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

“而清而明,而照而心”的古代铜镜,美在方寸间,工艺契合着文化

2020-09-30 17:00:30

前言

现在女神怼人的时候,总会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你先回家照照镜子吧。”事实上人类历史第一个被女神赶回家照镜子的可怜小伙,也是我们中国人哦。

因为镜子最先由中国人发明,在炎黄二帝时期,我国就流传着和镜子有关的神话传说。《史记》的《轩辕本纪》记载,西皇母曾经铸造了十二面镜子,每隔一段时间,她就把其中一面挂在空中,这就是十二种月相的来源。

当然古代中国人没有祖先西皇母那么法力高强,能够把月亮当镜子用,他们所用的多是铜镜,所以有人说中国人的打扮文化其实也是铜镜文化,下面我就为大家揭开一下,铜镜和中华民族之间源远流长的历史。

青铜镜——折射出中华曙光

中国古人一开始所用的镜子,不是我们熟悉的黄铜镜,而是青铜镜。东周以前我国青铜尚未能达到可大规模生产的程度,所以青铜多用来铸造鼎等祭祀品或者戈剑的武器,青铜镜只是偶尔出现的装饰品。

随着春秋时期失蜡法和低熔铸铜技术的出现和传播,我国青铜的产量大大提升,富余的青铜被周王朝拨出来制作日用品,青铜镜终于在生活中普及开来。

《周礼》里面有一个小章节,名叫《考工记》,它专门记载官营和民营手工业的制作技术,其中它记载青铜器时如此说道:“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这段话里面的“金”并非指黄金,而是指青铜,因为黄金在春秋时期并未得到大量采掘。《考工记》这段话的后半段,讲述了制作青铜镜的材料比例:青铜和锡各掺一半,就可以造出一面青铜镜。

句子中的“鉴”字是青铜镜的古称,它后来引申出观察之意,这也代表着青铜镜是一个历史见证者,它静静地观察着中华文明的曙光在东方渐渐浮现。

青铜镜的大规模出现,标志着我国青铜工艺已经成熟,代表着东周时期的中国已经是一个成熟的青铜文明。青铜镜衍生出我国一系列传统文化,它对周礼和周朝人的信仰,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周礼》规定,诸侯朝见天子,士大夫朝见诸侯之前,都需要照镜子梳妆打扮,避免在公共场合以蓬头垢面的形象示人。也就是说青铜镜的出现,使得周朝人更加注重礼仪和外表,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形象开始萌芽。

《周礼》记载:“以夫遂取明火于日,以鍳取明水于月。”

此话之意是摩擦木石能够向太阳借取火焰,用镜子可以向月亮借取明亮的水(指月光)。

周朝人把钻木取火和镜子映月这样的物理现象,归纳为向太阳和月亮借取力量的过程,这本质上是一种对大自然的信仰,而镜子在这个自然崇拜过程中担任媒介的作用,它是周朝人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铜镜——映照了华夏盛世

相比于青铜镜,黄铜镜的质地更加光滑,能够更清晰地映射出照镜子的人。

黄铜镜在我国唐朝时已经出现,在宋朝时得到大面积普及,可以说它横跨了华夏民族最繁盛的一段时光,它倒映出了中华盛世的气象。

唐朝大诗人刘禹锡曾经写过一首《昏镜词》,用生动滑稽的口吻向我们比较了一番黄铜镜和青铜镜:

昏镜非美金,漠然丧其晶。

陋容多自欺,谓若他镜明。

瑕疵自不见,妍态随意生。

一日四五照,自言美倾城。

这首诗讲了一个妙趣横生的故事:刘禹锡光临镜子铺的时候,发现有许多劣质的青铜镜,这些镜子看上去哑淡无光,但是很受顾客的欢迎,顾客买走青铜镜的时候还不忘踩一脚黄铜镜,他们说青铜镜之所以显得太暗淡,全因黄铜镜光泽太夸张。刘禹锡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他问店主,为什么明明黄铜镜明亮又美丽,却受不到顾客的青睐。

店主浅浅一笑,他表示原因很简单,因为青铜镜表面瑕疵多,刚好可以掩盖人们脸上不好看的地方,人们一天对着青铜镜照上四五次,每一次都会觉得自己美美哒。但只要他们对着光滑的黄铜镜照上一次,就会被镜子里的自己吓到,于是他们纷纷厌恶起黄铜镜来。

