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

为什么说《金刚川》是值得被吹爆的战争大片?(轻度剧透)

2020-11-02 17:00:10

在万众瞩目之下,抗美援朝题题材电影《金刚川》终于在10月25日上映了。按照惯例,我们军武也举办了盛大的观影团活动,这个在前几天的文章中大伊万也跟大家汇报过了,这没什么可多说的。

军武观影团 《金刚川》点映


大伊万想说的是另一件事,相信有读者会记得大伊万较早之前去了中影集团总部参加了《金刚川》内部看片会,当时我跟大家说“电影细节不方便透露”。当时这部电影的后期制作只完成了60%,很多画面都是无音乐无后期的摄影机直出画面,电影的剪辑也相对粗糙了一些,这导致大伊万对电影的质量持不怎么乐观的态度(毕竟制作时间也放在那里)。

《敦刻尔克》的军武观影活动,我们请到了电影导演诺兰


但是《金刚川》的正式公映版本彻底惊艳到我了,这部电影的制作水准代表了中国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平,而电影的整体观感体验也有一种《敦刻尔克》的味道,以至于大伊万不得不用一篇文章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抗美援朝题材电影并不好拍

其实《金刚川》这部电影刚有消息的时候,大伊万一开始对电影最终的效果是非常怀疑的,毕竟首先,中国电影界已经挺长时间没怎么认真拍过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了,最近十五年来给大伊万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有两部:

一是冯大导演在2007年拍的《集结号》,其中一个段落牵涉到志愿军第四次战役中的横城反击战,但仅仅只是涉及到了很短的一个方面,战争场面的镜头都很有限,并不能认为这是一部“抗美援朝电影”;


二是香港导演彭顺在2016年执导的《我的战争》,虽然在当时该片确实打着“中国首部抗美援朝战争大片”的牌子,却因为先行版预告片的拍摄手法、再加上把志愿军的步兵攻击拍成了类似于《太极旗飘扬》里的人海战术而饱受非议,加之莫名其妙的背景叙述和尴尬的感情线穿插,使得这部电影不仅未能真正荣膺“抗美援朝第一片”的桂冠,反而在“票房三日游”之后成了一部平庸之作。


其次,即使是《金刚川》这部电影本身,在大伊万的既定思维里,对其成片质量都是要打个问号的:

一是拍摄时间,根据片方公开的消息,《金刚川》在今年五月份开机、八月份杀青、后期制作时间仅有两个月左右,上映节点定在10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纪念日当天,当然现在提前了两天改在了入朝作战纪念日。也就是说全片连拍摄加制作只有五个月时间,说白了是一部“快手电影”,咱也不是说导演手快一定出不了好片儿,但本着“慢工出细活”的原则,电影的制作和上映速度搞这么快,在咱看来确实有点儿“犯嘀咕”;


二是本片的主要导演管虎,虽然管导的《八佰》今年有把握拿下全年票房冠军的宝座,但不可否认的是,《八佰》也成为了今年最富有话题性、在网上不同群体中最饱受争议的电影没有之一,甚至这种争议还延展到了《金刚川》这部电影里;


三是咱得说句很公允的话啊,目前在中国国内包括港澳台地区,还真找不出几个拍得好战争电影、尤其是有效调度分队及以上步兵进攻战术镜头的商业大片导演。也许林超贤导演的《红海行动》达到了目前国内商业片战争镜头的巅峰水平,但那部电影着重表现的是班组、小分队一级的战术。而大多数导演在拍摄大规模的战争场面时,能知道多路进攻交替掩护已经是超常发挥了,有些根本不懂的拍着拍着就不由自主地学起了《太极旗飘扬》,把人海战术安排上了,对于颇有完美主义倾向的大伊万来说,看着尴尬症都犯了。

《金刚川》拍的非常赞!

(警告:轻度剧透)

虽然《金刚川》从拍摄时间来看确实挺“快手”,在一些细节上也需要继续打磨,部分艺术表现手法和镜头意象也值得继续商榷,但大伊万依然认为:这是一部足够感人、足够细腻的“非主流战争片”。管大导演和大伊万最喜欢的郭帆、路阳两位导演在短短三个月的拍摄时间中的确展现出了非凡的功力,也确实给出了一部令人感动的答卷,大伊万决定趁着周末再去刷一下《金刚川》。

