因此,犯下南京大屠杀滔天罪恶的侵华日军主要是第六、第九、第十六、第一一四师团以及国崎支队和第三、第十三师团各一部。



第六师团



第六师团成立于1888年,为日本第一批野战师团之一,其兵员主要来自日本熊本,又叫“熊本师团”。



师团是日本陆军基本战术兵团,是最高一级的固定编制单位。最初由镇台改编,仿照德国陆军编制。日军的第一至第二十师团和近卫师团为常设师团,又称挽/驮马师团,辖2个旅团(每旅团2个步兵联队),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各1联队,共8个联队。由于其基本作战单位为4个步兵联队,也称为“四单位制”师团。一般齐装满员的日军常设师团兵力可达24000—28000人。1938年武汉会战之后,日军为适应不同战斗规模的需要,把师团陆续分为甲、乙、丙、丁四种。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第六师团在秦淮河上搭建木桥突入南京中华西门



第六师团是二战爆发前日军17个常设师团之一,属于甲种师团,部队通称号(代号)“明”,进攻南京时隶属第十军,师团长谷寿夫中将,下辖步兵第十一旅团、步兵第三十六旅团,共4个步兵联队,骑兵、野炮兵、工兵、辎重兵各1个联队。1937年12月10日,侵华日军华中方面军对南京发起总攻,第六师团由牛首山、板桥、雨花台、中华门、江东门、三汉河方向进攻。13日,第六师团率先从中华门攻入南京,第六师团一部突破中山门。该师团是“南京大屠杀”主犯之一。随后,第六师团参与了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湘赣会战、长沙会战等。1940年11月,该师团改为“三单位制”乙种师团(取消旅团一级建制,师团直辖3个步兵联队)。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第六师团调往太平洋战场。1945年9月6日,第六师团在所罗门群岛以北的布干维尔岛向澳大利亚第一军投降。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已经退役的谷寿夫作为乙级战犯被引渡到中国受到南京军事法庭的审判,并于1947年4月26日在南京雨花台被枪决。


南京大屠杀主犯之一谷寿夫伏法



第六师团另一臭名昭着的杀人恶魔,时任日军第六师团第四十五联队中队长的田中军吉,在南京挥刀斩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从中华门到水西门,据称杀遍南京城,斩首300余。战后被国际宪兵捕获,后由东京国际军事法庭引渡回中国审判,1948年1月28日被执行枪决。



第九师团



第九师团成立于1898年,兵员主要来自日本金泽,因此被称为“金泽师团”。第九师团是日军在二战爆发前17个常备师团之一,也是甲种师团,部队通称号“武”。早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时,第九师团就作为进攻淞沪的主力被派往上海。1937年12月进攻南京时第九师团隶属上海派遣军,师团长吉住良辅中将,下辖步兵第六旅团、步兵第十八旅团,共4个步兵联队,骑兵、山炮兵、工兵、辎重兵各1个联队。12月10日13时,日军华中方面军下达总攻南京命令,第九师团由孝陵卫以南到光华门方向攻击。13日,第九师团突破光华门,开始疯狂的大屠杀。


中国守军顽强抵抗


攻占南京后的日军第九师团



1938年2月后,第九师团转隶华中派遣军,参与徐州会战、武汉会战。1940年,该师团奉命调往中国东北驻扎,隶属关东军。1940年12月,该师团改为“三单位制”乙种师团。1944年12月,第九师团奉令调往台湾,隶属第十方面军。日本战败投降后,第九师团在台湾向中国军队缴械投降。吉住良辅1946年被列为战犯,但逃脱了审判。



第十六师团



第十六师团成立于1905年,兵员主要来自京都、三重县和奈良县,因此被称为“京都师团”。第十六师团为日军常设师团之一,属甲种师团,部队通称号“垣”。1937年12月进攻南京时,第十六师团隶属上海派遣军,师团长中岛今朝吾中将,辖步兵第十九旅团、步兵第三十旅团,共4个步兵联队,骑兵、野炮兵、工兵、辎重兵各1个联队。日军对南京发动总攻后,第十六师团从汤山、麒麟门到中山门、下关进攻。日军攻占南京后,第十六师团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杀害中国平民和战俘达16万多人,被认为是杀人最多的日军部队,臭名昭着的两个“百人斩”杀人竞赛主角——野田毅、向井敏明就来自该部队。


