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

腥风血雨里的南明短命王朝(五十二)

2023-10-18 17:00:03

https://club.6parkbbs.com/life2/index.php?app=forum&act=threadview&tid=15851567(上篇链接)

  1651年(顺治八年,永历五年),孙可望的南明军队已经控制了贵州全省,前锋进入湖南西部和四川南部。针对这一形势,清廷派遣平西王吴三桂,定西将军李国翰率领所部人马由陕西汉中入川。1652年二月初七日吴,李二部到达保宁(今四川阆中)。十二日南下,二十二日推进到成都。守卫成都的明总兵林时泰不战而降。由于林之前曾经投降过清朝,后来又在潼川反清归明,吴三桂认为他反复无常,下令把他斩首示众。占领成都后,吴三桂坐镇成都,由李国翰率兵进攻进攻重庆。逐一夺得成都,重庆,叙州,马湖,邛州,雅州,嘉定,眉州等府县,清朝廷认为“全蜀渐次底定”,应当讲究“善后”之策了。

此时,孙可望从全局着眼,唯恐清军在四川站稳脚跟后,南犯贵州,就派出抚南王刘文秀统领援兵四五万人分三路入川,由建昌,叙永,彭水展开全面反攻。八月初九日,刘文秀率军攻克叙府,全歼据守该城清兵。与此同时明军大将白文选也率部反攻重庆。吴三桂,李国翰见明军势大,率军北撤,以保万全。驻守重庆的清军接到吴三桂的撤退命令,二十五日渡江北还。同日明军收复重庆,随即派兵尾追清军,在距离重庆一百二十里的停溪将清军包围,用火器四面围攻。清军大败,梅勒章京白含真被活捉,永宁总兵柏永馥带着残兵败卒逃到保宁时候,部下仅剩百人而已。

九月十一日,吴三桂等退到绵州,接着又退到广元。吴三桂,李国翰在兵败如山倒的形势下,已有放弃四川,退入陕西汉中的打算,后由于郝浴的坚持,吴三桂,李国翰终于决定回守保宁,于十九日统兵进入该城。

保宁战役关系到清廷能否在整个西南地区保留一个立足点。刘文秀在攻克叙州,击败清廷重庆守敌之后,一路所向披靡,产生了骄傲轻敌思想。他只看到吴三桂等望风逃窜,却忽视了入川清军主力基本完整,仍有相当战斗力的事实。进抵保宁城郊后,刘文秀失之于轻率,在没有充分把握的情况下,决定强行全面攻城,在策略上犯下了重大过失。

刘文秀当时已经把清军围堵在保宁一隅之地,占尽主动,军声大振,从双方态势上看,吴三桂能保守住保宁就已算得万幸,发动反攻的可能性很小。可是刘文秀太过急于求成,过高估计了己方,轻视吴三桂,他的意图不仅要乘胜收复保宁,而且要把四川境内的清军杀得片甲不留。十月初二日他率领大将王复臣,王自奇,李本高,祁三升,关友才,张光璧等五万兵马迫近保宁。

刘文秀决心全歼吴三桂所部清军,他将自己的主力布置在保宁城北敌守重镇,东,西背水的危境,而放弃了三面据险,俯扼清军的保险布阵,在兵法上违背了“围师必缺”的原则。吴三桂眼看已经没有退路,惟有做困兽之斗,背城一战以寻求绝处逢生。当时灭虏将军王复臣对刘文秀的这种部署深为忧虑,向刘文秀建议集中兵力攻打保宁城的薄弱部,破城之后吴三桂等部清军虽不能全歼,但必然逃往陕西。四川全省可以平定;而包围全城,分兵把守势必暴露出己方弱点,给清军以可乘之机。这一正确意见遭到刘文秀的断然拒绝,从而导致了保宁战役的惨败。

保宁战役的经过大致如下:十月初八日明军主力齐集保宁城北,刘文秀登上东北山头指挥攻城。吴三桂通过侦查得知攻城明军中张先璧部战斗力最弱,决定集中兵力攻打张先璧部。十月十一日黎明,刘文秀挥军攻城,兵马“蔽山而下,炮声震天”,“南自江岸,北至沙沟子,横列十五里,前列战象,次用火炮,鸟铳,挨牌,扁刀,弓箭,长枪,层叠里许,蜂拥攻城”。辰时,吴三桂率部开门出城,直攻张先璧军。张部抵挡不住,纷纷逃窜,败兵又冲垮了后面的王复臣所部。清军趁势鼓勇奋击,明军乱做一团,到了此日中午全面崩溃。撤退时由于浮桥被砍断,致使大批将士无法过江,人仰马翻,被清军趁乱追杀或落水而死。明灭虏将军王复臣,总兵姚之贞,张先轸,王继业,杨春普等被清军擒杀,损失士卒大半,战象三头,马骡两千三百余匹,刘文秀的抚南王金印也被清军缴获。