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

让安倍两次辞职的溃疡性大肠炎,究竟是种什么病?为何如此难治?

2020-09-10 17:00:04

8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辞去首相职务一事成为焦点,辞职原因是受旧疾溃疡性结肠炎发作等影响。事实上,安倍晋三13年前因溃疡性结肠炎突然发作,就辞去了首相职务,当时给国民带来非常大的疑惑和不安。如今再度发作,令大众的目光落在了这较为陌生的溃疡性结肠炎上。这到底是种什么疾病,让安倍晋三饱受折磨?为什么在经历了13年的斗争后,安倍晋三的病情还是恶化了?而很多病友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也很焦虑,“连日本首相都治不好的肠炎,我们该怎么办?”


■病因至今都还尚不十分明确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李华山教授指出,溃疡性大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大肠非特异炎症。病变主要发生在直肠、乙状结肠,也可以展到整个大肠,以大肠粘膜和粘膜下层出现弥漫炎症,形成溃疡为主要特征,所以称为溃疡性大肠炎,或特发性大肠炎。我国一般称为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但从该病主要发生在直肠、乙状结肠,病变非局限在结肠来看,还是称为溃疡性大肠炎为妥。

一百年前人们对本病的认识还不明确。因其主要症状有反复发作的腹泻、腹痛和粪便中含有粘液脓血。误认它是慢性痢疾的一种。

1875年有二位医生对本病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经反复多次的大便检查和培养,并未找到痢疾杆菌和其它致病细菌,才认识到本病并不是一种慢性痢疾的一种,也不是什么特异病因引起的特殊疾病。

医学上把这种有专一因素引起的原因明确的疾病,叫做特异性疾病。把不是专一因素引起的原因不明确疾病叫做非特异性疾病,溃疡性大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所以属非特异的大肠炎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炎症性肠病中心负责人曹倩也认为,以安倍为例,精神压力大、工作疲劳都有可能造成病情加重。“可能是基因、环境、免疫和其它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触发了机体的炎症过程,而且这个炎症过程无法正常关闭最终导致了疾病的发生。炎症过程一旦开启,虽然无法被关闭,但却是可控的。”

■越是低龄发病,越容易“糟糕”

今年66岁的安倍,其实在上初三时就第一次出现腹痛、腹泻、血便的症状了,高中时又出现同样症状,当时医生开了“整肠药”,症状便自行缓解了。距离第一次发病10年后,他才被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

一直致力于炎性肠病研究和治疗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科郅敏主任医师表示:安倍晋三得溃结近50年,早年并没有这么多控制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药物,这导致他的肠道慢性改变,持续的炎症使肠道出现慢性纤维化,甚至是铅管样改变。在出现纤维性铅管样改变后,即便现在有新的药物效果也不太好,且持续的炎症导致此病的癌变几率也很高。有消息传出安倍就是因为溃疡性结肠炎癌变,几年前的治疗团队也增加了一位诊疗方向为肿瘤领域的主诊医生。

“这种疾病最喜欢找年轻人,高发年龄是15-35岁,而安倍在初三就患上此病,病程已经非常长。”郅敏主任表示,溃疡性结肠炎是炎症性肠病的一种,另一种叫克罗恩病。近10年来,中国炎症性肠病患者数量在迅速增长,如今已有约50万人,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和粘液脓血便;克罗恩病的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瘘管、肛门病变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

消瘦和便血是这两种疾病共有的症状,郅敏主任介绍说她的大部分病人都有“面黄肌瘦”的体征。而安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他从1998年任自民党国会对策副委员长时,只能依靠点滴生活,体重由原来的
65公斤减少到
53公斤。“很多炎症性肠病患者都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因而体重下降的现象是非常常见的。”郅敏主任表示,两者都有腹痛的症状,但位置有所不同,溃疡性结肠炎以左下腹痛常见,克罗恩病则多是右下腹痛。

“溃疡性结肠炎的癌变机率要高于一般性肠炎,在中青年群体中高发。”作为宁波市最早开设炎症性肠病专病门诊的医生,宁波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邵利红副主任医师也关注到了这则新闻。

另外,曹倩也表示,越是低年龄发病,越是预示着疾病以后可能不容易控制。

■活动期像火山爆发,缓解期像火山休眠

以前,溃疡性结肠炎在国外比较多见,不过随着社会整体的发展,近些年来我国得溃疡性结肠炎的人也多了起来,预估目前中国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在十万分之二三,有着从罕见病到少见病甚至发展为常见病的趋势。此外,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男性和女性比例相同。

在曹倩所在的浙大邵逸夫医院炎症性肠病中心,每年接诊从全国各地转诊来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1000例左右。

为何炎症性肠病会尤其青睐15-35岁这个年富力强的群体?这就涉及到它的发病原因的问题,郅敏主任指出,目前炎症性肠病病因不明,发病机制也仍不是十分清晰,但通过一些临床的观察可以推测,吸烟、经常熬夜、长期摄取高脂高蛋白以及高热量的饮食、过度食用冰箱食物、长期过度疲劳、缺乏维生素D等都有可能是发病的高危因素。

“我们会把这种病称为‘绿色癌症’,意思就是说它虽然大部分情况下不影响患者的寿命,但是它会伴随患者终生。”

曹倩说道,患者会经常处于疾病活动期和缓解期交替的过程,活动期就像“火山爆发”,每天要跑十几二十几趟厕所,持续血便,腹泻,腹痛,导致出现贫血、营养不良、体重下降、大出血等并发症;而缓解期就像“火山休眠”,患者可以正常地工作和生活。

■目前虽无法完全治愈,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

拉肚子、肚子痛十分常见,病人和医生也常对此不以为然,因此炎症性肠病往往被忽视,误诊率很高。“如果有常年腹痛或腹泻的情况,建议去医院做一个大便常规和潜血检查,再去做一个肝胆胰脾的B超,若两项检查都没有发现问题,则应该是普通的胃肠炎症或者消化功能障碍。”郅敏主任提醒大家,若有异常,若有异常,则要继续做结肠镜和CTE或CTC(即CTE或MRE检查适合克罗恩病,MRE清晰程度不如CTE,但没有辐射,适合儿童和复查病人。CTC适合溃疡性结肠炎)。

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曹倩坦言,现在还没有完全能够治愈的方法,但可以通过药物来有效地控制症状,如氨基水杨酸制剂、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重度溃疡性结肠炎还可以进行全结直肠切除手术。

“其实,溃疡性结肠炎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都属于慢性长期性疾病,大部分的患者需要长期服药。”邵利红说,在国内的日常治疗中,还是以药物控制为主。她表示,粪便移植治疗目前在国际医学尚属前沿阶段,目前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技术。

就目前病因学研究结果看,癌症与遗传有关。同时,肠癌还与个人免疫机制有关。另外,现代社会的环境和压力、不规律的饮食和作息都有可能导致患病。患有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息肉、结肠炎的朋友要注意按时随访。

在长达十几年的研究中,邵利红还发现了很多人中存在的一个高危因素:“一些人爱吃的咸蟹、腌泥螺等盐分较高的生食,我们都不建议食用,这样的饮食习惯也会加重患病的风险。”

■链接|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

1.注意劳逸结合,不可太过劳累;暴发型、急性发作和严重慢性型患者,应卧床休息。

2.注意衣着,保持冷暖相适;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3.一般应进食柔软、易消化、富有营养和足够热量的食物。宜少量多餐,补充多种维生素。勿食生、冷、油腻及多纤维素的食物。

4.注意食品卫生,避免肠道感染诱发或加重本病。忌烟酒、辛辣食品、牛奶和乳制品。
5.平时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解除各种精神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