第十六师团长中岛今朝吾曾亲手斩杀中国战俘二人


日本报纸“百人斩”报道



南京之战后,第十六师团先后参与徐州作战、武汉作战。1941年4月,该师团改为“三单位制”乙种师团。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第十六师团编入日军南方军第十四军,参与进攻菲律宾。1944年,第十六师团移驻莱特岛。同年10月,第十六师团遭美军重创,师团长牧野四郎自杀身亡,下属3名联队长均战死,残部600名士兵溃散,第十六师团彻底覆灭。



战后的1945年12月,中国政府要求盟军引渡中岛今朝吾来华受审,但其已于10月28日因尿毒症及肝硬化死亡,逃脱了正义的审判。该师团的佐佐木旅团是南京大屠杀中罪恶最大、最凶残的部队之一,旅团长佐佐木少将也是南京大屠杀的主犯之一,1955年5月30日病死于中国抚顺日本战犯管理所。而制造“百人斩”的野田毅、向井敏明战后被捕获,1948年1月28日在南京伏法。



第一一四师团



1937年10月12日,日军大本营以第十四师团预备役人员为基础,在日本宇都扩编组成第一一四师团,随即开赴中国,编入第十军战斗序列,部队通称号“将”,师团长为末松茂治中将,为甲种师团,下辖步兵第一二七旅团、步兵第一二八旅团,共4个步兵联队,骑兵、野炮兵、工兵、辎重兵各1个联队。



1937年12月10日,侵华日军华中方面军对南京发起总攻,第一一四师团由秣陵关、方山、雨花台、中华门方向进攻。13日,第一一四师团突破中华门。日军攻陷南京后,即开始以集体屠杀的方式消灭放下武器的中国军队官兵,该师团仅当日就刺杀战俘1354人。同时开始灭绝人性地大规模屠杀手无寸铁的平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1938年2月10日,该师团调归华北方面军直辖,参加徐州会战。1939年7月22日,第一一四师团奉命回国休整,8月,其编制撤销。


第一一四师团长末松茂治(右)与第六师团长谷寿夫商讨会攻中华门



1944年7月10日,侵华日军以山西汾阳的独立步兵第三旅团扩编为一个丙种师团(取消联队一级建制),番号为第一一四师团。但这个一一四师团与参加南京大屠杀的一一四师团已经不是一支部队。



战后,南京大屠杀的主犯之一末松茂治竟然没有被列入战犯名单,逃脱了军事法庭对他的审判。



国崎支队(步兵第九旅团)



“支队”是二战时期日本陆军具有临时性的特殊编制,为执行特定作战任务而组建,主要由主力野战师团中抽出其编制内的一支旅团或联队级别的部队,作为基干力量并配属给予其他特种部队,形成独立的战役集团。通常仅在作战时临时编组,任务结束后支队的部队归建。支队通常以指挥官的名字命名,并随指挥官的变动而改变。如“重藤支队”最初支队长为重藤千秋,后来该支队的支队长先后由波田重一和饭田祥二郎继任,支队也相应地改称“波田支队”和“饭田支队”。支队的编制规模,多者超过一个旅团,少者只有一两个步兵大队;支队长的军衔,最高者中将,低者中佐甚至少佐。



国崎支队即是由第五师团第九旅团临时抽组的。1937年9月底第五师团接到大本营命令,为了支援日军在上海的进攻,抽调第九旅团(欠步兵第十一大队)组成国崎支队前往上海支援,支队长国崎登少将(第九旅团旅团长),辖步兵第十一、第四十一联队。国崎支队协助日本上海派遣军攻占上海后,并未调回华北派遣军第五师团,而是继续随华中派遣军的七个师团进攻南京。国崎支队随其它几个师团部队一起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5日下午,侵华日军国崎支队下辖第四十一联队第三大队攻占南京金山卫城外阵地