右一为《金刚川》导演之一郭帆


非主流的战争片

说《金刚川》是一部“非主流战争片”,首先,它给出了一幅非常宏大与确定、加之令人信服的背景,相比《我的战争》里把抗美援朝战争简化成了莫名其妙的“四大战役”(而且这些“战役”还都是“战斗”,连战役和战斗都分不清,可见导演缺乏最基本的军事常识),《金刚川》的背景非常明确:中国人民志愿军1953年7月夏季反击作战中的金城战役,此役志愿军动用兵力2个兵团共4个军,毙伤俘敌九万多人。


当然,要把这四个军十余万将士全都拍出来、甚至把金城战役第一阶段战役进攻全部拍出来呈现在大银幕上,那就肯定要接触到咱们之前说的“大规模战争场面调度”问题了,故而《金刚川》在“大场面”下选择了很“小”的一个方面:志愿军的士兵只有一个步兵连,一个工兵连,一个高炮连(还欠一个班),美军出场次数最多的甚至只有两架来回侦察的F4U-N5“海盗”式攻击机。影片的场景也很简单,只有一座桥,参战部队将通过这座桥奔向他们的主攻方向。


这一背景说真的,和那部南斯拉夫老片《桥》实在有点像,但是,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一方面降低了影片的拍摄难度,另一方面,在处理得好的情况下,却恰恰能够极大地提高电影的表现力。


其次,《金刚川》里并没有“典型的”战争场面,甚至根本没有志愿军步兵攻击的画面,自然也就不存在所谓“人海战术”的问题:毕竟咱们刚才也说了嘛,电影里始终出现在镜头里的志愿军步兵,只有一个处于急行军状态下的步兵连,而为了保障大部队过桥进入战场的,只有一个时刻都在修桥的工兵连,对桥梁目标实施直掩的,则是吴师傅和史班长领衔的一个三七高射炮排(还欠一个班),他们的对手只是两架美军的F4U-N5型侦察攻击机始终在镜头里晃来晃去,故而您要是抱着来看大场面的心态来看《金刚川》,那估计要失望。


但是,恰恰是这种“非典型”的战争场面,造就了《金刚川》别样的味道:

参战的单位虽少、规模虽小,管虎、郭帆、路阳三位导演却采取了类似于诺兰《敦刻尔克》一样的拍摄手法,只不过相比诺兰大导在《敦刻尔克》里暗示一般的“一小时,一天,一周”,《金刚川》在最初三个“世界线开放”阶段的叙事较为直白并不烧脑,而后世界线猛然“收束”,造就了影片的高潮部分;

出场的人物虽少、战斗的场景虽小,但恰恰是“历史就扛在小人物的肩膀上”,给人以无尽的力量感,庞大的军队推进、一场进攻战役的胜利焦点云集在一座简易桥上,又极大地提高了戏剧的矛盾张力。毕竟,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胜利,不就是一个个“小人物”创造的吗?有多少最可爱的人,不正是冒着敌机的空中绞杀战拼命修桥、让更多最可爱的人奔赴杀敌前线的吗?


从这一意义上来说,《金刚川》讲的只是“一小群”战士、甚至不是战斗员而是工程兵的故事,但别忘了,只有“小人物”才是最有力量的人、才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主战部队获胜的保证。

足够细腻的战争片

而说《金刚川》是一部足够细腻的战争片,大伊万要说的可能就比较主观和琐碎了:


首先,《金刚川》在大伊万看来,在军事细节上是相对合格的,当然流出来的谣言说《金刚川》在战斗场面上又在搞所谓的“人海战术”啦,在大伊万看完电影后,咱认为这应该是有些人不懂装懂,您可算是知道战术上的“人海战术”了。

很简单,“人海战术”指的是步兵实施战术进攻时的队形过于密集,正面既不疏开,纵深也无层次,整连甚至整营的士兵都猬集在一起向敌方阵地发起冲击,但前提是:“人海战术”指的是步兵进攻时的队形,《金刚川》里根本就没有部队、分队一级步兵进攻的画面,只有部队急行军的画面,既然如此那谈何“人海战术”呢?而从部队一级行军画面看,《金刚川》虽然在部分细节上值得商榷,比如行军时应当选择道路、提前控制道路并选择好大小休息点、预留隐蔽伪装区域等,但部队以较为密集的队形向前行军,其实是没太大问题的。


再从装备、战斗的场景来看,《金刚川》也算是近年来细节做得相当到位、装备和战斗画面没出大纰漏的战争片了:

从我方装备来说,对志愿军1952年夏季换装后使用的“制式化”装备(即苏械装备)表现细节相当好,诸如步兵装备的莫辛纳甘M1891/30式步枪、小战士装备的莫辛纳甘M1938/44式骑枪(也就是短管的M1891/30式步枪)、班长装备的PPSh-41冲锋枪、张译饰演的排长装备的托卡列夫TT-33型手枪、吴师傅和张译使用的苏军1939式单管37毫米拖曳式高射炮(可能采用了国产55式单37炮作为道具)都没有问题;

而美军道具上的惊喜更大,咱们前文说了美军总是在镜头前晃来晃去的是两架海军的F4U-N5“海盗”式攻击机,但抗美援朝战场后期美军普遍使用的则是“海盗”的夜战型,也就是“N5”。相比F4U,F4U-N5主要在机翼右侧安装了一部A型截击雷达,更改飞机的瞄准光环为亮度可调型,且将机翼上的6挺M2型12.7毫米航空机枪更改为4门M3型20毫米航空机关炮。在电影里,我们很欣喜地发现,F4U-N5放在机翼右侧的、位置独特的截击雷达罩,在仪表板左上方用来调节瞄准具光圈亮度的旋钮,威力巨大的20毫米机关炮都有明确的表现。考虑到这架“海盗”可能只是在北京的摄影棚里拍摄出来的场景,负责美军镜头的郭帆导演对细节的把控、对道具尤其是军事类道具细节的在意令大伊万觉得确实内行,中国的军事类电影如果有了这样一批商业片导演加入,未来的前景可谓一片光明。


而在电影的战斗场景上,虽然《金刚川》对美军航空炸弹的威力、我方单三七高炮的威力表现始终有那么点“薛定谔”的味道,单单一门单三七炮在吴师傅的操纵下,居然五发炮弹就能击落一架敌机,平均下来二十来发炮弹就能击落击伤一架飞机,创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单三七高射炮的最佳歼敌纪录。但起码吴师傅和史班长在操纵这两门单三七的时候,一至五炮手的各个战斗动作、指挥口令是没有问题的,从炮位测距仪测距到炮长报出射击密位,再到炮手使用高低机与方向机调炮,确认“目标捕住”,再到开火射击,整套流程相比以往的电影起码是像模像样了。如果说生活中的事情需要“仪式感”,那么在军事电影中引入专业的军事知识、战斗口令,甚至将这种细节展现到琐碎的程度,似乎才是军事电影应该有的“仪式感”。而这也应该是未来中国军事电影需要努力的方向。


同时,《金刚川》在战斗场景上难能可贵的一点是: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敌人,都做到了既不拔高也不贬低。

对于我军来说,缺乏对空直掩就是缺乏对空直掩,缺乏航空兵掩护就是缺乏航空兵掩护。在美军轰炸机肆无忌惮的战场遮断时,地面部队只能频繁处于躲避甚至被动挨打的状态,而美军重型轰炸机投下凝固汽油弹(轰炸精度够吗)时,处于潜伏状态的我军则不出意外地遭受了巨大伤亡;

同样的,对于美军来说,己方战役纵深的榴弹炮兵阵地被标定并且遭到我军“卡秋莎”火箭炮覆盖(卡秋莎的射程当然不足以覆盖美军师炮阵地)时,同样也得“挨打就得立正”,瞬间被打到全灭。而那位莽撞的、打到后来已经有点上头、戴着牛仔帽要找“中国佬”的高射炮决斗的美国飞行员也无疑是美军中部分好战成性、战斗意志也的确坚定、在战场上胆大包天也极其自信的美军“红脖子”的真实写照,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戴上牛仔帽的桥段,在大伊万看来,似乎有点儿是在向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奇爱博士》里那位戴着牛仔帽、准备核攻击苏联的“金刚上校”致敬,估计这两位飞行员都是得州人吧。

电影《奇爱博士》里的“红脖子”


总而言之,《金刚川》作为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抗美援朝电影真正的“开山之作”,虽然因为制作时间的确仓促,可能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导演在部分镜头意象上,在对全片情感的掌控上还有些值得打磨的地方,但万事只要走出了第一步,后面的一切迟早都会往好的方向发展。毕竟接下来,咱们还有陈凯歌、林超贤、徐克联合执导的《冰雪长津湖》这样的电影,还有诸如松骨峰阻击战、上甘岭战役、飞虎山战斗这样的战例值得中国的电影人去挖掘,从这个意义上说,《金刚川》虽小,却是抗美援朝类型电影一个值得赞许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