刘禹锡想要借这首诗讽刺“丑人多作怪”,但他没有想到世界上没有丑人只有不会化妆的人。

到了宋朝,我国商业空前发展,以前只在皇公贵族圈子内热销的胭脂水粉,开始流入市场,民间一些女子和爱美的男性趋之若鹜,形成“胭脂刚上梢头,便有千人嗅”,“行人匆匆流云聚,粉黛朵朵花不同”这样的景象。

宋朝人用较模糊的青铜镜进行化妆,产生的效果比较适合中元节逛街。俗话说想要拥抱美丽就得先接受丑陋,为了让画出来的妆更好看,宋朝的女性们往往会狠下心来买上一面黄铜镜,看着镜子里不完美的自己,一笔一画往脸上勾勒。你还别说,这个让自己一点一点变美的过程,对古今女性来说都挺有成就感。

黄铜镜的出现代表国人的打扮文化由“梳妆文化”向“化妆文化”过渡。这背后折射出来的是生产力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愈发丰富的氤氲气象。

黄铜镜的普及,也代表中华儿女越来越自信,审美观念越来越进步。说黄铜镜是中华文明繁盛之镜,一点也不为过。

玻璃镜——反映出中西文化的交流

和黄铜镜青铜镜不同,玻璃镜完全是舶来品,并非中国的特产。它的传入和传播,反映出中华文明开始受到工业文明的影响,盘踞东方数千年的华夏因此迎来了一场持续数百年的对外交流。

最先把玻璃镜带到中国的,是西方的传教士,但当时明王朝并未对这种贡品展示出太大的兴趣,毕竟一面镜子还不如一架红夷大炮来得实在。

古代也有玻璃,佛经《玄应音义》记载:“颇黎,西国宝名也,此云水玉,或云白珠。”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记载:“玻璃,本作颇黎。颇黎国名也。其莹如水,其坚如玉,故名水玉。与水精同名。”

由此可见,虽然玻璃也算是外国特产,但它早就在我国存在了,所以明朝朝廷不关注传教士带来的玻璃镜也很正常。

可令明朝皇帝没有想到的是,西方的玻璃制品逐渐在民间遍地开花,当时许多明朝大夫家里,都不时兴瓷花瓶,他们更乐意用西方商人带来的玻璃花瓶。到了清朝,随着工业革命如火如荼地开展,西方流水线批量生产的玻璃镜开始涌进中国市场。

传统的黄铜镜由于没有玻璃镜清晰,照出来的人略显面黄,所以一些爱美的清代贵夫人并不喜欢,因此玻璃镜渐渐入了她们的法眼。清朝贵夫人带动的风气一起,玻璃镜的销量就越来越红火。

由于古代的胭脂水粉和铜镜互相匹配,所以为了中和铜镜的黄色,胭脂水粉的色号普遍偏青。配套了玻璃镜之后,再用胭脂水粉上妆会显得脸色苍白,所以为了让自己更好看,清朝一些地主的妻妾,总会派人给自己捎来几支口红,或者是外国的粉底。

所以在清朝特别是清末道光时期以后,中国俏妇人的梳妆台上,除了有一面大铜镜之外,还会放着一面小玻璃镜。

梳妆台上除了摆着传统的口红和胭脂水粉,还会放着一些丈夫从外面捎回来的口红等洋货。所以我们可以说玻璃镜是反射出中西方文明互相交流的一面镜子。

三种不同镜子,反映中华民族的历史变迁

中国人所用的镜子,经过青铜镜,黄铜镜到玻璃镜的变化,它们代表了中华民族经历了三个不同发展阶段。

首先以青铜镜为代表的青铜文明,是中华文明的萌芽。在青铜文明年代,我国人民创造了延续近八百年的周朝,这是人类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一个王朝。周朝衍生的礼法和诸子百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

而明亮的黄铜镜出现,代表中国人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审美,我国农业社会进入盛世,人们从追求口体之奉,逐渐过度到追求美丽的外在。

玻璃镜的出现,代表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开始了新一轮的交流,中华文明开始吸取工业文明的成果,在波折中向工业文明挺进。

总结

现代人越来越少使用铜镜,玻璃镜已经占据了镜子市场的绝对主流。但是对中华人民来说,铜镜是陪伴了我们上千年的老朋友,对这些老朋友我们又怎么能弃之不顾呢?

所以近年来许多民间收藏家,都开始着手收集古董铜镜,希望能够把我们的这些老朋友送到博物馆受到后入的瞻仰,让它们不至于在历史的洪涛之中销声匿迹。



参考文献:

《本草纲目》

《周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