南京大屠杀六个星期后,国崎支队回归第五师团建制,参与台儿庄会战。此后,第五师团先后转隶关东军、华南方面军、南方军第二十五军。日本战败后,该师团在印度尼西亚塞兰岛缴械投降。



山田支队(步兵第一○三旅团)



侵华日军山田支队即步兵第一○三旅团。旅团是日军的战术兵团,其编制级别在师团以下,联队以上。旅团人数不等,约3000-8000人。旅团长军衔通常为少将,少数为中将。侵华日军最常见的旅团有两种,即步兵旅团和混成旅团。步兵旅团是隶属于师团的作战单位,是步兵最高一级的编制单位。步兵旅团(5000-7700人)下辖两个步兵联队,每个步兵联队2500-3800人。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军又编组了新型师团,取消了联队一级编制,步兵旅团辖4个步兵大队,旅团定额为5096人。混成旅团即独立混成旅团,由多兵种部队组成,有6000-8000人,实际上是一种小型师团。独立混成旅团不隶属于某个师团,遂行独立的战斗战役任务,多为守备部队,配备轻便步兵武器,为战术单位。此外还有战车旅团、骑兵旅团、野战炮兵旅团等。



山田支队(步兵第一○三旅团)隶属第十三师团,1937年9月11日编入上海派遣军,旅团长山田栴二少将,下辖步兵第六十五联队、步兵第一○四联队。进攻南京作战中,第十三师团的山田支队攻击南京北面的乌龙山、幕府山等地。南京陷落后,日军开始了疯狂的大屠杀,山田支队也“不甘落后”,仅其山田支队第六十五联队就将被俘的中国官兵(内含伤病官兵)及难民5.74万余人,断绝饮食数日,然后再集体屠杀。


侵华日军第十三师团山田支队在南京幕府山北面长江南岸(草鞋峡)俘虏的近1.5万名中国军人,绝大多数被日军集体屠杀



1938年1月以后,第十三师团随日军主力参加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桂柳作战,犯下了累累罪行。1945年8月中旬,该师团在江西湖口向中国军队投降。



第三师团先遣队(步兵第六十八联队)



步兵第六十八联队隶属第三师团步兵第五旅团,联队长鹰森孝大佐。联队是日军单一兵种最大的作战单位,通常编制3000-3500人。一般将日军的联队视为团级单位。联队人数根据兵种的不同而定。主要兵种有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另外还有独立混成联队(由一定比例的步兵和炮兵组成)、特设联队(见于太平洋战争后期)。联队长通常由大佐担任,有时也有中佐充任。各兵种联队中步兵联队编制较为固定,辖3个1000-1200人的步兵大队以及炮兵中队、通信中队、运输队、弹药队等,人员将近4000人,明显大于中国同期的步兵团;但炮兵、工兵等联队人员编制浮动较大,骑兵联队人员最少,与中国同期的骑兵团相近。


正向南京方向推进的侵华日军部队



淞沪会战后,第三师团主力留在苏州、镇江、常州、无锡地区,只有鹰森孝率第六十八联队杀向南京,参加了在雨花台以东、光华门一带攻击南京的作战,攻占通济门和武定门,并率部参加南京大屠杀。



鹰森孝以后出任第十一师团长、第十二军司令官。1945年9月20日,侵华日军第十二军司令官鹰森孝带领31560名官兵在漯河向中国缴械投降。据史料记载:“鹰森孝58岁,头发斑白,戴着眼镜,前额低垂,完全没有了昔日的张狂,面容沮丧,呆若木鸡。”


河南漯河受降纪念雕像,再现了当年鹰森孝投降的场面

?

今天,我们已经有了相当的底气告慰同胞。相比于当年的山河破碎、国将不国,今日之中国已经翻天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